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

高中教育質量綜合評估持續多年走在全省前列,2023年名列常德市首位;高考、學考和中考成績連續多年穩居常德市第一方陣;“足球育人”改革經驗在全國推介,心理健康教育、縣域高中教育發展經驗在全省交流,教師“安居工程”建設經驗被央視一套《新聞聯播》報道;先后成功創建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湖南省教育強縣”……
亮眼的成績,來自一個山區縣、脫貧縣、革命老區縣、少數民族人口過半縣——石門。
但石門地處湘鄂邊陲,地偏山高、山區基礎條件薄弱,發展教育缺乏“先天”優勢,憑什么能?記者深入走訪發現,這背后離不開深入人心的質量文化。正所謂“地偏‘志不短,山高‘質也高”。
重品質:質量是教育發展的生命線
在石門一中,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學校迎來了兩位外縣教育部門掛職副校長,計劃學習“管理秘籍”。可不到一個月,他們就發現“學不到”——每個一中人都鉚足了勁抓質量,不說別的,單說時任校長侯宏泉每天早晨6:00前到校督查到崗情況,就難做到。
其實,“質量是教育發展的生命線”
早已成為石門教育人的共識。
在石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質量。每年教師節前夕的全縣教育大會,縣級領導、縣直副科級以上單位和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等悉數出席。近三年,共召開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等議教會議56次,解決教育提質中的問題。
近三年,縣財政安排教育經費達27.6億元,占全縣公共財政支出的17%。
在石門,部門聯點支教助力教育提質。近十年來,石門堅持實行聯點支教責任制。縣級領導、縣直部門、各鄉鎮(街道)黨政一把手均劃分了“教育責任田”,對口學校聯點支教。支教情況考評結果納入了縣委、縣政府績效考核范疇。僅2022年,全縣聯點支教幫扶資金2256萬元,解決實際問題162個。
在石門,教育部門扎實推進質量提升。石門在常德市率先編制《中小學教育教學規范》,為全縣學校質量提升制定標準;建成8個“1+n”網絡聯校,成立9個名師團隊,促進城鄉資源共享;創新教研“動作”,推出“教研員、名師上‘示范課”“給質量薄弱學校送‘訂單課”等系列舉措……每個細節的“精雕細琢”,讓石門教育前行更加有力。
“激勵機制”助推教育質量提升。石門開全市先河設立“教育質量獎”,且將獎金納入財政預算。設立“雙減”工作、師德師風、綜合辦學質量等9大獎項,全程抓質量。正是對質量管理的“較真”,讓該縣高考成績持續保持省市領先水平。
塑品格:以“素質”為核心推動教育提質
過去,“通過高考鯉躍龍門”是每個山區學子的夢想,“唯分數論”在山區根深蒂固。近三年來,石門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將課后服務打造成“五育并舉”的新陣地,掀起一場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減負提質”行動。
石門縣修訂了《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方案》,將學生德育、體藝、勞動、社會實踐等綜合素質所占權重大幅提升,為全縣教育發展樹立了“風向標”。各中小學推進素質教育勁頭更足,“一校一品”魅力盡顯——石門五完小擦亮“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招牌,學校足球隊在國家、省、市比賽中獲得7項冠軍,屢次閃耀央視熒屏;石門四完小將閱讀融入到課堂內外,通過拓展閱讀空間、推進整本書閱讀、詩詞“過級”,讓學生“悅”讀越“深”;太平鎮中心學校開展詩詞進校園、進課堂,逐年結集出版《百童千詩誦中華》18輯,受到中央文明辦、中國關工委的高度肯定;羅坪鄉中心學校將九子鞭、腰鼓、土家山歌等民俗文化納入大課間活動,受到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關注;壺瓶山鎮中心學校憑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優勢開展“觀鳥活動”,觀察記錄182種鳥類,其中13種鳥類是首次在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發現;夾山鎮中心學校將傳承“家風家訓家教”融入課后服務的德育活動、石門一完小“乒乓”文化“炫”動校園風采、湘佳永興學校“實施積極教育,創建幸福學校”的實踐與探索,石門三完小“快樂大課間”……各校素質教育百花齊放。
截至目前,石門共創建“全國足球特色學校”8所,省市級文明校園17所,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和實踐校13個,獲評“湖南省勞動教育實驗區”榮譽稱號,“足球育人”改革經驗在全國推介。
提品位:多元教育齊頭并進邁向卓越
石門拉長短板,推動多元教育協調發展。從幼教到職教,從公辦到民辦,抓準規律辦學,辦學質量節節攀升。
學前教育方面,該縣115所幼兒園,21個鄉鎮(街道)均建成一所高標準的公辦中心幼兒園,創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32所,全縣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1%。楚江街道第一幼兒園等11所幼兒園創建成為市級示范性幼兒園,學前幼兒三年毛入園率達88.8%。石門2018~2023年連續六年被常德市教育局評為學前教育管理先進單位。
職業教育方面,該縣著力打造湘北職專職教品牌。一方面,斥資5億元完成占地350畝的異地新建項目,提硬件、擴規模;一方面,大力提升辦學水平,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近三年來,學校對口升學率85%,本科升學率在全省同類學校中走在前列;就業率達到100%,對口就業率95%。學校是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省楚怡優質中職學校和專業群建設單位(A檔)。
民辦教育方面,縣里大力扶持、嚴格規范。澧斕學校創建為市級骨干民辦學校,成為石門一中優質生源基地;瑜遠中學被評為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楚江幼兒園、啟航幼兒園、寶峰幼兒園3所民辦幼兒園創建為市級示范性幼兒園……
質量文化在各個領域發酵,石門正在合力描繪教育提質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