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尚卿
蘭州,作為我國西北部重要中心城市、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支點城市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是甘肅全面貫徹落實“三新一高”要求的“排頭兵”,是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的核心區,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的“領頭雁”。甘肅省委省政府實施“強省會”行動,不僅輻射帶動蘭西城市群和全省整體發展,還利好西北區域融入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基于蘭州發展定位、資源稟賦和制約條件,以全球視野和跨域比較思維,選擇美國芝加哥、英國諾丁漢———這兩個現代化進程完善、發展程度領先的發達國家城市為參照,筆者結合親身考察和實地調研,從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文化旅游等角度展開深度剖析,把握有利于構建蘭州市新發展格局的可參照視角和相通性經驗,取人所長、補己之短,旨在將蘭州市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多元化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城市,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戰略支點作用。
一、美國芝加哥市發展經驗及啟示
(一)城市概覽與發展歷程
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經濟發展領先,區位優勢突出,是美國大陸中部最耀眼的國際化大都市和金融中心。從一個中部農業城鎮到國際化大都市,芝加哥經過了從繁榮、衰落、到復興的發展歷程。當前芝加哥全球影響力及綜合競爭力常年位列世界前十,經濟金融實力強盛、城市規劃布局合理、教育文化底蘊深厚。
(二)成功之處與獨特經驗
1.制定“百年規劃”,長期指導城市穩定有序發展。1871年大火后芝加哥城百廢待興,為滿足重建需要,積極融入美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浪潮,芝加哥制定了涵蓋經濟發展、城市形態、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內容的城市規劃,即“芝加哥1909計劃”,富有遠見地布局了百年內芝加哥在經濟、金融、文化、教育、產業等領域的發展目標和具體策略。計劃影響深遠、實施力度強大,后續陸續補充的新規劃和修正方案也都遵循了“百年規劃”的基本思路,為芝加哥成為全球競爭力領先的國際化都市提供了方向指引,至今依然發揮著重要指導作用。
2.確立多元經濟發展定位,打造美國最均衡經濟體。產業轉型升級、多元均衡發展,是芝加哥從“停滯”轉向“繁盛”,城市得以振興的關鍵。一方面,芝加哥穩固傳統產業優勢,鞏固工業中心定位,調整產業結構,更新生產設備,重構現代化工業體系。另一方面,芝加哥發揮其金融貿易中心和美國交通運輸樞紐的有利地位,打造基礎設施、提供便利政策、借力文化傳媒,為經濟發展和文化活動提供了支撐,提升了芝加哥的知名度和輻射力,為城市帶來了巨大效益。
3.芝加哥大都市區優勢企業集群,輻射帶動城市經濟發展。芝加哥政府以建立國際化商業城市為目標,有針對性地打造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建設科技文化創新基地、塑造商務會展業品牌,吸引了諸多大型跨國公司云集于此,上市公司和龍頭企業的聚集效應和輻射帶動能力為芝加哥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不斷強化城市的投資衍生效應,為芝加哥經濟的繁榮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能。
4.不斷鞏固和發展交通樞紐優勢。芝加哥交通運輸業發達,鐵路、水運、航空齊頭并進,被稱為“美國的動脈”,是美國最大的空運中心和鐵路樞紐。在交通區位優勢的保持和革新上,芝加哥善于緊抓時代需求、把握歷史機遇,在不同發展背景下,逐步成為美國水運樞紐中心和鐵路樞紐中心,建成重要航空樞紐奧黑爾國際機場并培植了當時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國聯合航空。作為全國重要交通樞紐和州內絕對交通核心,其影響力和輻射范圍持續擴散。
5.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理念,打造綠色、便捷、韌性城市。芝加哥城市建設規劃不僅注重城市經濟發展,還基于人文理念,充分考慮了舒適性和便利性,旨在提升市民幸福感和獲得感。一是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濱水城市的特點,合理規劃水文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打造綠色城市。二是建立完備的綜合交通體系,塑造“一環、四橫、四縱”的骨架交通系統,兼顧貫通性和可達性,塑造便捷城市。三是為了應對自然壓力和人為沖擊,優化智慧城市管理,鍛造韌性城市。
