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院校是為國家培養高新技術人才的搖籃,當前,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應用于社會各界的諸多方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如何培養高素質的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成為社會各界人士及諸多學者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中,筆者對新時代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做闡述,并基于該專業的發展情況,提出了優化中職專業課教學的相關策略,希望能夠為該行業的發展以及人才團隊的建設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中職;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發展;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發展,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領域也迎來了科技創新,該行業的發展惠及了多個領域,為電氣設備及電氣系統的自動化控制、自動化調節等技術做出了極大貢獻,有效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從本質上講,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是為了節約人力成本并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該技術使用了各類先進的科學技術,力求達到無人操作生產線、無人監控生產產品流程的目的。從該技術的應用角度來講,此項技術具有極大的優勢,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夠確保工作質量。中職院校承擔著為國家輸送專業的電氣化工程技術人才的責任,但當前部分中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并不達標,為此,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形式,將電氣工程在我國的發展現狀融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意識到本專業學習的重要意義及社會價值;同時,還應當改變原有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新時代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現狀
(一)電氣自動化工程于我國的發展現狀
我國電力行業已全面引入了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并在我國電力系統及電力工程行業的發展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當今的社會經濟體系發展下,電氣自動化工程技術,大幅度提高了電力系統的工作效率,也促進了我國電力工程行業的長久發展,保障了電力工程的正常運行及其安全性、穩定性。但當前,該項技術在我國的發展,也存在著瓶頸問題,例如,電氣自動化技術中,網絡技術的設計方面存在一定紕漏,在網絡環境下,各項信息的傳輸效率較低,難以執行大規模的電力系統信息傳輸工作,致使自動化技術在信息傳遞方面存在一定限制,嚴重影響了電氣自動化工程的實際效果。
電氣自動化工程主要包含以下三類系統,以確保電力工程的正常運行及其安全性、穩定性:
1.智能化系統
智能化操作系統是電氣自動化工程中的核心技術,能夠實現電氣自動化工程的全面管理,切實提高電氣工程的運行效率。當前,智能化系統已經應用于我國電力自動化系統建設之中,利用智能技術,可以控制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減少在人工操作時出現的各類技術失誤問題。
2.動態監控系統
電力系統在日常運行過程中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在傳統的電氣工程運行中,需要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電力系統整體的運行情況進行定時檢驗及監測,確保可以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進行處理,以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電氣自動化工程中,引入了動態監控系統,能夠及時處理電力系統在日常運行過程中的各類突發情況,可以有效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引入動態監控系統后,該系統會將電力系統內部傳輸的各項數據及時反饋至監測設備,監測設備在分析此類數據信息后,可以第一時間察覺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的潛在風險或運行故障,同時,輔以智能化系統,對此類故障信息做出簡單處理,并將該信息參數傳至集中處理中心。
3.柔性輸電交流系統
柔性輸電交流系統在電氣自動化工程中應用后,可以進一步提高電力能源供應的穩定性。該系統通過使用遠程遙感技術及傳感技術,檢測當前電力系統中輸電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并對當前電力系統中的信息數據做出判斷,利用自動化技術,實時調整輸電情況,確保電力系統電力能源持續且穩定地供應,以此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柔性輸電交流系統可以與智能系統共同作用,用以調節電力系統的輸電性能。
(二)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的未來發展形勢
未來電氣工程的自動化一體化,是我國電力系統發展的必然走向。該項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國電力產業整體的經濟效益以及我國電力工程的發展速度。未來,該項工程在我國的發展,勢必要以提高行業專業技術水平、引進各類先進系統、采取自動化技術系統這三方面為主,方能真正意義上提高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實效。
首先,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團隊是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統研發及應用過程中的核心保障。當前,我國電力自動化專業人才緊缺,這正是導致我國自動化電力系統行業發展緩慢的核心因素。因此,中職院校必須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安排實踐類、探索類課程,以此提高該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
其次,我國在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發展的道路上,存在一些技術研發類障礙,因此,我國勢必要與部分國外的優質團隊達成合作,引進先進系統及技術,更新我國的技術設備,打破研發困境。
最后,在電力系統中,積極采用自動化系統技術收集各類數據信息,以提高對電力系統的監測及管理效率,從而進一步強化自動化電力系統的運行性能。
基于上述兩點,相關從業人員與行業領軍者應結合現代化電力系統的研發及發展目標,完善電氣自動化工程技術的創新路徑,方能真正意義上確保我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始終走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
二、基于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發展的中職專業教學策略
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專業在我國的發展時間不長,并且在中職教學領域中依然屬于新興專業。因此,部分教師還未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部分專業課課程設置并不完善,存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性不強、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老舊等問題,致使該專業教學質量始終難以提升。作為新興專業,其教學體系尚不成形,為此,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形式,結合現有學情及該行業在我國的實際發展現狀,制定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持續不斷地為國家輸送專業化的技術人才。
(一)創新教學理念,制定教學目標
作為新興學科,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專業的教學需要教師創新教學理念,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積極發揮教育職能,了解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專業在社會上的實用價值,同時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有序開展教學工作。教師應站在學生視角上,了解學情,明確當前學生發展狀況,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策略及教學目標,從而有效提高中職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專業的教學質量。
