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木種植過程中,要想提升林木成活率,保證林木能夠正常成長,就必須要對種子進行良好撫育,通過科學方法來選擇優良種苗,并合理地應用各種有效技術措施,以保證幼苗能夠健康成長。
不同種子生長特點不同,一些苗木生長速度較快、長勢較好、抗風能力及抗病能力較強、抗蟲害能力較強等,這些都直接影響到了其綜合性能的優劣,進而對苗木整齊性及存活率產生一定影響。在苗木種子萌發過程中,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其中遺傳因素是決定其活力高低的主要原因,種子活力越強,其保存期限越長;反之,活力越小,則保存期限越短。活力值對種子休眠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活力值還受溫度影響。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各種遺傳因子對活力值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而導致了從父代到子代之間的差異。在進行雜交實驗時,為了獲得優良性狀或綜合特性強的種苗,往往要對其進行多次篩選。
要想提高種子品質,就必須收集及保存好種子。在收獲種子前,若沒有對種子進行充分處理,就很容易被細菌污染,從而影響種子正常生長,甚至導致種子死亡。因此,應根據林木不同成熟期,選擇最適合的采摘時機。在種子采收之后,一定要及時種處理種子,避免種子發生霉變和蟲蛀現象,保證種子不會被污染。其次,對幼苗種子進行去核、去皮等,再將苗木種子除雜,烘干,以便于貯藏和提高其壽命。
在采集種子后,要利用科學、合理的儲存手段延長苗木種子壽命,提高種子發芽率。苗木種子在貯藏過程中會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如溫度、濕度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種子成熟度、含水量及淀粉含量。種子需經過晾曬或干燥后才能減少苗木種子水分,保證其休眠,避免其在貯藏過程中爛根,造成經濟損失。在苗木種子貯藏過程中,必須調控貯藏環境,不同樹種萌發環境不同,要嚴格控制苗木種子生長環境溫濕度,濕度過大,種子易潮濕,氣溫過高,會造成種子萌發或腐爛,還會加重種子對淀粉含量的耗損,導致出苗率低。淀粉是種子主要供能物質之一,為了提高苗木種子含水量和降低種子淀粉含量,需對種子進行不同程度的干燥,將干燥后的種子置于一定溫度條件下,待水分達到一定值后再進行烘干處理,這樣既可減少種子淀粉含量,又有利于篩選種子;如果在低溫條件下保存種子,不僅不會降低發芽率,反而會提高發芽率,同時還能夠使苗木生長健壯。可將苗木種子放入-5℃左右冰箱中冷藏一段時間后取出備用。
必須借助機械設備播種種子,以便精確控制播種間距,為不同種類的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長空間,進而提高生長發育速度。
播種時,要想確保苗木生長均勻,擁有較為整齊的性狀,對苗木進行分類是至關重要的。實際播種時,針對不同種類的苗木,可采取不同管理措施,針對同一類苗木,可采取同一種管理措施,確保苗木生長環境一致、生長速度一致,同時擁有較為整齊的性狀。
在苗木成長過程當中,科學調控苗木成長環境也是至關重要的,苗木生長環境控制主要包括光照、溫度和濕度等方面。其中,光照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直接關系到樹木正常生長。在實踐中,管理人員要能結合苗木生長情況來合理調節影響要素(如表1),科學控制土地肥力。

表1 苗木環境控制
為了確保苗木生長整齊,可應用一些培育控制技術,實現苗木培育適宜性與一致性。樹苗培育控制技術包括間苗、切根、切頂及分級,管理者必須妥善應用,為種子生長發育提供必要的保障。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加強,對林業資源開發及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進一步推動了林業事業快速發展。在實踐中,相關工作人員要根據林木特征科學栽培,促進林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