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鐘小旭, 毛嶺, 張其婭, 童伊翔
(1.遵義市紅花崗區口腔醫院 正畸科, 貴州 遵義 563000; 2.貴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修復種植科, 貴州 貴陽 520100)
安氏Ⅱ類錯牙合是一種常見錯牙合畸形疾病,主要是因后天發育、先天遺傳等因素引起的,多見于青少年人群。臨床資料顯示,安氏Ⅱ類錯牙合可導致青少年患者咀嚼及顳下頜關節異常,并可對其面部容貌造成一定影響,繼而可使患者出現自卑等負性情緒,不利于其心理健康[1];安氏Ⅱ類錯牙合如不及時矯治,可引發牙周病、齲齒及顳下頜關節疾病,故及早治療該疾病至關重要[2]。直絲弓矯治技術是安氏Ⅱ類錯牙合的主要治療方式,傳統治療方式中排齊、整平、內收、轉矩是分階段進行的,操作較復雜,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不利于疾病康復。全同步帶狀弓矯治是基于直絲弓矯治技術發展而來的矯治技術,它是寬面入槽的熱激活絲,可以讓排齊、整平、關縫隙同步進行,從而實現三維牙齒移動[3],該治療在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中的應用尚處于探索階段。本研究觀察全同步帶狀弓矯治技術用于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矯治對軟硬組織變化的影響,為該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以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6例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 符合安氏Ⅱ類錯牙合的診斷標準[4];(2)7~18歲;(3)首次接受正畸治療;(4)患者均簽署入組同意書。排除標準 :(1)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2)合并傳染性疾病患者;(3)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4)有唇裂、腭裂等先天畸形患者;(5)合并精神疾病以致不能配合治療者;(6)合并免疫系統疾病患者;(7)合并惡性腫瘤疾病患者;(8)合并出血傾向者。106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1.2.1對照組予以傳統直絲弓矯治技術治療 對患者采用直絲弓矯正器進行正畸治療,使用托槽定位器進行粘貼托槽,初始弓絲采用0.012 inch NiTi圓絲,在排齊階段使用尖牙向后結扎;并將0.012、0.014、0.016 inch的NiTi圓絲按順序依次進行排列,末端回彎,在牙列排齊后放置不銹鋼0.019×0.022 inch的NiTi不銹鋼方絲整平牙弓,調整咬合關系,關閉間隙;在拆除直絲弓矯治器后醫囑患者堅持佩戴保持器。患者接受正畸治療持續時間12~18個月。
1.2.2觀察組予以全同步帶狀弓矯治技術治療 觀察組患者矯治部位均粘上帶狀弓頰面管,上下頜均黏帶狀弓Ⅱ類托槽,搖椅弓朝向齦方方向放入0.022×0.016 inch帶狀弓熱激活絲,上下弓絲均入槽結扎,上下頜初始均采用輕Ⅱ類牽引;將牙列基本排齊后均替換為0.025×0.017 inch的超彈帶狀弓NiTi弓絲;入槽的弓絲需重新結扎后扎緊,自動結扎轉矩,調節前牙覆合覆蓋,最后用0.025×0.017 inch不銹鋼帶狀弓絲進行調整。治療全程時間為12~18個月。
1.3.1臨床療效 于治療后18個月時評價其療效,顯效:癥狀完全消失,無炎癥,咀嚼功能正常,未見瘺管、松動,經X片檢測顯示尖周無陰影;有效:癥狀改善,偶發性咀嚼不適,未見瘺管、松動,有輕微叩痛,X片結果顯示根尖縮短,有吸收;無效:癥狀無改善或明顯加重,咀嚼功能降低,牙松動,X線片可見陰影[5]。比較兩組患者術中椅旁操作時間和前牙牙列排齊時間。
1.3.2口腔攝片指標 頭顱定位儀檢測患者口腔攝片指標,包括軟硬組織指標。拍攝時要求患者牙齒處于正中牙合位,嘴唇放松。軟組織指標包括鼻唇角(NLA),即鼻下點-鼻小柱點連線和鼻下點上唇突點連線前交角,反映上唇與鼻底的位置關系;上唇突度(ULP),即上唇突點到鼻下點(Sn)-軟組織頦前點-(Pos)連線距,下唇突度(LLP),即下唇突點(LL)到Sn-Pos連線距,鼻凸度鼻凸度(Pn-Sn)硬組織指標包括SNA(上齒槽坐點構成角)、L1-MP(下中切牙長軸與下頜平面相交之上內角)、UI-NA(上中切牙切緣與鼻根點-上牙槽座點連線的垂直距)及L1-NB(上中切牙切緣與鼻根點-下牙槽座點連線距)。
1.3.3牙齒咬合力 測量患者治療前及治療結束時的咬合力,以過篩法檢測咀嚼功能,讓患者咀嚼熟花生5 g,30 s,取殘渣加入水500 mL,充分搖晃后靜置,取上清液經可見光分光光度計進行檢測,吸光度數值越高表明咀嚼功能越好。
1.3.4美觀度 采用IOTN-AC評分評價患者面容美觀度[6],于治療前及治療結束時分別用10張不同角度錯牙合畸形的黑白照片,按照其畸形程度分別給予評分0.5~5.0分(治療前后10張圖片進行綜合評估),分值間隔為0.5,讓患者選擇1張反映自身錯牙合畸形程度照片,分值越高表明其畸形程度越嚴重,即患者美容美觀度越低。
1.3.5牙周健康指標 以牙齦指數(gingival index,GI)、菌斑指數(plaque index,PLI)、探診深度(probing depth,PD)評估患者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的牙周健康程度。
1.3.6并發癥 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牙根吸收等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術中椅旁操作時間、前牙牙列排齊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567、4.561,P<0.05)。見表1。

表1 兩組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患者一般資料和治療情況比較
觀察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67,P=0.027)。見表2。

表2 兩組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NLA、ULP、LLP及Pn-Sn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NLA、ULP小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LP及Pn-Sn大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患者軟組織指標
