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陽
當前,國民經濟處在迅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對公共事業單位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事業單位工作者在提高公共服務和專業服務水平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工作,為實現現代化建設和公共服務保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后盾。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事業研究機構承擔科研任務,為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提高了為全社會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科研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科研項目經費的支持與保障,近年來,國家在科研項目與經費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因此,事業單位除必須做好科研項目的管理工作外,還應該對科研項目的資金管理、科研項目的財務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在制定制度與執行方面也要相應進行調整,以便更好適應新形勢,規范有序地開展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
事業單位經費預算編制管理基礎比較薄弱,其主要原因是科研項目的主持人本身對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編制流程等方面了解不夠,在編制預算時主觀隨意性較強。部分項目在預算編制前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論證,往往流于形式,導致在實際支出使用時容易出現較大偏差,從而使得部分科研項目在進行項目經費預算時出現了預算不全面或經費估值不合理等情況。科研人員編制預算時對各支出項目無法準確細致地預測費用,導致各類支出的預算缺乏合理依據,影響了預算編制的科學性,預算編制的質量無法保證。

在進行預算編制和資金爭取過程中,為了避免低估科學研究項目的資金總額和資金使用范圍,項目主持人在評估研究項目的資金總需求時,一般會將額度估計得比較寬松,對研究項目資金的支出也控制得不甚嚴格。導致實際支出中的活動與設定的目標出現不相符的情況,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和審批控制及使用漏洞,經費支出利用率達不到預期要求。此外,項目預算缺乏財務人員的全程參與,缺乏必要的指導和把關,也是造成項目預算編制和管理不規范、不科學,合理性不足的一個原因。
經費責任化管理薄弱,缺乏單位內部審計。在科研項目管理中,大部分單位沒有設立針對科研項目的專門內部審計機構,或雖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但審計較為形式化,財務預算控制沒有真正得以落實。有些單位內部雖然建立了管理制度,但實際執行中管理較為松散,沒有將制度真正落到實處。有效管理機制的缺乏,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經費支出較為混亂,大量的科研項目經費不能得到很好使用。在具體支出中,財務部門一般會更偏重于程序方面的審批,而忽視了對支出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的審核。在缺乏適當的程序控制的情況下,很難保證項目支出后期的經費使用,對項目的進展造成了嚴重影響。
對于科研單位來說,科研課題是單位業務活動進行和發展的重要部分,也是上級考核的重要評價標準。因此,研究單位一般會把注意力更多放在積極地爭取獲得研究項目上,而對實際實施項目的資金管理相對寬松。資金的實際利用轉化率較低,項目的資金效益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項目資金的內部管理和審計工作還相對滯后,科學化實施水平不高。部分單位負責人對內部控制缺乏認識,認為由財務部門對科研項目經費進行控制就足夠了。有些單位不同課題經費混合使用,也給后期科研項目經費的會計核算增加了難度。
對于科研項目經費的使用,如今的審計監督和績效評價激勵機制尚不完善。目前,各單位的科研項目經費基本上是以課題項目組為主管理,大部分沒有獨立審核和控制科研項目經費的機構。財務人員不參與具體研究過程,這使得他們很難發揮內部監督作用。雖然目前有部分研究項目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定了支出內容,但不夠詳細,也缺乏強有力的控制機制和懲戒機制。單位的權責劃分不明確,不相容的職位也沒有分離,整個資金使用過程由個人或單位自行決定。用研究項目資金購買的書籍和研究設備由個人持有保管,容易造成實物資產的損失。
缺乏科研項目結題驗收時完善的績效評價機制。科研課題結題驗收時,專家組成員一般都由專業技術人員組成,難以對項目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給予客觀的評價和建議。同時,由于研究項目的主要績效評估和激勵機制一般都是針對研究人員的,對輔助人員和監督人員的激勵不足,缺乏評價指標,也會導致相關崗位管理人員缺乏責任感和積極性。
事業單位的科研項目在經費管理過程中存在各自為政的情況,缺乏統一有效的管理。財務部門只負責科研項目資金的財務管理、核算和報銷工作,不了解項目研究進展具體處于什么狀態,不了解科研資金支出背后的來龍去脈。項目管理部門一般負責項目的計劃管理,不監督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這就導致了重視項目經費爭取,而忽視經費使用的情況發生。各部門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和協作,影響科研項目經費的使用效率,也造成科研項目經費使用過程中各種問題的出現。
目前,事業單位還沒有建立統一的科研項目經費信息網絡平臺。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系統,科研和財務部門存在信息不對稱,導致經費管理不同步。科研項目經費的預算、分配、項目經費的具體支出以及項目資產采購等環節一般由項目負責人根據項目需求決定,財務人員沒有參與到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管理中,因兩者之間的信息存在偏差,極易出現管理不同步問題。科研管理人員無法隨時掌握經費使用、執行和結余情況,財務人員無法了解項目實際進展情況,造成一些科研機構內部共享類資源的利用效率浪費。