6.以芝加哥大學為首的頂尖學府,引領輻射全球學術界。芝加哥教育事業發達,是美國的科教文化中心,以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創建的芝加哥大學在全球范圍內久負盛名,芝加哥大學長期處于全球頂尖大學的行列,’產生了百位諾獎得主,是美國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一面獨特的旗幟。芝加哥在教育領域的雄厚實力和精神文化的強大魅力,為這座城市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7.新老景觀融和,地標特色鮮明,打造全球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高度發達的服務業和通達便利的城市交通,芝加哥旅游業持續繁榮發展。據芝加哥旅游局統計,2015年至疫情前,每年吸引旅游人數均在5000萬人以上,現已穩步恢復。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成熟的商務會展業,使芝加哥成為名副其實的文旅名城,輻射帶動這座城市的發展,不斷提升芝加哥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二、英國諾丁漢市發展經驗及啟示
(一)城市概覽與發展歷程
諾丁漢是英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地理位置優越、歷史積淀厚重,是中世紀興建并逐漸發展壯大的工商業城市,也是僅次于倫敦的英國第二大貿易集散地。諾丁漢憑借著怡人宜居的環境、杰出的教育實力和繁榮發展的經濟,城市實力和國際聲望不斷提升,作為全球性頂尖科學研究教育中心和一流文化旅游勝地,是新世紀英國發展的8個動力中心之一。
(二)成功之處與獨特經驗
1.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厚重,塑造詩意旅游城市。諾丁漢是英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悠久的歷史使其積累了深沉醇厚的文化底蘊。一方面,諾丁漢深入發掘、充分發揮其旅游資源和文化潛力,依托自然稟賦、歷史建筑、文化印記、名人傳奇等打造了一系列精致景點和文化項目。另一方面,諾丁漢的文化藝術活動豐富,文化項目和首映展出連綿不斷,使得諾丁漢的文化旅游業呈現出全年都是“最佳旺季”的繁榮景象。
2.拓展當地名校的全球影響力,打造國際教育合作典范。諾丁漢的文化輻射力還體現在其高等學府在學術和文化交流領域的影響。諾丁漢大學是全球排名前百的綜合性學府,在英國、馬來西亞和中國共設有3個校區,具有極強的多元文化包容性和優秀的國際交流合作機制??鐕逃献魇侵Z丁漢大學在世界范圍內享譽盛名的重要戰略,其運作模式帶動了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互通,促進了國際合作和友好交流。
3.“田園里的都市”,繁華城市與寧靜鄉村協調發展。諾丁漢城市規劃設計與自然高度交融,繁華喧鬧的城區和寧靜安然的鄉鎮錯落有致。在市中心現代化高度發展的基礎上,著力發展“城鄉交錯帶”,重視鄉村、市郊、城鎮地區的特色保留和維護開發,基于文化、歷史、傳說打造了一系列風景優美、風格別致的鄉村城鎮旅游景點,隨著諾丁漢政府對近郊振興策略的不斷推廣,美麗鄉鎮村落的現代化建設進程加快。
4.建立低碳、智能、可持續的綠色城市。諾丁漢市重視綠色城市建設,在環境和生態保護方面成效斐然。從外在看,植被覆蓋率和空氣質量全國領先,從內在看,諾丁漢的城市管理在綠色低碳生產和綠色智慧城市發展方面在英國處于領先地位。諾丁漢致力于打造資源友好型城市,目標、方針和政策清晰明確,影響深遠。
5.把握科技創新頂尖力量,提振城市核心競爭力。諾丁漢被英國政府譽為“科技之城”,在生命科學及藥物制作的研發領域世界領先。諾丁漢擁有著名藥業公司Boots、以學術研究能力聞名的諾丁漢大學、頂尖研究教學型醫院女王醫療中心等著名企業和高等學府研究機構。科技創新的發展對諾丁漢城市發展貢獻巨大,平均每5個崗位中就有1個科技崗位,促進了城市發展,吸引了大量人才。
三、對蘭州市的經驗啟示與發展建議
(一)規劃先行,科學定位,長期指導城市穩定發展
蘭州市應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制定理念明確、體系完整、任務連貫、策略精準且可以長期執行的規劃,切忌對國家宏觀戰略進行機械化解讀和形式化照搬,導致水土不服,需注重其連貫性、目的性、有效性、必要性,促進城市穩定發展與長久繁榮。一是參考《1909芝加哥規劃》的制定過程,匯聚各領域專家學者出謀劃策,對背景和必要性進行全面分析,充分吸納公眾意見滿足民意需求。二是在城市發展規劃中要遵循十四五規劃的指導,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提升城市綜合實力為導向,又要因地制宜不斷改革創新、修正規劃細節、實施保障機制,提升可操作性。三是規劃制定應全面契合城市發展的戰略要求,在城市形象、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作出長期且全面的指導。蘭州市在制定規劃時應當把握關鍵戰略抓手,精準提升核心競爭力,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緊抓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在中西部崛起的時代要求下,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好城市。
