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玲
消費活力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就目前而言,相較于西方的發達國家,我國的消費活力還處于初級的狀態。因此,我國構建出了國內、國外雙循環的全新消費體系,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城市消費活力的提升。在新時代發展的格局之下,如何提高居民消費活力成為了十分重要的問題。消費是保證經濟增長的關鍵所在,可改善經濟結構,明確發展方向,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之后,也在努力進行出口,通過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也逐漸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熱議。甘肅省的經濟發展在全國范圍內處于落后地位,發展動力嚴重不足,創新能力較差,整體的消費活力較低,急需進行經濟發展的改革,從而提高省域的消費活力。為了對甘肅省省域消費活力進行測度,本文將構建相應的指標體系,使用熵權法權重進行測算,并對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
在馬克思主義的消費理論之下,主要包括四個思想。首先,馬克思主義消費理論認為消費活力與生產力有著密切的關系,消費能力間接表現出了個人的才能,而消費活力并不是主動形成的,而是在社會發展中被動形成的,將社會生產力當作分析的起點,可以將其看作經濟發展的直接因素;其次,消費活力可以看作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指標;再次,個人的消費活力不會對社會消費活力有著較大的影響,而是在對抗性分配關系下的消費活力才會對社會消費活力進行決定;最后,在馬克思看來,社會的發展就是一個生產與消費的過程,能夠直接決定社會發展的程度。可以看出,在馬克思消費理論當中,內容較為豐富、層次較為鮮明,整體來說較為完善,對于我國消費活力不足的問題有著借鑒的作用。
在西方消費理論中,主要包含了絕對收入假說、相對收入假說以及持久性收入假說。絕對收入假說是由西方學者凱恩斯所提出的,在較短的時間之內,消費者收入和消費呈同步變化,當消費者的收入變高之后,消費活力自然會上漲。可通過公式一量化。
公式一中,Ct為消費的期數,Yt表示絕對收入,b0表示自發消費,b1為邊際消費傾向。
相對收入假說,該假說是由杜森貝所提出來的,并在這個過程當中加入了消費函數,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消費者在對收入進行分配時,一般會按照比例進行分配,若消費者的收入較低,那么就會降低消費活力。這就是“示范效應”,如公式二所示。公式二中,Y 表示消費者的平均收入,Yt表示消費者個人收入,Ct表示消費支出,b0以及b1表示待定的參數。
持久性的收入假說,這是由佛利德曼所提出來的,持久性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消費者的支出,而不是完全由消費者的當期收入決定的。一般來說,消費者很希望在長時間的收入處于穩定狀態,可以預測自己未來的消費活力。如公式三所示。
(1)構建原則
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包括科學性原則、全面性原則以及可比性原則。①科學性,這是指標體系構建的關鍵原則,通過權威性的理論當作開展基礎,對其進行實踐檢驗,只有這樣才能不對結論造成較大的影響;②全面性,在指標選取中,對甘肅省省域的地區經濟發展進行分析,抓住重點選取指標,全面反映出甘肅省的消費活力;③可行性,在收集了相關數據之后,從實際出發,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2)指標確定
本次研究選取消費活力當作一級指標,選擇消費供給活力、消費需要活力、消費購買活力以及消費保障當作二級指標。消費供給活力中包括地區生產總值、勞動力人口、城鄉人口比例,消費需要活力中包括恩格爾系數、人均消費支出、消費品零售額、教育支出、基尼系數,消費購買活力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失業率,消費保障包括醫療保險覆蓋率、養老保險覆蓋率以及失業保險覆蓋率,將其當作三級指標,見表1。

表1 消費活力測度指標構建
(1)權重確定方法
在對指標構建體系的測度當中,需要確定指標的權重。在大多數的研究中都會使用客觀賦權或者主管賦權。對于客觀賦權而言,主要是從客觀的角度對權重進行獲取,計算的過程較為穩定。主觀賦權法則是根據自身的經驗和知識對指標進行賦權,當前客觀賦權法使用得比較多,對結果產生的影響也比較少,包括熵權法、因子分析法、神經網絡分析法等等。本次研究主要是通過熵權法對其進行賦值。
(2)熵權法
熵權法是在十九世紀中期由德國學者所提出來的,可以確定隨機事件的不確定程度。隨著隨機性的降低,熵權值也會降低,主要是針對某個指標進行闡述,隨著熵權值的增加,那么其中的離散程度也會有所降低。
(3)確定步驟
為了對消費活力進行客觀評價,對甘肅省省域消費活力的評價過程中使用了熵權模型,具體計算步驟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對指標進行標準化的處理,由于所選取到的指標和量綱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標準化處理的過程中使用Z-score 法進行處理。分別有正向指標和負向指標,如公式四、公式五所示。
其次,可以對其中的比重進行計算,如公式六所示。
最后,計算出信息熵權值以及差異系數,如公式七所示。
根據各個指標所計算出來的信息熵以及差異系數g 見表2。

表2 指標信息熵及差異系數
(4)指標權重確定
指標權重確定后發現,消費需要活力、消費供給活力的占比較高,這也是其中最主要的體現。在三級指標中,地區生產總值的占比最高,也就是說,地區生產總值對消費活力的影響是最大的,其次是恩格爾系數。具體數據見表3。

表3 指標權重確定
選擇蘭州市、嘉峪關市以及金昌市進行消費活力的測度,研究結果表明從2016—2020年,蘭州市的消費活力呈增長趨勢,嘉峪關整體也是增長的,但是在2017—2018 年出現了下降的趨勢,金昌市上漲趨勢不明顯。具體見表4。

表4 消費活力測度結果
在新時代的經濟發展中,政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形成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對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從而成功進行結構轉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市場失靈。隨著政府的作用越大,消費活力也會有所增加,增加投資之后,會刺激地區的消費。可以通過加大對低收入人群的支持政策,提高皎月活躍度,滿足消費需求,讓市場環境更加穩定。
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于城市經濟發展非常關鍵,交通是否便利直接決定了人們的消費活力。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后,可以吸引很多外地的經濟投資,從而提高經濟發展效率,為社會的經濟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不僅如此,還可以提高中心城區與各個縣城的聯系,形成城鄉一體化的交通體系,提高農村地區消費活力的同時,也滿足了當地經濟發展的需求。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還可以對金融工具進行創新,可有效對個人的資信進行有效評估,引入大型購物商場后,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整體提高消費活力。
近年來,我國對教育十分的重視,可以說人才的受教育程度對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都有著促進的作用。在很多研究報告中偶讀可以發現,當代大學生是消費的中流砥柱,接受了較高程度的教育之后,收入也比較高,消費水平普遍較高。對此,可以有效提高當地的教育水平,重點打造高水平大學,吸引更多人才到甘肅,形成較為完善的配套資源,創造良好的條件,開放落戶標準,出臺幫扶政策,吸引外地人才到甘肅省就業。提高消費活力的同時,也對人力資源環境進行了改善,完成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轉型,完善產業鏈,協調地區發展,促進人才的聚集。
綜上所述,近年來,國際經濟格局在不斷出現變化,我國開展了國際、國內雙循環的經濟發展戰略,成功挖掘其中的市場消費潛力。消費活力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保證經濟增長的根本所在,提高消費活力可以滿足更多人的消費需求,調整產業結構,與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相契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甘肅省省域的消費活力會有所提升,產生更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