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大腸桿菌病是臨床病型復雜、傳染性較強的一種條件致病菌。隨著中國雞業養殖的大規模、集約化發展,該病爆發則會造成大規模病雞死亡,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該病治療主要采用抗生素,為了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許多養殖戶過量使用抗生素,導致雞肉和蛋中的藥物殘留過多,威脅食品安全;同時大量使用抗生素還會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近幾年,中藥制劑在畜禽養殖中的應用研究已經越來越普遍,本研究選用自擬的復方中藥制劑對感染大腸桿菌病的雞群進行治療,以期提供一種安全無副作用的治療方法。
1.1.1 試驗藥物
自擬復方中藥成分為:穿心蓮10 g、黨參14 g、蒼術7 g、秦皮4 g、苦參堿8 g、黃芩10 g、白芍6 g、白頭翁11 g、金銀花10 g、蘆薈5 g、石榴皮4 g;諾氟沙星購于某獸藥公司。
1.1.2 試驗動物
試驗雞群選用某規模養雞場的患病雞,經臨床癥狀、解剖和分離鑒定確診為雞大腸桿菌病。
隨機挑選規格統一的確診為雞大腸桿菌病的600 羽雞,隨機分為5 組,對照組、抗生素組和復方中藥Ⅰ 組、復方中藥Ⅱ組、復方中藥Ⅲ組,每組治療方案參加表1;每組120 羽,分3 個水平,每個水平40 羽;統計好治愈率、好轉率、無效率及死亡率。

表1 試驗分組及治療方案
試驗各組雞群均單獨飼養,同時保證充足飲水及舍內環境衛生。
試驗記錄雞的治愈率、好轉率、無效率及死亡率數據,使用SPSS 20.0 軟件進行處理,結果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 表示各組差異顯著,P>0.05 表示各組差異不顯著。
由表2 可以看出,抗生素和復方中藥制劑對雞大腸桿菌病均起到治療作用;其中,復方中藥Ⅱ組治愈率顯著高于抗生素組、復方中藥Ⅰ組、復方中藥Ⅲ組(P<0.05),無效率顯著低于抗生素組、復方中藥Ⅰ 組、復方中藥Ⅲ組(P<0.05);好轉率和死亡率4 個試驗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復方中藥Ⅱ組在治療雞大腸桿菌病上的效果優于其它試驗組。

表2 復方中藥治療雞大腸桿菌病效果
中草藥具有抗炎、抑菌和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同時價格低廉,無殘留、無副作用,不產生耐藥性,是目前抗生素最理想的替代品;有研究發現,中藥復方能夠達到調整患病畜禽機體生理狀態的作用。本研究發現0.60 g/mL復方中藥在治療雞大腸桿菌病上的效果優于抗生素組、0.30 g/mL 復方中藥組和0.90 g/mL 復方中藥組;說明該中藥方劑在治療雞大腸桿菌病上的效果優于抗生素組,同時合理的用藥量對于發揮中藥在治療雞大腸桿菌病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對于不同的中草藥配置組合療效及有效成分和作用機理還未進行深入研究,還需廣大學者繼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