(二)發揮濱水城市優勢,重塑新老景觀,打磨核心景區,建設西北文化旅游名城
蘭州具有打造西北文化旅游名城的歷史優勢和文化基礎,要修繕老景點,挖掘新景觀,塑造文化“軟環境”,將歷史影響力與現代吸引力融合,打造金字招牌核心景觀。同時,蘭州市是黃河穿城而過的典型濱水城市,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橋梁景觀建設也十分重要。以“黃河風情線”為例,作為蘭州核心景觀,可以類比芝加哥被稱作“華麗一公里”的密歇根大道景觀,兩者都是道路、建筑、文化和水文景觀的融合,賦予基礎設施與水道交通以藝術價值。要提升其文化價值和游覽體驗,借鑒芝加哥濱水城市規劃設計理念,側重行人的體驗感,將分散的景觀與生動的文化活動和商業建筑相結合,提升風情線的實際輻射力,打造舒適的濱水園林和優秀的文旅景觀。
(三)引導產業轉型與升級,重視企業培植與壯大
產業和企業的蓬勃發展對于一座城市的經濟實力、財政稅基、人才就業及居民收入有著顯著促進作用,可以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增添城市活力。參照芝加哥對商業環境的打造和諾丁漢對核心產業的扶植,蘭州市要著力為產業興盛和企業發展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打造必備設施和良好的營商環境。首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十四五”時期落實“產業振興”打造“蘭州制造”奠定堅實的基礎,著力提振能源加工業、電熱供應業、金屬制品業、化學制造業等傳統支柱產業;聚焦先進石化、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綠色冶金四大優勢產業集群,完善產業鏈體系,通過創新驅動、集群培育、產業配套、品牌建設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方式,大力扶植企業的發展革新,國企和民企并重,全面提升蘭州制造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其次,要順應產業科技革命和新興產業發展趨勢,發展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核燃料、節能環保、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煙草制品八大支柱產業集群。最后,要把握文旅產業發展機遇,依托華夏始祖文明、敦煌文化、黃河文化、絲綢之路文化、“一帶一路”建設等豐富的文化特色資源,辦好相關文旅盛會,搭建世界級的分享交流平臺,打造支撐經濟增長的發展引擎。
(四)塑造特色鄉鎮,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縣域經濟
甘肅省處于城市現代工業發展和農村傳統農業發展并行的狀態,要兼顧城鄉協調發展,大力支持縣域經濟,打造美麗新農村,堅持“以精致農業鞏固精準脫貧成果、以城鄉融合發展帶動鄉村振興”,發揮蘭州市核心輻射帶動周邊城鎮鄉村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參考諾丁漢周邊特色小鎮的塑造,發展當地特色支柱產業,建設配套生產服務設施,將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深度結合,提升服務承載力和旅游體驗感,中心城市帶動發展小鎮特色旅游業。蘭州市要在城鄉發展方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產業振興;精準施策布局,推動人才振興;深挖歷史文化,實現文化振興;堅持綠色發展,重視生態振興。在此基礎上使鄉村城鎮地區找到發展的支撐點和新動能,鞏固脫貧成果,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區域融合并進,激活蘭州市周邊鄉鎮發展。
(五)教育開路,促進中外合作,深化民心互通

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借鑒芝加哥和諾丁漢擴展高等教育院校影響力、助力城市聲譽和綜合實力提升的策略,將蘭州打造為區域文化交流平臺和教育中心。一是打造重點名校和尖端學科。建議以蘭州大學為切入點,學習芝加哥大學和諾丁漢大學的成功經驗,通過合理的校區選擇、精準的人才政策、穩定的資金投入,切實提升院校學術水平、師資力量及教育環境,做強做大尖端學科,增強綜合競爭力,以高效的成果轉換機制,將科研成果與城市發展緊密結合。二是拓展高校聲譽和學術影響力。培養頂尖名師學者,邀請全球專家參與科研項目、學術論壇和成果展示,提升權威性和話語權。三是充分發揮蘭州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在跨區域合作方面的作用。當前“一帶一路”建設正處在關鍵時期,文化和學術交流有助于促進民心互通和區域穩定合作,作為省會城市應積極推進以高校為平臺的跨國文化互鑒和人才交流活動,為長期深度交往提供基礎和保證,使蘭州成為地區性學術文化交流中心、經濟貿易合作平臺,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文化影響力。
