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鋒 王友琛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工作,親切關懷青年的成長成才,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對青年發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對青年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和批示,深刻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新時代重大問題。習近平青年觀涵蓋了青年認知觀、青年成才觀、青年教育觀、青年工作觀等內容,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習近平青年觀為指導并結合青年特點和時代要求來開展。
第一,習近平的青年認知觀。習近平青年觀堅持在社會歷史中認識青年、考察青年,形成了對青年的地位、作用和價值的科學認識與正確評價。從地位來看,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從作用來看,習近平青年觀更加強調要發揮青年智慧,凝聚青年力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擔負起時代使命。從價值來看,習近平青年觀強調青年的成長發展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具有深刻的價值蘊含。
第二,習近平的青年成才觀。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對青年提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八字真經”,在同全國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對青年提出“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的“五點希望”,這些都深刻揭示了青年成長成才的內在規律,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成長成才的一貫要求。
第三,習近平的青年教育觀。習近平青年觀全面、系統地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重大問題,構成新時代背景下的青年教育觀。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主要內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青年志存高遠,樹立遠大理想;引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青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法制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等。可以說,習近平青年教育觀內涵豐富,邏輯嚴謹,體現了我國教育發展的中國特色、時代特征和國際視野。
第四,習近平的青年工作觀。習近平的青年工作觀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引領青年自身發展有根本指導意義。圍繞青年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并提出了具體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制定具體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勵更多的有志青年到貧困地區、革命老區、邊疆地區等民眾最需要的基層去建功立業。因此,廣大青年應把所學的知識、自身價值與基層聯系起來,在基層實踐中歷練自己,從而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廣大青年面臨空前大好的發展機遇,要在實干中練就本領;要邁穩步子,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可以說,未來是屬于廣大青年的,如果沒有真抓實干的本領,就無法承擔起國家和民族所賦予的責任。
第一,實現了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的時代發展。習近平青年觀實現了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的時代發展。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從不同的角度對青年工作作出過相應的闡述。對于德國工人運動如何發展的問題,恩格斯指出:“實現這一變革將是德國的青年。”在這里,恩格斯將青年作為德國工人運動的主干力量,對青年在工人運動中的作用進行了高度肯定。習近平青年觀正是對馬克思主義青年觀進行守正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宏大視野。
第二,明確了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習近平青年觀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作為日益“網民化”的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發生了顯著變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這就迫切要求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符合網絡時代實際的調整。作為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習近平青年觀立足于當今青年的最新發展實際,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明確了當今青年工作的實踐遵循。
第三,完善了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策略。習近平青年觀既回答了為什么開展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也回答了如何開展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進一步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策略。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重要場合對青年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全局性部署,進一步明確了開展青年工作的方式方法。可以說,習近平青年觀在應對和解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方面都給予了我們科學的方法論指導,更加完善了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策略。
第一,加強理想信念指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堅定信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加強對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使其自覺信仰馬克思主義,培養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使其自覺投身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可以說,堅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引領青年大學生增進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
第二,引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闡明了新時代青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價值目標和踐行準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提高青年大學生的政治道德和思想文化水平,使其成為新一代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導性綱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第三,強化思政育人力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轉變過去單一的、單調的傳統宣教模式,適應青年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思政育人要增強思想引領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創新方式方法,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構建和完善黨領導下的團學組織格局,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當今社會,互聯網技術發展迅猛,各種思潮紛繁多樣,青年大學生思想活躍。思想政治教育理應通過形勢宣傳、主題典型宣傳等途徑,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旋律,不斷加強價值觀思想輿論引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把握“微時代”特點,不斷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力,用青年大學生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探索新途徑、新方法,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統方式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讓師生互動既能“面對面”,又能“鍵對鍵”。
第四,拓展能力培養的實踐路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引導學生、服務學生放在突出位置,引導大學生在利益誘惑面前“做好小事、管好小節”,切實促進青年大學生在遵循自身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成長成才。要正確處理理論能力培養與實踐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重視和加強青年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引導青年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等第二課堂活動,引導青年大學生積極到社會實踐中檢驗理論知識,知行合一,使青年大學生在社會實踐、基層鍛煉的過程中實現知與行的雙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