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惠瓊
作家名片
作品介紹
《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浙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出版)收錄了莫泊桑25部短篇小說,所有著名代表作均包含其中。本書分為普法戰爭、悲喜職員、鄉村軼事、愛與情欲、怪誕故事五個篇章,既囊括了如經典必讀名篇《羊脂球》、中學語文課文《我的叔叔于勒》、課外推薦必讀《項鏈》等,也收錄了讓人笑出眼淚的鄉村故事《圖瓦》、控訴殘暴戰爭的名篇《兩個朋友》、文字唯美的《月光》、講述如泣如訴的愛情悲劇的《修軟墊椅的女人》等。
精段選讀一
羊脂球(節選)
那輛笨重的馬車搖晃起來,旅行又開始了。
開初,誰都不說話。羊脂球不敢抬起頭來。同時覺得自己對于同車的人懷著憤慨,覺得自己從前讓步是受了委屈的,是被普魯士人的嘴唇弄臟了的,然而從前把她扔到普魯士人懷抱里的卻是這些同車旅伴的假仁假義的手段。
……
在路上走過了三小時,鳥老板收起了紙牌,他說道:“餓了。”
于是他妻子摸著了一個用繩子縛好的紙包,從中取出了一塊冷的牛仔肉。她仔仔細細把它切成了一些齊整的薄片兒,兩口子動手吃著。
“我們是不是也照樣做。”伯爵夫人說。有人同意了,于是她解開了那些為了兩家而預備的食品。那是裝在一只長形的陶質缽子里的,缽子的蓋上塑著一只野兔,表示那蓋著的是一份野兔膠凍,一份美味的冷食,看得見一些凍了的豬油透在那種和其他肉末相混的棕色野味中間,像是許多雪白的溪澗。另外有一方用報紙裹著的漂亮的乳酪干,報紙上面印的“瑣聞”的大字標題還在它的腴潤的表面上保留得清清楚楚。
兩個嬤嬤解開了一段滾圓的香腸,那東西的蒜味兒很重,戈爾弩兌把兩只手同時插進了披風的兩只大衣袋,從一只衣袋里取出了四個熟雞蛋,從另一只里取出了一段面包。他剝去了蛋殼扔到腳底下的麥秸當中,就這樣拿著蛋吃,使得好些蛋黃末兒落在他那一大簇長胡子當中像是好些星星一般掛著。
羊脂球在慌忙中起床的時候是什么也沒有打算的,現在望著這些平平靜靜吃東西的人,她氣極了,因為憤怒而呼吸迫促了。開初,一陣騷動的暴怒使得她肌肉痙攣,她張開了嘴預備把一陣升到嘴邊的辱罵去斥責他們的行為,不過因為憤怒扼住了嗓子,她簡直不能夠說話。
沒有一個人望她,沒有一個人惦記她。她覺得自己被這些顧愛名譽的混賬東西的輕視淹沒了,當初,他們犧牲了她,以后又把她當作一件骯臟的廢物似的扔掉。于是她想起她那只滿是美味的提籃,那里面本來盛著兩只膠凍鮮明的子雞,好些點心,好些梨子和四瓶波爾多的名產紅葡萄酒,第一天通通被他們饕餮地吃喝得干干凈凈。末后,她的憤慨如同一根過度緊張的琴弦中斷了似的忽然下降了,她覺得自己快要哭了。她使出了驚人的努力,鎮定了自己,如同孩子一般吞住自己的嗚咽,但是眼淚出來了,潤濕了她的眼瞼邊緣,不久兩點熱淚從眼睛里往外流,慢慢地從頰部往下落,好些流得更迅速一些的眼淚又跟著來了,像一滴滴從巖石當中濾出的水,有規則地落到了她胸脯突出部分的曲線上。她直挺挺地坐著,眼光是定著不動的,臉色是嚴肅而且蒼白的,她一心希望不至于有人看見她。不過伯爵夫人偏偏瞧出來了,用一個手勢通知了丈夫。他聳著肩膀仿佛就是說:“您要怎么辦,這不是我的過錯。”鳥夫人得勝似的冷笑了一聲,接著就低聲慢氣地說:“她哭自己的恥辱。”
兩個嬤嬤把剩下的香腸用一張紙卷好了以后,又開始來禱告了。
這時候,戈爾弩兌正等著那四個雞蛋在胃囊里消化,他向對面的長凳底下伸長著雙腿,仰著身子,叉著胳膊,如同一個人剛剛找著一件很滑稽的玩意兒一般因此微笑,末了他開始用口哨吹起了《馬賽曲》。
所有的臉兒都變得暗淡了。這首人民的軍歌顯然使得同車的人很不開心。他們都變成神經質的了,受到刺激了,并且如同獵犬聽見了手搖風琴一般都像是快要狂吠了。戈爾弩兌看出了這種情況,他的口哨就吹個不停了。甚至于有時候,他還輕輕地哼著好些歌詞:
至情,愛國的神圣的至情,
你來領導支持我們的復仇之手,
自由,我們十分寶貴的自由,
你帶著你的防護者來戰斗!