(六)堅持科技創新為導向,積累城市發展的知識資本
全球經濟發展放緩,中國經濟發展受到逆全球化及西方貿易保護主義的掣肘,科技賦能不足的低端產業鏈脆弱性被放大,正是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我國重要的科研基地,蘭州應重視自身科技實力的培育壯大,借鑒先進經驗,把握優勢資源,激活創新賦能,提升核心競爭力。一要明確政策導向,逐年提升研究與開發(R&D)經費的投入,為研究和應用塑造良好生態,使科技創新有良好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參考芝加哥市,打造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吸引企業聚集并支撐著科技創新成果的不斷涌現。二要發揮科技產業和創新企業的帶動作用,建設并運營好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地區性“創新馬賽克”效應。參考諾丁漢生物城的優秀范例,通過科學技術和專利產品,將西北地區唯一一家大型生物高技術企業--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打造成帶動地區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三要加強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引進,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蘭州市擁有以蘭州大學、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為代表的千余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對于孵化科研技術知識成果有著天然優勢,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爭取在全國乃至全球科技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把握好科技創新這一城市發展的最強勁內生動力,打造西北科技創新高地。
(七)建設滿足現代化都市發展硬條件和軟需求的美好蘭州
建設現代化城市,要注重打造美觀的城市形態、完備的城市設施等外部硬條件,同時還需要考慮建設信息化智慧城市、低碳化綠色城市、安全化韌性城市的內在軟需求。一方面,蘭州市根據自身“兩山一河”的地理區位及狹長的城市形態,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城市空間結構,結合城市功能修建完備的基礎設施和通達的道路橋梁,兼顧功能性和美觀性,塑造屬于自己的獨特城市風格。另一方面,在大智移云時代要主動擁抱信息化城市智能管理模式,打造高效便捷、信息透明、預判精準的智慧城市;順應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需要,全方位塑造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建設綠色城市;以人為本重視居民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企業生產安全等方面,最大限度防范風險對城市造成的擾動,切實提升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蘭州市面臨著調整對外開放策略、深化產業轉型與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等亟待完成的任務,也趕上了國家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建設、生態能源戰略等時代機遇。雖然和美國芝加哥及英國諾丁漢市的發展現狀和經濟水平相比,蘭州市還有一定差距,但兩所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各自的定位與特點,面對的機遇與挑戰卻與蘭州市有諸多相似之處,這使得兩市經驗對蘭州市的發展規劃和戰略選擇、落實“強省會”行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作者單位:中共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
◆本文是中共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2022年度科研項目2022ZCQN0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