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文章以構建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體系為主題,在闡述其評價依據、評價內容、評價標準、評價方法的基礎上,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勞動就業民生工程項目為例,進行深入剖析和探討,并創新性地設計了勞動就業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框架,與民生項目績效評價的其他內容相互呼應,構成了相對完整的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體系,以期為制定相關績效評價標準、規范民生工程績效評價行為、提高民生工程實效以及開展民生工程預算績效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民生工程項目; 勞動就業; 預算績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 F235.1;F2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3)20-0061-07
一、引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的頒布,標志著我國預算績效評價進入了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新階段。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建設也分領域、分行業地向更深更細的專業化方向發展[1]。民生工程作為財政預算的必保工程,其預算績效評價在分領域、分行業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建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套科學完善的民生工程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可以為制定預算績效評價政策制度、標準規范以及開展實踐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2]。
本文在對民生工程項目涵義及種類分析的基礎上,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關于提升民生工程的精髓要義,結合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對民生項目開展預算績效評價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和論述。從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管理的視角,創新性地構建了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的依據、內容、方法、指標及標準新體系。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勞動就業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框架的設計與應用,與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的其他部分相互呼應、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個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的閉環管理系統。
二、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的概述
(一)民生工程項目及其分類
民生工程項目是指在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用財政預算資金支持的各種民生類工程的項目,通常也可簡稱為民生工程。民生工程是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障公民基本權利,提高生活水平,重點關心弱勢群體而采取的一系列積極政策舉措[3]。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我國的民生建設領域做出了重大的戰略性安排,為民生建設繼往開來提供了根本遵循?!皬娀蜆I優先政策”“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每一項措施印證著民生工程的實施更加有力[4]。民生工程是政府部門制定并長期執行的一項政策,其組織者、主導者是政府部門,服務對象及受益者是廣大人民群眾,涉及面包括社保、教育、就業、安居工程、文體醫療、扶貧解困等多個領域,具有極為豐富的科學內涵,包括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內容。
民生問題是指關系老百姓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包括住房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助學、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區服務、農村養老、扶貧解困、社會管理等。解決人民群眾生活難、看病難、上學難,切實普惠人民群眾的工程項目都屬于民生工程項目。本文分行業、分領域建立績效評價體系和科學開展預算績效管理的理念,將民生工程按預算績效評價的維度進行適當的歸集與分類,各大類別劃分如下:
1.住房保障類:使城鎮低收入家庭、農村無房戶有房住的民生工程項目。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棚戶區改造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設、廉租住房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建設、限價商品住房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其他各類住房保障與安居工程。
2.醫療衛生類:實現人人就醫有保障的民生工程項目。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全民參保工程,建立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工程,提高參保群眾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工程,強化醫療救助托底保障工程,優化線上醫保公共服務工程,推進“15分鐘醫保服務圈”,推進鄉鎮(街道)“醫保便民藥店”建設工程,建立農村低保制度、建立救助站工程等其他醫療衛生類工程[5]。
