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行“1+X”證書制度是貫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內容,也是對中職院校深化人才培養綜合質量的重要措施,進一步深化中職院校綜合素質“三教”改革的重要措施。本文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從教學改革的角度,明確了實行“1+X”證書制度的工作思路,并探討了“1+X”證書制度的實現過程、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師資力量等幾個環節的改革,并以“1+X”證書制度為突破口,推動電子商務教學的創新。
關鍵詞:“1+X”證書;電子商務;教學創新
當前,我國中職教育實施“1+X”證書制度,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是教師和學生對“1+ X”證書制度的應用不夠了解;二是教師對“1+X”證書制度的規劃水平不高;三是“1+X”證書制度的改革與發展不能與時俱進;四是在中職電子商務領域中,無法運用“1+X”證書制度來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和總體水平。
一、“1+X”證書制度的主要內涵和價值意義
“1+X”是“學歷+幾種專業技術水平”的縮寫。在學制制度中,“1”是一個特定的教學時期。“X”代表著一個專業技能等級。學歷是最根本的條件,而技能證書是對其強化、補充和擴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1+X”認證體系的目的在于強化職業技能、知識和素養,補充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和新需求,擴大職業范圍和職業技能,以適應快速發展的產業經濟和產業技術對高素質技術技能的需求。“1+X”認證制度是以“標準化”為中心,不斷完善中職院校的辦學體系,不斷深化和完善中職院校的綜合素質和培養與訓練的模式,在某一專業范圍開展。它建立起一種完善的專業技術水平體系。
“1+X”認證體系的實施有利于推動中職院校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并有效銜接中職院校文憑和技能證書體系,促進中職院校學生專業素質和創業水平的提高。
二、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電子商務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網絡技術創新創業的人才,能夠滿足當今社會商務運營、管理和技術服務的需求。作為一門發展迅速的新學科,其知識和技術更新速度快,因此需要根據行業的發展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完善人才培養目標和標準。
經過調研和分析,發現中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與電子商務行業的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學生所學知識較為陳舊,技能不夠全面,對行業發展態勢了解不足,缺乏行業需求的技能,無法及時滿足電子商務行業的需求。針對此問題,需要在課程設置、課程標準、師資力量和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的對策。
(一)人才培育目標背離崗位需求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中職院校的人才培訓計劃常常無法適應產業的發展,而中職院校的人才培訓對象也無法滿足產業發展需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中職院校的教學實踐普遍采用了以重理論、輕實踐,重傳統、輕創意為主的模式,大部分的實踐活動都是通過網絡交易系統進行的,通過仿真演練來實現。因此,大部分學生在畢業后不能很好地適應電子商務市場的需求,需要在新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專門的職業培訓,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一些實用的知識和技巧。由于中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需求的分離,使得中職院校的畢業生在畢業后的就業通道狹隘、缺乏競爭能力,難以被企業所選擇。
(二)課程資源滯后于行業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國的中職院校應調整課程設置和教材資源開發,以與時代的發展同步。當前中職院校開設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內容,過于注重傳統基礎知識,導致與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脫節。例如,缺乏網絡營銷模式、跨境電商模式、直播營銷手段等方面的相關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方面,由于學校培訓條件的限制,缺乏專業技術實踐訓練,過多采取技術模擬教學,忽視了靈活性和發展性的教學方法。此外,中職電子商務專業使用的教材格式陳舊,無法及時進行教學改革,無法體現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技術。尤其是業內知名的電商公司擁有豐富的培訓資源和實踐案例,但無法很好地運用于教學實踐中。
(三)缺乏創新的教學方式
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的學生要懂得更多的前沿技術和技能,并在實際的業務環境中磨煉自己的本領。因此,在培養模式上,特別是要堅持校企合作培養,聯合育人,讓企業專業人員參與人才培養,并學習企業經營資源用于培養。
目前,中職院校的電子商務課程在教學方法上還存在著一些欠缺,主要缺陷是依靠老師授課,造成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消極化,不利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實際知識的運用。教學手段和方法如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等運用不足,進而影響了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快速鍛煉自己的專業技能的能力。
三、“1+X”證書改革背景下電子商務教學創新策略
(一)深刻駕馭“1+X”證書制度實現過程
“1+X”證書制度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種中職教育發展和建設過程中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該制度的確立不僅僅是為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提供畢業證書和技術等級證明,而且體現了“雙重證書制度”。該模型要求學生不僅具備職業能力,還要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和滿足社會需求,將所學的知識在各個領域深度運用。
比如,它的實施可以劃分為五個方面的認定:一是對學校的認定;二是對電子商務行業的認定;三是對評估制度和評估機制的認定;四是對企業的認定;五是對社會的認定。在上述五個方面進行認定,不僅保證了“1+X”證書制度的價值,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使學生在電子商務方面的應用得到有效的發展和提高。同時,運用該制度可以在學校內部形成一套完善的評價制度,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開發,研究電子商務創新技術,整合歸納學習資源,構建更加完善的職業能力評定制度,提高證書的公信力,提高證書的認可度。在運用“1+X”證書制度對中職畢業生的職業素質進行評價時,可以將證書與校外公司的發展進行有效地對接和整合,并針對自身的實際需要,制定出相關的評價指標。在此基礎上,學生將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并根據社會需要和時代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的培訓和提高。這樣,在實施“1+X”證書制度的情況下,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行測試,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改善策略,使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得到最好的提升。
(二)構建不斷更新完善的課程教材內容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不斷涌現出新模式和業態,不斷普及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小程序等技術,以及發展中的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社交電商等新模式,對中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教材和教學內容的更新和完善變得更加重要。
首先,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當地的公司參觀和學習,運用專門的教學手段,有目標地傳授課程內容。通過實際操作和理論知識的結合,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電子商務,提高學習能力和理論水平。
其次,在實施“1+X”證書制度的基礎上,應及時更新課程教材,融入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和新要求。這樣,教材編寫可以與中職資格考試的課程和內容有機結合,符合學生能力要求,以適應研究和訓練的需要。教材的形式和內容宜引入新的活頁式、工作手冊式的編制方法,及時反映新技術、工藝和行業前沿的教學內容,引入最新的行業案例,以跟上行業發展要求。
