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睿
廣東省始終牢記囑托,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鍛造高素質干部隊伍,選拔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廣東以黨建創新賦能基層治理,激活了基層治理“末梢神經”。
近年來,廣東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入實施加強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各級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據了解,廣東省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依托干部學院和各地的鎮街黨校,運用遠程教育平臺、“廣東黨建云”平臺等載體,推動理論學習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將學習貫徹落實到每一個支部、每一名黨員。
鍛造高素質干部隊伍
廣東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把政治標準作為“硬杠杠”,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賢,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選拔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
今年4月,廣州市白云區召開2022年錄用選調生基層鍛煉集中報到會議。據悉,根據中組部關于選調生培養管理的要求,新招錄選調生須先到村任職,按照大學生村官管理,時間不少于兩年。白云區堅持把選調生管理工作作為干部隊伍建設的源頭工程來抓,不斷加強選調生隊伍培養管理,助力選調生在基層一線干事創業、成長成才。
近年來,廣州市白云區在干部選培管育上下功夫,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賢,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白云區在干部隊伍培養上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確保正確政治方向。充分用好區委黨校、鎮街黨校等培訓平臺,在初任培訓、任職培訓等主體班次中持續加強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理想信念教育,堅持在公務員招錄、任職定級、轉任、調任、提拔、職級晉升、獎勵中突出政治素質的考核考察,把“兩個維護”作為公務員政治素質考察的核心要求,對考察對象開展政治素質正反雙向測評。
云浮市新興縣堅持把公務員隊伍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程來抓,深入實施源頭培優、實踐淬煉、培訓蓄能、關懷激勵“四大工程”,全方位護航公務員成長,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新興縣實施源頭培優工程,建好公務員隊伍“蓄水池”,注重從選苗子、抓源頭入手,及時補充新生力量,優化公務員隊伍結構,集結堪當發展重任的“生力軍”。一是源頭把關“選苗子”。堅持以發展需求、基層需要為導向,統籌研判全縣公務員隊伍結構、專業缺口和空編情況,合理設置招錄條件和崗位,科學制定招錄計劃,把招錄職位向鄉鎮傾斜,堅決把好公務員入口關,嚴防“帶病入隊”。
以黨建創新賦能基層治理
7月1日上午,廣州市越秀區東山街黨工委聯合轄內共建單位共同舉辦“黨建引領促發展?踔厲奮發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活動。活動通過統籌社會資源、組建專業服務隊,用好服務陣地等多項舉措,讓街坊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便民服務。
近年來,廣州市越秀區東山街黨工委進一步構建完善“大黨建”格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用,不斷增強黨組織的組織力和凝聚力,引導激勵全體黨員干部在干事創業中擔當作為,為社區發展貢獻力量。活動現場舉行微心愿行動認領儀式,東山街“兩新”黨組織代表與7名困難群眾代表進行對接,為他們送上愛心物資,實現幫扶愿望。東山街啟動微心愿項目以來,街道社區黨組織廣泛征集困難群眾的微心愿,發動在職黨員、社區黨員奉獻愛心,爭當困難群眾的“圓夢人”,通過心愿征集、認領、圓夢等環節,強化了供需對接機制,形成了群眾點單、?政府制單、黨員黨組織接單的認領模式,以“小公益”撬動“大慈善”。

深圳市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全面質量過硬、全域率先示范,不斷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特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據介紹,深圳打造“@深圳—民意速辦”平臺,讓百姓的“急難愁盼”能夠被及時感知、快速響應、高效辦理,創新探索超大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
深圳按照市區兩級平臺、五級應用的架構,建立“@深圳—民意速辦”民生訴求一體化服務平臺,推動編制4132項民生訴求事項目錄清單,同步明確職責清單、實施清單,建立健全“1+3+N”制度規范體系,推動一次派單成功率從75%提升到98.8%。從“辦好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拓展延伸,發揮統一歸集的“數據池”優勢,在數據“弱信號”中捕捉民意“強信息”,推動群眾訴求根源性解決。平臺開通以來累計辦理群眾訴求1174萬件,按時辦結率96%,總體滿意率達99%。在此項創新探索中,深圳著力強化黨建引領,以“紅色引擎”驅動“智慧引擎”,凝聚齊抓改革辦好實事大合力。
以臺山市為例,該市著力建強基礎網格“支點”,全力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臺山市科學設置網格,探索構建海陸兩域治理服務體系,優化設置406個網格,在沿海地區劃分74個網格,推動網格管理向海延伸,結合海上作業生產的實際,落實“定人聯船”機制。嚴密組織體系。成立46個黨委、155個黨總支、205個黨支部,把支部建在景區里、建在漁船漁排上,做到網格黨組織全覆蓋,實現網格長和網格黨組織書記“一肩挑”。探索智治賦能。創新搭建“單兵裝備+網格底數+應用場景”智慧網格信息體系,研發推廣“邑網通”微信小程序,依托“群眾點單、網格接單、社區派單、部門辦單、群眾評單”的全鏈條工作機制,實現問題事項云端一站式受理、實地一攬子解決,黨建引領激活了基層治理“末梢神經”。
編輯/胡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