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梅,Petcharat Uanhome
(玉林師范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廣西玉林 537000)
1980年萊考夫和約翰遜(Lakoff&Johnson)出版了《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他們提出了概念隱喻理論(Metaphorical Concepts Theory),認為隱喻的本質就是通過另一種事物來理解和體驗當前的事物[1]。無論在語言,還是在思想和行動中,日常生活中隱喻無所不在,我們思想和行為所依據(jù)的概念系統(tǒng)本身是以隱喻為基礎。隱喻能使我們用較熟悉的、具體的概念去理解、思維和感知抽象的、難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其方式就是把源域的結構映射到目標域上[2]。萊考夫等人將隱喻的工作機制理解為從一個認知域到另一個認知域的映射,前一個認知域為“源域”,后一個認知域為“目標域”[3]。“源域”一般是人們熟知的、具體的、有形的概念,比如人類、植物、食物等;而“目標域”則是難以定義的、抽象的、無形的概念,如愛情、思想、欲望等。
愛情是一種普遍的、抽象的情感[4]。愛情作為人類情感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最重要、最普遍的人生體驗之一,具有十分豐富的象征性涵義[5]。人們經常將愛情隱喻化,是為了能夠生動形象地描寫愛情這一抽象的情感。人類的“愛情世界”豐富多彩,以至于產生了多種多樣的愛情隱喻概念,比如:愛情是旅程、愛情是戰(zhàn)爭、愛情是植物等,換言之“愛情作為目標域有多種不同的源域”。當下社會人們已習慣歌曲與生活融為一體,大部分歌詞文本來源于生活,非常形象生動[6]。中泰文流行歌曲中,既有相似的愛情隱喻,也有相異的愛情隱喻。
中泰文流行歌曲中往往用有生命的物體來表達愛情,以使人們能夠更容易理解“愛情”這個抽象的概念。
1.1.1 愛情是人
中泰文歌曲中常常把愛情看作是有血有肉的人,有生命期限,能像人一樣呼吸、說話、吃、睡、玩等,像人一樣活著,能做出像人一樣的動作和特點。
例1:喜歡你,車窗上的霧氣,仿佛是你的愛在呼吸。(《喜歡你》/陳潔儀)
例2:你的愛一直跟著我,在我的耳朵小聲說你愛我。(《晴天》朱孝天)
漢譯:(“愛”)這個詞回蕩在我心中,我的心一直在向你訴說,而你卻聽不見。(《聽不到的聲音》/Sound Walker)
漢譯:我痛過一次,她猶如老師,教會我什么是破裂的愛情。(《真心感謝》/童柴·馬音泰)
從上述4 個例子中可以看出,無論是中文還是泰文歌曲,都會用人或人體特征來隱喻愛情。利用人可以說話、可以眨眼、可以呼吸、會誕生、會成長、會死亡等特征來描述愛情。這里的人或人體特征是源域,愛情是目標域。此外,還會把愛情比喻為社會角色,比如在例4 中把愛情比作“老師”,教你怎樣去愛一個人和怎樣放棄一個不愛你的人等。
1.1.2 愛情是植物
在中泰文歌曲中,我們常常能看到“愛情是植物”這一概念。在此概念隱喻中,愛情可以是一粒種子,有其生根、開花、發(fā)芽、結果的過程,想要收獲愛情的果實,必須精心呵護,這跟愛情的發(fā)展過程有著相似之處,所以人們會用植物來隱喻愛情。
例5:一段情默默灌溉,沒有人去管花謝花開。(《一段情》/劉德華)
例6:愛一旦發(fā)了芽就算雨水都不下也阻止不了它開花。(《愛就愛了》/陳琳)
漢譯:你所說的相愛,它就像花兒,芬芳只在一夜之間。(《你的花,我的愛》/ 妮娜)
漢譯:你在我心中種下愛之花,讓我夢見并遇見那些幸福的時光。(《心中之花》/帕娜妲·樂昂巫)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無論是中文還是泰文歌曲,都會用花、樹等植物來隱喻愛情。花和樹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人用心照料和呵護,愛情也一樣。愛情發(fā)展的過程如同植物生長,種子需要經歷孕育、發(fā)芽、長大、開花、結果的過程,用植物成長的過程來比喻愛情的過程,可以讓人更容易理解愛情。
