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塔希·斯萊特

東京高圓寺有一家名為“手稿寫作”的網紅咖啡館,專治拖延癥。你要是有什么任務馬上到截止日期了,不妨到這家咖啡館趕趕工。
東京的一個雨天,一名女大學生走進了潮流街區高圓寺的一家咖啡館。她參與了一項課題研究,手頭的任務是盡快將一篇喀麥隆難民的采訪稿翻譯好。店長川井拓也接待了她。這家咖啡館屬于新型的聯合辦公空間,專為拖延癥患者設計。2022年4月,川井在咖啡館開張之際發了條帖子:“手稿寫作咖啡館僅限最后期限臨頭的人進入!感謝您的諒解與合作,我們這么做都是為了確保咖啡館緊張的氛圍。”服務起售價1美元82美分,顧客可按需選購。
50來歲的川井過去在廣告行業工作。他腳蹬一雙勃肯鞋,身著金魚圖案襯衫和牛仔褲,將一張顧客需求登記表遞給了女大學生。咖啡館有許多規矩,川井將這些文字打印出來貼在窗戶上,還做成了塑封卡片,店內九個座位,每個座位都有一張。卡片上寫著:“到店后,你必須闡明你的目標;店長每隔一小時都會檢查你的工作進度;目標達成前不得離店;目標達成后方可飲酒。”
川井小時候讀過的一篇短篇小說給了他開設手稿寫作咖啡館的靈感。小說名為《要求太多的餐館》,出版于1924年,作者是宮澤賢治,故事中的餐廳對顧客提出了名目繁多的要求,讓顧客做這做那。“咖啡館的規矩可不是鬧著玩的,”川井說,“我們是為正經人開設的。”
大學生在登記表上寫下了目標:“兩小時內譯完15張。”表格的最后一項是“進度檢查”,顧客可勾選“輕松”“正常”或“困難”。如果選“輕松”,川井會在顧客結賬的時候問:“你今天的目標完成了嗎?”如果選“正常”,川井每隔一小時都會給顧客打雞血:“你沒問題的!”“你真棒!”選“困難”意味著店長會加大對顧客的監督力度,包括川井所說的“無聲的壓力”——他會走到顧客身后,盯著顧客工作,有時候懷里還會抱著他的吉娃娃臘腸犬。
“我選‘困難。”大學生說。
“了解。”川井祝她好運,同時還建議她去洗手間看一看,哪怕她全程不想上洗手間,里面的布置仍然值得一看。

2019年以來,川井為了經營好咖啡館,玩過幾個概念,有香煙咖啡館、視頻剪輯咖啡館和收據整理咖啡館,但無一成功。“手稿寫作咖啡館是我打出的第四桿。”他一邊說一邊做出了揮桿的慢動作。除了《要求太多的餐館》,東京的山頂酒店也給了川井不小的啟發。不少知名作家都有過被編輯“關進”房間趕稿的經歷,其中就包括三島由紀夫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川井將自己的咖啡館比作家以及辦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間。這一次,他押對了寶,手稿寫作咖啡館很快就成了網紅店。
咖啡館的顧客都在埋頭工作,街道上過往車輛的噪音以及中央線列車的轟鳴聲并沒有影響到他們。偶爾會有顧客起身去免費暢飲角喝一杯滴濾咖啡。洗手間內,洗手臺上放著一臺收音機,調到了東京的音樂廣播電臺。此外,洗手間的陳列架上還有隨身聽、錄音機、便攜式蘋果播放器、旋轉號盤電話機以及毛絨玩具。川井希望在洗手間內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以緩解咖啡館主空間壓抑的感覺。
川井將免費暢飲角打掃妥當,隨即拿起托盤分發糖果和小吃。他說:“我看顧客屏幕檢查進度,其實都是做做樣子,我并沒有真的看屏幕上的內容。有些顧客處理的資料比較敏感,我也不便于看。”
川井走向大學生,最后一次檢查她的進度。她完成了13頁。“你效率好高啊!”川井說。到點后,她順利達成了自己的目標,并從川井處拿到了一枚“大功告成”的貼紙。
川井認為,咖啡館之所以能得到當地人的青睞,部分原因是這里很像補習班,日本人為了升學都要上補習班。“我們需要這種氛圍去克服人性的弱點。”川井說,不少人把他看成禪宗大師,覺得要是在這兒不好好工作、做白日夢,是會被他拿木棍打手心的。“我才不會打他們,”川井笑著說,“要真那樣也太奇怪了。”
[編譯自美國《紐約客》]
編輯: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