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振東
體育游戲在幼兒素質教育發展中的作用及對策研究*
阮振東
(河南科技職業大學 公共基礎教學部,河南 周口 466000)
體育游戲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個人身心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為實現國家體育強國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基于體育游戲的視角,分析了目前幼兒教育階段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幼兒體育教師在設計和實施體育游戲時應注意的原則和問題,闡述了體育游戲對幼兒在素質教育的作用以及遇到的實際問題和解決對策,為一線體育教師提供一定參考。
體育游戲;幼兒;素質教育;作用;對策
21世紀以來,我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兒童的發展,兒童是國家時刻永續發展的源泉之一。因此,我國黨和政府相繼頒布了多種有關幼兒教育的法律法規,保障幼兒基本的合法權益,著力保障幼兒健康。特別是在幼兒體育教學的學習中,黨和政府嚴格規定幼兒每天必須“陽光活動一小時”,保證幼兒的課外活動時間[1]。我國教育領導部門主張幼兒園要努力保證幼兒在每天的學習生活中,其在園內從事體育活動、體育游戲的時間。幼兒園的主要負責人要善于掌握和發現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根據不同年齡層面的幼兒身心發展的不同特征,合情合理地開發出不同類型、多種多樣的體育游戲形式,以適應和促進兒童身心的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培養合格的接班人。
但是,現行的幼兒教育環境中,大部分幼兒園體育管理制度沒有深度落實,幼兒園教師隊伍中,缺乏專業院校畢業的幼兒體育教師從業者。在幼兒教學中,園內的體育課程的開展不甚理想,幼兒園的管理者缺乏幼兒體育教學的相關經驗,導致幼兒體育教學工作開展不徹底不完善,使得幼兒體育教學工作陷入兩難的境地。
幼兒在園內接受教育時,教師為了完成園內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幼兒感官上的傳授進行填鴨式教學,使得教學過程比較呆板,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比較缺乏,導致課堂的教學環境缺乏趣味性、主動性,比較枯燥乏味。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為了完成既定體育教學任務,在進行幼兒體育活動時,主要采取利用現有的園內設施,讓幼兒自由活動,教師在一旁進行監管。使得幼兒在自我活動時,安全性降低,容易對體育活動失去興趣。教師在教學中采取放任不管的態度,并沒有從幼兒角度,適時開展適合幼兒參與的體育游戲,從而造成大部分幼兒體育課程參與感不強,在同學中的自我存在感較低,造成對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降低,不主動參與體育活動。調查發現,幼兒體育活動課程經常被園內的其他課程占用,導致幼兒有效活動的時間大大降低[2]。
幼兒是人體身體機能快速發展的第一時期。幼兒時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之一。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程度,奠定了人一生體質健康的好壞。幼兒時期,幼兒的身體各方面機能、生長發育迅速,但人體內的各個器官、系統的發育尚不成熟與完善,人體的身體形態發育也尚未定型,這是其身體各項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體育游戲是游戲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在促進幼兒身體素質、機能、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幼兒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注重完成課程目標,重點完成幼兒既定教學任務,缺乏對教學內容形式的靈活轉變,導致幼兒的天性得不到釋放,使幼兒失去對體育課程的興趣[3]。大部分幼兒園嚴重缺乏專業的體育老師,導致幼兒體育課程變成“放羊課”“玩具課”,讓幼兒自我活動,自我玩耍。幼兒得不到有效的鍛煉,背離體育課程的初衷[4]。
幼兒時期是人生中具有決定性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幼兒各方面發展尚不成熟。體育游戲的類型與目的要跟隨著幼兒的進步發展,并進行創新發展。體育游戲的創造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獨特性不斷地主動適應幼兒身心發展變化的特定需要進行創編。因此,在設計與實施體驗游戲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幼兒的特殊性與獨特性,安全有效合理地設計體育游戲并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安全性原則:在創編體育游戲過程中,不僅要根據班級學情進行體育游戲的創設,還要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狀況發展,利用現有場地設施進行體育游戲創設,嚴防安全事故發生,并做好預案[5]。
適應性原則:幼兒是處于發展中的人。因此,在創設體育游戲過程中,必須和幼兒身心發展水平、自身認知狀況、學校場地設施相適應[6]。
趣味性原則:幼兒的天性是玩,體育游戲是游戲的獨特形式。體育游戲的創編,要根據幼兒特性具有一定的趣味、情節和社會性,使幼兒在參與過程中有愉快的體驗,寓教于樂[7]。
