李超 陽靜

8月21日上午,邵陽市蓓蕾幼兒園副園長卿茜打開微信,找到新疆的“老朋友”——新疆吐魯番市鄯善縣英才幼兒園副園長阿依仙木古麗·沙迪克,就開學前幼兒園的相關工作安排進行溝通交流。
兩人的緣分始于今年3月,阿依仙木古麗·沙迪克和該園骨干教師王菊萍來到湖南邵陽,在市蓓蕾幼兒園開展了為期45天的跟崗學習交流活動。兩地幼教人互相“學習借鑒”,共同推進兩地幼教事業優質、和諧發展。
這是邵陽市教育系統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邵陽市教育系統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從講政治、講團結、講穩定、講大局的高度,抓緊抓實抓細,全方位、多層面、廣覆蓋地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各項工作,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新成效。
上下一盤棋,催生民族團結進步之花
為確保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邵陽市教育系統成立了以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恒榮任組長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構建領導統籌、學校參與、上下聯動、一體推進的創建工作格局。
結合全市教育系統實際,市教育局制定下發了《邵陽市教育局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測評指標任務分工細化表》等文件,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將創建工作細化分解至局機關各科室、各地各學校,確保創建工作有序推進。此外,還成立了督導組,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
同時,市教育局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作為黨員干部教育、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之一,利用專題培訓班、“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狠抓學習,并先后5次召開全市教育系統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工作推進會議,夯實全市教育系統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工作的思想基礎、行動基礎。
學習大動員,牢固民族團結進步意識
小小燒烤店濃濃民族情、“最美回族媽媽”的助學故事、援疆老師申玢彥迢迢八千里的守護與奉獻……8月15日,邵陽市舉辦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偉大祖國建設美麗家鄉”演講比賽,來自各縣市區近四十名學生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題,結合生活實際和親身體驗,分享了身邊一個個民族團結進步的感人故事,展現了一幅邵陽市各民族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瑰麗畫卷。
校園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主陣地,邵陽市教育局積極豐富學習民族團結進步知識途徑。
從2022年春季學期起,要求全市各學校七年級每學期開設不少于12個課時的民族團結進步專題教育課程,免費發放《中華民族大團結》教材104728本,向部分民族地區29所中小學捐贈價值60余萬元的30000余冊圖書,印發相關宣傳冊36000余冊。
還通過舉辦全市教育系統民族團結進步主題知識競賽、“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主題演講比賽、黑板報大賽、手抄報大賽、民族團結“藝”家親文藝作品征稿等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切實將民族團結教育內容融入學生思政德育中,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民族團結進步意識。
此外,市教育局還聯合中南大學舉辦少數民族地區普通話骨干教師研修班,聯合團市委在市屬高校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各族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學校開設民族團結進步專題教育課程,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貫徹教育教學工作全過程,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民族團結進步意識。
交流+幫扶,結出民族團結進步碩果
心手相牽,方能共同進步。市教育系統不斷創新形式,加強與少數民族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人才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
全市教育系統不斷建立健全學校、班級、教師、學生等多層次多形式交往機制,采取“互聯網+活動”“互聯網+教研”
等形式,深化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廣泛開展結對合作、聯心聯誼、扶貧濟困等幫扶活動。邵陽市第十三中學與新疆鄯善縣第一中學聯合開展線上同升國旗儀式;隆回縣第二中學與新疆鄯善縣迪坎鎮希望學校開展書信交流200人次;洞口思源實驗學校與新疆鄯善縣七克臺鎮中心學校600余人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線上聯誼活動;邵東市振華中學和新疆鄯善縣吐峪溝學校以“紅石榴”“1+1”
湘吐同心工作室為紐帶,3000余人跨越3300余公里,開展線上線下中考復習教研活動。
2018年開始,邵陽市教育系統先后選派三批、共44名援疆教師對口支援新疆吐魯番市7所學校,推動湘吐“青藍工程”建設,通過集體備課、相互聽課、相互評課等活動提升兩地教研教改水平。邵陽市第十中學等5所學校還分別與吐魯番市鄯善縣5所骨干學校進行結對幫扶,通過線上形式開展“師徒結對”、集體備課活動、班級管理交流,吐魯番市教育局也派出骨干教師到邵陽市結對校跟崗掛職。2020年,援疆教師成立了“湖南援疆鄯善縣紅石榴愛心支教團”,與鄯善縣魯克沁鎮阿曼夏學校結成幫扶對象,為困難學生和教師捐款22700元。援疆教師還助力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打通新疆特產入邵陽的渠道,幫助售賣干果累計達30余噸。
在邵陽職業技術學院,有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是來自藏族的500余名學生。近年來,該校扎實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努力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截至目前,已陸續向西藏輸送了近1500名技術技能人才,涌現出以學生扎西次仁為代表的“新農人”50余名,為西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同時,積極開展就業援藏工作,積極引導、鼓勵藏族學生參加SIYB創業培訓,為藏族學生舉辦內地企業專場招聘會,幫助他們實現高質量就業。2020年,邵陽市還聘用了4名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在邵任教。
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隨著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全市教育系統民族團結進步意識進一步濃厚,民族交流融合進一步密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