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美玲

文題亮相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亞歷山大大帝未即位時,每當聽到其父王在外打勝仗的消息,就憂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親征服了,自己將來再無用武之地。
材料二: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對宋人來說,唐詩既是豐厚的遺產(chǎn),也是巨大的挑戰(zhàn)。所以,有人說,有唐詩做榜樣,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這兩則材料引起了你怎么樣的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思路導引
這是一則材料話題作文,寫作的關鍵在于把握兩則材料的共同話題——如何面對強者。
材料一中,亞歷山大大帝未即位時,聽到父王打勝仗的消息就憂心忡忡,擔心自己將來沒有用武之地,說明面對強者的他有憂患意識。最終亞歷山大大帝成就斐然、聞名于世必然與這種憂患意識分不開。當然,亞歷山大的成功不僅僅在于其憂患意識,還在于其努力奮進的行為。
材料二中,對于宋人來說,唐詩是豐厚的遺產(chǎn),給自己樹立了榜樣,但同時也是壓力,很難再寫出超越唐詩的作品。但最終宋人另辟蹊徑,將宋詞推向了文學的高峰。這說明宋人在強大的前人成就面前并沒有自怨自艾,而是轉(zhuǎn)換賽道,勇創(chuàng)新高。
綜合兩則材料,面對強者的態(tài)度有:視強者為壓力,變壓力為動力,在憂患中奮進;視強者為巔峰,避其鋒芒,另辟蹊徑,勇創(chuàng)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