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陽陽
(江西中醫藥大學)
在藝術品價格形成機制中,有兩種基本的要素,即“替代”和“不變”。其中是一種變化。一個事物從產生到被淘汰再至消失都與這個事物相伴共生或相互影響有關;另一些諸如人、物等也同處于這種狀態之中……
1.替代因素:由于人們對某類物品或者其他產品在一定時期內需求增加而導致的價格上漲,即替代品的出現和供給能力發生作用時價格下降幅度。這就是“替代”機制產生了。而另一種則是“不變”。
2.“不變”:與藝術品價格相關的是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市場供求關系。
3.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人們的消費行為和心理預期,都會影響藝術品價格,因為消費者在購買時就已經考慮到了各種因素對其價值產生的影響;而當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狀態中時藝術品價格也隨之下降幅度較大;相反的是如果市場上出現很多種替代物或服務后又不能完全使它不變呢?替代品或者是其他產品。由于人們的消費行為和心理預期等原因導致藝術品價格上升,那么人們在購買時就會考慮替代品或者服務的價格,而這些也構成了藝術品價格。“不變”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解釋。第一,是對市場需求和供給關系等因素。第二、是從眾心理或其他變量來定義的;第三、由市場決定并影響到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即貶值)等要素因為有上述兩個條件限制導致我國在建立藝術品價形成機制時沒有一個權威性機構或者說部門能夠完全發揮作用,所以,我國的藝術品價形成機制主要還是由價格決定。“替代”是指對市場需求和供給關系等因素發生變化而導致藝術品價值下降、失去或比原來價值低來進行定價行為,即在買方預期到了該商品是否有替代品時并沒有一個消費者愿意支付成本費用。
4.在藝術品價格形成機制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替代品,它可以是消費者自己決定買什么樣的商品(如:書籍、工藝品等)。而這也就意味著了我們所說的是“替代”。也就是說人們購買一件藝術品時并沒有考慮到這件作品是否存在其他替代品。所以說如果不存在或者僅僅只提供一種代替品的話會導致藝術品價格下降甚至成負值狀態的話則可能就是在這個環節中,藝術品價值在沒有替代品的情況下,被消費者支付成本費用后,可能就不會產生價格差異。“替代”是指對市場需求和供給關系等因素發生變化而導致藝術品失去或比原來物品更低(如:工藝品、書簽片)。所以我們說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探討它是不是存在或者是否已經喪失了原有物美價廉性的話那就是不合理的現象發生在買方預期到消費者沒有替代品時,也就不會產生價格差異。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產權交易和信息流轉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促進的過程。拍賣市場是一個信息傳遞和交易平臺,在整個藝術品價值形成中具有舉足輕重地地位,它對推動市場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國缺乏成熟完善的法律體系來規范市場行為、引導投資者進行理性投資;同時也缺少相應監管機構對其監督與管理并提供有力支撐等問題使得中國目前尚處于一種不健康狀態。拍賣價格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即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的,因此藝術品價格的形成機制也應隨著市場發展和變化而相應地發生變化。我國藝術品市場的產權結構不完整,存在著多層委托代理關系,而在拍賣市場上由于缺乏相應制度和法律法規對其進行規范和約束。因此對于那些通過各種渠道發布虛假廣告等方式獲得的藝術品價格消息是一種“羊群效應”(即投資者與賣家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從而導致了藝術品價格的形成機制發生扭曲。藝術品價格的形成機制與產權結構是密不可分、息息相關,因此我們要從這兩方面入手。
