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允鵬
山東理工大學陶瓷琉璃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導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常務理事
全國輕工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特級陶瓷藝術大師
淄博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
任允鵬,1968 年出生在淄博瓷廠的一個陶瓷之家,童年時任允鵬經常隨父母去瓷廠,看到一塊塊黑灰色泥土在工人師傅手里經過一道道工序,變成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他感到很好奇,希望將來有一天自己也能做這樣的事情。
1986 年,任允鵬如愿被山東輕工業學院硅酸鹽工程專業錄取。四年以后,他以《年產1 500 萬件日用陶瓷工廠設計》的優秀畢業設計告別校園,被分配到山東省硅酸鹽研究設計院(以下簡稱硅院)科研一室,開始高級日用細瓷的研究。當時的硅院集中了一大批陶瓷科技精英人才,任允鵬有幸跟著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吳金環高工工作,三年多的時間里打下扎實的科研基礎。1995 年,任允鵬赴AOTS 日本國際人才交流協會及高砂工業株式會社技術研修一年,在此期間學到了不少東西,從坯釉料配制技術、工藝裝備知識,到美濃地區的陶藝創作、產品設計、陶瓷文化傳播等。在日本的研修開拓了任允鵬的國際視野,也開啟了他的陶瓷交流歷程,之后的近30 年間,他的足跡遍及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丹麥、瑞典、韓國、泰國等國家。
1998 年,硅院以國誼陶瓷工貿公司為試點改革進行干部競爭上崗,任允鵬當選國誼公司經理。當時硅院處于從計劃經濟的科研院所思維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中,一年半的時間里,任允鵬直接負責高石英瓷的設計開發與生產銷售,對公司進行了以提高裝備水平和產能為核心的技術改造及現代管理體系的實施,給國誼公司注入產業思維、市場思維,為日后的規模化生產打下了生產和管理基礎,并設計開發了“中華龍”系列餐具等新產品。
2000 年初,任允鵬從國誼公司回到總部,任硅院副總工程師兼綜合實驗室主任。不久,硅院改制為山東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允鵬先后出任硅院總經理助理兼技術中心主任、科技管理辦公室主任、設計中心主任、副總經理等職,開始有意識地將科學與藝術相結合,帶領科研和藝術設計團隊進行藝術瓷開發,把藝術瓷產品做得有聲有色。
2004 年,硅院等單位和山東理工大學合作建立國家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姚福生院士親自給36 歲的任允鵬頒發了山東理工大學材料工程學科教授聘書。任允鵬也感到了前輩的重托和期望,感到了責任和壓力,要不斷學習、努力拼搏。
科學、藝術、文化的完美融合,為硅院由“科研院所型”向“科技產業型”企業突圍開辟了路徑,任允鵬也先后獲得淄博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陶瓷藝術大師、淄博市勞模、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2006 年晉升為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在硅院工作期間,任允鵬主持或參與完成了十多項省級以上項目,有多項成果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發明獎,多項設計作品在全國及省、市級評比中獲獎。在《中國陶瓷》《中國陶瓷工業》《山東陶瓷》等科技期刊上發表論文50 多篇,出版了《骨質瓷生產技術》《簡明陶瓷技藝》兩部專著,主筆起草了《高石英瓷器》國家和地方標準,獲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及版權30 多項。
過去硅院的魚子藍釉叫作孔雀藍,是科技人員的早期研究成果之一。二十一世紀前的魚子紋多是不規則地細碎開裂,并不均勻,也不是圓球狀的。任允鵬想,既然叫“魚子”,就得想辦法讓顆粒變圓,要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提升。經反復攻關實驗,終于把它做成了規則的球狀顆粒,使魚子藍釉更加貼切,名正言順。在攻克魚子藍釉出“魚子”的過程中,任允鵬收獲了一個意外驚喜,那就是研制出星光美鉆釉。星鉆之美不輸鉆石,燈光一打確實如鉆石切割后的璀璨。陶瓷神奇就神奇在這里,稍微一變全盤皆變。任允鵬又把魚子藍和星鉆融合到一起,兩相映襯彰顯對比之美,星鉆釉在高溫時向下流淌,遇到魚子藍釉,二者交融形成花瓣狀,酷似梵界蓮花,藍白組合為《梵華凈界》,作品多次獲獎。