3.教育助學類:實現“學有所教”的全民義務教育民生工程項目,如校舍安全工程、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工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工程、中職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程、普通高中學生資助工程、中職學生資助工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工程、中小學及中職學校教師培訓工程、學前教育促進工程、深入實施“技能中國行動”等。
4.勞動就業類:實現穩就業、保就業的最大、最基本的民生工程項目。如吸引大學生到當地就業的各種獎勵工程,春招、秋招進校園的各種系列工程,兜底幫扶困難群體就業工程,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工程,英才計劃等各種人才獎勵工程等。
5.基礎設施建設類:改善人居環境,優化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的建設工程項目。如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互聯網寬帶接入行政村工程,修建大中型水庫、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構建城鄉交通新格局,打通城區“斷頭路”,持續推動城市主次干道綜合改造,強化規范交通標識設置,加強電動車規范管理。加強學校周邊道路交通管理,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加強城區建成公園的管理,規劃建設更多停車位;加強鄉村規劃,建設美麗集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美麗集鎮建設,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強農村主次干道項目申報及改造、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化研究“拆三房”“宅改”“增減掛”項目等。
6.扶貧解困及其他社會管理類:實現“弱有所扶”開展的扶貧解困及其他社會管理的各類工程項目,如提高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水平工程、關愛服務殘疾人和困境兒童工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工程、開展異味噪聲擾民專項整治行動工程、汛期前河湖垃圾清理專項行動工程、開展社區人居環境整治工程、關心關愛社區軍人軍屬工程、豐富社區群眾文化生活工程、防范化解社區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工程、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程、提高農村“五保戶”供養標準工程、完善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費保障機制工程、加速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工程、完善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工程、支持發展文化事業產業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工程等。
(二)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
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屬于財政預算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范疇。在財政預算支出中,民生項目支出無論是資金性質上,還是資金數量占比上,均處于國家或地區財政支出的重要地位。其預算績效評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績效評價開展的實踐中,存在著諸多不容忽視且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評價項目不分重點“一刀切”,失去績效評價的本質功能
在安排財政支出過程中,無論是采取“兩?!边€是“三?!闭叽胧裆こ淌恰氨乇!钡恼叽胧┲?。而民生工程項目也需要根據財力預算、項目性質、規模大小、實施情況等方面進行績效評價,才能衡量出是否真正起到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實效。但是,在一些地方的實務工作中往往是已開展評價工作的大小項目一律評,不少評價停留在走過場、流于形式的階段。對于費用化的項目、金額過小的項目也按績效評價的流程進行全過程跟蹤評價,勢必造成了“減效”的結果。跟蹤問效的最終目的是提質增效,不講成本效益的評價就失去了績效評價的本來意義。
2.民生工程項目評價指標及標準缺失,評價成果良莠不齊
由于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及制度尚不完善,分行業、分領域建立績效評價體系的理論研究與政策制定還在探索階段,特別是民生工程項目分領域、分行業的業務標準及評價指標體系更為缺失,實務工作中的評價效果不佳也就可想而知。尤其是目前第三方評價機構的業務能力參差不齊,主評人信息系統還沒有完全建立并運行起來,評價業務監管力量薄弱等多種不利因素并存,必然造成評價結果良莠不齊,評價效果不能滿足預算績效管理的需要。
3.項目評價結果應用“兩張皮”,激勵約束機制難以發揮作用
預算績效評價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評價結果的反饋與應用。對于民生工程項目而言,也是“民心工程”,其績效結果如何,民心的評價是極其重要的內容,是最終效果的集中體現。而在目前的實務工作中,能將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管理的獎罰進行有效掛鉤,以此提升民生工程預算資金實效的項目為數不多。這種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管理“兩張皮”的問題不加以解決,激勵約束機制難以發揮作用,民生工程項目就很難實現預期績效。
(三)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的意義
為促進民生工程實施,加快民生改善,確保各項民生工程充分發揮效益,需要通過民生工程的預算績效評價實現其目的。民生工程的預算績效評價是以績效目標為導向、以績效評價為手段、以結果運用為保障的民生工程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對于管好用好財政資金、建設好民生工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1.切實保障各類民生工程項目提質增效