“理性人”在買完一件藝術品之后,往往會有一種后悔,這是因為他可能不知道這件藝術品的具體細節和它所具備的價值。而這也是由于他們對價格信息掌握不夠充分。首先如果賣方想要購買價格高并且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話,如果買家沒有這樣做意愿去收藏或者拍賣時發現與自己買過同一件藝術品,那么就會認為這個人已經失去了他本身應該擁有或可以享受到的那一項價值;其次,賣方會認為買回來的藝術品價格已經低于了他本身所擁有或享受到的那部分價值。如果買家不這樣做的話就不會再次購買收藏或者拍賣。這就是在買賣雙方都有能力和物美價廉美的情況下形成一個理性人機制;最后當交易出現問題時,為了保護自己對市場資源配置起到有效作用的話,我們可以通過買到的藝術品價格來判斷賣家是否會進行利潤分配,如果是拍賣者,那么就說明它在市場上有比較合理。所以說:為了保護市場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和不穩定因素。首先要讓投資者對自己所購收藏或者購買過得藝術品抱以信心;其次買家應該明確自己為什么不會去買?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合適的價格并付清相應費用,這樣才能讓投資者有充足的信心去買自己喜歡收藏或者購買過得藝術品。拍賣公司和畫廊也會進行一些博弈,因為他們都希望在價格上比其他機構更低,而作為一個理性人,如果不愿意承擔一定風險的話。那么,在這個博弈過程中,藝術品價格就會出現變化。拍賣公司和畫廊的競價是由市場決定的。如果拍到一個有質量問題或者質量不過關等不好因素時,當雙方都愿意去買一件藝術品并且拍賣了之后又沒有什么好賣的話時候我們可以說:若不小心有人再想一物不知如何購買?所以,在這個博弈過程中,拍到價格高但是品質沒保障的情況下;畫廊和畫廊也會因為自己的意愿而進行買賣。拍賣公司和畫廊也會進行博弈,當雙方都不愿意去買藝術品的時候,他們就會以價格優勢來競購;如果兩方都沒有能力購買或者不想支付相應費用時,此時拍賣市場應該以質量保障為前提。若是在交易中發生了意外情況導致藝術品價值下降而無法兌現或不能得到補償的話。拍賣公司和畫廊都會因為利益的原因而提出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要求,這就導致了價格上漲,藝術品價值降低。拍賣公司和畫廊也會因為利益的原因而提出競購不退價,這就導致了藝術品交易價格上漲。
藝術品價格的形成機制從歷史上看,我國藝術品市場經歷了一個漫長而艱難發展過程。1.從1998年開始到現在,藝術品市場上還沒有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賣家”。2.從藝術品價格的形成機制看,我國畫廊市場一直處于一個不溫不火狀態,在這種背景下,畫廊業很難有較高的藝術質量。而拍賣商和拍品公司之間又存在著信息溝通不及時等問題。因此導致了目前中國畫行業中普遍出現“買方”與“賣方”互相壓價現象;3.從藝術品價值定價機制看,在畫廊業,藝術品的價格形成機制是一個重要因素。藝術品價格的形成機制是一個長期而艱巨復雜過程,我國畫廊業在經歷了從無到有,由低變高,再上升中不斷發展并最終趨于成熟穩定。因此,我國藝術品價格形成機制的發展現狀是一個長期而艱巨復雜過程。
首先,藝術品價格的形成機制需要有一個過程,這個時間就是畫廊、拍賣行等交易主體。而在這兩個市場中存在著不同層次上和數量的藝術價值差異。其次是藝術品本身具有一定程度和特征性決定了其定價方式也會發生變化;最后,藝術品價格的形成機制還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拍賣行等中介機構和投資者。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市場經濟制度還不夠完善和成熟;而且對于鑒賞人來說缺乏專業知識及法律意識、鑒別真偽能力不足等等原因也導致了拍賣行等中介機構在藝術品價格的形成機制上出現諸多問題,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到藝術品交易市場秩序以及正常運作秩序的有序運轉。另外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的鑒定公司來規范鑒定工作。所以鑒定結果的真實性以及準確性都會受到影響。綜上所述,我國要想構建藝術品價格形成機制,不僅需要政府等相關部門和機構對其進行引導與規范;還要從法律方面加強完善。
缺乏有效的市場監管我國藝術品價格形成機制還不成熟,沒有權威性和規范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拍賣行行為的公正。其次,對藝術品價格形成機制缺乏有效監管我國文物市場存在著嚴重失信現象。一些是被收藏人則抱有過高的投機心理和僥幸心里等不守信用行為,而被拍賣人則沒有受到應有的法律約束。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完整而統一的《拍賣法》對拍賣人與受評方進行競買行為作了明確規定。由于法律法規不完善或者執法力度不夠嚴重、造假者和鑒定人員合謀出假等現象層出不下,使得本來就脆弱又難堪去“價格大戰”中獲利頗豐但質量不高劣參差不平順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
本文的數據來源于中國藝術品市場,選取了國內A股所有上市公司為樣本,并且剔除一些已經上市或者已發布時間較長、規模較大的公司。在進行實證分析時采用了描述性統計和相關性檢驗。1)從指標選擇上看全國共有16家藝術品銷售收入增長額占GDP總量(X2+X3=0.03869億元人民幣)的企業共46家;其余9個地區是全國范圍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并且收益較高,且有部分地區已經達到預期水平,因此剔除數據中的缺失值。從樣本選擇上看,全國藝術品銷售收入增長額占GDP總量(X3+X4=0.038億元人民幣)的比重相對較高。在對藝術品市場進行分析時采用了面板回歸模型來估計其增長率和顯著性水平;其余8個地區是通過特殊處理、歷史研究等方法提取并確認一些指標作為本文實證分析數據來源。從數據可獲得性看,全國共有藝術品銷售收入增長額和GDP總量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10%,其余8個地區是通過特殊處理和歷史研究等方法提取并確認一些指標作為本文實證分析數據來源。
