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偉
(沈陽大學 遼寧 沈陽 110003)
歌劇藝術表演的特征非常鮮明,肢體、造型、演唱共同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情節與場景的搭建。然而,如果沒有舞美燈光的支持,演員則很難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整地展現作品的情節變化與人物的內心波動。觀眾自然無法從視覺層面和感光層面清晰地把控歌劇的情感脈絡。
因此,合理地運用舞美燈光可以更準確地支撐和表達出作品的內涵和主旨,從而營造出契合歌劇表演需求的意境,并表達出更強的藝術感染力。由此可見,精心設計的舞美燈光能夠與歌劇作品準確契合,進而成為作品意境構建、形象表達和人物塑造的重要方式,觀眾在舞臺之下也能夠更加清晰而明確地感受和體會歌劇表演想要傳遞的信息。
此外,舞美燈光在滿足歌劇舞臺表演需求的同時,能更好地烘托作品氣氛,激活觀眾的情感共鳴,并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舞美燈光與歌劇舞臺表演之間相輔相成,它們共同為完美的作品演繹注入了力量。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創作的五幕悲劇,作品根據蘇格蘭貴族殺害國王并篡奪王位的傳說改編而成,作品重點刻畫了麥克白因為對權利的強烈欲望而出現心理扭曲并最終走向滅亡的過程。
1847 年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對《麥克白》進行了改編并將其正式搬上歌劇舞臺,這是威爾第首次對莎士比亞的作品進行改編,改編后的歌劇《麥克白》得到了廣大觀眾的青睞,強大的藝術影響力和感染力使其歷經歲月洗禮卻經久不衰。歌劇《麥克白》在故事情節方面忠于莎士比亞原作,同時借助戲劇性音樂對作品人物的自私、欲望、貪婪以及恐懼展開了深度挖掘。
《麥克白》這部歌劇的舞臺設計重點突出了人類自身與其政治欲望的關系,以及男人和女人之間的關系。
人類擁有與生俱來的權利渴望,而為了獲得權利,人類會在欲望的驅使下不斷作惡,殺人也不在話下。《麥克白》中女巫恰恰是最原始邪惡的代表,而麥克白與女巫之間的關系恰恰是人與權力之間的關系。麥克白夫人的鮮明形象對故事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當麥克白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時,夫人總會冷酷地給予他明確的指示,這也幫助麥克白最終贏得了王位。
《麥克白》的舞臺設計恰恰是為了向觀眾更好地傳遞來自人物內心深處的情感沖突,麥克白和麥克白夫人的心理經歷了復雜的變化過程,從最初的渴望權利、追求權力到隨后的謀殺君臣并獲得權利,再到最后的惶恐,最終靈魂受到折磨而死亡,作品形成了非常完成的戲劇線索。在舞美燈光設計過程中大量運用象征元素,歌劇的現實意義得到了更加鮮明地表達,特別是圓作為核心元素貫穿始終,這也使得《麥克白》的舞美燈光更具有現實意義。
威爾第在《麥克白》這部歌劇作品創作過程中使用了大量意大利歌劇手法來表現北歐中世紀帶有超自然色彩的戲劇作品。在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他有效地實現了跨文化、跨體裁、跨風格的語境整合。他對原作大膽而獨特的解讀,使得《麥克白》超越了意大利傳統歌劇的審美范圍。
威爾第將自己的藝術創造力融入音樂之中,徹底沖破了宣敘調和詠嘆調的嚴格界限,在《麥克白》的每一幕作品中都蘊含了結構龐大、形式自由和緊張激烈的戲劇場景,作曲家的創造力徹底沖破了較為保守的“既定格式”,最終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歌劇《麥克白》,雖然歌劇《麥克白》與莎士比亞原作之間略有不同,但是威爾第的創作使得這部歌劇作品爆發出更加強大的藝術感染力,成為威爾第歌劇作品和意大利歌劇作品的杰出代表。
《麥克白》在舞美燈光設計方面注重象征元素的運用,現代意義的舞美燈光更加凸顯出歌劇的現實意義。舞美燈光設計中創作者將“圓”這個重要元素運用于不同情境之中,在給觀眾留下深刻影響的同時,也表達出了不同的寓意。
第一幕中圓形與女巫的黑魔法之間存在緊密關聯,圓象征了大地本來的邪惡;當麥克白下定決心要謀殺國王以贏得王位時,兩個半圓合二為一,這象征著人類內心的邪惡正式開始爆發;在麥克白夫人死亡時,舞臺上出現了又一個圓形,而它則代表著審判的力量;所有的人物始終都被籠罩在“圓”的世界,他們始終也無法逃出命運的牢籠。
《麥克白》的舞美、燈光和服務設計保持了風格的高度統一,例如麥克白夫人的服裝在隨著人物的表現而不斷變化,逐漸由簡約向奢華過渡,而在她死亡時則穿著與女巫完全相同的服裝。
