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志國 李文習

財務管理是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工作的基礎和關鍵。只有財務管理工作扎實做好,合作社的經營收支核算、盈余及盈余分配計算和兌現等才能預期實現。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圍繞貫徹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制度》,在強化合作社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方面作出了一些嘗試,初步探索出以財務賬簿統一設置為基礎、以年度財務報表制度為督導措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規范化管理模式,較好地促進了縣域農民專業合作社整體質量提升工程穩步推進。
統一了會計賬簿設置和登記使用規范。自2015年初開始,即墨區從規范現有市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入手,逐步推行了統一的會計賬簿設置及登記管理模式,即由區農業農村局統一設計印制《農民專業合作社總賬》《現金(存款)日記賬》《經營收支明細賬》《固定資產明細賬》《庫存物資明細賬》《成員分戶賬》和《往來明細賬》等七類財務會計專用賬簿,并根據《即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會計核算制度》要求,統一會計科目設置及財務報表格式,結合政策、業務培訓,指導合作社統一建賬、按時記賬、定期結賬、定期編制財務報表,逐步解決合作社財務制度不健全、賬目設置不齊全、賬務登記不及時等問題,有效促進了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規范化。同時,即墨區還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總賬》《現金(存款)日記賬》《經營收支明細賬》等賬簿,需每年更換1次;《固定資產明細賬》《成員分戶賬》和《往來明細賬》等賬簿,不必每年更換,可連續累計使用。
建立了年度財務報表制度。2015年5月,即墨區農業農村局專門制定下發了《關于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度財務報表的通知》,明確規定轄區內所有正常經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都要按時報送年度財務報表,即“資產負債表”“盈余分配表”和“成員權益變動表”。報表填報要求一式三份,經辦人、理事長簽字和加蓋合作社公章后,于次年3月31日前報送所在鎮經管部門。報表時,需將合作社全年的會計賬簿和記賬憑證(含全部原始單據)一并報送,以便對照審查。鎮級經管部門收到合作社報送的“年度財務報表”后,要對照該合作社當年的會計賬簿及原始單據,逐項、逐筆進行審查核實。審核無誤后,加蓋單位公章,鎮級留存一份,返回合作社一份,上報區經管部門備案一份。同時,并將“農民專業合作社按時報送年度財務報表”規定為示范社參評必備條件之一。凡不按時報送年度財務報表,或財務報表編制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等問題的,均判定為“財務記錄不合格”,給予一票否決;在各類財政扶持項目推薦評審過程中,凡“財務記錄不合格”的,一般不予考慮。
試行了現場觀摩交流學習制度。自2020年以來,即墨區農業農村局利用培訓班或培訓會議的機會,提前安排部分基礎較好的示范社,讓他們把財務賬簿、記賬憑證、生產記錄、會議記錄等檔案資料帶到會議現場展示,給全體與會者現場觀摩。此類活動的開展,無論對展示者還是參觀者,都起到了正向激勵作用。同時,根據多數合作社的要求,還組織示范社自愿報名,輪換參加展示,即這次安排10家,下次再安排另外10家,給大家提供充分展示交流的機會。如此一來,整個系統內部就形成了一種“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有利于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和整體質量提升。
即墨區自實行農民合作社“年度財務報表制度”以來,共取得了三個方面成效。
一是督促了合作社規范建賬、及時記賬、定期結賬。檢查發現,有的合作社賬簿設置不齊全;有的賬簿設置之后基本不用,既不記賬,也不結賬;有的每年只記一次賬。實行“年度財務報表制度”以來,經過培訓指導,多數合作社基本實現了按月記賬、結賬的(農忙季節可以每季度結賬一次)目標。
二是提高了報表數字的真實性、準確性。在財務報表審查環節,要求報表中所有填報的數據無論大小,必須來自財務賬簿記錄,且完全一致。否則,一律不予審核通過。如此一來,杜絕了“虛構填報”“應付填報”等問題的發生。
三是促進了合作社其他方面的提升。有的合作社理事長、財務管理人員通過參加財務管理規范化業務培訓,提高了認識,掌握了規范提升的方式和方法,合作社示范級別越評越高,榮譽感、自豪感越來越強;有的合作社在各級輔導員的指導和幫助下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申辦了注冊商標和農產品質量認證;有的合作社在當地鎮政府幫助下,每年舉辦“文化節”,產品知名度越來越高,銷售狀況越來越好,合作社的凝聚力越來越強。總的來看,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帶動了合作社整體質量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