生物和非生物的本質區(qū)別就是有無生命。生物會隨時間而消亡,而非生物卻不會。愛情除了可以用有生命的物體來比喻,還可以用無生命的物品來表達,擁有和失去“愛情”就像擁有和失去物品一樣。中泰文歌曲中喜歡用食物及各類物品等非生物來形容愛情。
1.2.1 用食物隱喻愛情
食物可以充饑,可以滿足人最基本的需求。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更是讓人身心愉悅,在滿足人的生理需求的同時,又給人以視覺享受,食物可以形象生動地表達愛情這一概念,所以中泰文歌曲中也喜歡用食物來隱喻愛情,如:
例9: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老鼠愛大米》/楊臣綱)
例10:我愛你,就像愛吃水煮魚,我要把你放在我的煎鍋里。(《水煮魚》/王蓉)
漢譯:愛情猶如融化的冰激凌,不甜卻讓人想品嘗,沁入心田。(《愛情猶如冰激凌》/提蒂瑪素孫彤)
漢譯:你給的愛猶如苦藥,我為此一直悲傷。(愛如苦藥/洛安潘)
中泰文歌曲中經常將食物用于隱喻愛情,就如例9 里“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把老鼠對大米的愛用來隱喻“我對你的愛”,老鼠有多么愛大米,我就多么愛你。例10 里的“我愛你就像我愛吃水魚煮”,簡單地用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來表達自己對一個人所有的愛。泰文歌曲中也喜歡用食物來隱喻愛情,如例11 里的冰激凌。冰激凌的特點是會融化,所以在泰文歌曲中會出現(xiàn)人們喜歡把冰激凌融化的特點用于隱喻一見到自己喜歡的人,心就會像冰激凌一樣融化,以表達我很喜歡你,一見到你,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不由自主地愛上了你的情感。
1.2.2 用物品隱喻愛情
愛情還可以用無生命的物品來比喻,擁有和失去“愛情”就猶如擁有和失去物品一樣。
例13:多少年恩愛匆匆葬送。(《霸王別姬》/屠洪剛)
漢譯:(愛情)就像漂泊的船,沒有終點,失去了所有。(《只因為他》麥·扎倫布拉)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中泰文歌曲中都喜歡用物品來隱喻愛情。如例13 中將破裂的愛情隱喻為被匆匆埋葬的物品,從此丟掉了這一段愛情;例14 中將飄忽不定的愛情比作漂泊不定的船,沒有方向、沒有終點,就如愛情的結局也是個未知數(shù)一樣。
抽象是哲學的根本特點,它不能脫離具體而獨自存在[7]。抽象無法用肉眼看到,需要充分利用思維能力去感知。愛情本身是抽象的,不可觸摸的,而戀愛中的感覺有時候很難形容,因此人們會用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抽象現(xiàn)象來表達愛情,這樣可以讓人更容易理解和感受戀愛中的心情和感覺。
1.3.1 愛情是旅程
“愛情”與“旅行”在許多方面有著共通之處,愛情的發(fā)展就像旅行,途中可能會充滿艱辛和波折。相愛的人如同旅伴,可能會一起到達最終目的地,也可能會在半途分道揚鑣。中泰文歌曲中愛情經常被隱喻為旅行。
例15:愛是漫長的旅途。(《風雨無阻》/周華健)
漢譯:當我們須分道揚鑣時,我也跟你一樣心痛。(《不久你便會明白》/塔納·瓦拉坤拉奴闊)
中泰文歌曲中的“愛情是旅程”把愛情比喻成旅途。如例15 中將愛情比作漫長的路途;例16 中當愛情破裂,同行的旅人就要“分道揚鑣”。旅程是源域,愛情是目標域,旅途映射愛情的過程,“旅人” 映射“相愛的人”,“路途的長短”映射“感情持續(xù)的時間長短”,“旅人分道揚鑣”映射“相愛的人分手”,“旅人遭遇旅途障礙”則映射“感情中遇到的困難”。
1.3.2 用戰(zhàn)爭隱喻愛情
愛情是個抽象的感情概念,愛情之間的競爭是摸不著、看不見的。借助競爭的“勝敗”來隱喻愛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就能使人更清楚地理解在愛情這場“戰(zhàn)爭”中充滿競爭,戰(zhàn)爭勝利才能贏得愛情,戰(zhàn)爭失敗就意味著失去了愛情。中泰文歌曲中都存在用戰(zhàn)爭隱喻愛情的情況。
例17:當她橫刀奪愛的時候你忘了所有的誓言,她揚起愛情勝利的旗幟,你要我選擇繼續(xù)愛你的方式。(《太委屈》/陶晶瑩)