路上的雪凍成比較堅硬的,車子走得比較快了,經過旅行中的好些慘淡的鐘點,在傍晚的時候顛簸晃動個不停,再后些時,車子里變成了黑暗世界,一直走到吉艾卜為止,戈爾弩兌始終用一種猛烈的不屈不撓態度吹著他這種復仇意味的單調口哨,強迫那些疲倦而且生氣的頭腦從頭到尾地傾聽他的歌唱,去記憶每一句被他們注意節奏的歌詞。
羊脂球始終哭著,并且不時還有一聲忍不住的嗚咽,在兩段歌詞的間歇中間在黑暗世界里傳出來。
(有刪改)
賞讀感悟
選文的時間節點是在普魯士軍官對羊脂球提出過夜要求,高貴者們施展各種伎倆逼她就范,她為拯救眾人而委屈自己之后。羊脂球以為這就算得上有美麗的品質了,但高貴者們早就忘了她的恩情,還更鄙夷她了。選文通過神態、動作、語言和心理的描寫,使這群高貴者原形畢露,形象地反映出資產階級在這場戰爭中所表現出的卑鄙自私和出賣別人的丑惡嘴臉。
精段選讀二
兩個朋友(節選)
他們開始平心靜氣地討論起來,這對性情溫和、見識有限的朋友試圖用他們老百姓的道理來辨明這些重大的政治問題。最后,他們達成共識:人類永遠不會自由。瓦勒良山隆隆的炮聲一刻不曾停息,炮彈摧毀法國老百姓的房屋,粉碎無數人的生活,葬送鮮活的生命。多少夢想化為泡影,多少歡樂和期待落空,多少夢寐以求的幸福就此終結,在母親的心頭,在妻子的心頭,在女兒的心頭,留下永遠無法治愈的創傷,從這里,一直蔓延到遠方。
“這就是生活。”索瓦什先生感慨。
“不如說,這就是死亡。”莫里索微笑。
但是,他們突然嚇得打了好幾個寒戰,因為他們清晰地感覺到身后有人走動。轉頭一看,只見肩膀旁挨著四個人,四個披掛武器、留胡子、孔武有力的大漢,他們穿著仆人似的軍裝,戴平頂軍帽,正舉槍瞄準他們的臉。
兩根釣竿頓時從他們手里滑落,掉到河里,順水漂走了。
他們立刻就被捉住,捆起來帶走,扔進了一只小船,押送到對面的馬朗特島。
……
“我看,你們是兩個被派來窺探我軍的間諜。我既然捉了你們,就要槍斃你們。你們假裝釣魚,是為了更好地掩護你們的計劃。你們落在了我的手上,活該倒霉,這就是戰爭。”
“不過,既然你們是從前哨站出來的,自然知道回去的口令。把口令給我,我就饒了你們。”
兩個朋友面如死灰,肩并肩站著,雙手有點神經質似的輕微搖晃起來。他們并沒有開口。
軍官接著說:“誰都不會知道這件事,你們安安心心地回去,這樁秘密就跟著你們永遠消失了。可是,如果你們拒絕給我口令,那,可只有死路一條!而且立刻就死!你們自己選吧。”
兩個朋友依舊一動不動,一言不發。
……
軍官開始發令。士兵們齊刷刷舉起武器。
此時,莫里索的目光偶然落在幾步以外草叢里的裝滿魚的網兜上。
在一縷陽光的照射下,那堆還在掙扎的魚閃著銀光。他幾乎要昏過去。盡管他強忍住,還是熱淚盈眶。
他結結巴巴地說:“再見了,索瓦什先生。”索瓦什先生回答:“再見了,莫里索先生。”
他們握了握手,渾身不由自主地哆嗦著。
那軍官喊了聲:“開槍!”十二支槍同時響起。
(有刪改)
賞讀感悟
選文選自于小說的結尾部分。寫了兩個朋友在戰火硝煙里冒險出城、被俘后寧死不屈而就義的故事,譜寫了一曲戰爭中的生命悲歌。兩個朋友的人性之美中最動人的莫過于對美的向往與追逐。他們可以為了追求釣魚這簡單的有些單調的美好而置戰爭和危險于不顧。這樣的人性之光與殘暴無情的德國軍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呼喚了人性的高尚和友誼的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