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成斌
晚風吹來,海面泛起點點波光。
我站在祖國最南端的一座小礁盤上,迎著咸濕的海風,捋了捋汗濕的迷彩服。結束一天的忙碌,看著夕陽一點點融入大海,映照出火紅的余暉,我享受著短暫的愜意。
深海孤礁,遠離祖國大陸。3個月前,我從首都北京跨越數千公里,在海上漂了多日,才來到這里。上礁后,我主要負責操作裝備、接收數據,并利用專業知識進行數據處理,為守礁官兵提供業務支持。
去年8月,我從陸軍工程大學畢業,分配至戰略支援部隊某中心工作,駐地在北京。
走出學校,來到祖國“心臟”,我躊躇滿志:“在最美的年紀實現人生價值!”
很快我發現,一切沒有這么簡單。來到單位,在高級工程師馬猛的帶領下,我第一次走進值班大廳。看到同事們熟練地處理業務,敲擊鍵盤聲和交流聲此起彼伏,他們嘴里的那些專業名詞,讓我感覺自己是個“外人”。了解單位特點后,我有點慌了:軍種和專業的改變,就像一艘船,突然開到了一片陌生海域,我不知道哪里才是正確的航向。
了解到我的不安,馬猛拍拍我的肩膀說:“重要的不是以前干過什么,而是以后要干什么。”對于這句話,當時的我并沒有太深的體會,只能硬著頭皮從頭學起。
像在上軍校時一樣,我給自己制訂了一份“逆襲計劃”。當我把專業書籍和資料都搬到辦公室時,腦海中瞬間蹦出了一個詞——任重道遠。
那段時間,我依然保留著上大學時記筆記的習慣,邊學邊查邊記。我驚喜地發現,書本中的知識雖然陌生,但許多內在邏輯正是我在大學課堂上建立起來的。而我在大學積累的信息素養,讓我學起新的專業來事半功倍。
我的業務能力很快得到提升,去年年底,已經能夠獨立值班。第一次值完班走出大樓時,陽光正好打在臉上,我閉著眼,享受著這一刻的放松與愜意。
也許是看到了我的努力,不久,上級賦予我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前出到某島礁開展業務工作。
作為一名從陸軍院校畢業的新干部,我是個“旱鴨子”,想到即將奔赴祖國最深最藍的那片海域,不禁難掩內心激動。坐在飛機上,我滿腦子都是藍天、白云和海鷗。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轉乘海上,幽暗的船艙、嘈雜的聲音、劇烈的晃動,讓我很快“破防”,直吐得昏天黑地。上島后,除了干好業務,我還要協助守礁官兵開展日常勤務工作。
高溫、高濕,變幻莫測的天氣……不到一周,我就曬黑了“八度”,看著手臂上黑白分明的“邊界線”,我不禁抱怨:這里實在是太苦了!
一次衛生消殺,我戴好遮陽帽、手套,開始配置消毒液。“你當初為啥選擇上島?”看著一旁弓著腰倒水的下士陶澤洪,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陶澤洪愣了一下,放下水桶,伸手擦去臉上的汗珠,露出憨厚的笑容:“看到前面的老礁堡了嗎?”我順著他手指方向看去,那是一棟三層老樓,外墻上的藍漆在海風和歲月侵蝕下斑駁暗淡,已經部分脫落。
陶澤洪告訴我,他在上島前看過相關新聞,得知曾經和正在發生在這里的一切。“我想來守護這片美麗的海。”陶澤洪說,相比過去的守礁條件,官兵們對現在的生活感到十分滿足。在他的講述中,這座小島,處處鐫刻著青春和熱血。
陶澤洪年紀不大,卻有著守礁官兵特有的成熟。聽著他的話,我低頭看看身上的軍裝,突然感到一陣汗顏。在這個遠離“祖國心臟”的地方,我想明白了另一個道理——人生價值的實現,不在于去哪里,而在于干什么、怎么干。
站在大海礁盤之上,我已經明白,如何走向更遠的遠方。
(選自《解放軍報》2022年3月22日)
思考
1.結合全文說說你對標題“畢業后的兩次成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文開篇的畫線句用細膩的筆觸描摹海面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出發,說說寫“我”與下士陶澤洪的對話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見下期中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