漢譯:輸了我才知道心碎是什么感覺。(《不爭更輸》/童柴·馬音泰)
1.3.3 用緣分隱喻愛情
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在愛情中,當失去了一個很愛你的人的時候也許并不會痛苦,因為我們與這個人很可能是有緣無分;當我們要放棄一個很愛的人會很痛苦,因為很有可能我們與這個人有情無緣; 當我們愛上了一個不愛你的人那才是最痛苦的,因為很有可能我們與這個人無緣也無分。若是有緣,時間、空間都不是距離,若是無緣,就算是相聚了也無法會意,凡事不必太在意,更無需強求,一切隨緣。中泰文歌曲中都有用緣分來隱喻愛情的說法。
例19:緣分天空,美麗的夢,因為有你而變的不同。(《緣分天空》/孫楠)
漢譯:是否那就是緣分?是否如緣分編織的那樣,讓我們相愛?(《緣分》/ Big Ass)
2.1.1 用氣候隱喻愛情
天氣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天氣變化會影響人的生理健康和情緒。人的心情就像天氣的晴雨表,好天氣會帶來好心情,如同晴天因為有了陽光,給人舒適和溫暖的感覺;壞天氣會使人情緒低落、精神萎靡或心情煩躁。中泰兩國有著不同的氣候,泰國分為雨季、熱季和涼季三季;而中國則分春、夏、秋、冬四季。中國四季分明的氣候形成了對愛情隱喻較為特色的表達。
例21:紅塵江南有煙雨,而我心里有個你,如沐春風的情意,綿綿滋生在我心底。(《寥寥》/唯莎)
例22:你就像颶風一樣,讓人不能抗拒。(《龍卷風》/周杰倫)
例23:我要送你,日不落的愛戀……你就是晴天,我的愛未眠。(《日不落》/蔡依林)
2.1.2 用抽象概念隱喻愛情
在中文歌曲中人們喜歡利用某些抽象概念來隱喻愛情,在中文歌曲中人們常利用愛情是不平等的、愛情不可分離及愛情是永恒等概念來形容愛情。
例24:我愛的人不愛我。(《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裘海正)
例25:我也會把你放心地愛,我愛你你卻愛著他。(《我愛你你卻想著她》/寂悸)
例26:你故意讓我知道你愛她,是想讓我對愛死心吧。(《你故意讓我知道你愛她》/趙雪)
例27: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愿做比翼鳥》/蔡幸娟)
例28:都說只羨鴛鴦不羨仙,只怨不能朝夕守在你身邊。(鵲橋情緣/星月組合)
例29:真愛是永不死,穿過悲和喜,跨過生和死。(《愛是永恒》/張學友)
例30:一起看海枯石爛,一起等地老天荒,慢慢愛,不慌不忙。(《海枯石爛》/王儷婷)
愛情從來都是不平等的,雙方從來都無法讓天秤的兩端處于同一水平線。在實現(xiàn)中很多愛情都是不圓滿的。戀人雙方對各自的付出也是不平等的,真正的愛情,是在能愛的時候,懂得珍惜。真正的愛情,是在無法愛的時候,懂得放手。例24 至例26 就是愛情不平等的隱喻表現(xiàn),我愛的人不愛我,或者是我愛你而你卻愛著別人。
中國傳統(tǒng)思維把主體自身作為宇宙的中心,“萬物皆備于我”(《孟子·盡心上》)[8]。人們從內心的體驗世界出發(fā),把自然人化或把人自然化,把人與自然看成是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力求達到“天地與我并生,萬物于我為一”的“天人合一”境界。因此中國會用愛情的不可分離性來隱喻愛情,如例27 至例28 就是其具體表現(xiàn),比翼鳥、連理枝和鴛鴦都是中國古代愛情的象征物。傳說比翼鳥只有一目一翼,當雌鳥雄鳥并在一起才能飛行,彼此相互依靠;連理枝指連生在一起的兩棵樹; 鴛鴦雌鳥與雄鳥形影不離,它們象征著愛情的不可分離性。
中國人內向型的思維導致了國人求穩(wěn)的心里,他們在穩(wěn)中求和諧,而且不喜歡變化,在對待感情時希望得到對方永遠不變的愛,因此人們用自然界不容易變化之物或時間長久來隱喻愛情,即表達愛情是永恒,如例29 至例30 中的“永不死”“海枯石爛”“天荒地老”就是其具體表現(xiàn)。
2.2.1 用自然現(xiàn)象隱喻愛情
泰國人認為愛情是自然產生的,可以自己成長、自己死亡。因此,人們也會用隨自然和環(huán)境產生的事物來與愛情進行對比。真正的愛情是人生之中的一場自然而優(yōu)雅的等待。
漢譯:想也別想,我會求乞你回頭……人人都知道水不會逆流。(《水不會逆流》/馬姹)
