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婷,張 娟*,余 琴
(1.烏魯木齊市中醫醫院眼科,烏魯木齊 830002;2.烏魯木齊市中醫醫院信息科,烏魯木齊 830002)
隨著人們接觸電子產品和移動終端的時間逐漸加長,加之環境及飲食等因素影響,導致干眼癥發生率快速增長[1]。與干燥綜合征(SS)等炎癥性自身免疫病相關的自身免疫性干眼癥是一種較為難治的類型[2]。中醫學將干眼癥歸屬于“白澀癥”“神水將枯”等范疇,以陰血虧虛,津傷液耗為病機關鍵,臨床常采用滋陰養血生津之法改善患者癥狀[3]。清眩潤目飲以養陰生津經典復方增液湯為基本方,在其基礎上加味而成,用于干眼癥患者療效顯著[4]。角膜吸氧是近年來用于眼科疾病治療的新興方法,可通過無創的氧療方式使局部氧代謝增強,從而改善角膜水腫和眼表炎癥狀態,有效減輕干眼癥狀[5]。本研究采取隨機對照方法,評價清眩潤目飲結合角膜吸氧對自身免疫性干眼癥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其對患者淚膜穩定性、瞼板腺功能及視覺生存質量的改善情況,并通過檢測治療前后患者淚液中特異性效應T 細胞相關炎性因子的表達變化,探討其發揮治療作用的可能機制。
1.1 一般資料 本試驗選取自2020 年1 月-2021 年10 月烏魯木齊市中醫醫院門診和住院部收治的診斷為干燥綜合征干眼癥患者100 例作為觀察對象。將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 例。對照組男13 例,女37 例,年齡27 ~75 歲,平均(52.15±6.43)歲,病程1 ~12 年,平均(4.20±1.64)年;觀察組男11 例,女39 例,年齡29 ~74 歲,平均(54.79±5.15)歲,病程1 ~10 年,平均(4.05±1.27)年,2 組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基線資料水平差異經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入選患者均對研究內容知情。
1.2 病例選擇 病例納入標準:1)符合干燥綜合征國際診斷標準:口干、眼干3 個月及以上;病理檢測見下唇腺灶性淋巴細胞浸潤;血清見干燥綜合征A 抗體(抗 SSA)或干燥綜合征 B 抗體(抗 SSB)檢測呈陽性;2)按《干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中所制定的標準,診斷為干眼癥的患者:臨床表現為眼部干澀、畏光、異物感、視疲勞等眼表刺激癥狀;淚液分泌試驗(Schirmer I 試驗)≤10 mm / 5 min;淚膜破裂時間(BUT)≤10 s;角膜熒光素染色呈陽性;3)中醫診斷為白澀癥屬肺陰虧虛者;4)年齡18 ~80 歲;5)依從性好,自愿參與研究者。排除標準:1)同時患其他風濕免疫疾病者;2)接受眼部手術未滿6 個月者;3)同時患嚴重肝、腎和心腦血管等全身性疾病者;4)過敏體質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0.1%玻璃酸鈉滴眼液滴眼治療,每次1 滴,每日4 次。觀察組給予中藥清眩潤目飲口服,組方為:玄參 30 g,麥冬24 g,生地黃24 g,菊花12 g,金銀花15 g,連翹10 g,天花粉10 g,淡竹葉10 g,由醫院煎藥室統一煎至每袋100 mL,每日2 袋,分早晚 2 次溫服;同時給予角膜氧療:采用醫用制氧機連接氧氣眼罩,以100%氧濃度,4 L/min氧流量進行吸氧,每次20 min,每日1 次,2 組均持續治療8 周。
1.4 療效評價 療效評定參考《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將臨床療效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痊愈:眼部癥狀完全消失,BUT 復查>10 s,SIT復查>10 mm / 5 min,角膜熒光素染色呈陰性;顯效:眼部癥狀顯著減輕,BUT 復查>10 s,SIT 復查在5 ~10 mm / 5 min,角膜熒光素染色明顯減少;有效:眼部癥狀較前緩解,BUT 復查在5 ~10 s,SIT 復查在 5 ~10 mm / 5 min,角膜熒光素染色見點狀著染;無效:眼部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SIT、BUT 經復查無明顯變化,角膜熒光素染色無改善。
1.5 觀察指標
1.5.1 眼科相關檢查 1)淚腺分泌試驗(SIT):將淚液檢測濾紙條置于下瞼結膜囊,雙目閉合5 min 后取出,記錄紙條濕潤長度。2)淚膜破裂時間(BUT):用2%熒光素鈉滴眼,囑患者眨眼數次,隨后注視前方,記錄第1 個淚膜缺損出現的時間;角膜熒光素鈉染色(CFS)評分:將眼角分為3 個部分(角膜、鼻側、顳側瞼裂部球結膜),每個部分染色分別分為0~3級,記為 0 ~9 分。
1.5.2 瞼板腺功能評估 1)瞼板腺分泌狀態評分:觀察瞼板腺中央5條腺體分泌物情況,分別記為0~4分。2)瞼板腺缺失情況評分:觀察瞼板腺缺失狀況,分別記為0 ~4 分,缺失越多得分越高。3)淚液炎癥因子水平測定:2組于治療前后采用毛細吸管法取患者淚液,置于-80 ℃冰箱保存,ELISA 法測定淚液炎癥細胞因子(TNF-α、IL-17、IL-6、IFN-γ)的表達水平。4)視覺相關生活質量評分:按視覺相關生存質量量表NEIVFQ-25,于治療前后分別進行評分,主要包括一般健康情況、活動障礙和視力障礙3 部分,滿分為100 分,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質量越好。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0.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2 組臨床有效率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獨立t檢驗,2 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 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 見表1。

