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黎/文
體奧動力(北京)體育傳播有限公司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業在推動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效用。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型企業已成為現代社會科技活動中的重要組織和執行單位,其雖然在規模上不能與大型企業相比,但在適應市場經濟方面比大型企業更有優勢。世界上所有大規模企業都是由中小企業發展而成,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各個領域的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小企業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較弱。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中小企業除了要有對自身業務模式的考量之外,更需要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特別是財務及風險管理。因此,實現中小企業內部業財一體化管理,促進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融合開展,就顯得越發重要。
中小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除了須進行經營活動的選擇和定位外,還要改變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經營模式。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財務管理方式如何轉變非常關鍵。作為職能部門,財務部門一直被看作企業的后勤服務機構,其職能基本上以會計核算為主,很難發揮監督作用。當前,企業財務監督功能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即在整個經營過程中,要將參與、控制、監督、合理化的要求體現出來,由此產生了“業財融合”的概念。
業財融合是指企業將財務和業務活動結合起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監管方向發展,由財務會計轉變為管理會計。這是一種全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可以使財務管理真正發揮作用,提升企業整體經營水平,增強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能力。
財務人員在業財融合活動中往往要遵守審慎性原則,根據已有資料,對經營風險進行客觀分析和預測,并對企業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和分配。對大型固定資產進行投資時,應估算前期現金流量,并對未來幾年資金流向進行預測。同時,計算未來幾年資金流入情況,了解項目凈現值、投資回報率,加上機會成本及關聯效應,完善業財融合的立項報告,可以更清晰地反映項目情況,發揮決策參考價值。通過業財融合,財務部能及時掌握企業運營狀況,有效把控企業財務工作,防范業務及財務風險。
財務核算以財務語言來反映企業運營情況,包括銷售、生產、研發、采購及行政等部門的日常經濟活動。從財務角度,可以看到企業運營狀況,形成閉環的業財融合系統,既可以查看各部門數據,又可以觀察各部門數據之間的因果關系,從不同角度客觀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找到解決辦法,從而促進企業業財融合工作的順利開展。
針對企業運營目標,運用全面預算方法,對各部門工作和績效進行分解和評價,使企業資源得到合理分配,并開展定期預算和指標分析工作。通過業績評估,激發各部門工作熱情,保證各部門按時、優質完成工作任務,使財務發揮全過程監控、事中控制等功能,提升企業業財融合效率和質量,強化業財融合效果,為企業業務工作及財務工作保駕護航。
企業財務人員和業務人員所掌握的專業知識不同,專業性較強。在中小企業中,業務和財務工作人員專業水平較低,在進行信息交流時會遇到諸多困難。業財融合通常以財務人員為主,在業財融合背景下,對財務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財務技術,還要全面了解企業業務流程。就當前而言,大部分企業財務人員都在忙著“做會計”,向領導和有關部門匯報運營成果,但無法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另外,我國目前缺少復合型人才,人力成本較高,導致中小企業無力雇傭業財融合專業人才,企業業財管理工作無法真正發揮應有作用。
企業業財融合工作更考驗員工的實際能力,需要有經驗、有素質的人才進行指導。然而,目前大部分企業的財務人員和業務人員普遍缺乏相關工作經驗,在實際工作中,員工的工作能力與業財需求不匹配,導致業財融合工作效率不高。此外,業財融合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概念,擁有業財融合專業知識的人才較少,精通業財融合知識的人員更是鳳毛麟角。因此,從市場上直接招聘相匹配的業財融合人員較難,加上業財崗位實操性不強,使得企業業財融合工作開展產生諸多困難。
財務人員主要負責對企業業務狀況和經營活動進行會計核算,并對會計結果進行分析,以便管理層正確判斷企業未來的發展。因此,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財務人員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不亞于企業業務管理工作。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小企業要想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有專業人才支撐。然而,當前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還停留在傳統思維層面,無法與企業業務有效整合,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無法促進我國中小企業長久發展。
要想在中小企業中貫徹落實業財融合,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就必須解決財務人員的轉型問題。一方面,要為財務人員轉型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當前,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仍以基本核算、對外申報為主。因此,可以將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與外部申報統一起來,針對企業會計核算、銀行收付、納稅申報等構建統一的服務系統,企業安裝軟件,并按年繳納服務費。實現企業會計、銀行、稅務三方面數據的銜接,一方面可以將財務人員從煩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可以規范會計、規范銀行資金、規范納稅申報。根據金稅第四階段的制度,以上功能的實現并不復雜。