燈光是舞臺氛圍的創造者,舞臺的魅力在舞臺燈光的襯托下能夠得到真正的體現。
2012 年以后,藝術領域的高速發展也推動了燈光技術的創新,顯色與自然光更加接近,調光曲線變得更加柔和,特別是智能化燈光控制系統能夠保證燈光效果與歌劇作品的內容、情節和情感保持更強的一致性,這將使得廣大觀眾仿佛置身于真實的意境之中,身臨其境地感受更容易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舞美燈光設計對于藝術氣氛的烘托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舞臺在燈光的配合下能夠更好地完成藝術的交融,但是不同顏色和不同類型的燈光只能夠體現出靜態之美,而舞美則能夠借助肢體藝術推動劇情的發展。
《麥克白》在情節的過渡過程中交替使用冷光和暖光,舞臺環境的變化將演員放置于更加鮮明的藝術氣氛之中,觀眾可以借助燈光和舞美更加直觀地感受演員的情感及思想變化。
《麥克白》的基礎燈位主要分為面光、耳光、側光、頂光和逆光等五類。
面光位于舞臺上方并正面投射在舞臺之上,主要用于人物面部照明和舞臺基礎光渲染;耳光位于舞臺的兩端斜側方,用于面部展現,使得人物的立體感和輪廓感更加突出;側光位于舞臺兩側,主要為人物和景物提供氛圍感,使得人物和景物變得更加生動;頂光由舞臺上方向下投射,可以進一步渲染基礎光并提升照明強度,同時為人物和景物提供定點光;逆光則由舞臺相反方向向舞臺投射,用于人物和景物的突出,提升人物和景物的輪廓感。
《麥克白》的舞美燈光設計有效契合了作品對于音樂的追求,相對簡單的燈光使得音樂性更加凸顯,表演過程中,舞美燈光設計者采用了常用的光色對作品進行修飾,避免了過度的光色渲染。因此,作品的舞美燈光設計與劇情發展及人物特點保持了密切關聯,尤其是主要角色的內心刻畫與情感變化,動態的燈光能夠揭示出人物在不同時期的內心矛盾及情感變化。
歌劇往往需要在同一個舞臺完成不同場景的表演,利用燈光可以有效區分不同的氛圍,實現可供空間與場景的有效區分。此外在燈光設計中有效去除了其他光色的感染和影響,重點突出歌劇表演者的舞臺表演,人物群像處理時采用了基礎光大范圍打亮的方式,使得效果更加凸顯。
歌劇在室內大劇院表演時必須考慮到光源的方向、角度以及光線變化,注重結構與材料的自然美感,進而完成人物個性的立體化塑造。
《麥克白》的基調和燈光都圍繞著情節的發展和變化進行了密切地調整,同時圍繞著關鍵的舞臺元素和人物特征為觀眾尋求視覺平衡。這也讓基調和燈光為情節發展和人物塑造提供了支持,給觀眾更直觀、更立體的體驗。
舞臺的主題決定了色調,舞臺設計的主要色彩就是色調,這也是思想、情感和情緒的集中體現,在視覺層面給觀眾帶來深刻影響。
《麥克白》的基調既反映了變幻莫測的神秘感,也反映了劇烈動蕩的黑暗。色彩心理可以有效地反映客觀世界,不同的燈光可以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融合效應對情感表達和作者的情感影響有著重要影響。
《麥克白》的主基調和背景色調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色彩的搭配對增強主體的美感和激活表現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比度越高,可見度就越強,因此《麥克白》的背景色和主色調協調一致。《麥克白》的故事情節相對復雜,而且出現了眾多人物,在色彩選擇方面應該盡可能保持簡潔明快,有效契合觀眾視覺習慣并給他們留下更加深刻印象。
信息化與多媒體技術的全面普及使得舞美燈光的藝術水平在不斷提升,藝術的刻畫與真實性的凸顯成為現實。《麥克白》的舞美燈光設計緊密圍繞時代發展變化不斷創新調整,設計者在充分遵循歌劇原作需求的基礎上實現了理念的跨越式發展和超越性提升,充分利用先進技術與創新理念展開舞美燈光設計。未來的歌舞劇在舞美設計時同樣要吸收全新元素,持續調整設計理念,推動歌舞劇舞美設計的與時俱進發展。
舞美燈光的運用關鍵是要根據作品需求進行優化調整,而很多設計者和燈光師在舞美燈光的運用過程中往往會直接沿用程式結構,卻未能根據作品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不同的舞臺需要不同的舞美燈光,只有加強主觀能動性,才能不斷改進和優化設計方案,從而更好地完成技術控制,充分利用舞美燈光實現人物刻畫、沖突表現、環境營造和時空劃分等情景的再現。
通過歌劇《麥克白》的舞美燈光設計就能夠發現,舞美燈光的技術日益發展,也給舞美燈光設計者帶來更多的發展方向和創作方法,當今各個學科之間的跨界也將為舞美燈光設計帶來無限的可能性。
舞臺燈光設計要達到理想的藝術設計效果,得到觀眾的認可,有非常多的層面要完成、有非常多的任務要完成、有非常多的追求要完成,才有可能達到完成一個方案、才有可能將藝術設計效果向理想和完善推進,燈光設計的追求之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