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婷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兩個文件相繼出臺,引發關注。
(9月7日《中國青年報》)建設教育強國,基礎教育是關鍵。“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完成的?!比握撬院苄蜗蟮卦忈屃嘶A教育的重要性?;A教育如同一座大廈的基石,但凡有一點松動,就有可能帶來傾覆的危險。把基礎教育擺在基礎性、先導性地位,是一個國家要長期發展的高瞻遠矚,更是一個民族要實現復興的持之以恒。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基礎教育工作,我國的基礎教育發生了格局性變化,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績。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9.7%,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9.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1.6%。直觀的數據傳達了一個客觀的事實,即我國基礎教育普及水平總體已達到世界中上行列。
成績需要肯定,問題同樣值得正視。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包括優質資源總體不足、配置不均,城鄉、區域、學校之間教育資源質量差距仍較大,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教育普及程度相對較低等,育人水平仍需進一步提升,深化教育改革的步伐不能停歇。
在此背景下,《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和《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的出臺,可謂正當其時。
一手抓“均衡”,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義務教育是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底色,保障義務教育是實現均衡的重點。與此同時,保障各級各類教育的學生資助,要實現“應助盡助”,“不落下一個孩子”是所有教育人共同的責任。而保障面向青少年學生的衛生健康、文化體育、就業創業等其他基本公共服務,實現“應保盡?!保瑒t能保證教育結果公平,又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
另一手抓“提質”,做大做強優質教育資源蛋糕。持續深化基礎教育供給側改革,學前教育普惠保障、義務教育強校提質、普通高中內涵建設、特殊教育學生關愛、素質教育提升、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數字化戰略、綜合改革攻堅共8項具體措施,指明了方向和目標,按圖索驥,久久為功,推動基礎教育邁上發展的新臺階。
基礎教育事關億萬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幼有所育、學有所教更是民心所盼。踏實扎實做好基礎教育,滿足人們的殷切期待,托舉孩子的逐夢高飛,教育強國的步伐才會更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