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宏

兒子壯壯的作文本發下來了,他這次寫的作文只得了“良”。老師的評語是:缺乏生活真實感,內容空洞無物。
壯壯拿著作文本,哭著來找我:“老爸,這篇作文咋能寫好呀?”
我接過作文本一看,題目是《我參加了勞動》。說實話,壯壯生下來便嬌生慣養,家務活兒從不沾手,沒有這方面的生活經歷,怎么能寫出有“生活真實感”的作文呢?放下作文本,我陷入了沉思。現在的孩子都長在蜜罐里,在家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父母哪舍得讓孩子去參加勞動呢?缺乏動手機會、缺少生活經歷是現在孩子的通病。正是因為他們缺乏生活經歷,才無法寫出具有生活質感的鮮活作文來。我何不趁教孩子寫這篇作文的機會,給孩子補上一堂勞動課呢?那意義可就不僅僅是寫一篇作文了。
于是,周日的早上,我帶著壯壯回到了農村老家。老家的農活一年四季都排得滿滿的,隨干隨有。我先是教壯壯掃院子,我手把手地教他如何使用笤帚,如何把院子掃得干干凈凈。壯壯笨手笨腳地掃起來,掃得很認真,也很有熱情。其實,現在的孩子很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只是有些家長不愿意讓孩子碰這碰那束縛了他們的手腳,才使得孩子失去了很多參與社會勞動、學習生活技能的機會。
沒多長時間,壯壯就把院子掃干凈了,他擦著臉上的汗,看著干凈的院子,露出了笑容。掃完院子,我又帶壯壯去溫室大棚里澆菜。兒子按照我傳授的方法,提著水桶,在溫暖的大棚內一瓢一瓢地澆秧。澆完菜,我又領著他鉆進另一棟溫室大棚,教他如何給倭瓜花授粉。我一邊教,一邊給他講解什么樣的花是雌花,什么樣的花是雄花。兒子學得非常認真,授粉時,摘下雄花,去掉花萼,用小手掐著花柱,在雌蕊柱頭上輕輕涂抹,使花粉粒粘附在柱頭上,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把雌花花冠一起綁好……做完這一切,他歪著頭,從不同的角度檢查自己的授粉工作做得是否標準。看著兒子聚精會神的樣子,我心里掠過一絲欣慰……
從鄉下回來后,我讓兒子把周日所做的農活全部記下來,題目依然是《我參加了勞動》。壯壯坐在寫字臺前,閉上眼睛想了想,然后疾速地寫起來。40 分鐘后,一篇千字文從孩子的筆下“誕生”了!我拿過作文本一看,嗬,這篇作文寫得非常流暢,整個過程記得也非常詳盡,在描述干農活的細節上更是寫得清清楚楚:“金黃的倭瓜花像一只只銅喇叭,爬在墻上向我微笑,好像在說‘歡迎你,小朋友’。在爸爸的指導下,我小心翼翼地掐下一朵雄花,捏著沾滿了花粉的花柱,尋找可以授粉的雌花。雌花開得非常鮮艷,嫩嫩的花瓣上,快活地爬著幾只小螞蟻——它們也被花香吸引來了呢!我把雄花花柱插在雌花花蕊里,頓時,柱頭上的金色粉末就紛紛揚揚地落滿了花心。爸爸說,用不了三五天,一個嫩嫩的小倭瓜就從根柄處結出來了!”
兒子把“實習”后重寫的作文交了上去,得到了老師的表揚,還作為范文貼在班級的“學習園地”里。老師讓壯壯在班里介紹這篇作文的寫作經過,兒子便把我帶他回農村“實習”的事全盤兜出。很多家長聽說此事,紛紛效仿我的做法,讓孩子介入家務或參與社會勞動,于是,小皇帝、小公主們變得熱愛生活了。家長們普遍反映說,讓孩子天天死摳書本,其實是害了孩子;讓他們多接觸生活,孩子才不至于“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聽到這個消息,我覺得這次“實習”真是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