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俠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對初中生的課外閱讀總量有著明確的標準,要求通過名著閱讀促使學生養成獨立閱讀文本的能力,能夠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學會品味、鑒賞,從而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然而,整個初中階段涉及的名著閱讀量很大,學生的有效閱讀不易達成。這就需要教師在提升學生名著閱讀的實效性上多下功夫,幫助學生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教師要教會學生精讀名著,學會靜下心來細細品悟,感受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諸多需要深層次品讀、理解的內容,從而提升對名著的理解能力。
閱讀的目標不一樣,精讀的方法也不一樣。如果想讓學生沉浸在語言文字的精妙中,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朗讀的方法,精讀句段。朗讀可以輕聲細語,仔細咀嚼;可以大聲朗誦,宣泄情緒;也可以心平氣和,沉默反思……總而言之,朗讀若熔情、境、心于一爐,便是有效精讀的不二法門。如果想讓學生體會語言文字蘊含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態度,可采用批注法。教師可引導學生把他們感興趣的、有疑問的或動容動心的地方圈畫出來,用關鍵詞標注自己閱讀時對相關內容的總結、人物的評價、語句的鑒賞、寫作手法的評鑒、中心思想的歸納、閱讀的感想等,做眉批、旁批、尾批。融讀于思,閱讀便更有價值和生命力。
除此之外,精讀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課本劇經典再現、重點情節講解競賽等。學生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深度把握情節的發展脈絡,認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學習文章描寫的多種方法,從而走進名著閱讀的更深處。
同時,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文學名著的閱讀量很大,倘若僅僅依靠精讀的方法來完成任務,時間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要在學生精讀名著的同時輔以適當的簡略閱讀指導,有些內容可以粗略瀏覽、簡單泛讀,抓主要,理梗概,明大意。
略讀是“不求其解”“但當涉獵”,能提取和檢索出有用的信息。略讀一般運用默讀和跳讀相結合的形式速讀,根據重點語句,概括主要情節。一般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名著閱讀的傾向性,即名著閱讀的主線,來決定略讀的內容和提煉關鍵詞句。例如,有學生想深入研究《西游記》里的各路妖魔鬼怪,那就可以將其作為閱讀的一條主線。在沒有出現妖魔鬼怪的地方,可以選擇略讀。當然,根據閱讀傾向和閱讀目標的轉換,名著閱讀的主線同樣也是動態變化的,略讀的內容也隨之改變。
知識的積累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即時閱讀的頭腦記憶積累,一種是優美語段的摘抄記錄積累,還有一種是閱讀感想的表達積累。對于第一種積累,教師要讓學生用心閱讀,用心記憶內容的精妙、詞句的精當以及表達的出色;對于第二種積累,教師要讓學生準備好摘抄本,分類整理、記錄文中的精彩語段;對于第三種積累,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隨時寫下來,記錄閱讀名著的心理歷程。
名著閱讀感想的表達積累,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學寫讀后感。例如,在七年級閱讀第一部必讀名著《朝花夕拾》的時候,教師應教會學生寫讀后感的三種寫法:縮寫內容提綱、書寫體會感想、摘寫好句好段。在寫讀后感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寫讀后感的關鍵之處,即鎖定自己印象、感受最深刻的內容來寫。同時要讓學生明白讀后感的主要內容應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指導學生協調好“閱讀”和“感想”的關系,才能更好地融議、敘、情于一體。讓學生知道簡敘詳議,分清主次,“讀”其重點,“感”其精髓,方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練之以行。
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為名著中的人物寫傳記。例如,在閱讀《駱駝祥子》時,可以根據作品中的一些背景為祥子寫人物傳記。把他的基本情況及能表現祥子性格品質的“三起三落”的情節寫清楚,通過對祥子的生平、生活、精神等方面進行系統描述、介紹,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祥子悲劇產生的根本原因,了解作品的中心主旨。
名著閱讀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方法增強學生的閱讀趣味,并讓學生得到展示的機會,注意保護并加強學生的成功體驗。對此,教師可以每學期舉行一次名著閱讀知識大比拼,內容包含講故事、繪人物、誦片段、說感想等環節,給學生以施展才華的平臺,讓學生在自我展示中逐步加深對名著的理解。閱讀名著也離不開互相交流與啟迪,這能夠有效彌補獨自閱讀的不足,讓學生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斷加深對名著的理解。對此,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思想交流會,提前確定好交流的主題并讓學生做好充足的準備,只要圍繞所閱讀的名著,形式不拘一格,讓學生大膽表達。
名著閱讀在中考語文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名著中的很多知識點都是重要考查內容。因此,教師要在平時就對學生進行適應性訓練,每閱讀一定的內容后,都需要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考查題目,比如作者的基本信息和創作背景,文中主要人物的形象與性格特點,重要的事件及其社會意義等。這樣的適應性考查既可以加深學生對名著內容的理解與認知,同時也為學生閱讀名著明晰了方向。
“三分文章七分讀,颯颯東風細雨來?!泵喿x能夠讓學生從中汲取經典文化的精髓,更好地獲得精神發展與思想成長。教師需要在提升學生名著閱讀的實效性上多下功夫,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當然,名著閱讀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在教學中要具體文章具體分析,抓住文章的閃光點、精妙處,帶領學生細細咀嚼、潛心品讀,一定能夠讓學生領略到語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閱讀名著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