教育性原則:體育游戲的創設要對幼兒具有教育意義,這是十分重要的。體育游戲的開展要注重培養幼兒的精神品質、人格魅力等等。游戲的規則制定要公平、公正[8]。
西方教育學界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游戲對兒童身體及動作發展的作用。他們認為,游戲是兒童認識周圍事物的一種天然的途徑,是兒童發展身心和掌握生活必備技能的特殊方式方法。西方教育家們都十分重視在兒童教育中倡導家長和教育者要善于利用游戲情節,發展兒童智力、意志力、社交能力和身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在兒童體驗游戲愉悅的同時也能習得在生活中有用的知識技能,促進其良好發展。
科學研究發現,體育游戲對人的影響伴隨其一生。在兒童階段,體育游戲的介入可以主動地激發兒童的內在主要需求與動機。使兒童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游戲所帶來的快樂,在輕松與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身體的練習,以達到提高其身體素質能力,促進身體機能發展的目的。
通過在課堂、課下有效地開展體育游戲最大程度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提高其身體素質的發展。大多數孩子會拒絕體育運動,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很難進行高強度、大負荷的運動。然而體育游戲因為其簡單、易懂、負荷小的特點,不僅能吸引幼兒的運動興趣,還能達到其鍛煉身體的效果。體育游戲不僅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促進兒童整體素質的提高,還有利于豐富幼兒的生活體驗,促進其社會性的發展。體育游戲在幼兒教育中,不僅可以積極主動地鍛煉幼兒體能,還可以發展幼兒走、跑、跳、投等人體的基本動作,加速其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有效調節幼兒對自身的肌肉控制能力,提高其體質,促進幼兒身體健康全面的發展。
幼兒愛玩,體育游戲的特點正好與幼兒年齡階段特征相吻合。它是體育與游戲的有效融合與發展。體育運動本身自帶合作和競爭的屬性。體育游戲能夠使幼兒感受到勝利的喜悅和失敗的不甘,這可以增強幼兒的精神和毅力。在體育游戲中,幼兒不只是要靠自身的體力完成,而且也要靠體力、思維相互融合來完成。體育游戲可以為兒童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兒童在游戲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動作,但其很快就會發現錯誤,并且會積極地改正錯誤,提高其自身的活動能力。而且,幼兒在參與體育游戲的過程中,為了獲得比賽的勝利,相互之間的共同交流,并且相互監督遵守比賽規則,促進兒童公平競爭意識的形成、培養其誠實可信的精神。
因此,幼兒教師要注意培養幼兒在遵守一定規則的范圍內提高其洞悉環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光在幫助其身體的發展,也幫助提升幼兒的思維能力。與此同時,體育游戲可以培養兒童之間的合作精神,這可以促進兒童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提高其團隊意識。體育游戲自帶的競爭本能教育孩子要勇于承認失敗,提高其面對挫折的能力,培養其不怕困難、勇于競爭的精神,提高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還可以發展幼兒的自我意識和心理素質。
在進行不同類型游戲的過程中,可以發展幼兒不同方面的能力。游戲在促進身體素質發展的同時也可以促進其心理的發展。有學者對游戲的具體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與論證,分別從理論與實證角度證實游戲對發展幼兒身體、智力、人格、社會認知等方面有巨大作用。幼兒時期,其身體生長發育迅速,但各器官和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和完善,其身體形態發育未定型,是身體各項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體育游戲本身具有一定的規則。這要求參與者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和指導方針參與體育游戲。幼兒必須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努力在游戲中獲勝。幼兒在參與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就能有效地鍛煉他們的規范感,逐步培養其遵守規則的習慣與意識,培養負責任的態度。體育游戲的開展通常需要團隊、小組或相互之間合作,有利于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與責任感,努力獲得他們所屬團隊的榮譽與勝利。在這一進程中,可以發展兒童的集體精神、相互團結、相互合作、相互友愛的品格。體育游戲的運用開展不僅可以促進提高兒童體能,還可以促進其感官、消化、呼吸、運動系統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體育游戲在促進幼兒身強體健的同時,也促進和鍛煉了品格的發展。通過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特征,一定強度的游戲運動可以鍛煉幼兒的心肺功能、呼吸功能等生理功能,也可以促進其身體發展,提高幼兒的整體素質和發展水平。
體育游戲是兒童認識周圍事物的一種天然途徑,它是兒童發展身心,掌握生活必備技能的特殊的方式方法。在人類歷史中,大部分先賢都十分重視在兒童教育中倡導家長和教育者要善于利用游戲情節,發展兒童智力、意志力、社交能力和身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在兒童體驗游戲愉悅的同時也能習得在生活中有用的知識技能,促進其良好發展。
