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藝/文
2020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內外部環境,重慶長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堅決貫徹上級決策部署,主動擁抱改革與創新,打響“高活力”攻堅戰。圍繞國企改革五個重點方面,長安民生物流進行原創性探索,在制度、結構和活力效率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實現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要目標,并將努力打造成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市場化規范運作、高度成熟的混合所有制上市企業改革樣板。
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要求,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一方面,提升內部所屬企業治理水平,落實董事會職權,加強行權能力建設,“三會一層”治理效能顯著提升。另一方面,探索建立有別于國有獨資及國有絕對控股企業的差異化治理型管控模式,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激發自主經營活力。通過內外兩個層面優化公司治理機制,進一步強化黨委領導、做實董事會、做精經理層,長安民生物流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清晰、作用有效發揮,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通過并購重組實現對重點物流網絡資源的掌握;持續瘦身健體,開展處僵治困,經營質量得到提升。加快向科技公司轉型,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建設,核心業務系統應用覆蓋率達90%以上;成立三個研究院和兩個博士后工作站,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加快,網絡貨運平臺、新營銷新物流等重大戰略創新項目實現落地。通過布局優化結構調整,長安民生物流主責主業更加聚焦,低效無效資產大幅出清,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培育出多元化的發展動力。
推動子企業引入政府股東實現股權多元化,政企合作發展園區物流新模式取得實質成效。積極預研相關子企業引入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戰略投資者。通過在新市場進入、盈利水平與核心能力提升等方面發揮“1+1>2”的協同優勢,不同資本屬性互補融合,轉換經營機制提高效率,使國有資本價值創造能力得到增強。

公司入選“央企ESG·風險管理先鋒50指數”,名列第16名,對公司ESG 治理水平、社會環境價值創造和風險管理水平充分肯定
全面推行任期制契約化管理,靈活運用多種中長期激勵工具,完善超額利潤分享等機制,探索項目跟投試點,員工創業激情全面激發。推進“平臺化+分布式+扁平化”的組織模式,在全國范圍內成立16家一級區域公司,做精做強區域“堡壘”。通過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長安民生物流創新經營機制,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組織活力、員工動力顯著增強,改革成效初步顯現。

公司進入寶馬全球供應鏈體系,在全球化競爭中,成功中標寶馬出口香港新能源車項目

重慶兩江物流產業聯盟正式掛牌成立,公司成為重慶兩江物流產業聯盟“盟主”

公司開展國企改革及現代企業治理培訓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長安民生物流及所屬企業全面完成黨建進章程工作,充分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相互促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2345”黨建工作體系,做實做亮做響“五心五領先”黨建品牌。
建立并持續優化“公司黨委—公司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發展與改革辦公室—專責組—實施單位”的五級改革組織機構,有效強化組織領導。實施清單化舉措、任務化管理,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三年累計實施113項改革任務,做到了“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通過改革簡報、專題會、現場調研等形式常態化監控督導,并穿透式下沉一線廣泛幫扶,解決發展痛點難點。改革工作體系不斷完善,改革隊伍能力得到強化,有效發揮專業力量。
未來,長安民生物流將在前期探索國有相對控股混合所有制上市企業差異化改革寶貴經驗基礎上,不折不扣貫徹上級要求,乘勢而上推進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以2023年為起點謀劃實施“1325”改革藍圖方案,全面提高公司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塑造新發展優勢與動能,為“十四五”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