大部分的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能力較為薄弱,思考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教師教學時,需要考慮到學生的現實情況及學習能力,制定具有層次性的教學目標,以由淺入深的形式完成教學任務,將各類復雜、難懂的專業知識用更加生動、簡易的語言描述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另外,在課堂中,教師還要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平等的視角與學生溝通交流,傾聽學生的想法與建議,把握學生對課堂的反饋信息,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及時調整后續的教學方案或教學目標。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時,必須要以學生的實際能力為基礎,考慮到教材及專業需求,適當調整學習進度,提高該專業教學的針對性及有效性。
(二)加大資金投入,搭建實踐平臺
為進一步提高中職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專業的教學質量,中職院校勢必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搭建極具實踐價值的教育平臺。
首先,院校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氛圍,完善該專業教學的硬件設施,打造極具技術含量及實踐應用價值的實驗場所,突出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專業教學的核心優勢以及主要特色;還需要基于當前學校的現實情況,構建實驗教學平臺以及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確保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可以在實驗場所中得以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搭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開辦各類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例如,由院校出面組織“智能實踐技能大賽”等專業活動,并設立對應獎項,讓學生在比賽之中感受專業氛圍,并有效提高個人實踐能力。
其次,學校可以與當地的知名企業達成合作,打造校企一體化的人才培養計劃,帶領學生提前進入企業參觀,了解企業工作現狀與該企業的實際人才需求,從而提高學生對本專業工作的了解。若條件允許,學校也可以在企業中為學生安排實習崗位,讓學生走入工作崗位,體會專業工作性質及工作方法,此舉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該專業的認知及理解,讓學生真切意識到本專業的社會價值。除此以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與知名企業的高管取得聯系,聘請專業技術人才或企業管理層人員到校開辦講座,為學生普及當前市場環境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當今市面上的各類新興技術。
(三)更新教材內容,優化教學策略
電氣自動化工程專業的實用性極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確保教學目標與行業的發展現狀相符。中職學生畢業后便會步入工作崗位,為了確保學生的個人能力達到職業需求,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材內容及教材版本,確保當前的教學內容符合該行業的發展現狀。同時,教師需要關注該行業的前沿消息及最新科技,并在課堂中為學生做出講解與介紹,將此類新興技術的發展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或延伸,以完善本課教學內容,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在此基礎上,還應當優化該專業的教學策略,基于學生的現實發展情況,不斷深化教育形式及教學內容的改革。
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要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堂,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幫助學生真正掌握該項知識點,使學生可以在理論知識的學習后,將其應用于實踐之中。因此,在全新教學策略中,必須加入實操課程,以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考慮到當前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本課的實際教育內容,為學生布置實踐操作類課題,讓學生嘗試親自動手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專業應用能力。
首先,在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基于課本為學生講解本課教學重點。以電網事故、故障排除為例,在課堂中,教師通過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電網故障時,技術人員判斷故障的方法及手段,從問、看、摸、試四個角度,為學生展示故障判斷時的實操過程。在本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入思維導圖教學法,繪制故障判斷時工作人員實際操作的樹狀流程圖。
隨后,在學生大致掌握自動化技術下電網故障的檢查方法與排除機制后,教師引入實操環節,為學生設計“電氣自動化系統動態檢測設備故障排查”競賽,將班上的學生分為四個小組,讓每一組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在模擬實驗場景下親自操作,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故障排查,并給出相應的維修方案,最快完成任務的小組獲得本次比賽的勝利。
實操結束后,教師針對本次實操體驗創辦小組研討會,要求每一組學生在會上分享實操中遇到的問題或難點,為學生創設討論交流與自主表達的空間。在本次研討會上,學生的討論意識非常熱烈,并在團隊的幫助下解決第二小組故障排查中遇到的困難。
在此類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僅打造出了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高質量課堂,還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團隊精神等,創造了優質的學習環境,強調了學生的合作與溝通能力,對學生畢業后的職業發展極有幫助。
(四)提高教師能力,打造雙師團隊
中職院校需要打造一支具備極高能力的雙師型教育團隊,以教師個人的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及專業性持續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意識到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專業專業的實際價值。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其個人能力直接關系著該專業的教學質量,所以教師必須具備極高的職業能力及專業素養。作為新興領域的全新學科,在中職院校中,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專業的教師綜合素養參差不齊,甚至有部分教師不具備自動化電氣工程相關的實踐操作能力,僅限于在理論層面上對該專業的教學內容有所了解,還有部分教師因長期在教學崗位上,并不具備實際操作能力,導致其實踐能力退步,無法處理現實問題,此類情況均會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教師需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積極參與各類自動化電器方面的培訓課程。與此同時,該領域在目前的社會市場環境中,依然處于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所以教師還需要了解該專業領域在社會上的發展現狀,明確該專業的社會價值,研習電氣自動化領域的最新知識,拓寬個人的知識視野,確保個人專業能力符合當前的教學需求及行業發展需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專業依然處于發展、創新的摸索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該專業的發展現狀與當前學情,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確保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充分結合,加強學生對本專業知識的理解程度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我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的行業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專業化的技術人才。
作者單位:邵紅亮 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
參? 考? 文? 獻
[1]宋軍潮.中職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教學形式的創新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31):160-161.
[2]韋向葵.中職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教學的改革路徑探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05):153.
[3]于洋洲.中職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教學的改革路徑探究[J].職業,2019(24):34-35.
[4]鄒靜靜.中職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現狀與改革[J].亞太教育,2019(02):90.
[5]左娟.中職學校電氣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淺談[J].才智,2018(1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