最后,老師還可以根據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和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對學生進行考核,并提出一些難解決的問題供學生參考。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理實一體化”的環境中進行深入剖析和反思,提高學習水平和能力,并取得“1+X證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此外,還可以提高學生實際能力為基礎,進行科學地規劃和開發。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網絡教育的安全性設計、網絡支付的便捷設計以及商戶之間的網絡交易設計等方面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適當開展相關開發和設計,促進“1+X”證書制度的建設。
(三)面向一線關鍵工作領域創新課程設計
首先,中等職業學校的職業教學與職業標準必須進行有機結合,以企業的核心工作和核心工作區域為切入點,從各工作區域和崗位的工作內容進行剖析,提取出相應的技能需求,并把“1+ X”的資格認證體系與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技術的人才培訓計劃相結合。其次,要將教育教學與專業訓練相結合。適當調整中等專業學校的課程設置,使之與企業的真實制造過程和工藝過程相結合,根據職位模組的具體分類,生成相應的“X”級職業技術能力證書,以實現教學資源的轉化。例如,將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中職教育中的web前端開發與《電子商務網站建設》《web前端頁面設計》相匹配。最后,實施相互認可的學習結果體系。在中職教學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使教學內容和課程的設置規范化,在教學中應用并進行電子商務技能等級考核,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保證在實現以上兩個方面的專業化之后,中職院校所獲得的成果都能夠得到社會對應企業和學習機構的認可。
(四)“1+X”證書制度培育方法的全面創新
在當前教育體制下,中職院校的辦學模式也在不斷地進行著探索和完善。為了使中職學校在“1+X”證書制度中保持一個更好的教學環境,促使學校更深入地了解該制度,需要在教育方式上進行改革與探索。
比如,在創新教學方式時,可以將創意思想與創意要素結合起來,運用創意設計等有效的創新方法。一方面,在學校和企業之間建立合作關系,設立實習基地,形成協同工作。另一方面,將高級電子商務技術應用到實際電子商務環境中,通過實際操作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并通過企業的信息改進課程和教學模式。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使校企雙贏,又能為學生提供有利的環境和條件,促進學生的全面提高。通過“產教合一”的教學實踐,學生能更好地理解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研究。在實習指導下,學生的課程學習將更有目的性,從而提高“1+X”證書的價值。
因此,在“1+X”證書制度下,中職學校需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將創新教學方式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進一步完善教學環境和評估制度,為學生的學業、工作和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和服務。
(五)切實加強“1+X”證書制度所需教師隊伍
在推動“1+X”證書制度的改革與創新中,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要正確認識和理解“1+X”證書制度的意義和價值,以此為指導理念來開展教學工作。他們應該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
其次,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要得到提升和提高。學校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提升,使他們具備與“1+X”證書制度相適應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能力,教師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完成“1+X”證書的學習和考試。
此外,通過與企業合作、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等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適應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教師也要積極借助行業資格認證、專業技能競賽等機會,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臺,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競爭力。
最后,政府和學校應該加強對“1+X”證書制度的宣傳和推廣,增加社會對該制度的認知度和認可度。這樣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學生對該制度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借助“1+X”證書制度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需要教師正確認識和理解該制度,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提高社會對該制度的認可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1+X”證書制度的不斷完善與發展,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和就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四、結束語
“1+X”證書制度是當前中職教育改革與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這種模式的實施既為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也為提高中職學校的辦學水平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中職院校應從正確認識“1+X”證書制度的現實功能開始,從規劃相關專業、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等方面入手,不斷創新和改進中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為提高中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提供良好的環境。
為了正確認識“1+X”證書制度的現實功能,中職學校應首先培養與使命相符的教師隊伍,他們應理解“1+X”證書制度的目標與要求,并能將其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此外,中職學校還應積極參與與企業合作,深入了解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并根據需求調整和改進課程設置,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所需的實用技能和知識。同時,中職學校應創新教學方式,采用更加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例如項目制學習、實踐教學等,使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和掌握知識和技能。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此外,中職學校還應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院校可以通過舉辦教師培訓活動、參加學術交流、引進具有實戰經驗的行業專家等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和實踐。
總之,通過正確認識“1+X”證書制度的現實功能,創新教學方式,并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中職學校可以不斷改進和完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提高中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 考? 文? 獻
[1]蘇芷菡.1+X證書制度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J].江蘇教育研究,2021(18):28-31.
[2]朱利軍.1+X證書制度下“書證融通”的實施路徑[J].機械職業教育,2022(10):48-51.
[3]段紅,朱丹,龐春梗.職業院校1+X證書制度的省域實踐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23):92-96.
[4]劉小琴,郭曉明.基于“1+X”證書制度的高職會計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研究——以財務共享服務技能等級證書為例[J].科技經濟市場,2022(10):134-136.
[5]石興芬.“1+X”證書制度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課證融通教學改革探究——以社交電商運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例[J].山西青年,2022(23):92-94.
郭楠楠(1993.02-),女,江蘇鹽城,國際貿易學碩士學位,助教,研究方向: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