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藍幻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山東 濟南 250200
加強專業群建設是職業本科院校實現發展、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隨著教育部推動高等職業教育深化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不少院校在逐步推進專業群建設,為專業群發展和優化人才培養模式積累經驗的同時,也凸顯出一些不足之處。傳統藝術設計專業群沒有很好地基于產業鏈,不能體現專業群各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而且培養模式比較單一,以“專業理論課為主”重技術技能、輕藝術素養、教科書理論教學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無法滿足當前行業企業對藝技融合型設計人才的需求,不能滿足職業本科教育的發展需求。
隨著職業教育的推進,教育理論的日益豐富,我國高職院校在職業教育道路上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大多數職業院校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較為單一,以課本理論教學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無法滿足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這就要求專業群打破傳統的培養模式,培養有創新能力的藝術設計人才[1]。
外國職業院校,例如德國“二元制”職業教育模式注重產教融合、校企“二元”培養,培養眾多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術型人才。許多職業本科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群借鑒“二元制”培養模式構建企業與學校的強力對接,通過構建利于職業能力提升的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體系建設、調整師資梯隊建設、優化教學評價機制,培養技術型人才以符合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但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往往存在“重技術應用培養、輕藝術素養塑魂”的不足,藝術素養是設計的靈魂,缺乏創新藝術性的設計者只能是沒有靈魂的工具人,注定要被時代淘汰。因此,順應國內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在符合職業本科發展需求的前提下,優化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合理、科學的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藝術與技術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至關重要。
(一)目前,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問題,在人才培養中缺乏對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及相關產業的了解,脫離相關市場,缺乏對設計市場的人才需求分析,培養模式固守傳統,不能適應現行市場的發展需要。
(二)課程設置結構不合理,專業性較差。在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中,形成了廣告藝術設計、動漫制作技術、環境藝術設計、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美容美體藝術五位一體的專業結構體系,不同的專業要組合不同的課程結構,各專業各有特點,如何將五個專業融為一體,緊密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求,優化專業群的人才培養目標,順應經濟社會需求,培養具有藝術素養又兼具技術技能的人才,制定適合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發展特色的課程體系至關重要。
(三)課堂教學中實踐內容匱乏,缺乏對學生創意思維的引導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設計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技術性、應用性,專業課程理論需要大量的實踐項目支撐,并在反復驗證中得到發展。目前,專業群存在專業基礎性課程占比較高,學生專業核心性課程學時占比低,實訓項目不足的情況,導致學生項目設計環節的統籌能力不夠,從而致使學生畢業后需要大量的時間去適應設計崗位的需求。
學生在課程學習上存在紙上談兵,項目設計傾向于模仿教材案例,或通過網絡模仿作品的情況,學生存在缺乏創新意識,缺乏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畢業后無法滿足設計崗位的需求。具體來說,學生缺乏實踐操作能力,很多設計作品缺乏設計感,不能滿足經濟市場的需求。因此,改進人才培養模式利于提高專業群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技術型藝術性設計人才。
專業群內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動漫制作技術專業、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美容美體專業師資結構存在不能適應專業群發展需要的問題,以素描、色彩、三大構成為主的專業基礎課設置相對單一,專業核心課程教學缺乏專業師資力量,專業群內對各專業培養目標強行混合,將各專業課程拼湊在一起,沒有明確的專業群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質量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的需要。在當前藝術類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大環境下,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在課程體系設置上,要根據行業企業的發展需求調整專業方向,加強對學生設計實踐能力的培養,藝術修養的提升,設計技術水平的提高。
(四)校企合作資源不足,應實現深度的產教融合。目前,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在校企合作這一方面缺乏吸引力,合作企業大多是中小型企業,合作深度不夠,形式單一,需要做好合理的統籌規劃,從教學、設計、應用等各方面加強融合。
(五)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教師在長期的大學教學中,存在依賴理論性設計教學,缺乏關注市場發展動向,缺乏接觸設計項目,缺乏實踐經驗,缺乏設計經驗。致使人才培養和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以及相關產業市場的脫離,學生的設計技能水平缺乏提升,從而影響了專業群人才的培養。
通過對多個行業企業開展專業和市場調研,確定專業的最新發展動向,在科學分析產業、職業、崗位、專業關系的基礎上,深化專業群人才培養定位,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將崗位需求和培養目標以及相應對的課程聯系起來,明確培養目標,并開設針對該培養目標的課程。
通過對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學生和畢業學生進行走訪、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學生對人才培養模式的看法,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和需要改進的方面,總結當前職業本科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改進措施和方法。
專業群內教師應加強技術、藝術項目融合,通過設計項目導入教學法、實踐法成為項目的主辦者,轉變教師角色成為領導、培訓者、評估者,提高自身實戰技術。職業本科院校也可以定期派教師到企業或設計公司培訓,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并作為教師評聘的條件之一,提高教師實踐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使教師進一步傳授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技能和技巧。
