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君松 楊帆 劉柱 譚杰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
“郡縣治,天下安”。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管黨治黨,重在基礎。基層黨組織是整個黨組織的“神經末梢”,縣級供電企業是電網企業改革發展和服務民生的第一線,基礎牢才能發展穩,基層治才能公司安。本文以湖南電網企業為例,分析黨建引領作用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意義,重塑和調整縣級供電企業“六組關系”的作用機理,總結發揮黨建引領推進“四個一流”建設的舉措。
黨建引領作用在基層治理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兩個一以貫之”“六個力量”的要求,把黨的領導、黨的建設擺在了關系到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要位置。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基礎工作,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不斷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縣級供電企業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直接影響和決定著電網企業的整體戰斗力。
黨建引領作用在基層治理是推動電網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動力和保障。伴隨著我國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電網發展也步入新時期、快車道,必須有一支與改革發展相匹配的干部職工隊伍,通過加強黨的領導,把思想強起來、隊伍帶起來、文化建起來、指標提起來,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引導工人階級樹立主人翁精神,以黨建引領塑造企業長遠發展的根基,使黨的組織充分擔當先鋒隊的政治使命。
黨建引領作用在基層治理是完善電網企業基層治理的現實要求。基層治理具有復雜性、多面性和反復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通過一個個黨建任務、黨建載體,重塑和調整企業、職工、客戶、干群、上下級等重要關系,是一項“人心”工程,要將黨的政治理論優勢轉化為引領力、組織隊伍優勢轉化為戰斗力、保障監督優勢轉化為約束力、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凝聚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處理好黨建和業務的關系,堅持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黨建工作聯系業務實際,才能和中心工作融成一條心、一股勁、一盤棋。
在新時代,要進一步發揮黨建工作的思想引領力和價值創造力,要重塑和調整縣級供電企業的“六組關系”(見圖1),即職工與企業、黨員干部與職工、企業與外部、企業決策權責、企業與服務對象和上下級單位關系,從而為公司行穩致遠引領航向、提供保障、筑牢基石。

圖1 黨建引領重塑和調整縣級供電企業“六組關系”
一是重塑和調整職工與企業關系。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關鍵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特別是隨著“90后”“00 后”青年員工的不斷涌入,構建和諧的職工與企業關系,要堅持以思想的力量引領人、組織的力量帶動人、典型的力量凝聚人、關懷的力量感動人,通過加強形勢任務教育、建設“四化一體”文化大格局,開展入職禮、拜師禮、退休禮等,推動職工與企業從“雇傭”關系轉變為“家”的關系,提高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主人翁意識,使職工在思想上從“應付著”變成“創價值”,珍惜崗位,不侵害企業利益。
二是重塑和調整黨員干部與職工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團結統一是黨的生命,是黨的力量所在。黨員干部職工就是群眾的榜樣,是企業內部風氣的風向標,黨員干部只有走近職工、深入職工,才能教育職工、團結職工。公司通過加強縣公司領導班子選育管用,建立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用好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強化作風錘煉,解決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推動干群關系從“鐵打的營盤流水的領導”轉變為“一級帶著一級干”。領導班子不當職工眼中的“過客”,做實談心談話,從“請到辦公室”變成“走到家里去”,讓職工群眾敢提建議。堅持為職工辦實事,尤其是辦好食堂、住宿等,關心職工家里事、文化生活,推動上下同心。
三是重塑和調整企業與外部關系。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外部的良好環境,特別是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公司更應該加強與政府、與地方黨組織的聯系。比如借高層級戰略合作協議、“黨建引領·村網共建”的東風,與政府簽訂合作協議,縣級供電企業黨組織與地方黨組織“聯學聯創”,拓展企業“朋友圈”,使少數地方的“推諉扯皮”變成多數地方的“政企合作”。同時還要進一步樹牢“人民電業為人民”理念,強化服務意識,推動“管轄”心態變為“服務”心態,加強“三省三零”、陽光業擴和惠民政策執行,強化“網上國網”“掌上電力”等便捷方式推廣。