推進民生工程、增進民生福祉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而預算績效管理與民生工程相互融合形成的項目績效評價就是生動實踐。具體地講,就是將績效評價的理念、方法、工具應用到民生工程項目管理上,形成預算績效評價對民生工程項目管理全覆蓋。從民生工程項目的選取、決策開始進行績效評估和預算評審,為項目立項奠定好堅實的基礎,確定明晰的預算績效目標,并對項目實施過程進行全過程預算和績效雙監控,確保項目按照既定的績效目標運行[6]。項目建設完成后要按時組織績效評價,并將民生工程績效評價結果及時反饋,同時納入政府年度民生工程考核和預算績效管理評比之中,提煉成功案例用以激勵先進,總結不足與教訓以此鞭策后進,充分發揮好績效評價的“指揮棒”作用,切實保障民生工程項目不斷提質增效。
2.不斷提高財政投入民生工程的資金使用效果
“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是財政安排預算的前提和基礎。為保證財政安排民生工程的預算資金使用效果,就需要對民生工程項目進行績效評價。要注重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結合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根據民生工程補助類、工程類等項目特點,圍繞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科學合理地確定績效評價指標的內容,提高評價指標的明晰性和準確性。客觀反映民生工程預期的產出和效果,實現績效評價與民生工程預算管理相互銜接、財政資金安排與績效評價優劣有效掛鉤,不斷提高財政資金在民生工程上使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有效預防發生民生工程項目資金管理的舞弊與貪腐行為
對民生工程項目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可以從源頭上建立起全過程預防舞弊與貪腐的監督機制。在項目立項、列入預算和投入資金時,預算績效事前評估和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自動形成預防機制,對不合格的項目可以取締或停止資金投入。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預算和績效的雙監控形成了調整與糾偏機制,會將項目的實施引導在正常管控的軌道上。項目實施完成后的績效評價及其結果反饋應用是一種獎優罰劣機制,對績效評價過程及評價結果的優劣進行相應的獎罰,也就及時激勵了先進、鞭策了后進,有效預防了各類舞弊與貪腐行為的發生。
三、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設計
(一)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的依據與內容
1.績效評價依據
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依據通常包括在開展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過程中需要遵循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以及政策、標準等,主要有中共中央、國務院、地方政府、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頒布的一系列民生工程方面相關的政策、法規、標準等,均可作為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的依據。同時,民生工程項目的類型不同,其依據也有所側重,如住房保障類,《城鎮廉租住房管理辦法》《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關于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法規均可作為該類項目績效評價的有關依據。再如勞動就業類項目,《就業促進法》《關于加強就業援助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平臺就業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殘疾人就業條例》《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規定》《關于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就業有關事項的通知》《人才市場管理規定》《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職業能力建設、職業技能鑒定規定》《職業資格證書規定》《就業訓練規定》《企業職工培訓規定》《中華技能大獎和全國技術能手評選表彰管理辦法》《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等,均可作為該項目的績效評價依據。另外,民生項目績效評價的依據還包括圍繞國家預算管理相關政策、法規和制度等,制定的民生工程方面的預算管理、財務管理、資金管理,民生工程項目相關主管部門的中長期發展規劃、行業管理政策、行業標準及專業技術規范等。
2.預算績效評價內容
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內容一般包括:(1)民生工程項目的決策,用于評價項目績效目標的定位與民生工程戰略管理是否相關,與民生工程管理的相關要求否相符,項目管理決策機制和組織執行是否規范、高效;(2)民生工程項目的資金管控,用于評價民生工程項目資金是否按照財務管理辦法、預算管理制度進行管理和使用,對民生工程項目的委托、實施、付款等環節的專項資金是否進行了核算和監督;(3)民生工程項目的管控制度,用于評價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和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流程與機制是否完整有效,能否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得到貫徹落實;(4)民生工程項目的產出,用于評價民生工程項目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和目標任務是否完成以及項目產出的數量、質量等情況;(5)民生工程項目的效益,用于評價民生工程項目的創新性和先進性對經濟和社會的效益性影響,項目涉及相關單位、群體的滿意度以及享受公共服務的公平性等內容;(6)其他相關內容,用于評價民生工程項目對社會的特殊影響等其他內容。
(二)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標準及評價方法
1.預算績效評價標準