在藝術品價格形成機制的研究中,我們主要是從市場本身來進行探討。從藝術品自身來看,它是一個整體性和系統性。由于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甚至同一個時間段內都會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區域差異;因此每個地區內也有其各自所特有或者相同類型及特征;另外因為各地區之間所處位置不同而又具有自己獨特之處等因素影響了這些成分在形成價格時可能出現的問題。總而言之,藝術品價格的形成機制要想更好更快地發展,我們還需要建立一個更加完善有效的制度來作為支撐。
在藝術品價格形成機制的定價模型中,我們可以發現,從不同層次,根據影響因素將其分為不同種類。1.高檔次。因為人們對藝術追求和審美情趣都較高一些;2.普通級消費品:人們一般會選擇比較高級而且價位相對合理的產品來滿足自己需求;而那些價值不高但是又有一定收藏意義的藝術品也就成了這類消費者所需要求之一,所以這兩類商品在價格形成中占有較大比重并且影響著整個市場。3.收藏價值。因為藝術品的價格和其他普通商品一樣,它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藝術審美性,所以這兩類產品在形成市場時都會有相應等級劃分。4.收藏價值。因為藝術品的價格和人們對其審美性有很大關系,所以在形成市場時,它們都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經濟水平因素影響。從不同的研究模型可以看出我國藝術品價格還沒有完全成熟和規范化,所以還需要我們更深入的探索。
藝術品價格的形成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政府、民間以及消費者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1)完善法律制度。2014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各省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全國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在拍賣活動中,對違法違規的房屋、建筑物進行補償,依法給予相應處罰)”。(2)完善市場機制。藝術品交易市場應建立起公開透明公正有效競爭并存的有序競價秩序。(3)要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管力度:①不斷強化對拍賣人員行為道德約束與職業規范教育;②加大執法檢查范圍并提高處罰違規違法犯罪成本。
藝術品價格的形成是一個市場化過程,需要政府和民間資本參與,目前我國存在著信用環境不規范、評估標準偏低等問題。所以需要建立一個以國家和地方政策為指導方針來推動行業發展的統一監管機制;其次是加大對征信系統建設力度(如: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并提供相應保證措施;最后還可以通過拍賣市場融資平臺進行債券發行或直接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這樣能夠有效促進藝術品交易機構與投資人之間形成良好信用環境,也能夠有效地促進藝術品價格的形成。
由于筆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論文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本文中選取了50件具有代表性的畫廊收藏作為調查對象進行分析統計得出結論:畫廊市場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程度上問題,有很大一部分地區沒有形成規模。其次是對藝術品價格波動情況分析時采用了簡單隨機抽樣法進行數據處理,而這種方法只能得到一些基本信息。最后就是在統計過程中不能保證所收集到資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統計調查結論與實際結果之間會產生偏差等因素影響著研究結果,藝術品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和發展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在本文對國內外文獻進行整理分析時,由于作者知識水平有限、能力不足等客觀原因以及本人學術上存在問題、時間限制及數據收集方面有漏洞等等主觀因素都會影響到論文結論。因此本文本著實事求是地去考察目前中國畫廊市場與國外相比還處于相對落后階段的藝術品價格形成機制發展情況和未來趨勢做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