財務預算管理對于事業單位科研項目經費來說,是需要遵循的基本準則,科研項目通過立項、調研、論證、批復等管控過程是各單位科研項目得以合理、合規進行的前提。要改革預算編制制度,使得財務會計人員能夠全過程參與項目預算編制,提升項目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與準確性。積極強化從預算管理方面對科研項目進行約束,明確分工,強化對預算關鍵環節的風險控制,不斷將財務預算管理細化和分類。根據研究項目管理的內容和目標,對整個項目過程中資金的使用進行必要的說明和分析。預算編制必須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考慮到各方面需求,確保滿足重點項目支出,實現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嚴格保證真實性、完整性和合理性,對每個項目的成本進行細致分析核算,使財務預算管理貫穿于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科研項目管理人員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要加強與財務部門專業人員的溝通和聯系,財務人員和科研人員都要遵循有關法律法規要求,使得各個項目的預算均有法可依、有據可循。此外,在項目預算編制完成后,應組織專家小組對項目預算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確保項目預算不僅符合規定,而且符合實際。
好的內控環境可以對科研項目進行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加以約束,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是一個項目順利運行的關鍵因素。加強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建立完善的全過程內控制度,加強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這就要求單位內部要加強學習和宣傳,對內控人員需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在整個內部控制過程中,科研部門與財務和審計部門的互動溝通非常重要。同時,財務部門本身也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不斷完善科研項目經費財務管理體系。科研人員與財務部門、科研管理部門加強協調配合,提高風險管理的意識,在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使用方面互相監督互相制約,保證經費收支手續內容真實有效。完善內控責任追究體系,確保科研項目經費使用合理規范,防范被濫用等行為,保證科研項目健康平穩地運轉。
加強監督和考核,建立完善經費管理監督機制。科研部門、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應相互制衡、相互制約,明確各自在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方面的職責和權限,使科研活動能在充分監督和控制的環境下進行,確保資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發現問題時,可以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時補救。對項目的立項、管理到通過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在監督和管理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行動,解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實現項目主體為核心的監督和管理。
有條件的科研項目應建立相對獨立的審計或監督機構,對項目全過程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監督不僅要涉及項目準備、預算批準和執行以及決算的各個方面,同樣也要涉及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在監督基礎上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績效評估體系,在進行評估時,不僅考慮研究成果的真實性,也要同時對研究項目經費的合理使用情況有所考慮。在科研項目進行過程中,項目主持人應該對項目的整體運作、成本核算和投入產出的對比負責,將多項指標作為項目評價的參考,而不僅僅以項目完成、結題為標準。同時,應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不僅要獎勵研究成果,還要獎勵關鍵崗位的項目輔助人員,充分調動各個崗位人員的積極性,促進項目的平穩開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科研項目和日益增長的科研資金量,使得以傳統的方式管理科研項目資金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建一個科研項目的網絡管理平臺,對科研項目經費信息、科研機構、財務經費使用等全過程進行管理。審計監督等部門也應形成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通過平臺實現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工作的信息共享。在具體操作中,項目管理人在財務部門的配合下,將已立項的課題及經費情況上傳至信息平臺,財務人員按照規定的項目說明和經費額度進行核算,支出超過設定的額度或規范,系統自動停止后續支出。項目管理人、科研人員、監管部門均可以通過管理平臺查看項目的相關情況,避免由于信息滯后或不對稱導致的經費管理問題,使科研項目經費的使用變得合法、合規和有效。
綜上所述,在科研項目研究進程中,項目的經費使用與管理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科研項目的順利開展和完成需要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和財務管理及監督部門互相配合做好項目經費管理工作。各相關部門的領導應該高度重視科研項目管理資金。有關部門負責人要高度重視科研項目資金的管理,要從預算編制、內控管理、信息生成、監測評估等多個環節入手,建立健全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機制,確保科研項目資金得到科學合理使用。在科研項目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要做到科學、有效并且貫穿于整個科研項目過程,才能更好地發揮科研項目經費的真正作用,以促進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事業單位科技創新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