表1 2 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n = 50) 例
2.2 2 組淚膜穩定性評分變化比較 見表2。
表2 2 組淚膜穩定性指標比較(± s,n = 50)

表2 2 組淚膜穩定性指標比較(± s,n = 50)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 0.05
組別 時間 SIT/(mm) BUT/s CFS/分觀察組 治療前 4.32±1.02 4.61±0.82 4.68±1.62治療后 9.03±1.25#△ 8.39±1.95#△ 1.18±0.51#△對照組 治療前 4.43±1.16 4.49±0.96 4.39±1.84治療后 7.21±1.58# 6.23±1.57# 2.41±0.89#
2.3 2 組瞼板腺功能評分變化比較 見表3。
表3 2 組瞼板腺功能評分比較(± s,n = 50) 分

表3 2 組瞼板腺功能評分比較(± s,n = 50) 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 0.05
組別 時間 瞼板腺分泌狀態 瞼板腺缺失狀況觀察組 治療前 2.82±0.42 2.61±0.73治療后 1.23±0.57#△ 1.09±0.50#△對照組 治療前 2.73±0.36 2.49±0.93治療后 1.81±0.59# 1.75±0.45#
2.4 2 組淚液炎癥細胞因子水平變化比較 見表4。
表4 2 組淚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n = 50)

表4 2 組淚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n = 50)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 0.05
組別 時間 TNF-α/(pg/mL) IL-6/(pg/mL) IL-17/(pg/mL) IFN-γ/(pg/mL)觀察組 治療前 25.60±4.42 165.56±14.30 43.74±8.06 19.25±5.08治療后 10.57±3.23#△ 78.17±11.53#△ 20.15±5.30#△ 7.14±1.11#△對照組 治療前 25.14±5.51 172.24±18.33 40.69±7.49 20.83±3.94治療后 16.87±3.87# 106.22±13.06# 29.31±4.94# 11.28±2.39#
2.5 2 組視覺相關生存質量評分變化比較 見表5。
表5 2 組視覺相關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s,n = 50) 分

表5 2 組視覺相關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s,n = 50) 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 0.05
組別 時間 一般健康情況 活動障礙 視力障礙觀察組 治療前 54.32±9.02 79.61±9.82 74.68±9.62治療后 77.03±10.25#△ 97.39±10.95#△ 94.18±10.51#△對照組 治療前 56.43±7.16 78.49±12.96 71.39±8.84治療后 69.21±11.58# 89.23±11.57# 83.41±9.89#
干眼癥是一種由淚液質量、動力學異常所致的常見眼表疾病[6]。該病國內臨床發病率較高,患病人數已超過3 億,且仍在迅速增長[7]。據統計[8],我國70歲以上人群約有36.1%患有干眼癥,在40 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已超過20%。自身免疫性干眼癥是一種較為嚴重和難治的干眼癥類型,多見于干燥綜合征(SS)、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9]。清眩潤目飲在增液湯基礎上加味而成,具有清熱養陰的功效,在干眼癥的臨床治療中展現了良好療效[10-11]。
中醫學根據干眼癥眼干、眼癢、視物昏朦等臨床特征,將其歸屬于“白澀癥”“神水將枯”等范疇,認為陰血虧虛,津傷液耗是其形成的基本病機,故滋陰養血生津常貫穿于治療始終[12]。清眩潤目飲以增液湯為基本方,在其基礎上加減化裁用于干眼癥,方中金銀花、連翹清氣分熱毒,菊花明目清肝,麥冬、天花粉清肺潤燥、滋陰生津,生地黃、玄參養陰降火,清熱涼血,全方補中寓清,滋而不膩,共奏清熱潤目、滋陰生津之功效。角膜上皮攝氧量對干眼角膜損傷和炎癥的修復具有重要影響,上皮細胞的缺氧和氧代謝障礙可引起角膜局部水腫,感覺神經鈍化和眼表炎癥反應[13]。角膜吸氧通過局部氧療增加局部氧代謝,消退角膜水腫,并促進眼表炎癥消除和損傷愈合[14-16]。
本研究提示清眩潤目飲聯合角膜吸氧具有良好的協同增效作用,能夠明顯改善干眼癥患者淚膜穩定性及瞼板腺功能,改善疾病預后。既往研究表明[17],在自身免疫性干眼癥病理狀態下,由于免疫調節的紊亂,致使機體細胞因子表達異常,患者眼表面處于抗炎與促炎因子的失衡狀態。近年來發現[18],Th17 細胞可參與機體的免疫防御,Th1 細胞在淋巴細胞浸潤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所分泌的效應因子是與自身免疫性干眼癥發病相關的主要細胞因子。干眼癥患者淚液中可見Th1 所分泌的IFN-γ 和TNF-α 濃度異常升高,且與淚腺結構破壞和角膜上皮受損程度正相關[19]。IL-6對Th17 細胞分化具有調節作用,可促進其活化,產生IL-17 等細胞因子,造成炎癥的持續進展[20]。本研究提示清眩潤目飲結合角膜吸氧共同治療對干眼癥免疫調節性細胞因子的改善水平優于常規西醫治療,能夠通過抑制免疫性干眼癥特異性效應T 細胞相關炎性因子的表達,降低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清眩潤目飲結合角膜吸氧治療對自身免疫性干眼癥具有良好療效,可通過調節炎癥因子的異常表達恢復眼表免疫穩態,從而提高淚膜穩定性,改善瞼板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