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麗
(1.河北工業大學 土木與交通學院,天津 300401)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 年12 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將扎實推動實踐育人、構建實踐育人質量提升體系寫入實施綱要,強調了實踐育人的重要性。實踐教學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課實踐教學課程思政是構建高校全覆蓋課程思政體系的必要支撐。教育部在教高[2020]3號《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是育人與育才相統一的過程,專業實驗實踐類課程要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增強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2]。特別是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專業實踐類課程建設更應緊跟時代步伐,將專業知識教育與育人教育有機融合,在教學中合理融入課程思政,把三位一體育人落在實處。因此,本文以《測量學》課程實踐教學為例,挖掘思政教育內容,踐行專業實踐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圍繞家國情懷、工匠精神、安全意識、勞動教育、創新精神、工程倫理、職業素養等思政點[3-5],探索專業實踐教學課程思政的實施途徑,將專業教育、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有機結合,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守好專業課實踐教學“這段渠”。
目前,大部分高校《測量學》課程包括課內理論教學、課內配套實驗教學和獨立集中實習3 個環節,不同專業各環節教學學時略有差異,以河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為例,《測量學》理論教學40 學時、配套實驗8 學時、獨立集中實習2 周。不同專業實驗和實習組成的實踐教學環節學時約占課程總學時的1/2,是整個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測量學》實踐教學也是實現專業素質、技能培養與“立德樹人”協同發展,達到“三全育人”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測量學》實踐教學是學思結合的過程,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吃苦耐勞、勇攀高峰的測繪精神,砥礪奮進、祖國至上的家國情懷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安全意識、規則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工程倫理觀念,遵守行業規范;增強學生追根求源的探索精神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加強學生互助協作、愛崗敬業、集體優先的合作精神;鍛煉學生不懼艱難、任勞任怨、勇于奉獻的優秀品質。因此,在《測量學》實踐教學環節開展思政教育,對于培養適應當代快速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意義重大。
基于課程思政德育教育的要求,結合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化測繪時代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在《測量學》實踐教學的各環節改進原有知識點,著力引入體現測繪人家國情懷的思想教育元素和教育背景,大力拓寬知識面,構建“大思政”背景下的《測量學》實踐教學內容。河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測量學》配套集中實習環節為32學時,傳統內容包括踏勘選點建立標志、水準測量、導線測量、數字地形圖測繪和成圖撰寫實習報告。目前,集中實習環節引入了項目教學法和基于團隊貢獻度的評價方法,在傳統實習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調整,包括增加路線設計、計算機輔助處理外業數據和與專業相關的測量內容,如道橋專業增加道路的斷面測量、土木專業增加坐標放樣等。同時,為充分激發學生實習的主動性,提高測量實習的教學效果,體現實習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實習評價綜合考慮測量成果質量(60%)、平時表現(20%)、實習報告(20%)等因素。在計算測量成果的個人得分時引入小組貢獻度,通過組長打分和組員互評,加權得到個人貢獻度,再根據貢獻度得到個人成果分。調整后的《測量學》集中實習教學內容見表1。
《測量學》實踐環節立足課程思政建設要求,重視教學方式、方法與教育策略的合理運用,采用項目教學、問題教學、現場討論、線上線下混合等多種方法,結合校外、網絡開放課程等第二課堂資源,形成豐富、多樣、發散的實踐課程思政教學新形式,將測繪背景的愛國主題恰到好地滲透到測量實踐教學中,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加強學生對實踐內容的掌握,增強育人效果,實現實踐專業知識顯性教育與思想政治隱性教育的高度融合。集中實習環節教學設計見表2。

表2 集中實習環節教學設計
實現“立德樹人”是課程思政的根本任務,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價值引導潛移默化地融入到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中去,幫助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增強慎思、明辨、篤行的能力。然而,課程思政建設是否有效呢?從學生層面而言,價值引導的效果無法通過傳統的考試、測驗等方式加以衡量。因此,本文通過與學生交流和發放問卷兩種間接評價的方式來檢驗課程思政效果[5-6]。
以河北工業大學工程管理、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土木工程3 個專業的《測量學》集中實習為研究對象,開展思政教學,并對教學效果進行跟蹤調查。問卷調查從學生綜合能力和國家安全認知兩個角度進行設置,189 份學生問卷調查結果反饋情況見圖1、2,可以看出,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在專業知識和技能、團隊協作、吃苦耐勞、職業精神和安全規范意識等方面得到較大提升。

圖2 實踐教學前后國家安全認知情況調查結果
思政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專業課實踐教學作為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育人環節。因此,本文以《測量學》實踐教學為例,從教學內容重構、教學過程設計等方面著手,探討了如何將測繪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到實踐教學中,如何衡量課程思政的價值引領效果等問題,將《測量學》實踐教學融入到“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