幼兒體育游戲的參與者是身心高速發展的兒童。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體育游戲時,要特別注意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征來進行組織、了解幼兒獨特的身心發展特征,包括生理、心理、情緒等,在此基礎上選擇合理的體育游戲,從而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和諧發展[9]。體育游戲的開展,不僅要注意安全,規避隱患,還要注重育人性。因此,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選擇合理的體育游戲,既可以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幼兒得到全方位的發展[10]。幼兒園的管理者與體育活動的組織者要強調和認識到體育游戲的內容要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服務,體育游戲的負荷要適宜。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不光注重發展幼兒智力、美育、德育的發展,也要提高幼兒身體機能、素質,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使得二者兼得,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從而為國家人才培養戰略服務,為實現中國夢服務。
幼兒通過體育游戲中的情節設定會遇到多種困難模式。這一過程中,游戲參與者相互之間共同面臨困難時的互相幫助,使得全體幼兒為了取得游戲的勝利,他們相互之間合作交流,團隊共同解決在參與體育游戲中的各種問題,從而獲得了直接或者間接的生活體驗、社會經驗,促進了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社會性發展與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
我國學前教育者對游戲的具體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與論證,分別從理論與實證角度證實,游戲對發展幼兒身體、智力、人格、社會認知等方面有巨大作用。游戲組織者在開發組織體育游戲時應綜合考慮幼兒身體發育特點以及年齡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體育游戲的同時,也要保證游戲種類多樣、有趣且具有教育意義,通過使用多樣化的體育游戲對孩子進行綜合素質的鍛煉提高,有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11]。體育游戲開展時可以靈活地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教學,避免單一的形式,從而降低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教師在運用體育游戲的同時必須確保游戲內容形式的多樣性、趣味性等。幼兒在進行不同類型游戲的過程中可以發展不同方面的能力。游戲在促進身體素質發展的同時也可以促進其心理的發展。
在實施幼兒教育中,幼兒是教育的核心。因此,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要始終如一的強調幼兒的學科地位。教師在教學中要信任幼兒,尊重幼兒,為幼兒提供良好體育游戲,以此發揮體育功能和價值,促進幼兒健康發展[12]。教師在開展體育游戲過程中要關懷、尊重幫助幼兒,以此激發幼兒的對體育游戲的濃厚興趣,從而使其主動地參與其中,讓其由傳統的比較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主動的參與者,轉變幼兒的參與角色,從而讓幼兒在和諧、友愛的環境中獲得更好的成長與發展。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要成為幼兒體育游戲的引導者、協作者、參與者,以便形成健康的師幼互動關系,加強彼此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為幼兒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得到更充分的發展、展現。體育游戲的開展不光構建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也更好地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
在幼兒教育階段,要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素質教育的內容主要是要求幼兒教師和教育部門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幼兒各方面素質全面發展。由于幼兒的身心具有特殊性,因此教育方式的選擇就顯得極為重要。體育游戲的注意內容是以身體練習、游戲活動為主要的手段之一,以此達到發展幼兒身心。體育游戲的主要優點之一是通過讓幼兒在生活中不能理解的特定動作與內容轉變為一定的游戲情節與動作,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達到提高幼兒體質的目的與目標。體育游戲中,幼兒親自全身心的全過程的主動參與,在這一過程中,便于發展幼兒的身體素質,提高幼兒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并從中獲得提高。
