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逐步開始推動市場經濟體制的創新和改革,推動政府職能由原有的以管理工作為核心的全能型政府向以治理為核心的服務型政府轉型。預算績效管理是現階段各機構調整自身業財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為社會提供更為優質公共服務的重要途徑,因此事業單位應當積極學習有關預算績效管理方面的文件以及政策要求,積極推動自身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建設。基于此,本文先簡單概括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內涵,然后分析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性以及在這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對應的優化方案,以便事業單位盡快提高自身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水平。
[關鍵詞]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問題;改進方案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志碼:A
事業單位在我國社會經濟環境中一直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夠為社會提供服務,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隨著當前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事業單位的社會公共服務功能逐漸增強,在科教文衛方面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推動自身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為社會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事業單位應當以財政預算管理為切入點,統籌考慮資源配置和業務活動,在單位管理工作的各個流程加強預算績效管理,以實現自身資源配置的優化,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并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
1 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內涵
預算管理主要是指通過對經濟學領域相關知識的運用,實現內部各類稀缺資源的優化配置。預算績效管理是利用績效理念和方法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以績效目標的實現為導向,強化支出責任,優化資源配置,以績效運行監控為保障,節約運行成本,以績效評價為手段,以結果應用為關鍵,優化投入產出比,以增強全面預算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目的的預算管理模式。預算績效管理是一項新興的管理機制,能夠有效解決傳統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推動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效率以及公眾服務水平的有效提升[1]。
2 事業單位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1 預算績效管理是解決收支矛盾的必然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應當不斷擴大自身的財政支出規模。一方面,為了使人們不斷增長的日常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在保障養老、醫療、教育等支出不變的情況下,有計劃的增加文娛支出;另一方面,面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優化以及新舊發展動能的轉換,政府部門應當積極提出有效的方案對當前資源配置效率較低的問題進行解決,并增加相應的財政支出。但在轉型的關鍵時期,政府部門還面臨著多變的社會環境所導致的經濟衰退、行業變動以及自然災害引發的經濟損失等各類不確定因素,其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很難達到預期目標[2]。
2.2 新預算法則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4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首次提出了績效的概念,并將“提高預算績效”作為一項預算草案,對各級預算的績效原則進行了明確。2020年8月修訂并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中,對預算績效評價的概念進行了明確,并指出“績效評價結果應當按照規定作為改進管理和編制以后年度預算的依據”,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推進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同時,還對政府部門以及預算部門在預算執行階段的管理職責進行了明確,確保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2.3 財政預算的公開應當反映管理的過程和結果
當前政府部門應當秉持公開透明的發展理念,信息公開是政府部門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政府部門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信息公開的及時性、全面性和有效性能夠確保政府部門與社會公眾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及時發現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現治理工作的科學性。在過去,財政預決算信息的公開更多的是關注預決算結果的全面和合規,而預算績效管理則要求對于預算目標以及資金安排等信息也進行公開,并通過預算執行率、數量、質量以及滿意度等各項指標對預算項目管理情況進行反映[3]。
3 事業單位當前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面臨的困境
3.1 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缺乏認識
預算管理工作團隊的水平直接影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質量,這主要表現在:一方面,事業單位對預算績效管理缺乏認識。近年來,部分事業單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視,但由于認知程度以及工作積極性較低,存在預算績效目標與預算項目目標脫離實際的現象,導致事業單位當前的預算績效管理效率無法有效提升。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事業單位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不重視以及相關制度缺失,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較為隨意,存在應付了事、以完成工作任務為目標的現象,導致預算績效管理應有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3.2 未能建立科學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預算績效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事業單位不斷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地位,為各部門人員的工作開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依據,減少人為因素導致預算計劃與實際工作目標不符等現象的發生,實現自身成本結構的優化。但現階段,很多事業單位仍然未能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效率較為低下,不利于事業單位現代化、科學化管理的升級,阻礙事業單位的持續穩定發展,使其在市場競爭環境中逐漸處于劣勢。
3.3 缺乏科學合理的預算指標
當前,事業單位的業務各有其專業性和特殊性,因此存在預算績效目標、指標設置不統一和不合理的情況,導致績效管理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績效目標和指標通常是由預算單位業務部門自行設定的,業務部門對項目一般按照增量預算的方式進行粗放上報,或者按照要求壓縮預算后目標設置過低,績效指標的設置粗放,導致單位內部的預算目標很難實現量化或者量化后數值過低,各項預算指標之間的數據口徑不一致,使得預算指標缺乏實用性,存在為了達到預算績效管理目標而隨意更改目標值的現象。
3.4 預算績效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不足,知識儲備較低
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財務人員除傳統的票據審核以及較為基礎的核算能力,還應當積極樹立績效管理思維,認識到績效管理工作在預算全過程中的重要性,帶領相關的業務人員積極參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將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引入各項業務流程中。當前,由于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在事業單位內部的開展時間較短,部分預算績效管理人員未能進行專業的崗前技能培訓,對預算管理工作的認識不夠全面,當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時無法第一時間進行解決,部分預算績效管理人員和業務部門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導致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很難得到落實,很難為事業單位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4]。