預算績效評價標準是衡量財政支出績效目標完成程度的標尺。在民生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過程中,需要根據項目的自身特點,以及所處行業領域的管理要求,建立起相應的績效評價標準體系。
以民生工程中的勞動就業項目為例,勞動就業的方式有3種,即勞動部門介紹就業、組織起來就業或自謀職業、高等學校畢業生由國家根據生產建設的需要以及本人的專長和志愿進行安排。無論何種方式均需遵守勞動法中所規定的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進一步細化制定的政策、制度、管理辦法等,即可作為民生工程項目的績效評價標準。一般認為勞動就業的基本原則包括國家促進就業的原則、平等就業和雙向選擇原則、照顧特殊群體就業原則等。如《勞動法》第十三條規定:“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钡谑臈l規定:“殘疾人、少數民族人員、退出現役的軍人的就業,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边@兩條是對特殊就業保障的規定,體現了照顧特殊群體就業原則。這也是對勞動就業民生工程項目進行績效評價時的標準之一[7]。
2.預算績效評價方法
預算績效評價方法是評價部門或機構對評價對象的預算執行情況和結果以及績效目標的實現情況,運用專門的量化指標及其相應的評價標準,進行測評和估算并出具評價報告的各種方法[8]。在確定其績效評價方法過程中,要根據評價的民生工程項目類型,結合評價的內容和運用的指標,也可選用不同的方法相互結合使用,以確定評價項目的績效水平。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方法的選用應當堅持簡便有效的原則。
在進行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方法選用過程中,可以根據民生工程項目的不同類型研究其評價方法,充分利用大智移云物區等技術手段,開發數字化、智能化評價工具,綜合運用各類信息資源創新評價方法,探索建立評價工具方法庫,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采用個性化的評價方式,保證績效評價結果的實用性和客觀性[9]。
(三)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
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由基本指標框架、指標具體內容、指標使用說明等因素構成。
1.預算績效指標設計原則
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應當符合以下原則:(1)相關性原則,評價指標要與評價對象之間存在緊密相關的關系,能夠完整反映項目的決策、項目管理、資金管理、項目產出和項目效益。(2)適用性原則,選擇評價指標時,首先選取最能夠直接反映項目產出和項目效益的代表性指標,并且實用簡便、易于操作的指標作為核心指標;然后再考慮補充性指標。(3)可衡量性原則,評價指標的內涵應當明晰、具體,指標值具有可衡量性,指標所需數據易于采集、相關佐證材料容易獲取或收集。(4)一致性原則,評價指標在設計過程中,對于同類型項目的績效評價指標要具有一致性、指標評價的標準和方法選用應具有可比性,項目評價的結果可以相互比較。(5)結果導向性原則,評價指標的設計過程中應當以結果為導向,重點突出產出指標和效益指標的評價內容,在確定這兩項指標的權重時,要充分體現出指標在整體評價過程中的重要程度[10]。
2.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基本框架
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基本指標框架由三級指標體系構成,先按照決策類、過程類、產出類和效果類四個維度設計一級指標。然后根據民生工程項目的預算績效管理的特點和要求,從四個維度分別分解設計相應的二級指標。最后根據每個二級指標需要評價的具體內容,結合績效目標以及評價標準等要求,分別分解設計相應的三級指標,以此形成指標基本框架。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基本框架如圖1所示。
3.預算指標體系中的指標內容與使用說明
(1)決策類績效評價指標
民生工程項目的決策類評價指標主要包括項目立項情況、績效目標管理情況和資金投入情況。其中民生工程項目立項指標主要用以評價項目的立項是否符合國家、地區及行業的民生工程項目發展規劃與項目計劃等要求,項目的報批流程與環節是否合規。項目績效目標管理指標主要用于評價民生工程項目績效目標的設定是否合理,以此評價民生工程項目所設定的預算績效目標依據是否充分,民生工程項目結項后是否達到所要求的標準,預算與績效編制是否符合客觀實際,預算資金的額度與年度績效目標是否相匹配。項目資金投入指標用以評價預算資金的投入與分配是否合理適度,有無測算的相關依據,與補助的預算單位或地方預算部門實際收到的預算分配金額是否一致。
(2)過程類績效評價指標
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的過程類指標主要包括民生工程項目資金管理和項目實施管理,其中項目資金管理指標用以評價民生工程項目實際到位的資金與預算安排的資金之間的比例是否按計劃執行,以及預算資金的使用合規性和預算執行率是否符合要求。民生工程項目實施管理指標用以評價財務核算管理、民生工程項目管理、組織實施管理等各項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與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及有關管理制度的執行是否有效等情況。
(3)產出類績效評價指標
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的產出類指標主要包括項目實際產出的數量、質量、時效和成本等。通過實際完成的民生工程項目成果數量與計劃數量的比率等指標,用以評價項目產出數量的目標實現程度;民生工程項目的質量達標率等指標,用以評價項目產出質量的目標實現程度;民生工程項目實際完成時間與計劃完成時間的比較指標,用以評價項目時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比較指標,用以評價成本節約率的目標實現程度。
(4)效益類績效評價指標
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效益類指標主要包括項目實施的效益,以此評價民生工程項目實施所產生的實際效益。如就業項目的社會效益:通過就業補貼的發放、各類就業促進活動的舉辦能夠對提供新的就業增長動力、促進充分就業創業、維持經濟轉型期就業局勢、控制城鎮登記失業率起到促進作用。民生工程項目的滿意度,用以評價社會相關群體、管理機構或受益對象對科技工程項目的實施效果滿意程度。
在進行指標體系設計時,對指標權重的設計既要科學合理,也要體現突出民生工程實施結果導向的設計理念,重點突出民生項目的產出和效益指標。一般情況下,民生工程項目產出和效益評價指標值的比重原則上不應低于百分之六十。
