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時代的蓬勃發展對語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育將走向何方”考驗著一眾語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在他們孜孜不倦的探求中,迸發出諸多思想的火花,為語文教育的革新點燃了一盞盞明燈。其中,特級教師周一貫在《周一貫與語文教育生命觀》中關于“新發展課堂”的論述,正是這樣一盞明燈。周老師在書中不僅明確了當前“改革課堂教學”要解決的突出問題、瓶頸問題和短板問題,也闡明了“新發展課堂”的本質特征和整體架構。筆者在開展江蘇省教學研究重點資助課題“‘大閱讀實踐育人體系縣域建構的研究”(課題編號:2021JY14-ZA37)時,對該書作了研讀。總體而言,該書從以下五個方面闡釋了面向未來的“新發展課堂”構建:
第一,創新發展。周老師在書中分享了如何在不同教學場景中運用語文生命哲學指導教學,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潛力。啟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如利用多媒體、網絡平臺、板書等資源,創設情境、任務、問題等,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創造;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如鼓勵學生自主設計語文項目、編寫語文報刊、制作語文劇作等,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展現自己的個性和才能,收獲自信和成就感。
第二,協調發展。周老師在書中講述了如何平衡語文教育的三個層面,即語言、文化和人生。他認為,語言是人類生命的基本工具,文化是人類生命的精神家園,人生是人類生命的最高境界。據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既注重語言技能的訓練,又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承,更注重人生價值的啟迪。啟示語文教師通過選擇優秀的語文學習資源,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不同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從而受到道德情操和人文素養的熏陶,進而感受到語言之美、文化之魅和人生之意。
第三,綠色發展。周老師在書中強調了對語文教育生態的關注和保護。他認為,語文教育要營造一個和諧、自然、健康的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學習語文,而過度強調考試成績、競爭壓力、應試技巧等,會嚴重破壞語文教育的本質和魅力。因此,他主張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體驗到快樂、自信、成就感,從而養成對語文的熱愛和興趣。
第四,開放發展。周老師在書中展示了如何打破語文教育的固有模式和邊界,讓語文教育與社會、生活、其他學科相互聯系和交流。啟示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充分利用多種渠道和資源,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和知識面;鼓勵學生跨越時空,與不同的人和事進行對話交流,由此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更多的信息、啟發和感悟。
第五,共享發展。周老師在書中體現了對語文教育共同體的重視和建設。他認為,語文教育不僅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事情,還是學校、家長、社會等多方的參與和協作。因此,應積極推動語文教育的民主化、公開化、透明化,讓各方都能參與語文教育的決策、實施和評價。他還倡導建立平等、尊重、信任的語文教育關系,讓各方都能在語文教育中分享經驗、資源和成果。
綜上所述,《周一貫與語文教育生命觀》構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者、以課程為載體、以環境為支撐的“四位一體”語文教育生態系統,為語文教育的質量提升、效率提高、公平保障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