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鑫
摘要中華以“禮儀之邦”享譽全球,身處當今社會,我們仍可處處感受到周禮的身影,周禮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園林景觀是中華文化的表現形式,而陶瓷更是承載著中華禮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設計思維的不斷深入提高,陶瓷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方式和象征性意義也在不斷地提高,陶瓷元素應用于景觀的裝飾手法對于弘揚中華禮文化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通過禮文化、陶瓷在景觀中的應用等方面來論述“陶瓷之禮”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關鍵詞? 陶瓷;禮文化;景觀設計
0引言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和文化持續不斷地高速發展,現代城市為了展示其城市面貌,建設重心主要圍繞著物質建設以及經濟發展,從而忽視了一個城市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象征性意義,這就導致了城市的文化建設經常會滯后于城市物質經濟的發展。當今世界現代主義風格在世界上的普遍傳播,城市景觀的設計建設中受現代主義風格的影響,產生了千篇一律的現象,設計布局、材料鋪裝趨于雷同,都喜歡采用大廣場、大草坪等不具當地城市文化特色、凸顯城市經濟水平的“現代大景觀”,并不能很好地考慮到其城市本身所具有的物質或精神文化,導致了現代城市景觀常常注重于突出功能和經濟水平,卻忽視了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
在這樣的趨勢之下,近年來國家對于弘揚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更加重視,讓傳統文化得到更好地弘揚發展與傳承下去成為了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在景觀設計領域中,伴隨著中華傳統文化風格的融入,以及傳統設計元素的廣泛應用,各種中華傳統文化特色逐漸根據所需應用于設計的各個場景,傳統設計元素也開始被深入發掘。而陶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在景觀設計中得到發展和應用,并隨著時代發展被賦予更多的表現形式,隨著時代背景被賦予更深層次的含義,而不僅僅停留于陶瓷作品,這些都是十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1禮文化
中華是傳承千年的“禮儀之邦”,周禮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哪怕是在我們如今的社會,我們在生活中仍然可以隨處見到周禮文化的身影,而如今禮文化已不僅僅是一種習俗,更轉變成為一種精神文化。古代社會繁瑣的周禮制度隨著時間的洗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其中的精髓依然貫穿于我們廣袤的神州大地的長久發展之中,禮文化作為一種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的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社會導向,哪怕是數千年以后,它也會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形態,發揮積極的作用,散發著它的光輝,作為時間所凝練出的文化精髓銘記于中華兒女心中。
2陶瓷中的禮文化
禮文化在當今社會作為一種精神,無法直接應用于景觀設計之中,禮文化是無形的,難以通過肉眼所見,如此一來,想要將禮文化體現在景觀設計之上就需要一個合適的載體。陶瓷作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標志性器物之一,是世界公認的“中國名片”,其實用性、裝飾性以及內蘊的文化內涵都是無價的,值得后人傳承和發揚。中國作為“禮儀之邦”,中華傳統思想講究禮藏于器,陶瓷作為中國傳統禮器的代表之一,其本身就蘊含著深厚的禮文化內涵,是“禮”之象征,陶瓷作為禮器表達了人們對他人的尊重,承載著對天地的敬意,將陶瓷用于裝飾,既有利于在設計中體現美,展示其裝飾意義,也有利于展現以禮待人的優秀傳統思想,體現設計中所沉淀的深厚文化內涵。
