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實驗小學 蔣 奇
在我國教育事業改革工作不斷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小學階段教育的改革與創新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人們一改傳統觀念下對小學教育的刻板認知,認識到了小學音樂教育對于學生終身發展的重要性。小學生的生活閱歷相對較少,認知水平也有待提高,所以,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要意識到音樂游戲對于啟發學生音樂意識的重要性,要以這種接近學生認知水平的方式進行教學,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方式吸引學生參與到多元化的音樂教學活動中來,通過音樂游戲的合理性、益智性、趣味性,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實現音樂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伴隨著我國綜合實力不斷發展,在良好經濟實力的支撐下人們逐漸開始關注教育事業的改革進程與發展趨勢,對教育的要求在不斷提高,不再只是將教學目標定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更加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但是,雖然人們在觀念層面意識到了需要做出一定的改變,但是在實踐層面的落實中卻并沒實現預期教學效果。以小學音樂學科的教學為例,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傳統教學模式下,小學音樂學科的教學活動開展的形式過于單一,教師也沒有充分意識到有效創新音樂教學活動對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而且由于應試教育的觀念束縛,小學音樂課程并沒有受到重視,大部分教師將教學重心放在了語數外等文化科目上,忽略了音樂、美術等學科的教學有效性,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注重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展開有效培養,忽視音樂游戲教學板塊對于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實現持續性音樂能力發展??傊瑐鹘y小學教學工作過于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音樂課程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重要性,在教學活動開展形式上整體體現為單一、重復,而枯燥的音樂教學活動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足以讓學生自主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來,不能充分發揮音樂游戲對于學生音樂素養發展的教育價值。
傳統教學觀念下,小學教師習慣于為學生布置大量課后作業從而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導致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都用于完成海量的作業,但是大量的作業甚至會占據學生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的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無法分出精力參與到音樂課程中來,導致學生根本沒有樹立起正確的音樂學科意識。大部分教師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都認為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成績上,所以將主要的教學精力放在了學生理論課程的教學上,但是卻忽略了藝術類學科對于強化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無法真正實現個人能力的全面、均衡、綜合提升。正是受到這種錯誤教學觀念的影響,在某些偏遠地區,甚至是學生的音樂課堂時間都要被用于語文、數學等科目的教學,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時間被大幅度壓縮,這不僅與我國現行“雙減”政策的教育初衷相悖,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對音樂學科形成錯誤的學科觀念,無法正確認識到音樂學科的課程意義,無法深入沉浸到音樂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去,難以發揮小學音樂教育的真正價值。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尚未發展完全,而且受到家庭因素、成長環境、教育水平等方面的綜合影響,學生進入小學后基本上具備不大相同的音樂能力。所以,當前小學音樂學科的教學目標只是在課堂上唱一些簡單易學、旋律易上口的兒童歌曲,但是卻沒有注意到小學時期正是為學生未來的音樂方面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最佳時期,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并沒有為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科地位,教學目標的誤區導致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始終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學校對于小學音樂課程的定位也有待進一步明確,只有在建立完善、系統的教學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音樂課程在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性,才能充分發揮音樂課程的育人價值。
當前教育改革對音樂、美術、體育等素質發展類課程的關注度在不斷提升,新課程標準改革背景下小學音樂課程的教育目標也不再只是定位于學生基本音樂素質的培養與教學,而是要在小學階段使學生形成基本的音樂認知,為后期學生音樂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而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有效融入不僅能夠以一種小學生能夠接納且喜愛的方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借助多元化的游戲方式從各個層面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發展,讓學生不僅能夠在音樂課堂中學到簡單的唱歌技巧,還能掌握一些簡單樂器的演奏,或者是在音樂課堂中讓學生跟著音樂節奏,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簡單的律動,從而通過多元化的教學互動,激發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長期發展。
音樂游戲納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是教學體系層面上的需要,更是因為它能夠使音樂課程的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教學內容也更加豐富立體,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全方位成長。因此,將音樂游戲應用到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更多樣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游戲形式拓展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思維,豐富學生的學習形式。同時,隨著音樂游戲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應用,利用游戲進行教學的全新教學模式還可以幫助年長音樂教師跳出傳統教學思維模式,促使其不斷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和學生發展特點,積極進行教學創新,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以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教學理念保障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當前教育改革事業相關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各種層出不窮的教學模式創新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將音樂游戲應用到小學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能夠幫助教師不斷合理改進和完善自身教學方式,以一種更加符合小學階段孩子心理特征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有效促進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讓所有孩子都能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與人交流,培養學生基本的音樂能力,為學生未來音樂能力的持續性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傳統小學音樂課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時由于受到學生年齡方面的限制,在教學活動類型上受到了一定的阻礙,由于學生年齡尚小,很多教學活動無法深入開展,導致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小學音樂課堂只是簡單地帶孩子們唱唱歌、聽聽歌,大部分教學活動只是停留在了教育表面,并沒有真正發揮小學音樂課程的教育價值?;趯W生認知能力現狀,音樂游戲教學模式在小學教育階段的廣泛應用不僅能夠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創新性教學理念,還可以在游戲過程中觀察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從而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相關能力,還能通過音樂游戲的有效應用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實現了音樂教學的多樣化、生動化和鮮活化。
