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
(蘇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蘇州 215200)
基于微信平臺的PBL 教學法主要特點是依賴于微信平臺,通過微信平臺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在微信平臺上發布與課程有關的內容,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導向,運用微信平臺的PBL 教學來充分發揮出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利用微信平臺進行PBL 教學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微信平臺便利了高職體育選修課程的教學,加強對微信平臺的PBL 教學至關重要,可以很好地提高高職院體育選修課的教學質量。
(1)順應了教育改革的需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中明確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注重學生的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在國家的號召下,我國的一些教師和學者在各個學科進行探索,引進信息時代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基于微信新平臺的PBL 教學法是以微信平臺為傳播媒介,以提出課程問題為基礎和鋪墊,通過分小組的形式進行導向式學習,可以更好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強調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以及合作交流等綜合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極大的幫助?;谖⑿牌脚_的PBL 教學更加符合現代化信息時代的教育改革發展趨勢。
(2)提升體育選修課課堂的教學效果。
基于微信平臺的PBL 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和幫助者。于課程開始前教師通過微信平臺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地帶著問題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查閱資料、探討交流和分析、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的學習參與感和學習興趣都能得到提高。教師于課后對學生的資料收集和自學情況進行評價,學生能夠及時地了解到自己的學習狀態。通過微信平臺的PBL 教學,學生在問題的討論以及成果展示和評價反思中,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多,使學生在分析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3)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新途徑。
在2019 年2 月23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提出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逃c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在信息化時代,手機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工具。微信APP于2011 年由騰訊公司推出,其由于操作簡單方便、功能強大并且免費,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這款APP。與QQ 相比,微信的默認用戶始終在線,這滿足了用戶可以隨時拿起手機查看最新消息的需求。除了能夠發送文字、短信、圖片、視頻和語音信息外,微信還允許用戶快速創建群組并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微信群可用于多人同時聊天,并快速方便地發送文字、語音、視頻、圖片、表情符號等,而微信公眾平臺允許用戶使用文字、圖片和視頻發送信息,使發送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微信是現代信息技術演進中的新產品,與學習相結合,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當今教學改革的大方向。微信功能的不斷強大和完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分享學習的平臺,同時也為教師進行教學改革提供了新途徑。
(4)加深師生之間的互動。
微信現如今儼然已經成為了人們常用的現代設備,以網絡為媒介,通過微信可以快速發送文本和圖片,以及語音等,通過微信可以開展多人群聊,且自身操作方法較為簡單,交互方式多樣化,可以為不同的用戶提供更多的可自主選擇的空間,加強了人們的溝通,同時也豐富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從互動上來看基于微信的PBL 教學模式是一種較為常用且高效的方式,通過微信平臺可以進行復雜的多點交互,在微信平臺中學生可自主選擇互動的方式,例如可以私聊、可以發朋友圈、可以通過群聊的方式進行,交互方式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可見,基于微信的PBL教學模式可以快速高效地實現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可以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更突出教學目標,也更加具有針對性,將課堂學習內容延伸至課外,可以豐富教學活動。同時基于微信的PBL 教學模式也支持各種不同的問題情境傳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可以豐富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創新應用能力的培養。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是21 世紀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導理論,被譽為“當代教學心理學中的一場革命”。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環境一般包含“情境”、“協商”、“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大要素,是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之后的進一步拓展。該理論認為知識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由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加工處理,結構重組構建獲得的。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認為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教師不應該被看作“知識授予者”和“灌輸者”,而是學生構建過程中的促進者、組織者和“向導”,主張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意義構建。微信平臺的PBL 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資源解決問題,獲得知識,進行意義構建。由此可見,建構主義理論是微信平臺PBL 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理論支撐。
(2)情境學習理論。
情境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能孤立于情境脈絡之外,而是存在社會情境、文化脈絡中,所以教學者應盡量提供一個真實的情境,以利于學習者進行學習。學習不僅僅是個體的意義建構過程,更是社會性、實踐性的參與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引導學生共同探索、合作交流,使整個學習過程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從而實現將抽象的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使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思考實踐、合作探究,最終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微信平臺的PBL 教學法,首先教師需要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問題的提出,向學生呈現與現實相關的問題,強調知識與現實的聯系,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形式,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情境學習理論的確為PBL教學法的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
(3)合作學習理論。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分工合作,討論探究,互相幫忙,互相促進,從而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策略。合作學習包含積極互動、面對面相互促進性作用、個人責任、社交技能和小組自評5個基本要素。合作學習的分組通常要求組間異質,每組由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個體共同組成。在微信平臺的PBL 教學法中,學生通過微信平臺接收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教師提出引導性問題后,小組內分工合作,集思廣益,交流討論,共同學習。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合作學習理論也可以作為微信平臺PBL 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圖1 實驗班教學流程圖
