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萍 王政 劉溫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練好內功、站穩腳跟。我國有世界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和潛力最大的內需市場,要切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抓緊補短板、鍛長板?!?/p>
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新時代十年,我國制造業占全球比重從22.5%提高到近30%,連續12年位居世界首位。在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四成以上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我國制造業擁有31個大類、179個中類和609個小類,是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的制造業。
但制造大國要走向制造強國,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仍是必修課。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工業室主任付保宗表示,實踐反復證明,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不斷增強制造業發展韌性,把關鍵環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從根本上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補短板,夯實產業鏈供應鏈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時不我待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只爭朝夕突破‘卡脖子問題,努力把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制造業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p>
水下連接器組件助力奮斗者號萬米深潛,激光雷達十大品牌排行榜上中國品牌占7個,手機射頻器件實現了核心突破……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匯聚產才合力攻關,連續破局“卡脖子”產業,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協同創新,攻克產業共性技術
清洗、顯影、蝕刻、剝離……在維信諾合肥工廠第六代AMOLED生產線陣列段,1.85米長、1.5米寬、0.5毫米厚的玻璃載板,正在緩緩通過國產顯示濕法制程設備,完成一道道復雜的加工工序。
“濕法制程即使用化學藥液的制造工藝,廣泛應用于顯示面板的制造過程。AMOLED濕法制程對潔凈度的要求達到亞微米級。簡單來說,清洗工序相當于用水槍在一個足球場上清洗掉頭發絲大小的異物,剝離工序則相當于用有機溶劑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大小的物體上除掉豌豆大小的殘留物?!碧K州晶洲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蔣新介紹,濕法制程需要的設備數量占AMOLED生產線的一半以上,而在晶洲自主研發的設備成功應用之前,濕法制程設備絕大多數由日韓企業生產。
歷經十余年的自主研發,晶洲已經成長為國內最主要的顯示濕法制程解決方案提供商,客戶涵蓋維信諾、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惠科等國內所有主流面板廠商。
“維信諾合肥工廠最新擴產項目中,蝕刻、剝離、清洗工藝的12臺設備首次全部采用晶洲產品?!笔Y新說,公司正在集中研發力量攻關涂膠(涂布)工藝設備,“爭取在2—3年內實現突破,進而實現顯示濕法制程全系列設備的國產化”。
——聚力攻關,啃下核心零部件
當前,我國 “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又稱“盾構機”)的整機制造能力,也已接近世界最先進水平。然而最關鍵的主軸承,卻一度依賴進口。
為了解決掘進機主軸承這一“卡脖子”難題,早在2015年,由中鐵裝備聯合國內主軸承、減速機技術優勢企業——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和鄭州機械研究所,組成“國家隊”,帶頭攻堅。2020年5月首批國產化6米級常規盾構3米直徑主軸承、減速機通過試驗檢測,標志著我國盾構機核心部件國產化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2年4月,由中鐵裝備設計制造的我國首臺全國產3米級主軸承盾構機“中鐵872號”在蘇州破土而出,驗證了國產盾構機主軸承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標志著國產盾構機主軸承向全面推廣使用邁出了關鍵一步。
據介紹,中鐵裝備緊扣產業鏈供應鏈部署創新鏈,積極構建上下游產業協同聯動的關鍵共性創新平臺,目前已攻克了3米級主軸承、大排量泵、主驅動密封、可編制控制器PLC等多項隧道掘進機“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完成了41套樣品樣件的施工現場搭載應用,增強了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強化產業鏈協同創新,加強應用牽引、整機帶動,鼓勵產業鏈龍頭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著力攻克“卡脖子”技術和產品。
鍛長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p>
傳統制造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基底的重要支撐。提升傳統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需要積極探索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新路徑。
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新材料、數字工廠、綠色工廠……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前沿技術為引領優化制造業結構,持續推動高端化邁進取得新突破、智能化升級邁出新步伐、綠色化轉型取得新進展,為經濟增長及高質量發展提供更為堅實的支撐。
——高端化,打造產業新氣質
涵蓋智能交互、多維感知、自適應空氣處理、智能設備管理等多個技術點,讓人工智能家用中央空調從生產制造到消費選購都有標可依……近日,由美的集團牽頭,中國家電研究院、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等多家權威機構共同起草的全國首個人工智能家用中央空調技術團體標準正式發布。美的旗下高端人工智能家電品牌COLMO成為首個獲得該項技術認證的中央空調品牌。
聯合行業協會與科研院所制定技術團體標準,已成為美的集團推動品牌高端化的重要抓手之一。此前,依托空氣凈化器團體標準,美的推出搭載第四代空氣消毒技術的全新產品凈擊者空氣凈化消毒機,30分鐘冠狀病毒消殺率達到99.9%。
瞄準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方向,持續實施消費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行動和重點行業質量提升行動,增強高端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不斷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成為中國品牌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
——智能化,激活發展新動能
過去,一張圖紙全車間相互借閱,如今站在電子看板前,設計圖和工藝資料一目了然;過去,選礦球磨機的襯板維護需要停工1個月、15人的工作強度,如今使用能舉3噸重物的5G重裝機械臂,技術工人只需遠程操控,3—5天就可以完成,精度更是達到0.4毫米……在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5G+重型裝備制造智能工廠,5G技術讓車間變得“更聰明”。
“關鍵生產設備都實現了5G聯網,生產現場數據能夠實時采集并與工藝數據、經驗數據等進行多維對比分析。”公司5G+重型裝備制造智能工廠負責人楊磊說,智能工廠項目讓產品研制周期縮短一半,生產效率提高30%,進一步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有著60多年重型機械制造歷史的企業,如今悄然實現數字化轉型。在全國,一個個工廠車間、礦山工地也正加速蝶變,闊步從“制造”邁向“智造”。