四是重塑和調整企業決策權責關系。全面依法治企是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是國家管控權力、規范決策、防止廉政風險的一項重大舉措。對于企業來說,要加強“三重一大”管理,開好黨委會,嚴格執行關鍵崗位輪換,把個別單位“關鍵利益掌握在少數人手上”轉變為“重大事項均由集體決議研究”,黨內監督與審計監督一體推進,提高依法治企水平[1]。通過黨組織書記雙月例會、述職評議、遠程考評,掌握黨務人員履職情況,通過中心組學習、“第一議題”學習等宣貫上級決策部署,通過提級巡察、督導等,開展約談,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工作。
五是重塑調整企業與服務對象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對于供電企業來說,黨員職工的作風就代表了企業的形象。因此要監督黨員職工在與服務對象打交道的過程中,嚴格執行員工獎懲規定、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中央八項規定、工程建設領域廉潔風險防控“十條禁令”等,保障職工不損壞群眾利益。通過開展“轉觀念”大討論、組織政治理論學習,推動職工樹立“人民電業為人民”“供好電、服好務”的立場、觀點,從思想上解決企業與服務對象之間的矛盾[2]。
六是重塑和調整上下級單位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調研治理體制問題,深化拓展網格化管理,盡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使基層有職有權有物,更好為群眾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和管理。縣級供電企業往往管理區域大、區域內事多事雜,往往存在下級對上級意圖領悟不到位、上級對下級具體情況掌握不全面等情況。通過開展本部部門黨支部與基層供電所黨支部“聯學聯創”、派駐供電所“第一書記”、管理穿透力建設等活動,通過調研走訪、談心談話、民主測評,堅持不懈為基層減負,準確掌握政策在基層的落地情況,增強基層單位的執行力,讓“基層知道上級在干什么,上級知道基層在想什么”,推動少數縣級供電企業從“自轉”變為“公轉”、從“桃花源中人”變為“跑著去落實”。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必須牢牢把握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這一國有企業的“根”和“魂”。
對于縣級供電企業來說,“企業是船,黨組織如帆”,一流企業高質量發展需要一流黨建引領,在新時代這個大有可為的發展新時期,企業當乘勢而上,抓住發展機遇做大做強,堅持將強化黨建引領作為發展之本,以黨建引領建設一流電網,打造一流管理,提供一流服務,打造一流隊伍。
電網是各類能源轉換利用和優化配置的重要平臺,是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參與能源全球競爭的主力軍。圍繞“一流電網的”目標,縣級供電企業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立足電網生產經營特點,在不同時期、不同情形以不同形式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一是聚焦主責主業,夯實發展之基。電網是新農村建設進程中重要的基礎設施,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電力賦能。因此在電網建設攻堅時,要發揮黨組織統籌力量優勢,用好共產黨員服務隊、突擊隊,引領攻堅隊伍在關鍵任務中迎難而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開展低電壓臺區整治、農網改造等,提升鄉村電網建設水平。
二是強化政企協同,賦能城市發展。針對鄉村振興、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難點、痛點問題,積極發揮黨組織橫向、縱向聯動作用。要搶抓機遇、主動作為,把建設堅強電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運用“聯學聯創”、黨建聯系點等載體和“基層服務團”等活動,破除部門壁壘,解決一線難題,營造“政企合作”“上下聯動”良好局面。
三是激發黨建動力,厚植競爭優勢。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領域、各環節,圍繞生產經營中心工作,建強黨的基層組織,創新黨組織活動載體和工作方式,把黨員組織起來,把職工發動起來,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競爭優勢、發展優勢。在急難險重任務上,聚焦重點難點工作實施“黨建+”工程,以領導人員掛點督導、先進黨支部與落后黨支部結對等方式,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聚集各崗位、各戰線人才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加強管理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是企業實現基業長青的重要保障。要成為一流的企業必然要有一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一流的管理才能創造出一流的業績。
