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霖璟 曹衛紅 楊淑梅 王丹丹 蔡衛超 林威鋼 蔡瀟潔 仇靈江 葉 超 李晶晶 胡大利
面部燒(創)傷引起的瘢痕,不僅影響外觀,而且可導致患者心理障礙。因此,如何早期、有效防治瘢痕是臨床研究的熱點。微針真皮泵注射技術是近年興起的美容治療技術,具有注射疼痛輕、注射深度可靠、局部注藥分布均勻、易操作等特點。我科自2020 年9 月開始,將此技術應用于面部瘢痕患者的康復治療中,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浙江省臺州醫院整形美容科2020 年9 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面部片狀瘢痕患者20 例。其中男8 例(40.0%),女12 例(60.0%);年齡18 ~60 歲,平均(41.0±12.0)歲;致傷原因:火焰燒傷13 例(65.0%),熱液燙傷7 例(35.0%);臨床表現為瘢痕進行性增生,痛癢明顯;就診時間:創面愈合后90 ~151 d,平均(119.3±16.8) d;瘢痕形狀均為片狀;瘢痕面積50 ~300 cm2,平均(134.5±56.1)cm2。
治療前先清潔面部,再外敷10%利多卡因乳膏進行皮膚表面麻醉,選用微針真皮注射泵注射治療。微針(美膚諾顯微針OMJ-XW-09,圖1)選擇9 針1 mm,單次注射面積2.25 cm2,真皮泵負壓大小為-30 kPa(圖2),注射深度調節范圍0 ~1 mm,采用無間隔矩陣注射,劑量設定為5 mL/150 次。注射藥物選擇,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與5-氟尿嘧啶注射液,按體積比9 ∶ 1[1]混合搖勻后備用。面部瘢痕以2%碘伏消毒后,將微針治療頭輕輕按壓在瘢痕處,注射泵自動施以負壓吸緊皮膚,并將藥物注入設定的皮膚深度。注射周期,每月1次,總治療周期為3 個月。治療期間需防曬、忌辛辣食物。

圖1 微針9 針頭

圖2 微針真皮泵參數調節界面
治療前及治療后1、3、6 個月末分別采用溫哥華瘢痕量表(VSS)進行瘢痕評分,VSS 從瘢痕的血管、色澤、厚度和柔軟度4 個方面評估,總分0 ~15 分,分數越高代表瘢痕越嚴重。
治療前VSS 評分9 ~14 分,平均(12.4±1.4)分。治療1 個月后,所有患者面部瘢痕顏色逐漸變淡,硬度及高度均有下降,VSS 評分(8.9±1.2)分,較治療前明顯下降。治療3 個月末,患者面部瘢痕厚度明顯變薄,顏色進一步淡化,VSS 評分降至(4.7±1.0)分。治療6 個月末,患者面部大部分瘢痕消退,顏色接近正常,VSS 評分1.0 分。
《中國臨床瘢痕防治專家共識》[2]指出,一旦創面形成完整穩定的上皮,即可開始瘢痕的預防和治療,瘢痕治療常用方法包括壓力療法、外用藥物、藥物注射、放射治療、光電和功能康復等。使用注射器單針注射,深度難以精準,而且僅適用于小面積增生性瘢痕;無針高壓注射器注射深度可精確調整,用于大面積瘢痕治療,但藥物易遺漏,注射劑量難以精準控制。
采用微針真皮泵技術,可將瘢痕治療藥物精準注射到所需層次,注射深度可調,單次注射劑量穩定,藥物分布均勻,同時因單點注射劑量小(約0.003 mL),疼痛也較輕,尤其適用于面積較大的片狀增生性瘢痕。對于此類患者,我科使用微針真皮泵技術,取得滿意療效。該技術使用的曲安奈德是臨床上常用的抗瘢痕藥物,可抑制膠原合成和成纖維細胞增生,抑制炎癥細胞移動、炎癥介質釋放,從而抑制瘢痕形成[3]。5-氟尿嘧啶降低瘢痕內成纖維細胞的活性,減少膠原蛋白沉積[4]。但對于瘢痕疙瘩等表面高低不平的瘢痕,微針真皮泵微針難以有效吸附瘢痕表面,會出現藥液遺漏現象,注射相對困難。針對此類瘢痕,往往需采用聯合單針或無針高壓注射治療。
綜上所述,微針真皮泵注射技術治療面部瘢痕效果滿意,可有效消除面部瘢痕增生。該技術操作簡單,疼痛輕,單點注射劑量小且穩定,深度可控,適用于片狀瘢痕的早期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