教育評價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環節。在學前教育中,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可以轉變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方式。通過在評價體系中加入游戲類別加強對教育工作者的引導,促使其轉變教育觀,加大體育游戲在教學環節中的比重。幼兒園的管理者在制定相應的科學的評價體系過程中要注重控制體育游戲開展的合理性,提高體育游戲的科學性,以便使幼兒樂于參與,激發興趣,提高身心全方面的發展。
在開展幼兒教育的過程中,體育游戲的運用應該在充分考慮幼兒自身發展特點的綜合背景下進行。在幼兒教育中,體育游戲、幼兒課程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相互成就。幼兒通過體育游戲的開展可以更快速地學習與理解其相對晦澀難懂的知識,促進幼兒課程的實施。幼兒通過體育游戲可以在提高身體健康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心理承受的能力。在幼兒教育階段,因體育游戲自身具有的獨特性,可以和各個學科相融合。
幼兒園體育課程的改革需要家庭與學校、家庭與社會、社會與學校三者的共同努力與相互溝通配合,加強聯系,共同守護幼兒健康成長。家長和教師要經常性進行溝通,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等多種途徑了解幼兒近期狀況。社會層面要加大老、少、邊、窮等偏遠地區的資金、人力、物力的支持,政府單位要積極建立相關制度保障措施,以促使社會各方面力量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5.1.1 幼兒教師進行體育游戲的創設、開展要在遵守設計原則的基礎上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開展,以便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營造一個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幼兒快樂學習。
5.1.2 幼兒教師在幼兒體育活動中要充分考慮不同幼兒身心發展的不同特點,開展多種多樣、不同類型與形式的體育游戲,在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幼兒教師做好游戲的組織者和參與者的雙重身份,提高幼兒的自我認知。
5.1.3 體育游戲的開展可以促進幼兒生理、心理等多種技能水平的發展。針對不同體育游戲的作用與功能的不同,幼兒教師應合理安排多種體育游戲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提高幼兒綜合素質,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5.2.1 相關教育部門在充分考慮社會及幼兒整體發展的基礎上制定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引起社會及幼兒教育從教者的重視,提高幼兒體育活動的地位,保障幼兒體育鍛煉的權利,為幼兒全面發展提供法律支持。
5.2.2 幼兒管理者在幼兒園的日常整體管理過程中將幼兒的體育活動放在重要位置。幼兒園管理者要提高體育教師在幼兒教師中的占比,提高幼兒體育課程的開課率,切實保證幼兒每天的課外活動時間。幼兒教師要在體育課程中積極主動的引導幼兒參與體育活動。幼兒教師在體育游戲的開展中要尊重幼兒的主動性,結合教學內容靈活合理的游戲形式,發揮幼兒的創造性,促進其健康發展。
[1]葛灝辰.體育游戲對三年級小學生身體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9.
[2]陳萌瑤.幼兒體育游戲對幼兒身心發展的影響[J].科技風,2019(2):32.
[3]阮振東.幼兒體育游戲與幼兒身心發展的關系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
[4]劉姿穎.團體體育游戲對4-6歲幼兒同伴交往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8.
[5]陳幸軍.幼兒教育學(新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梁志燊.現代學前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7]張柳.幼兒基礎動作技能發展和身體素質關系探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9.
[8]董新光,戴儉慧,等.健康素質概念的辨析:兼談體質、身體素質與健康素質 3個概念的混用與統一[J].體育科學,2005,25(11):72-75.
[9]中國學前教育百科全書.健康體育卷[M].沈陽:沈陽出版社,1995:33.
[10]北京市體育局.北京體育大詞典[M].北京:京華出版社,2011:9.
[11]林崇德,楊治良,黃希庭.心理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2]楊安杰.幼兒教學中體育游戲的作用和應用分析[J].才智,2014(18):186.
A Study on the Role of and Suggestions for Sports Gam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Quality Education
RUAN Zhendong
(Henan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oukou 466000, Henan, China)
基金項目: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課題,課題編號:HNMXL20210161。
阮振東(1993—),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