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孩子積極開展律動性的音樂游戲,譬如通過丟手絹、唱歌接龍等不同類型的小游戲,以孩子的性格特征為基礎,以音樂游戲的方式為教學手段,保證每一個孩子都是自愿、自發、自動地參與到游戲過程中,并且在游戲過程中不斷調整游戲的開展形式,還要觀察學生對當眾表演的態度,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幫助學生實現音樂方面的能力發展,還能使學生敢于當眾表達自我,為以后的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師在進行音樂游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資源、便捷性、即時對話等優勢,加強對于游戲方式的優化和創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游戲的音樂性、多元性和益智性,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學到一定的知識,而不是毫無針對性地開展游戲。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為學生構建合理的游戲環境,讓學生在具體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到輕松和愉悅,還能學到一定的音樂知識,充分落實音樂課程的育人價值。
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時,可以先通過網絡平臺搜集相應的資料,整合教育資源,然后更好地開展音樂教學活動。譬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相關音樂短劇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者是相關音樂視頻,然后根據視頻讓學生進行基礎的跟唱,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引導孩子自主完成簡單的歌曲跟唱,或者是組織孩子開展音樂短劇重現小游戲,讓孩子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實現自身音樂能力的發展。
音樂游戲的教學本質是讓學生在對音樂課程產生興趣的基礎上,讓孩子自發、自愿、自主地參與到游戲過程中,并在游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使學生能夠真正愛上音樂課堂。所以,教師在確定游戲內容時需要深入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年齡特點,避免學生覺得游戲難度過大或過于簡單,從而影響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無法發揮音樂游戲的真正教育價值。教師在準備開展游戲前要確保游戲內容能夠高度滿足學生需求,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獲得音樂的啟迪。
例如,教師在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時,首先,基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性格特征選擇音樂游戲的內容,其次,根據教學曲目的難易程度,可以為男生準備一些簡單的肢體動作,教女生一些難度稍微大一點的舞蹈動作,然后組織學生一起編排一支舞蹈,加強音樂學科與其他教學內容的聯系性,促進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通過簡單的律動加強音樂教學活動的教學有效性,通過有趣、合理、科學的音樂游戲內容確保學生能夠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要正視自身的教學目標,要意識到音樂課程的開設目的,不能只是教學生學會唱歌,更要明白除了培養學生基礎的音樂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音樂課程的教學時間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從歌詞入手讓學生明白基本的道理,并且在音樂游戲的過程中形成與人交流、溝通的基本能力,讓學生在音樂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學科認知,實現均衡發展。所以,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科意識,促進學生形成準確的學科定位,讓音樂游戲的應用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好朋友》《幸福拍手歌》等曲目的教學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利用自身的引導作用,自己先跟著音樂的節奏進行律動,然后通過自己的音樂感染力讓學生也不自覺地跟著音樂節奏拍拍手、跺跺腳,或者說是跟著音樂節奏自主進行簡單的律動,從而讓學生從肢體動作層面上更加深刻地體驗到音樂的節奏性,加強學生的音樂律動,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發展。
新時代下,學生的綜合素質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學校也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提上了日程。所以,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在讓學生學唱歌的同時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培養自己的音樂實踐能力,譬如樂器、跟唱、技巧等,不光是培養學生的樂感,還能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參與到音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從而引導學生逐漸形成一種立體、全面的學科認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保障學生未來實現全面發展。
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在操場上圍成一圈,然后為學生準備相關樂器,如非洲鼓、吉他等簡單、易上手的樂器。讓學生進行簡單曲目,如《小星星》《讓我們蕩起雙槳》等歌曲的自主演奏,然后有的敲鼓,有的彈吉他,其他人跟唱,讓學生在室外環境中得以放松心情,卸下心防,從而能夠在音樂游戲的過程中增強班級凝聚力,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基本音樂能力,還能讓學生在音樂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實現全面發展,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相關目標。
伴隨著小學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利用音樂游戲形式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活動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來說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先要明確游戲開展的目的,要以豐富、合理、高效的游戲模式推動小學音樂教育改革事業的進行,選擇合理的游戲內容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并且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在游戲完成后為學生進行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指導,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音樂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