四、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框架的設計應用
預算績效評價體系設計的關鍵環節是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它既是衡量項目支出預算績效結果的標準,又是決定一項績效評價工作成敗的關鍵因素。對于民生工程績效評價而言,就業工程是我國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就業工程的建設是伴隨著經濟共同發展的永恒主題,是民生工程的重要核心組成部分。由此可見,民生工程績效評價指標框架的設計是其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的關鍵所在,為此,本文按照“核心+關鍵”的思路,選取了勞動就業民生工程項目(以下簡稱“勞動就業項目”)為代表設計預算績效評價指標框架。設計勞動就業項目的預算績效指標基本框架時,既要考慮反映勞動就業民生項目一般特點的共性指標,又要充分考慮反映該項目自身特點的個性指標,同時還要考慮各個指標值的設計以及權重賦值,在此基礎上,形成勞動就業民生項目的指標框架體系。勞動就業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框架如表1所示。
上述指標框架體系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項目的實施情況,結合項目的個性特征,從項目的績效目標、評價內容、計量計算單位等要素,考慮增設哪些個性指標,才能充分反映和衡量出項目的績效結果,是指標體系設計應用過程中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環節。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主要研究結論
通過對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存在問題的剖析與開展績效評價意義的論述,以及對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設計與應用分析,形成的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1.在開展預算績效評價過程中,民生工程項目作為財政部門或預算部門的重點項目支出,其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意義重大,在重點民生工程項目預算完成后,通過績效評價及評價結果的反饋與應用,形成民生項目預算績效全過程的績效評價管理閉環,可以最大限度發揮預算績效評價的應用功能,以此推動民生工程的提質增效。
2.構建了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在目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過程中,建立分領域、分行業的績效評價體系迫在眉睫。本文從績效評價依據、評價內容、評價標準、評價方法、評價指標體系五個方面,系統構建了民生工程項目績效評價體系,可為各類民生工程項目進行預算績效評價提供了基礎性保障。
3.設計出了勞動就業民生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根據目前已頒布并實施的預算績效評價相關政策、法規制度的要求,結合勞動就業民生項目的特征,設計出項目績效評價4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17個三級指標和相應的指標評價說明(見表1)。在此基礎上,對指標體系的各項指標進行了權重賦值。
(二)政策建議
1.預算績效評價報告是民生工程項目經過績效評價后最終形成的成果性文件,是項目績效結果的具體體現形式。財政部門、主管民生工程的預算部門、項目的實施預算單位等相關部門或機構,需要對預算績效評價結果進行反饋與應用[11]。實現獎優罰劣,對評價結果為優、良的應予以支持和獎勵,對于評價為中、差的要核減預算或終止項目,盡快實現績效評價結果反饋應用與預算管理的深度融合。
2.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是使用財政資金的基本要求[12]。財政部門在安排預算資金時,要充分考慮民生工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情況,對需要預算資金支持的民生工程項目及其關鍵領域要予以傾斜和扶持,確保錢花在刀刃上。在“保民生”的基礎上實現保重點,即優先保障重點民生工程。通過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進而推動重點民生工程項目績效目標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A].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8(29):5-9.
[2] 王治,毛志忠,謝慧.民生工程預算管理框架建設之預算管理主體的確立——以安徽省民生辦為例[J].江淮論壇,2017(1):52-58.
[3] 石睿.新形勢下民生工程政策跟蹤審計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0(14):171-172.
[4] 謝正義.堅持“五可”方法 做實民生工程[J].求是,2015(19):59.
[5]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提出健康產業重點領域關鍵環節10項重大工程[J].中國食品,2019(20):85.
[6] 丁偉.建立預算績效管理體制機制的思考[J].中國財政,2015(9):40-41.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A].2018.
[8] 周亞榮,廖洪.政府部門績效審計評價:基于預算的視角[J].經濟管理,2007(22):69-73.
[9] 沈麗萍.事業單位實行預算績效評價的思考[J].財會學習,2021(10):72-74.
[10] 安徽省財政廳課題組.財政投資重點項目績效考評指標體系構建的研究與思考[J].經濟研究參考,2011(62):19-36.
[11] 張俊杰.政府購買會計審計相關服務績效管理研究——以構建評估評價指標體系為視角[J].會計之友,2020(22):2-7.
[12] 劉昆.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堅決支持實現“雙碳”目標[J].中國財政,2022(12):4-7.
【作者簡介】 張俊杰(1963— ),男,內蒙古包頭人,正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注冊造價工程師,大華國際項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方向:會計審計、工程造價、內部控制、績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