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瑤 高博 臧宇婷
城市更新背景下,老舊社區應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創造更高價值,滿足當前居民的使用需求。現階段我國在社區建設方面存在不足,部分社區甚至不能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存在服務管理不到位、環境品質差、設施維護不及時、安全保障缺乏、場地設計不合理、公共空間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影響居民的生活體驗,同時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多,國家開展了一系列的適老化實踐,提出在社區內建設適老化設施并設置老年服務站,因此老舊社區改造工作得到各界高度重視。
白塔社區位于沈陽市大東區大北街道,東起太平橋巷,西至小北街,南起北順城路,北至天后宮路,占地面積10.7hm2,建于1991年。社區內共有住宅樓38棟,住戶3167戶,常住人口7800余人。社區內包含白塔小學、杏壇小學、杏壇幼兒園、藝佳幼兒園等教育設施,毗鄰實驗中學。
白塔社區內缺乏系統的人行道,存在人車混行現象。缺乏系統的停車規劃,導致部分路段道路寬度無法滿足消防規范要求。不同公共活動場地之間規劃均質,未進行針對性和差異性設計。整體規劃不滿足完整社區理念下安全健康的社區空間和慢行系統建設要求。
白塔社區在基礎公共服務設施方面,缺少社區老年服務站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在社區便民商業服務設施方面,缺少社區綜合超市和快遞服務驛站,商業業態類型單一、老舊;在市政服務設施方面,缺少機動車停車位、充電設施、無障礙設施、慢行系統。
白塔社區內存在較多公共活動場地,但場地內缺少配套設施和綠化,大多為硬質鋪裝場地,上設幾處座椅,空間形式單一,環境較差。住宅建筑立面破舊,存在褪色和墻皮脫落現象,社區內底層商業空間界面雜亂,存在占用人行道現象。
從建設發展的角度來看,白塔社區缺少合理有效的規劃設計,面對白塔社區內部分場地空間利用率低的問題,通過實地調研和居民走訪方式對社區場地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存在的問題,最終提出功能空間新建、功能空間拆除重建和既有設施功能置換3種改造策略。
白塔社區內需要新建的功能設施包括停車設施、自助快遞服務設施以及室外活動設施等,鑒于社區場地有限但需要新建的功能空間較多,新建部分采用空間容積大且造價低的集裝箱形式,同時還可減少環境污染;在實地調研過程中發現白塔社區內廢棄自行車棚較多,所處區位較好,但使用率較低,因此結合居民意愿,將建筑結構、外立面破損嚴重,不具有再利用價值的兩處廢棄自行車棚拆除,釋放場地空間,將拆除后的空間進行視域模擬后重新規劃利用,使社區北側區域視域有明顯改善;調研過程中發現居民對社區內廢棄鍋爐房改造意愿強烈,故結合居民生活習慣和行為需求對鍋爐房進行功能置換,使老建筑煥發新活力,重新被社區居民使用。
白塔社區南側有1座廢棄鍋爐房,為局部3層的磚混結構,現階段鍋爐房內部功能已停止使用,但建筑結構及內部空間保存較好,具有再利用價值。基于園區調研分析,結合其大層高、大開間特點,置入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健身場館、社區老年服務站三大功能。改造后的鍋爐房各部分之間彼此聯系又相互獨立,均設獨立的出入口,方便居民快速直接地到達各個功能空間。
社區老年服務站有3層,考慮到老年人行動不便,建筑內加裝2部電梯,其中1部為擔架電梯。首層結合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康復訓練室、心理咨詢室、食堂、餐廳等功能;2層主要為休息和娛樂活動區,設有雙人短期日間照料單元、浴室、休息室、多功能活動室、文體活動室、讀書室、網絡室和工作人員辦公室;3層改造后的功能為老年大學、多功能活動室和工作人員辦公室。各功能區的面積設置及組合方式嚴格參照建標143—2010《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準》。
社區衛生服務站設在鍋爐房1層西側,與社區老年服務站結合設置,既方便老年服務站老年人就醫,又緊鄰社區道路和停車場,方便社區居民到達。功能上充分考慮社區居民使用需求,增設專門針對老年人的訓練活動室、羽毛球場和設施訓練場,為社區居民提供室內健身活動場所。關注無障礙設施的設置,在建筑各出入口均設置無障礙坡道,所有衛生間均設置無障礙廁位,建筑內部走道寬度均滿足輪椅通行要求。
將白塔社區內廢棄車棚結合其所在位置改造為不同功能,處于學校附近的改造為服務于學生和家長的商業服務設施,處于居民日常休息下棋場所的改造為棋牌娛樂空間,保留居民原有生活習慣。最后補足白塔社區內市政配套設施,將鍋爐房南側的空地改造為社區停車場,設置立體停車設施、新能源電動車充電設施和無障礙停車位,使白塔社區滿足完整社區的建設要求。
將白塔社區內人流量較大、場地開放程度較高的地塊改造為娛樂活動空間,提供全年齡段共享的社區娛樂活動場所,實現社區活力更迭。在北側中心廣場旁設置社區劇場和兒童活動廣場,同時考慮社區人群的不同需求,結合景觀空間設置較為安靜的休閑空間,通過環形健身步道串聯,社區劇場設有環形座椅,日間可供居民休憩交流,傍晚可用于跳舞及播放露天電影,是社區居民的綜合聚集場所,兒童活動廣場設置沙坑、滑梯、單雙杠等兒童活動設施,活動區周圍設座椅,供家長休息(見圖1);在中部和南部設置兒童活動空間、器械活動空間和娛樂創意空間,空間彼此獨立又通過健身步道連接,采用環形步道和貫通式步道結合的交通組織方式(見圖2)。

1 北側中心廣場旁改造示意

2 中部和南部地塊改造示意
從完整社區理念入手,對白塔社區環境現狀進行調研,總結出場地利用率低,配套設施不足,空間形式單一、界面雜亂問題,通過對標《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指南》,針對性地從布局優化、功能修補、空間整合3個方面提出改造策略,為我國完整社區理念下的老舊社區改造提供一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