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然
一個勤勞、肯干、敢于拼搏的新時代沙棘人,一個生在兵團、長在兵團、扎根在兵團的第三代,將十余年青春與170團沙棘緊緊連在了一起;用自己的初心和勇氣書寫了自己有溫度的人生,他以赤子之心在克孜爾山的腳下開墾脫貧致富的源泉,他以真誠之情在170團的土地上開拓奮斗之路。他以不畏艱難的精神,勇當脫貧攻堅道路上的排頭兵,他以鍥而不舍的堅守,贏得了職工群眾的信任和好評。
12年前,剛從大學畢業的王軍揚,毅然選擇到九師最艱苦、也是兵團三十二個少數民族聚集貧困邊境團場之一的170團。在這個坐落于山地丘陵、荒漠戈壁之上,地處風頭水尾,耕地稀缺,土壤貧瘠的團場,王軍揚埋頭苦干,一干便是十余年。他與170團人一起見證著戈壁荒灘上的生命奇跡——沙棘,也與170團人一起追逐著沙棘夢。
堅守基層的十年
2010年,王軍揚被任命為170團林業站副站長,主要工作是沙棘育苗、沙棘種植、沙棘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兩年時間里,他圓滿完成了團場黨委下達1.4萬畝沙棘林的種植任務,成活率達90%以上;成功推廣了沙棘硬枝扦插技術,實現當年出圃60萬株沙棘苗。
2012年,年僅25歲的王軍揚,擔任170團六連黨支部書記。陌生的工作環境,意味著一切都要從頭做起,這段時間里,他與一線職工進行了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真實地感受到了他們的純樸、艱辛和愿望。他們渴求脫貧致富的眼神,深深印在了他的腦海中。他暗下決心,要不遺余力的為發展團場、建設團場、致富職工群眾不懈工作。他一到任就發現職工種植大棚產量低、銷售難、效益低,大棚一年收入最好的只有五六千元,少的只有一兩千元,職工一門心思放在外出打工上。面對這種情況,他挨家挨戶走訪職工,給職工講黨的富民政策,分析設施農業的前景,帶領職工走出去看看先進地區的設施農業,開闊了職工的眼界,增加了職工種棚的信心。任六連書記的八年時間里,六連溫棚從122座增加至298座,一線承包職工從56人增加至142人,承包大棚的職工占全連的95%。職均收入從2012年的1.6萬元增加至2017年的3.8萬元。
2013年,連隊新職工姜華陷入困境,王軍揚了解情況后,決定幫助姜華爭取創業就業小額貸款,并且主動為他擔保。有了資金支持,姜華選好創業目標,大力發展家豬育肥養殖,2014年底,家豬存欄數達400頭,年收入25萬元,不僅還了貸款,還掙了不少錢。至今姜華仍然充滿感激地說:“是王書記的幫助和鼓勵讓我看到了希望,如今我富裕了,要帶動身邊更多的人一起致富。”
櫛風沐雨的十年
經過十七載的不懈堅持,170團在戈壁灘上種植了近5.2萬畝地的人工沙棘林,將戈壁灘變成了“金山銀山”,人工種植沙棘林面積成為全國之首,沙棘果年產量也成為了全國最穩定的重要產區。
2018年,兵團黨委啟動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在耕地資源嚴重匱乏的170團,團黨委面臨著改革的大考,170團的職工們也面臨著市場經濟沖擊的風險,團黨委當機立斷將2萬余畝成活率高、品種優的沙棘林分給職工當做身份地。這時難題又擺在了王軍揚的面前,沙棘林前期由團場統一管理,這些年生態效益明顯,但是經濟效益基本沒有顯現,把沙棘林當身份地分給職工,職工的收入如何保障?職工采收的沙棘果又賣到哪里?連隊剛剛走上脫貧致富的良性發展之路,下一步是要實現鄉村振興和全面小康,堅決不能出現返貧現象。王軍揚一面耐心做職工的工作消除職工的擔憂,樹立職工種植沙棘的信心,一面又與疆內外沙棘原料需求企業積極對接形成訂單,親自帶頭和連隊有想法、有實力的職工成立合作社,抱團取暖共同闖市場。2018年,實現了846噸沙棘果540萬元的銷售額,全連職工的沙棘果全部銷售完。經過一年的努力,改革帶來的巨大變化在六連充分體現。全面取消五統一后,職工生產積極性越來越高,職工“抱團”闖市場的觀念越發強烈,最重要的變化是大家都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帶來的紅利,體驗到沙棘產業的巨大前景與未來。
歷練成長的十年
“我可以安于平凡,但我不想甘于平庸。”王軍揚表示,作為兵團第三代,新時期的沙棘人,能夠做的事情還很多,他堅信沙棘一定能夠成為實現鄉村振興與全面小康的重要產業。
2019年6月,團場綜合配套改革接近尾聲,連隊身份地確權頒證全面完成,王軍揚帶著他的沙棘夢毅然辭去了六連黨支部書記的職務,全身心投入到沙棘產業當中,他牽頭成立的新疆金圣果農業專業合作社吸納社員140余名,服務沙棘種植戶占全團總數的90%,2019—2020年銷售沙棘果5700余噸,社員人均收入突破7萬元,成為全國沙棘原料最大的供應商。170團沙棘走向了全國,并實現出口零突破。
王軍揚深知要想保持沙棘產業的可持續性,讓沙棘種植戶能夠穩定的享受到產業的紅利,必須進行初加工,形成產業鏈,打造特色產品,樹立品牌,擴大市場。但王軍揚深知自身實力與能力有限,最好的方式就是優勢資源轉換,借船出海。2019年8月,王軍揚與甘肅艾康沙棘共同成立了新疆一七零團絲路沙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共同投資了沙棘原漿提取、沙棘果油離心分離、沙棘籽油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依靠艾康沙棘26年的沙棘市場渠道,成功推出“戈壁記憶”6大類、24款沙棘系列產品,并取得了良好市場反饋。
在談及未來的規劃,王軍揚將帶領團隊全力打造有機綠色、純天然、無污染、高營養沙棘各類產品,力爭成為全球醫藥、保健食品、化妝品等多個行業沙棘領域的領軍者。在五年內使基地成為全國核心優良沙棘種苗供應基地、全國最核心沙棘原材料供應基地、全國最核心的沙棘深(初)加工產品供應基地。將170團沙棘帶出新疆,走向全國,帶領著同樣懷揣沙棘夢的170團職工走向幸福。
王軍揚說,在他心里,一直從未動搖的初心就是不遺余力的扎根基層、奉獻基層,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就如沙棘一般成為一種精神的引領,一種力量的圖騰。沙棘能夠在殘酷的氣候環境中頑強的生存繁衍至今,這種神奇的力量,令人敬畏和仰望,值得每個人去學習。
王軍揚說,他已經走不出那片沙棘林,就如同走不出北疆邊陲那片熱土一樣,希望給這片熱土留下最深的戈壁記憶……
(作者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