2018 年,魚子藍等來了迎迓世界目光的機遇。有關方面領導、專家多次來硅院參觀考察,非常認可魚子藍釉的技術和藝術特色,并把作品推薦到有關單位訂貨,客戶要求產品器型很大,本身小件的魚子藍釉就不好做,再做成大件難上加難。想進入更高的殿堂,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對任允鵬來說,那段時間就是很好的歷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魚子藍釉以獨一無二的價值和神秘的窯變工藝如愿成為世人矚目的大國重器。同年,創作的《魚子藍大梅瓶》榮獲第十一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展金獎,他本人也榮獲了“中國陶瓷行業杰出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2019 年5 月,“第四屆國際工藝創新雙年展·中國工藝創新展”在法國巴黎展出,采用獨特的魚子藍釉和星光美鉆釉裝飾的《梵華凈界玉凈瓶》展示了中國新工匠精神,而任允鵬被《歐洲時報》稱為中國新工匠精神的代表,同年榮獲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的“中國陶瓷技藝創新貢獻獎”。
2012 年,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董善習先生提出了刻瓷烤彩的課題,他們一拍即合,認為刻瓷應該用陶瓷顏料敷彩,要烤彩,用陶瓷的語言來表現陶瓷。任允鵬立刻組織團隊開展研究,先選擇適合敷彩的釉上顏料,經董老師鐫刻敷色多次試燒,初試效果不錯。為了追求更佳的藝術效果,達到理想的工藝技術要求,又先后在滑石瓷、骨質瓷、高石英瓷、普細瓷等不同材質、不同溫度等條件下進行鐫刻敷色的反復試驗,經過一年的研發終于取得了成功,“刻瓷烤彩”新工藝問世了,該技術獲得了山東陶瓷創新評比金獎。
2015 年的一天,董善習老師跟任允鵬說,最好做陶瓷墨水直接用陶瓷板寫生。任允鵬認為千年來,陶瓷彩繪大都用軟筆,除了刻、剔、畫用硬質工具外,還沒有真正意義上陶瓷硬筆彩繪裝飾,突破點就是陶瓷墨水。達成共識后立刻實驗,以黑色墨水為突破點,在顏料、溶劑、溫度、瓷質、燒烤等諸多方面進行試驗,經歷無數次失敗摸索前行,終于一款能夠滿足用鋼筆等硬筆在陶瓷上作畫的特殊陶瓷墨水試驗成功。2016年5 月,董老師和任允鵬等合作的“陶瓷硬筆彩繪新工藝”獲得第42屆山東省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金獎。2022 年,任允鵬團隊成功申報了國家藝術基金“中國陶瓷硬筆彩繪技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培養了一批青年藝術人才,對此技藝在全國進行了推廣。
任允鵬的境界在升華,他帶著情懷和使命深耕陶瓷事業,他關注的已不僅是一件作品或一個項目的得失,而是將視野放大到為中國陶瓷的偉大復興盡點綿薄之力,他認為中國陶瓷應立足國家人才培養,從根本上融入更多現代產業設計理念,從產業設計和科技進步的高度考慮,推動中國陶瓷更快地重返世界更高的舞臺。2019 年底,山東理工大學研究決定全職引進任允鵬任美術學院教授。2020 年初正式履新,學校還專門成立了校陶瓷琉璃藝術研究中心,并任命任允鵬為主任。
到美術學院三年多的時間,在領導的關心和師生們的支持幫助下,任允鵬收獲頗豐,適應了教學并榮獲兩次教學質量獎,2021 年淄博市傳統產業發展中心還授予了任允鵬團隊“淄博市陶瓷琉璃大師工作室”稱號,2021-2022 學年獲山東理工大學“優秀教師”稱號,2023 年獲山東理工大學“最美教師”稱號,并獲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輕工大賽“優秀裁判員”等榮譽稱號。先后主持了國家藝術基金2022 年度“中國陶瓷硬筆彩繪技藝創新人才培養”“陶藝創作方向研究生教學案例庫建設”等國家、省、市級項目六項,與企業合作橫向課題兩項。
新的任務也是新的挑戰,對于任允鵬來說,做教師就是要立德樹人、教育興國、科技興國,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通過對人才的培養,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計、新創造來提升發展陶瓷藝術這門既古老又充滿生機的民族產業。小寫的china 是瓷器,大寫的CHINA 是中國,振興中國陶瓷,做中國最好的瓷器,做世界上最好的瓷器,為國家培養好的人才是他的目標。任允鵬始終認為,作為一個陶瓷工作者、一個教育工作者,真正有機會貢獻智慧和力量的時候要及時站出來,賡續創新、拼搏奮進,培養更優秀的人才,讓中國瓷器重新站到世界舞臺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