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小琴
負重跑內容選自江蘇省編教參《科學的預設 藝術的生成——小學體育教師備課用書水平一(二年級)》中跑與游戲單元的第5課時。依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水平目標及對應課程內容,負重跑適合本學習主題中的課內活動內容。在前幾課直線、曲線、往返跑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創設模擬“井岡山下種南瓜”的主題勞動情境,學練夾、抱、背等負重方法,解決體驗負重跑時的身體平衡這一重點,感受負重跑的空間、方向、路線、節奏及速度等變化,突破全身協調用力、動作敏捷流暢的難點,發展肌肉力量、協調性、平衡能力等體能。同時適時進行避免碰撞、勞動后及時洗手等安全、健康教育。結合課外活動內容,本課不僅有助于學生進一步體驗移動性技能、促進體能發展,在培養勞動意識,堅持樂觀勞作、不怕吃苦等方面也有積極的意義。
授課對象為本校二年級(1)班共36名學生,其中男生17人,女生19人。本班學生有變向跑、牽手跑等學習經歷,對直線跑、曲線跑等身體移動時的方向、速度變化有初步的體驗,對學練負重跑充滿了期待。學校坐落繁華的高新區,學生絕大部分從小生活在城市,對田間勞動充滿好奇,但沒有躬身體驗的機會。在家長的悉心照顧下,雖說他們也參加家務勞動,但大部分學生上下學不需要步行,也不需要自己背書包,沒有體驗過負重的體力活。這是實施本課的不利方面,但對學生來講同時也是一種未知體驗的期待。通過主題課外活動的學習,學生能夠充分了解“井岡山下種南瓜”的時代意義,欣賞并學唱了相關勞動歌曲。

跨學科主題學習案例及實踐課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