文章以H 省高職院校乒乓球選修課的80 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在調查的80 名學生中,有40 名學生作為實驗組的成員,進行微信平臺PBL 教學實驗,有40 名同學作為對照組的成員,進行傳統體育選修課教學模式的教學,將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為期一學期的實驗對比,一學期后對學生進行綜合調查,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現狀,通過測試數據找到實驗組和對照組兩者之間的顯著性差異所在。
(1)問題的設置。
在進行乒乓球選修課的教學前,教師先對實驗組的學生進行微信平臺PBL 教學,教師在上課之前結合乒乓球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通過微信平臺向學生發布有關的問題,學生通過微信接收教師發布的問題,自主檢索有關的資料后,在微信平臺進行問題的反饋和提交,教師和學生通過微信平臺進行溝通交流和信息反饋。以乒乓球正手擊球的選修課教學內容為例,在微信平臺上對學生進行PBL 教學,具體教學流程和教學細節可以闡述如下:
基本部分:體育選修課正常按照準備部分進行熱身,熱身完畢后教師對發布的問題檢索情況進行檢查,引導學生回想檢索的資料內容,并提醒學生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同時引導學生進行乒乓球正手擊球的無球模仿。學生通過提前了解相關的動作要領,自主地嘗試性練習,可分為4 人一組進行練習。學生自主進行練習時,在認知的基礎上模仿動作技術,學生模仿期間教師現場巡場,及時發現學生動作技術中的問題,提出驅動型的問題,例如,教師可以比一比哪組學生的正手攻球最快。教師還可以進行一定的情境創設,如,同學們正手攻球時的手形應該是哪種?為什么會漏球?身體重心應該怎樣變換?為什么正手攻球時發不上力?學生針對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先提前模仿正手攻球動作方法,學生小組在模仿合作之間進行積極思考,思考完畢后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在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環節結束后,學生已經掌握了初步的乒乓球正手擊球模型,此時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系統學習,帶領學生進行乒乓球動作技術的教學,將自學的內容和教師教學的內容進行結合,便于更好地掌握乒乓球正手擊球的動作技術。學生在教師的系統教學下認真進行觀察并反思自己動作的不足之處。
結束部分:課程結束后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出問題和點評,讓學生了解到自己在收集資料和自學過程中的情況,也通過課后反饋對學生的自學效果進行肯定,提高學生的自我成就感,同時也通過對學生進行反饋,讓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到自學的不足之處,便于在之后的微信平臺上更好地進行PBL 教學,引導學生更好地收集資料,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激發學生對體育選修課程的主動性和興趣,進一步幫助提高體育選修課的教學方法。
(2)微信平臺教學效果評估。
①問卷調查
在對學生進行了為期一學期的微信平臺PBL 教學后,于期末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在這學期的學習中的理論知識學習情況、技戰術了解情況、對體育選修課的認知、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互動等方面展開研究,多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所產生的變化,也便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問卷反饋及時做出教學調整,便于更好地提高乒乓球課程的教學質量,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為主體,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②專項測試
于期末對實驗組的學生和對照組的學生進行乒乓球的專項測試,在測試中設置學生身體素質占40 分,專項素質測試(包括乒乓球正反手擊球和擊球質量分數)占50 分,學生本學期的出勤分數占10 分。
③分數統計
對學生的專項測試分數進行統計,結合學生的問卷測試結果,對學生的問卷結果進行分析,并進行SPSS 分析。
(1)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通過對學生展開問卷調查后,可以了解到學生更傾向于微信平臺PBL 教學模式,會認為這種教學模式要優越于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在課前收集到有關的信息資料,提前了解課程的相關信息,拓寬了學習體育選修課程理論知識的途徑,也提高了對體育選修課程內容的認知度,同時還拉近了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及時聯系到教師,并請教相關的問題,教師也通過微信平臺加深了對學生學習狀態的關注度。因此,通過微信平臺PBL 教學在學習期間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加深對課程學習內容的理解度。在數據調查中實驗組的學生中有98%的學生認為基于微信平臺的PBL 教學可以幫助提高教學質量,更認可微信平臺的PBL 教學。
(2)專項測試結果分析。
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進行專項測試,在經過了一學期的乒乓球教學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所發生的變化,測試后的顯著性數據主要表現為:
通過專項測試后,可以發現基于微信平臺PBL 教學的實驗組學生的成績會明顯優越于對照班的學生,在正手攻球技評方面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呈現出了顯著性的差異,表明兩者之間的測試成績差異較大。在反手撥球達標P 值上,對照班與實驗班的P值小于0.05,呈現出顯著性差異。通過顯著性差異分析可以發現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差異較大。也可以說,基于微信平臺的PBL教學與講授式教學法相比,微信平臺的PBL 教學會更加具有優勢,也表明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體育選修課程的教學至關重要,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提高高職體育選修課程的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通過測試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組的學生在乒乓球技術上的掌握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學生,可見通過微信平臺PBL教學可以很好地幫助提高學生的乒乓球教學質量,教師通過微信平臺加強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推動了乒乓球選修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學生認為自身的主動性會更強,教學中也更能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問卷調查中有90%的學生認為通過微信平臺PBL 教學,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會明顯提高,提前收集資料也提高了自身的認知度,不僅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度更高,同時也加深了對體育運動的其他理論知識的認知度,通過微信平臺PBL 教學拓寬了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途徑,有85%的學生認為通過自學的方式加深了對體育運動基本常識的認知度,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對運動知識的遷移,不僅能夠運用于乒乓球運動之中,也能夠很好地將運動常識遷移到其他的運動中去,逐漸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
通過微信平臺這一項信息技術,結合PBL 教學運用于乒乓球教學之中,結合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綜合測試成績和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實驗組學生的乒乓球測試成績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學生,同時通過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學生會更傾向于選擇微信平臺與老師進行互動。可見,微信平臺PBL 教學的優勢不言而喻,通過微信平臺PBL 教學也可以很好地幫助提高高職體育選修課程的教學效率,加強微信平臺PBL 教學的研究至關重要,通過微信平臺服務于更多的高職體育選修課程,讓高職的體育選修課程教學效率能夠更好,學生能夠更好地從體育選修課程中學習到理論基礎知識和技戰術知識,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但是目前我國部分高職體育選修課程的教學方法還需要改進,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不到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無法提高,達不到雙贏的最佳狀態。微信平臺下PBL 教學的應用發展之路還任重而道遠,還需要學校和教師共同努力,提高對微信平臺的利用率,并加強對其他信息技術的開發,便于更好地提高高職體育選修課程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