3陶瓷之禮在景觀中的應用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無論在哪個時代,景觀始終都有一個不變的原則,那就是遵循自然規律。古時講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說的是敬天地、親自然、重人和,談景觀無法拋開自然,其本意其實也就是對自然的良性改造,在不破壞其生態規律的情況下,將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融入于天地之間。陶瓷源于自然,是自然藝術的完美表達。當今社會科技發展迅速,景觀作為城市面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象征著城市的經濟實力,如此一來容易忽略自然本質,以人造物為主的景觀早已失去了遵循自然規律的原則,所謂尊重自然、親近自然,首先得置身于自然之中,拋開自然談自然,也就被禁錮在人造產物的牢籠之中。而陶瓷本身就是自然藝術的完美表達,無論結合于植物、水體、石頭,還是將其獨立成景,都能為景觀增添自然之感。自然中不存在直線,而陶瓷一般具有流暢蜿蜒的曲線立于自然之中,陶瓷的曲線之美也可與自然相互呼應。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禮乃秩序,協調天地秩序,和諧空間劃分,相互協調、相互制約,保持各個方面的穩定。景觀各個空間之間的圍合與分割就是所謂的秩序,景觀空間通過封閉空間、半開放空間和開放空間,圍合與通透,就形成了一種井然有序的空間。分割空間的要素千變萬化,可以在不同的區位、不同的節點根據具體的情況、具體的要求來進行具體的布置,比如說墻體、綠籬、灌木、柵欄、樹木、假山石、玻璃等,都是經常被采用的分割空間的要素。陶瓷也能作為分割空間的一種選擇,例如以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陶罐對空間進行圍合,既可以讓空間和空間之間進行分割,又能保持一定的通透性,讓景觀空間“透氣”。當然也可以采用陶藝墻與大型的陶瓷雕塑作品進行組合,形成一個精致壯觀的封閉空間,給人以震撼的感受。
“禮者,節之準也。”意思是說樂的節奏、韻律應當合乎于禮,要根據節奏來構建秩序。節奏對于景觀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點,景觀中的每一個部分為了追求一定的美感,一般按照一定的節奏形成群組排列,整個景觀空間就好比一個樂章,每一個植物、每一個物品、每一塊鋪裝、每一條道路都是這篇“樂章”的組成部分之一。好的景觀設計格局有其獨特的韻律,或剛勁有力,或婉轉悠長,或井然有序,產生一種與聽覺所能感受到的不同的視覺旋律。而陶瓷景觀小品的陳列也可采取一定的節奏來進行,或依據大小進行漸變,或作為一種裝飾按規律進行分布,或幾個一組成為一個小“音節”,或在亂序中找有序進行擺放,形成一種乍一看混亂無序,但似乎又有序可循的獨特美感。
陶瓷并不只是一張白紙,裝飾手法在陶瓷上極為重要,訴說一個故事或文化內涵最直接的方法也就是通過一個畫面講述一個故事。陶瓷在景觀中大部分時間都是作為視覺中心而存在的,除了形體上可做出豐富的變化,對紋飾的樣式以及其所繪內容的不同處理也是傳達文化內涵的重要方法,通過裝飾紋樣或所繪內容傳達風格、寓意,有著非常重要的教化影響作用。陶瓷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解析與重組,是禮文化在景觀設計中傳承與發揚的形象表達,體現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優良傳統,是最能表達中華傳統文化的城市景觀特色。
4結語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各國的文化交流,世界趨于統一,我們正在逐漸忘卻一些前人留下的珍貴精神財富,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提取其精髓不斷發展傳承。陶瓷是“禮”之象征,將陶瓷應用于景觀之中,體現著中國“瓷器之國”“禮儀之邦”的美譽,無論對于陶瓷文化還是禮文化,都是一種與景觀相結合、相傳承、相互輝映的探索過程,也是對中華傳統文化應用于景觀中的具體探索,促進著當代傳統文化與景觀設計的融合,展現著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參考文獻
[1]余盈瑩,盧楓.景觀設計中的陶瓷之禮文化研究[J].藝術評論,2019(03):184-188.
[2]苗兵兵,馮昊.禮文化在紫禁城建筑設計中的體現[J].設計,2019,32(21):98-99.
[3]薛圣言,李穎.論陶瓷碎片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陶瓷科學與藝術,2007(05):27-30.
[4]仲崇粉.環境景觀設計中現代陶藝的藝術特性與運用[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1.
[5]秦蕾.陶瓷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百家,2010,26(A02):140-1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