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曉
(威海日報社,山東 威海 264200)
早在紙媒時代,新聞攝影就已經誕生。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攝影體現出了較為重要的價值。而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攝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融媒體時代不僅會對新聞攝影的變革與發展帶來有利影響,也會帶來不利影響。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新聞攝影工作的過程當中,需要重點分析其面對的各種影響,以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新聞攝影質量,進而取得更為良好的傳播效果。
對新聞攝影來說,主要就是對圖片進行拍攝,以期對正在發生的事情進行記錄,實現對新聞的報道。在實際進行新聞拍攝的過程當中,通過對新聞現場進行抓拍,對更具有影響力的照片進行選擇,從而增強新聞報道效果。新聞攝影的概念誕生于在19 世紀40 年代,因為當時的新聞攝影器材較為笨重,而且拍攝的圖片又不是很清晰,從而導致不能直接把新聞攝影技術應用于新聞報道中。但是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在20 世紀20 年代,新聞攝影的器材得到了更新。小型傳真機以及攝像機的誕生,為新聞拍攝提供了便利條件,從而使新聞攝影成了比較普遍的一種新聞報道手段。而在當前的融媒體時代下,各種拍攝的設備都更為大眾化,使得新聞拍攝也不僅僅是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掌握的一種技能,受眾均可以成為對新聞進行拍攝的人員,導致專業攝影人員面臨嚴峻的挑戰[1]。
所謂的融媒體,主要就是指以媒介作為載體,對電視、廣播等媒體的內容以及人力等進行整合,進而發揮出資源共享的價值。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針對同一個新聞,會運用不同的傳播方法,進而取得良好的新聞傳播效果。與早期的新聞傳播方法相比較,融媒體會進一步提升新聞的傳播效率,也可以減少新聞傳播中的不必要損耗,從而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互補。
在早期,主要是通過報紙進行新聞傳播。要想運用新聞攝影的方法進行新聞的傳播,就需要攝影師具有較為專業的素養,這也導致新聞攝影受到專業方面的限制。因為傳統媒體的拍攝設備具有一定的操作標準,所以需要對新聞攝影人員進行培訓。并且在實際進行新聞攝影的過程當中,也要求具有更為專業的拍攝設備。因此,要想獲得質量更高的圖片,需要具有更專業的水準。
一般來說,在新聞事件發生的過程中,有價值的畫面往往會出現在一瞬間。而要想提高拍攝的效果,就需要加強構思,這就會給工作人員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而在融媒體時代下,由于拍攝技術不斷發展,誕生了很多讓人們便利拍攝的手段。比如,可以運用手機進行拍攝。對手機來說,便于操作,與傳統的攝像機相比,價格比較低廉,也不需要對鏡頭進行調試,可以利用相應軟件進行處理,從而降低了新聞攝影的難度,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拍攝照片,并且可以保證清晰度[2]。
在傳統媒體時代,由于攝影技術不夠先進,導致新聞工作人員在完成新聞的攝影之后,會選擇將素材提交到報社,之后經過審核進行排版,最后印刷并提供給讀者進行閱讀。而在新媒體時代下,這樣的過程比較繁雜,很難保證新聞的時效性,不能及時傳達新聞的內容。在當前融媒體發展形勢下,信息傳輸技術不斷發展,使得新聞攝影人員在完成拍攝之后,就可以現場編輯素材,并且上傳到融媒體端,經過審核之后進行二次編輯,最后提供給受眾。與早期的攝影形式相比,當前的新聞攝影時效性比較強,能夠加快新聞的傳播速度。不僅如此,個體的新聞拍攝人員也可以更便捷、快速地對素材進行編輯。經過簡單的排版之后,就可以上傳到各個媒體平臺,這樣也就可以更及時地對新聞進行傳播,提高傳播的效率。
在早期,新聞工作者在實際開展新聞拍攝工作的過程當中,運用的是膠卷相機。在完成拍攝以后,需要去沖洗膠片,從而導致新聞機構加大了成本投入。再加上傳統媒體的技術不夠先進,進而使刊載的形式存在不足。往往工作人員拍攝了大量照片,但是在實際進行印刷的過程當中,僅僅會使用一張照片,存在資源以及成本浪費的情況。而在當前的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并不需要對照片進行沖洗就可以形成相片。這樣,不僅能夠有效降低新聞拍攝工作的成本,而且也會充分發揮出互聯網技術的價值,不存在照片沖洗之后再選擇的資源浪費狀況,降低了實際的拍攝成本[3]。
在融媒體誕生以前,傳統媒體注重以紙媒的形式進行新聞攝影,進而實現新聞信息的傳播。而受眾需要購買報刊或雜志來閱讀新聞,從而影響了新聞的傳播力。而在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可以運用電視、互聯網等多元化的形式實現信息的傳播,進而擴大了新聞傳播的覆蓋面,使得新聞拍攝傳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當前的融媒體時代下,因為各種拍攝設備以及技術都在不斷創新,使得受眾不僅僅是新聞攝影的接收者,也屬于傳播新聞的人員。但并不是每一個受眾都具有專業的拍攝技巧。因此,攝影的內容缺乏真實性。如果無法保證攝影內容的真實性,也就會失去新聞攝影的價值,甚至會影響社會的穩定發展。
盡管說融媒體時代會降低拍攝的成本和拍攝的難度,豐富攝影的內容,加快傳播的速度,但是現階段受眾對新聞事件具有較為強烈的探究欲,在實際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當中,特別容易出現相關人員信息泄露的情況。而且很多熱點新聞事件中的人物很容易被熟悉的人認出來,從而導致人物的隱私泄露,影響其正常的生活。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對新聞拍攝的相關工作人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其不僅僅需要在進行新聞拍攝的過程當中運用各種比較先進的攝影設備,實現高清照片的拍攝,也需要注重剪輯新聞視頻,從而保證照片可以發揮出最大的價值。新聞攝影的相關人員也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積極參與到相關的培訓工作中,與同行業互相學習。要想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社會,新聞攝影的工作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攝影水準,掌握更為先進的攝影技術,了解更先進的攝影理念。因此,在融媒體發展背景下,媒體單位需要積極組織各種類型的培訓活動,使攝影人員通過演講、講座等形式學習攝影知識。此外,媒體單位也需要注重定期組織交流會,這樣也可以幫助工作人員掌握新型的攝影技巧,以交流的方式對自身的攝影水準進行提高,進而在新聞報道中運用更為先進的攝影方法。在實際進行新聞攝影的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也需要轉變落后的思維,進而在融媒體背景下發揮新聞攝影的最大化價值,有效增強新聞的感染力,創作出更獨特的作品[4]。