3.5 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缺乏全面性和深度
績效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績效目標、績效監控、績效評價以及結果的運用四方面內容。以績效目標為例,在績效目標設置過程中,各部門人員應當根據自身現有的資料,積極配合績效管理人員的相關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管理人員通常未能對各項工作細節進行梳理落實,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未能對績效目標的合理性進行及時跟蹤評估,且未能指導相關人員加強對預算執行過程與預期目標一致性的關注,導致預算執行過程中發生的各類問題無法有效追責,在績效評價過程中對于存在的不足之處未能主動反思和糾錯,預算績效的實際工作效果不佳。
4 事業單位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4.1 提高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認識
在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想要實現自身的穩定發展,就應當提高內部管理人員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認識,深化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培養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
一方面,應當加強相關的知識教育,增強人員的預算績效管理意識。針對當前預算績效管理意識較低的問題,事業單位應當積極組織各部門人員定期參與預算績效管理方面的知識普及活動,并在內部建立完善的交流機制,幫助管理人員以及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人員加強對工作內容的梳理和細化,提升實踐能力,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創新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應當建立健全考核體系,把績效成果和考核體系相結合,推動單位內部的良性競爭。事業單位應當積極構建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制定科學的績效考評方法,確保有功必獎、有過必究,在單位內部營造良好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氛圍,通過良性競爭的方式實現單位內部整體工作效率的提升。
4.2 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首先,推動預算管理工作向知識型、科學型轉變,積極學習優秀單位在預算績效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并根據自身當前的實際發展需求,制定符合事業單位自身發展規劃的預算績效管理模式,確保各部門人員都能夠積極參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效率。
其次,按照客觀性原則,對當前各項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進行梳理總結,避免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存在工作遺漏、受到無關工作干涉、各部門之間配合不到位等問題。同時,還應當制定一定的工作細則,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的依據,優化資源配置,對單位內部的現金流動情況、存在的風險以及成果的獲取等實施全方位管理[5]。
最后,協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與各項工作之間的關系。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并非獨立存在的,因此事業單位應當站在整體發展的角度,在單位內部建立科學的配套制度,確保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各項環節能夠保持良好的銜接,避免工作效率較低、信息失真等問題的發生,以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水平。
4.3 優化預算編制,確保預算目標可量化
預算績效管理應當具備一定的可評價性,其主要體現在預算項目內容以及績效目標量化兩個方面。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可以加強對零基礎預算法的應用,避免傳統的增量預算中項目內容較為粗放的問題。零基礎預算法要求預算單位應當對自身的職能、義務和預算計劃等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并與工作目標相結合,為單位設置預算考核指標提供依據。在設置指標時,應當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在成本、數量、質量等方面對績效指標進行評價。在數據基礎方面,應當加強對自身財務成本信息的關注,通過核算各項歷史數據,對事業單位當前運營管理方面的成本信息進行有效反映,并據此對未來一段時期的成本進行預測,為各項預算指標、績效目標等內容的評估提供充足的數據依據。
4.4 加強對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的培訓與考核
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預算績效管理團隊的支撐,因此要不斷地學習、培訓和交流。預算績效管理在當前很多事業單位內部都相對較為概念化和形式化,因此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應當加大對預算績效管理的培訓力度。在大數據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事業單位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的模式,通過對各項案例的分析、模擬實操演練、專業人員的操作示范等綜合培訓模式,增強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的思維意識。此外,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指導,并建立一定的工作能力考察機制,及時發現過程中存在的偏離整體工作目標的行為,并予以糾正,盡快消除預算績效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存在的抵觸、恐懼等負面情緒,確保績效管理工作能夠與日常的工作相融合,盡快培養出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以及實踐經驗的預算績效管理隊伍,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6]。
4.5 加大預算績效管理強度,做到統管全局
想要確保各項工作的穩定運行,事業單位就應當加大預算績效管理的工作強度。在目標設立階段,加大對各工作人員的實地考察、對各項資料的專業評估,及時發現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法。在績效監控階段,及時安排相關人員對績效管理的執行進行監管,對于不符合預期目標的行為及時糾正,減少資金損失。績效評價是績效管理目標中的重要內容,單位應當及時對已完成的績效目標進行復盤,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避免同類問題的再次發生。此外,事業單位應當安排專業水平較高、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人員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全局進行統籌安排,推動各部門之間加強協同合作,以便在事業單位內部盡快建立一套成熟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5 結語
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在提高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效率以及整體效益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事業單位應當加強自身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建設,從工作意識、相關制度的建立、預算編制的優化、人才培養等多個角度推動整體預算績效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單位內部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幫助事業單位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陸勰. 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困境與措施[J]. 審計與理財,2023(2):31-32.
[2]劉再華. 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實現路徑分析[J]. 商業觀察,2022(34):77-80.
[3]曾秀. 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探析[J]. 投資與創業,2022,33(22):163-165.
[4]卞寒. 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實踐研究[J]. 辦公室業務,2022(16):48-50.
[5]郭金桃. 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問題探析[J]. 質量與市場,2022(13):73-75.
[6]米曉明. 行政事業單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難點與對策[J]. 現代企業文化,2022(16):64-66.
[作者簡介]雷振坤,女,云南昆明人,昆明市博物館,中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預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