兩組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患者治療后SNA、UI-NA小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1-NB、L1-MP大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患者治療前后硬組織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牙齒咬合力、咀嚼功能及IOTN-AC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牙齒咬合力、咀嚼功能優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IOTN-AC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患者治療前后咀嚼功能及美觀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牙周健康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GI、PLI評分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PLI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PD大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兩組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患者治療前后牙周健康指標比較
對照組出現牙根吸收1例,觀察組未出現嚴重并發癥,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錯牙合畸形是指牙齒與顱面部關系異常而導致的牙齒錯位、排列異常及咬合關系異常等,多是因先天因素引起[7-8]。安氏Ⅱ類錯牙合是一種常見的錯牙合畸形類型,不僅可影響口頜系統功能,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牙齒及面容美觀度。既往研究發現,快速生長發育期是安氏Ⅱ類錯牙合治療的最佳時期[9],故本研究以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患者為主體,分析了全同步帶狀弓矯治技術對該類患者的治療效果。既往多采用傳統直絲弓矯治技術治療,可減輕患者錯頜畸形程度,并可改善患者面容美觀度,但其在進行牙齒矯正時排齊、整平、內收、轉矩是分階段進行的,牙齒往復移動可影響患者牙周健康,進而影響矯治效果[10-12]。而全同步帶狀弓利用超彈性及熱激活方絲的窄面彈性及寬面剛性性能,同時滿足牙列的排齊及牙列平面的支持作用,以內收為主導,可實現排齊、整平、轉矩同步進行[13-14]。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NLA、ULP及SNA、UI-NA小于對照組,LLP、Pn-Sn及L1-NB、L1-MP大于對照組,表明相比于傳統直絲弓矯治技術,全同步帶狀弓矯治技術治療的有效率較高,且可改善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患者軟硬組織異常,與既往研究結果相符[4],這主要是與全同步帶狀弓矯治技術治療時帶狀弓絲與帶狀弓托槽溝底的‘面對面結構’實現了可靠的牙齒精確轉矩和自動轉矩機制有關。帶狀弓絲結合相適配的帶狀弓托槽槽溝結構,既在牙列平面的前后向提供了足夠強大的咬合平面支持和控制能力,又在牙列的唇舌向提供了優秀的牙列排齊機制。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椅旁操作時間、前牙牙列排齊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提示該方法治療可縮短治療時間,這主要與全同步帶狀弓矯治技術治療使用新型弓絲,可減少弓絲彎制和更換次數有關。臨床資料顯示,青少年因處于生長發育期,上下頜骨發育可塑性較大,進行矯治的效果往往較成年人更明顯[15-16]。目前該疾病的矯治目標可滿足美觀性的同時,保證口腔正常咀嚼功能。全同步帶狀弓矯治技術是以“牽引內收為主導,同時進行排齊、轉矩、打開咬合等牙列三維方向的全同步牙齒移動”,可優化固定矯正器牙移動機制[1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牙齒咬合力、咀嚼功能優于對照組,提示該方法治療可改善患者咀嚼功能,這主要是因為全同步帶狀弓矯治技術治療時使用新型弓絲,可減少弓絲彎制,使得結構更加穩定,進而可改善患者咀嚼功能。
錯牙合畸形除了可導致患者口腔功能異常外,還影響了患者面容美觀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對青少年的心理狀況造成消極影響,導致自信心降低、內心焦慮等,故改善患者面容美觀度極為重要[18-19]。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治療后IOTN-AC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對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給予全同步帶狀弓矯治技術治療,可提高面容美觀度,這主要與該方法治療可改善軟硬組織異常有關[20]。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PLI評分高于對照組,PD大于對照組,表明該方法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牙周健康程度,這主要因為全同步帶狀弓矯治技術治療時使用新型弓絲可自動低摩擦力,并能自動保護支抗,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牙齒往復移動對牙周健康的不利作用。另一方面,患者治療后牙齒排列整齊,可有效消除口腔內部分病理因素,進而可提高牙周健康程度。
綜上所述,全同步帶狀弓矯治技術應用于青少年安氏Ⅱ類錯牙合的矯治效果較好,可改善軟硬組織異常,提高咀嚼功能及牙周健康程度,并能改善患者面容美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