在當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電子產品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中,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同時,電子產品的功能以及性能也不斷更新。隨著智能手機的誕生,再加上其具備的拍攝功能的逐漸發展,使得受眾可以運用手機進行拍攝,并發布到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臺中。而對新聞來說,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有效性和真實性。現階段有很多攝影記者為了更早地獲得信息,都會選擇利用手機進行拍攝,從而盡快掌握新聞現場的實際狀況,不會影響到新聞的時效。近年來,新聞攝影中也會運用無人機拍攝的方法,這種拍攝手段克服了拍攝時間和空間上的障礙。特別是當出現特別重大的事件時,通過使用無人機攝影的方法,會無死角捕捉現場的全過程,從而更完整地對事件加以呈現。同時,無人機所拍攝出的照片和影像會更加直觀,進而凸顯出了拍攝的價值。在日后,無人機拍攝也勢必會成為新聞攝影的發展趨勢。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學習和掌握無人機的拍攝技巧,發揮現代化拍攝技術的優勢,豐富新聞拍攝的具體內容,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滿足新聞創作的多元化需求。
融媒體時代也是全民攝影的時代,存在很多新聞媒體平臺,圖片的種類也會逐漸呈現多元化的趨勢。而這也為新聞攝影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可以進一步提升新聞攝影的地位。因此,新聞攝影工作者需要以更全新的角度看待問題,掌握多種新聞拍攝的技能,提升新聞內容的深度。一般情況下,在面對比較重大的新聞時,相關媒體都需要注會運用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新聞內容的深層次報道,進一步提高受眾對新聞的理解程度。由此可見,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攝影要想得到發展,就要求工作人員以全新的角度看待新聞的內容,通過對與事件相關聯的照片進行拍攝,以此記錄新聞事件,更鮮明地表達新聞內容的主題。總之,在融媒體發展背景下,要求新聞攝影記者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深層次地把握新聞采訪行業,進而提高采訪的深度。通過改變拍攝的角度,使新聞攝影的質量和水準得到更好的提升。
在融媒體發展背景下,科學技術的充分運用,不僅會為媒體行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機遇,而且也會導致其面臨嚴峻的挑戰。現階段,拍攝的內容可能會引發個人隱私泄露的相關問題,嚴重影響社會的發展。因此,要想在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促進新聞攝影的變革以及發展,就需要嚴厲懲治造假者,進而保證新聞信息更為真實。相關研究表明,現階段我國新聞行業針對信息造假問題,還沒有比較健全的法律,沒有制定出更為詳細的新聞造假處置方案。因此,難以防止新聞造假的行為,進而維護的社會的穩定。不僅如此,在新聞攝影工作中,也會存在參與者隱私泄露的風險。盡管我國現階段的隱私保護法律比較完善,但是執行方面卻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進一步明確對新聞造假的評判以及處罰依據,提高對事件參與者的隱私保護程度,進而促進融媒體時代下新聞攝影工作的發展[5]。
在融媒體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如果新聞攝影的相關工作人員僅僅依靠攝影機進行現場的采訪以及拍攝,會存在內容方面的滯后性問題,進而嚴重影響新聞的影響力,使得實際的拍攝內容更為單調,阻礙行業的發展。而在當前融媒體發展背景下,要想不斷提高新聞的生命力,新聞攝影工作人員需要注重創新攝影的內容。在實際進行拍攝的過程當中,需要有效運用攝像頭、行車記錄儀等設備,以此獲得更深層次的新聞信息,進而保證新聞報道更為真實。同時,也會進一步提高新聞的權威性。不僅如此,在當前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形勢下,受眾也會對新聞信息產生多元化的需求。因此,新聞拍攝工作人員需要拍攝更為豐富的新聞照片,進而滿足不同受眾的新聞需求,最終促進行業的發展。
當今的融媒體時代存在很多輿論導向方面的問題,不僅會對受眾的新聞內容評判帶來一定的影響,而且也會直接影響到整體的輿論發展。因此,要想改變這樣的現狀,促進新聞攝影的變革與發展,媒體單位需要對輿論的導向進行引導,加大網絡監管的力度,對各個新聞平臺的相關狀況進行檢查。這樣不僅僅會對網絡的輿論環境進行優化,而且也會充分發揮出新聞的導向價值,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
融媒體時代讓新聞攝影更為便捷,不過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相信經過相關工作人員的不斷努力以及各種攝影技術的發展,我國新聞傳播一定會更為規范,進而制作出更價值的新聞。如果新聞攝影人員能提高攝影水準、拓展拍攝途徑、改變拍攝角度、保證信息真實、創新攝影內容、優化輿論環境,就可以創作出更多滿足受眾需求的新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