另外,財務人員的轉型需要企業內部的大力扶持和目標導向。要針對企業實際情況制定中短期戰略和工作方案,并在制定和執行過程中,賦予財務人員充分的信息傳遞、過程參與和事后評價的權力。通過此種方式,有效利用業財融合的優勢,降低企業成本,提升企業效益,最大限度地分享資源,以達到企業短期和中期目標。
長期以來,企業都把財務工作重心放在事后反饋層面,在業財融合進程中,企業管理者必須主動改變觀念,明確工作內容。財務部門要及時了解企業運營狀況,關注企業資金流向,為企業制定重要決策提供依據。目前,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不夠密切,導致財務部門信息存在一些偏差。因此,企業應加強各部門間的溝通與協作,特別是促進財務部門與業務、生產有關部門的交流,及時了解企業盈利趨勢,為企業發展決策提供參考。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整合,使企業從被動實現業財融合變為主動實現業財融合,這對企業現階段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重大促進作用。此外,必須有健全機制和專業團隊的支持,才能保證業財融合工作順利開展。各部門要加強對員工的培養,財務部門員工要明確自身職責,以便更好地發揮自身崗位價值。在實現業財融合后,企業要明確員工職責,對員工績效進行適當調整,最大限度激發職工工作熱情。
一方面,主管部門需要建立企業財務核算、銀行端、報稅端的一體化平臺,使企業從業務端進入業財需求端口,體現業財融合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在重組企業經營模式的過程中,業財融合已成為企業業務發展的主要方向。根據企業生成的經營數據,業財融合管理人員能夠隨時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從而增強企業決策能力。企業財務核算、銀行端、報稅端的一體化平臺可針對企業經營、投資及管理進行全面剖析,為客戶提供專業建議,并根據法律法規等相關文件,對信用和融資的潛在風險進行預防和控制。另外,企業財務核算、銀行端、報稅端的一體化平臺能將企業經營與金融軟件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企業關聯會計,全面、有效地整合財務信息,優化企業資源配置。企業財務核算、銀行端、報稅端的一體化平臺還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以技術推動金融業務的創新,為用戶提供更貼心的服務;以“管控前移、流程融合、信息共享”為設計開發理念,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對企業業務、財務管理流程進行重構,逐步實現企業業財融合管理工作流程化、規范化及科學化發展,打造企業業務工作及財務工作的創新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加強適合中小企業的企業數字化業財融合系統建設。目前,大中型企業采用的ERP 體系,太過于依賴數字及規則制定,所以并不適合中小企業。同時,數字化系統對中小企業的要求過于苛刻,很容易形成系統與實際情況脫節的情況。因此,建議由主管部門開發研制一套簡易的業財融合管理平臺,企業進行軟件采購并使用。平臺上的每個流程節點可以簡化,但節點功能要設置完善,在操作上要實現業務端、財務端、管理端的信息共享。
目前,大量代理記賬公司為中小企業尤其是小企業進行核算與申報,不僅核算粗糙,申報也不規范。如果將財務核算系統免費提供給中小企業使用,每年收取服務費,這樣可以大大減少企業的財務核算成本,提高財務核算質量。
業財管理系統由企業購買,成本定價要適中,使中小企業可以選擇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簡化版ERP,通過有效的流程管理與信息管理,達到業財融合與管理的目的,提高企業的業財水平。
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是影響業財融合作用發揮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應建立培訓機制,全面推進會計人員轉型,提高企業業財融合人員的整體素質。如今,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許多企業都在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如果中小企業仍采用原有的經營模式,不注重培養優秀人才,就會被市場淘汰。因此,中小型企業若要發展壯大,就需要引進高素質人才。在業財融合發展的大環境下,中小企業應組織業財融合人員學習相關業務流程和財務管理知識和技能,讓每個業財融合人員都參與到企業財務和業務的整合工作之中。另外,企業還可制定高質量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優質的業財融合人才,為企業業財融合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保證全體財務人員均能對企業的財務狀況有更加全面的認知,使企業業財有效融合,促進企業業財融合管理能力的提高。建議在目前的管理會計類證書考核內容里增加實用性考核內容,以免考核流于形式,出現“有證書無能力”的局面。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考核體系。中小企業管理人員要在業財融合的基礎上,建立一套與企業制度相適應的考核制度,并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以促進企業業財融合工作的順利開展。建立專門負責監督和管理業財融合工作的部門,并將業財融合具體管理內容落實到各個崗位,防止上下級勾結、徇私舞弊的情況。企業可以根據財務預算,對業財融合工作中業績優秀的員工給予一定獎勵,并對員工進行專業評價,讓其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加以改進,這樣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推動企業業財融合工作持續開展。
在當前的發展格局下,中小企業要充分運用自身優勢,從傳統財務管理模式轉變為以業財融合為核心的新型經營方式。我國企業普遍存在財務管理問題,內部財務和管理不協調,而實施業財融合經營模式則對財務人員、業務人員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應建立健全的業財融合制度,不斷強化財務人員管理及培訓工作,提升業財融合人員素質,提高中小企業經營業績,以促進中小企業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