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2100多個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其中有209個是示范標桿工廠;培育6000多家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建成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240家;重點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了58.6%,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了77%。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深化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綠色化,凸顯發展新底色
浙江省桐鄉市,在新鳳鳴集團的長絲5G智慧生產車間內,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系統,顯示大屏上,生產全過程的能耗情況實時變化,一目了然。
生產源頭,通過創新采用原液著色技術生產免染纖維,僅印染工序每年就可減少污水600萬噸;中間環節,以塑料循環托盤替換木質托盤,每年可節約近300萬個木架;末端處理環節,借助超低壓蒸汽回收及凝液回收技術,每年可減少95%的固廢和65%的溫室氣體排放。
綠色工廠遍地開花,綠色工業園區競相涌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企業走上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綠色制造正成為我國新型工業化的堅實基礎。
開新局,塑造產業鏈供應鏈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p>
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強大依托。這要求我們,一方面穩基礎,高度重視傳統優勢產業、基礎產業對產業體系穩定高效運行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要擴增量,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系統性謀劃和鏈條式布局,爭取實現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甚至領先。
C919大型客機圓滿完成首次商業飛行,“人造太陽”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運行403秒,面向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等級無取向硅鋼專業生產線建成投產……近年來, 各地區各部門集中力量加快布局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加速培育。
——筑牢基礎,政府部門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在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有條“量子大街”。
走進科大國盾量子科技園,合肥量子城域網總控制中心大屏上,實時更新的數據引人注目。8個核心網站點、159個接入網站點輻射的光波,織起一張覆蓋合肥的量子密鑰分發網絡。
2022年8月,國盾量子參與建設的合肥量子城域網正式開通?!斑@是量子通信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重要轉折點?!眹芰孔蛹夹g專家谷風波說。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契機,合肥以產業聚集發展模式為路徑,全力打造“量子科技”“量子產業”雙高地。
近年來,圍繞能源、大健康、人工智能等領域,安徽推動形成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省域內已布局建設大科學裝置12個。生物技術、材料技術、等離子體技術等產業技術接連從中誕生。
數據顯示,過去5年,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8.2%,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41.6%。截至2022年底,安徽省6000多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貢獻了全省50%以上的上市企業、 80%以上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上海優化“政府有為、專班推進”+“市場主導、揭榜掛帥”機制,全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江蘇著力構建科創金融、開放創新等生態體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在產學研深度合作中貫通融合……以創新為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各地區積極布局新賽道,培育新優勢,不斷塑造我國產業鏈供應鏈新優勢。
——積極落子,國資央企加速布局新興產業
加速創新。6月15日,中國中車首臺“寧東號”氫動力機車在中車大同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下線。這是全球氫燃料電池裝機功率最大的氫動力機車,也是我國首臺由內燃機車改造而來的氫動力機車。
“‘寧東號氫動力機車清潔環保,排出物只有水,完全實現了碳和污染物的零排放。”中車大同公司總經理付擁軍說,相較傳統的內燃機車,氫動力機車的氫燃料電池能量轉換效率大幅提高,同時可在制動時回饋吸收能量,實現機車的節能高效運行。
加大投入。截至今年4月底,“國新系”基金累計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近220個、投資額超985億元?!白鳛閲匈Y本運營公司,我們注重發揮產業引領作用,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敝袊鴩驴毓捎邢挢熑喂鞠嚓P負責人介紹說。
中國國新的實踐是一個縮影。統計顯示,近5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投資增速超過20%。今年以來,中央企業進一步明確擴大有效投資的主攻方向,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超2300億元,同比增長超30%,約占全部投資比重的1/4。
“中央企業將堅持戰略更聚焦、方式更靈活、視野更開放,及時把握產業演化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打造世界一流的產品、服務和品牌,加快培育掌握產業核心資源和關鍵技術的企業,盡快形成體系化布局。”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說。
——激發活力,新興產業經營主體快速增加
嘉興科技城,外表普通的一張床,內置高靈敏非接觸式傳感器,能實時監測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數據。這款智能床年銷量達200萬張。
“人工智能的落地應用,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闭憬迦A長三角研究院副院長楊向東介紹,研究院智能裝備與技術研究中心與麒盛科技共同成立數據服務公司,聯合開發智能傳感器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積極布局人工智能+健康行業。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2年,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環保節能、生物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產業新注冊企業合計258.6萬家。其中,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新注冊75.87萬家,較2021年同比增加9%;數字經濟相關企業55.15萬家,較2021年同比增加12.5%;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25.52萬家,同比增加38.06%;環保節能相關企業36.09萬家,較2021年同比增加33.95%。
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新設企業是市場主體活力的象征。“有些新興產業的企業雖然體量較小,但它們是未來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重要角色,被視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备侗W谡f。
付保宗表示,下一步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發揮需求引領作用,積極拓展市場空間,利用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創新資源優勢,探索豐富和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應用場景,加速產業規模擴容和技術迭代。同時,要利用好我國的產業優勢和影響力,主動融入國際產業循環,大力引進以先進技術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引進國外先進人才和管理經驗,深化與全球產業鏈緊密聯系。
責任編輯:隗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