一是文化引領。文化是企業的生存之本、發展之根,是推動企業發展最核心的動力,一個優秀的企業必然需要優秀的企業文化支撐、導航。縣級公司要推動各級領導既當企業文化的設計師、塑造者,又當企業文化的傳播者、實踐者,提高職工對企業文化的認知水平,形成具有生命力的企業文化。
二是思想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對于縣級企業來說,要將思想引領和實際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引領作用,通過開展“短板分析會”、批評與自我批評等,不斷查糾思想觀念、作風、執行力問題,解決改革發展過程中職工不理解、有情緒、不支持的現象。
三是典型引領。“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先進就是一盞路燈”。對于縣級供電企業來說,要大力挖掘廣大員工身邊的典型事跡和典型人物,樹立、宣傳重大攻堅先進典型,建立可復制的黨組織引領基層治理實踐標桿,推動好的經驗有效傳播,為黨員、群眾提供思想動力和精神支撐。
電力作為項目落地和企業發展的保障,是企業安全穩定生產的基礎條件之一。國家電網的宗旨是“人民電力為人民”,縣級企業要樹立黨建思維,引導員工處理好企業效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為人民服務與為企業服務的關系,防范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一是立場觀點方法的引導。加強縣級供電企業員工黨性教育和宗旨意識教育,不斷強化干部隊伍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要站穩人民立場,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轉化為奮斗目標與精神追求[3]。要使干部職工熱愛電網事業,從客戶的角度思考問題,不拘泥于個人、班組、部門利益。
二是紀律作風行為的監督。健全基層紀檢監察網絡,從源頭上避免風險點。層層設定監督責任主體,做到一級管一級。開展“清廉湘電”廉潔文化建設、廉潔知識巡講、廉潔文化作品展等,推動黨員堅守底色與本色。
三是電力營商環境的優化。通過談心談話、“轉觀念”討論等自查服務問題,結合主題黨日、黨支部“三會一課”等,開展專題剖析;促進三零三省等服務政策落地,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提高客戶用電穩定度滿意度。
一流的企業培育一流的隊伍,一流的隊伍打造出一流的業績。對于縣級供電企業來說,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培養鍛造一支能緊跟時代步伐、遵從中央要求、滿足電網企業需求的隊伍,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大計。
一是打造人才隊伍。人才是企業發展中最積極最關鍵的要素,培育人才就是培育企業發展的“引擎”。縣級企業要堅持黨管人才,注重在一線、急難險重任務和重點崗位上培養選拔人才,同時以專業培訓作為技能提升的有力抓手,及時開展業務培訓,全面提升員工技能;打通員工發展渠道,完善多維激勵機制,健全不同層級人才的考評體系與薪酬機制,完善職員、工匠、專家等多通道發展。
二是強化黨員隊伍。黨員服務隊建設是開展基層黨建的有效載體,是加強隊伍建設的客觀要求,是提高服務能力的有效途徑,縣級供電企業可以通過“三亮三比”、黨員量化積分管理、黨員聯點包片、“兩優一先”評選等,激發黨員先鋒模范意識;通過“支部解難題”、形勢政策宣講,推動黨員帶頭轉變陳舊觀念,解決國企競爭意識不強、改革動力不足的問題。
三是培育青年隊伍。企業發展離不開一支高素質、強能力的青年隊伍。縣級企業要進一步優化青年成長環境、提升青年能力素質、助力企業發展,助力青年成長“第一公里”,打造出一支高素質青年人才隊伍。要強化黨建帶團建,為新入職青年員工配備思想導師、技能導師,組織拜師儀式,推進“春筍”計劃,落實青年精神素養提升工程,抓實“青馬工程”,引領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成長成才。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這進一步明確了加強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對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夯實黨長期執政的組織基礎、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縣級供電企業來說,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斷強化系統思維和精準思維,特別是在企業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要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根據實際情況和現實需要不斷重塑和調整“六組關系”,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的思想引領力和價值創造力,以“四個一流”建設為載體,不斷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以更優質的業績和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