從例31 可以看得出泰文歌曲中喜歡把自然界的某些性質比喻成愛情的性質:愛情的流失和結束將如流水般一去不復返,利用流水一去不復返的特性來比喻愛情的離開。
2.2.2 用抽象概念隱喻愛情
在泰文歌曲中人們也喜歡利用某些抽象概念來隱喻愛情,不同的是泰文歌曲較常見的是用愛情是求知、愛情是工作及愛情是投資等概念來形容愛情,如:
漢譯:感謝你教會我做甜美的夢,教會我疼痛,使我牢記這昂貴的教訓。(《真心感謝》/童柴·馬音泰)
漢譯:只給我一點愛,誰能忍受;從我的心領工資,再待下去也吃不消。(《請辭》/賓利·歐甘)
漢譯:如果我對你滿意,就會用心投資。(《不怕丟臉》/弩沃)
用求知隱喻愛情,將愛情比作教育,使對方理解愛情就是教學,對方對愛情的理解就是學習。如例32“真心感謝”中將愛情比作教科書,愛情教會我有夢想和甜美的追求,也體會到痛苦,并銘記這無價的教訓。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存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人們在工作中獲得生活的樂趣、成功、朋友及應有的報酬。例33 把領工資比喻成索取對方的愛,把辭職比喻成斷絕愛情關系,這里的“領工資”是源域,而愛情是目標域。
投資呈現(xiàn)了從成本的付出到收獲的過程,用投資隱喻愛情,其結果可能會成功或者失敗。例34 中將愛情比作投資,如果我對你滿意,就會用心投資。其中投資是源域,愛情是目標域。
盡管人類生活的地域不同,卻存著共同的經歷,有著共同性和個性。因此,中泰文歌曲中的愛情概念隱喻會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時也會有許多不同之處。相似之處形成的原因是人類共有的身體及物質經驗,與人體有關的類似隱喻在相當多的語言中大體都是一致的,并且由于人類的認知活動根植于日常的身體與物質體驗,因而存在著認知與語言上的普遍認同[10]。中國與泰國山水相連,血脈相通,在地緣上的緊密聯(lián)系和長期的文化交流,使得兩國之間在許多重要領域中存在著文化親和性,因而在愛情隱喻表達上具有許多共通之處。
中泰文歌曲中形成不同愛情隱喻的因素有很多,如氣候、文化背景、風俗習慣及思維方式等。中國和泰國因有不同的氣候,中國有明顯的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泰國卻地處熱帶,絕大部分地區(qū)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炎熱,全年的氣候溫差不大,可謂“四季如夏”,因而產生了對愛情不同的概念隱喻。比如:中文歌曲中常用晴天之類的天氣隱喻美好的愛情,泰文中基本不會出現(xiàn)用春風隱喻愛情的情況。泰國在炎熱的天氣里常常吃清涼的甜品和冰激凌,因此常常會在流行歌曲的歌詞中用“冰激凌”隱喻愛情,而中文歌曲里會用“水煮魚”等中國特色食物來隱喻愛情。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會產生不同的愛情隱喻,如中國古代會用“比翼鳥、連理枝、鴛鴦”等特色動植物來象征愛情,泰國則較少出現(xiàn)此類愛情隱喻。中國人內向型的思維方式導致了穩(wěn)中求和諧,因此在中文歌曲中常用“永恒”之類的概念隱喻愛情。而泰國人思維受西方影響較大,他們的愛情觀受到了西方開放文化的影響,他們更偏向于合適就在一起,不合適就分開,因此會在泰文歌曲中常用“投資”“工作”等隱喻愛情[9-10]。
隱喻將愛情這一抽象的人類感情表達得更加形象生動。流行歌曲就是以愛情為主題來反應大眾的心聲。通過分析中泰文流行歌曲中愛情隱喻的異同,我們發(fā)現(xiàn)中泰文歌曲中關于愛情的隱喻既有共性也有個性。人類共有的體驗使得中泰文對愛情隱喻的表達具有相似性,不同的環(huán)境氣候、文化背景、生活習慣以及思維方式使得中泰文對愛情隱喻表達的具有相異性。本文的研究證實了隱喻對人類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對比分析中泰文歌曲的愛情隱喻,幫助人們更清楚地理解愛情這個概念,理解中國與泰國不同的愛情觀,對提高中泰語言和文化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