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內課程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緊密結合山東省外向型產業較多、區域經濟比較發達的實際,面向社會和企業,緊貼產業發展需求,按照教育“實際、實用、實踐”的培養原則要實現“圍繞一條主線,優化專業群各專業布局”[2]。通過課程體系建設推進各專業之間深度融合,實現“低層專業基礎課程共享、中層專業核心課程獨立、高層專業方向課及專業選修課互選”,實現專業群內專業技術與藝術的互融,共同服務于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在課程中加入課程思政化建設,傳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中,教師可打破傳統以教材理論教學為主導的教學方式,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著重培養藝術型、技術型人才,改變部分教師只講藝術理論而不講技術實踐的錯誤教學方法。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教授學生,開闊教學視野,明確教學突破口,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應用與實踐操作結合的培養。
在專業群教學中,打破傳統課程體系固定三大模塊的教學模式,增強教學的實踐性和專業的靈活性,在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上,編制實踐性課程標準和教學評價機制,改革實訓內容,通過項目實踐、課程設計、創意思維引導等實踐環節的訓練,形成使學生藝術素養、專業實踐技能有機結合的教學體系。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制定更多實習實訓計劃,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緊隨設計行業的發展需求,加強學校和企業的深度合作。根據專業群建設的需要,校企共同研發專業課程和教學大綱,制定培養方案,依托行業企業辦學,把學校和企業合作作為專業群創新培養模式的捷徑。專業對接企業崗位,課程內容對接項目任務、對接設計流程、評價標準和企業人才標準對接,最終構建校企合作共同體,培養技術型藝術性設計人才。例如,專業群與山東新視覺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深度合作,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藝術設計中心”“文化創意設計工作室”,從事該企業的品牌logo 設計、優化企業視覺形象促進企業宣傳、進行企業辦公區域設計、綠化、景觀設計、辦公界面美化設計、影視宣傳等具體設計任務。企業與工作室密切合作,師生配合,激發學生創意思維,提高學生項目實踐的能力。實現“產、學、研一體化”,搭建“設計工作室”社會服務平臺,引入項目、技術和資金等生產資源,達到產學研融合。優化專業群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共同構建培養體系,將技藝融合培養模式引入專業群教學中,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加強技術技能水平的提升,培養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
當前,專業群需要一支良好的技術、藝術融合的師資隊伍,以此來優化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本專業相關的校外專家、設計師的加入。目前專業群內教師專業理論知識豐富,但專業實踐經驗相對匱乏,缺乏指導學生實踐操作的經驗,應增加教師外出實踐實訓的機會,鼓勵教師業余開設設計工作室,多接觸實際設計項目以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聘請專業相關的設計師作為兼職教師,承擔實踐階段的教學任務,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同時,多給教師提高設計視野的機會,通過優秀設計作品展提升藝術素養,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設計審美能力。打破傳統的招聘模式,引進富有實踐經驗的設計師和設計工作經歷的大學生進行專業教學。
堅持以學生為本,掌握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為學生制定理論學習和設計實踐的訓練方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揮藝術專業所長,加強對學生創意思維的引導,改變傳統的“教—學—做”上課模式,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引導學生創意思維,激發創意靈感,引導學生制定設計方案,成立設計小組,小組選拔成員進行設計方案匯報,各小組互相討論、分析并學習優秀設計作品等形式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技術、藝術評價的融合,將學生職業資格證書的取得納入教學評價中,價值等同于專業核心課程,可以作為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機制。
本文的研究順應國內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趨勢,符合職業本科院校轉變教育思想的新動向,打破傳統藝術類職業教育過程中存在實踐缺失的弊端,從學校、企業、教師、學生四個方面入手試圖構建“藝術+技術+綜合素質+創新意識”的藝術性技術型人才,構建系統、合理、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
堅持兩個“順應”。一是順應國內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在符合職業本科發展需求的前提下,嘗試優化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適合系統、合理、科學的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藝術培養、技術融合”的培養模式,嘗試更好地服務于職業本科院校的發展需求。二是順應職業本科教育的發展要求。這有助于實現教學改革,實現教學與社會需求的早期整合研究,幫助教師隊伍對本研究方向展開深入的探索、分析,從而帶動專業群的發展。
技藝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可幫助教師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結合、技術技能提升和藝術素養結合、教學和科研的結合,教學模式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國際性,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可以幫助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業務素養,建設“雙師型”師資梯隊。
在教師的指導下,培養學生掌握最新的設計理念,利用新技法、新工藝、新流程、新手段緊隨設計發展的前沿,打破專業群內各專業相互融合存在困難的局面,課程內容更具有融合性、科學性和系統性。技藝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可以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技術性、藝術性人才,從而有效提升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的人才培養質量。
為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群應緊跟行業企業發展需求,探索“技藝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課程體系建設,推進校企深度合作,改進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將專業培養方向與專職能力和素質相互結合,立足區域,服務于地方,培養出具有學習能力、創新實踐能力的人才,不斷打造符合行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專業,培養具有藝術素養的技術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