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DA/T28-2018)的制定為建設項目檔案管理提供了詳細的工作規范,提升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化水平。本文對《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DA/T28-2018)的內容進行詳細解讀,首先分析該規范制定的主要社會、制度及技術背景,重點探討該規范的框架內容以及主要特點,并提出進一步完善的對策建議。對全面深入了解該規范的結構內容,把其握具體要求,提升建設項目檔案管理水平,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內容解讀
概述
近年來,隨著建設項目管理水平越來越高,要求越來越嚴,2002年頒布實施的《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文件歸檔要求與檔案整理規范》(以下簡稱《整理規范》)已經難以滿足新時期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的現實要求。為此,國家檔案局經過廣泛的調研論證,征求意見,經全國檔案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通過后,于2018年4月8日,正式對外發布《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DA/2018)(以下簡稱《規范》),并于2018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文件歸檔要求與檔案整理規范》同時廢止。《規范》的制定和實施填補了建設項目檔案管理業務標準領域的空白,為建設項目檔案管理提供更為清晰、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思路,對提升新時期建設項目人員檔案意識、增強建設項目檔案規范化管理,提高建設項目檔案工作整體水平都發揮著極其重要作用。本文就《規范》的結構及內容進行解讀,理解《規范》的精神實質和內涵,旨在助力《規范》在實際工作中具體貫徹執行。
1 出臺背景
隨著我國各個行業、領域建設項目數量和規模飛速擴大,2002年實施的《整理規范》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無法覆蓋全部類型的建設項目檔案管理,尤其是檔案領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新的規章制度、新的技術標準,迫切需要出臺一部較為全面的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
1.1 社會背景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每年有大量的新開工建設項目。為進一步提升建設項目管理水平,2017年10月7日,國務院第一次審議通過《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修改,細化建設單位質量責任和義務,明確了施工圖設計文件使用標準,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作為建設項目重要組成部分的檔案資源,也是建設領域乃至國家的核心信息資源,詳細記錄建設項目從立項、到施工建設、竣工驗收的全部過程,是建設項目管理的重要依據,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在加強建設項目檔案規范化管理的社會背景下,做好建設項目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需要一部專門的規范標準予以規制和約束。
1.2 制度背景
《整理規范》頒布實施的十余年,我國建設領域和檔案管理領域均出臺一系列規章制度、標準規范。2004年,建設部出臺《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試行辦法》;2011年,編制發布《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管理規范》(GB50722-2011);2015年,國家安監總局發布《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規定》,2017年住建部先后制定出臺《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50326-2017)、《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規范》(GB/T50358-2017)、《全宗卷規范》(DA/T12-2012)、《技術制圖? 復制圖的折疊方法》(GB/T10609.3-2009)、《紙質檔案數字化規范》(DA/T31-2017)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規范標準的制定和出臺,使得《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文件歸檔要求與檔案整理規范》已經無法滿足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的現實需要,迫切需要從制度上加以完善和健全。
1.3 技術背景
《規范》出臺前,我國的計算機信息技術、OA系統自動化技術等廣泛應用于建設等各個領域,也進一步推動了檔案管理的信息化轉型。為適應日益增長的電子文件管理需要,推動電子建設項目文件歸檔及管理走上信息化、智能化發展之路,在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下,通過《規范》的出臺推動電子檔案管理轉型升級,豐富電子建設項目檔案資源管理內涵、品質。
2 框架內容
2018年出臺的《規范》替代了2002年版的《整理規范》,框架結構由2002年的8個章節1個附錄修改為10個章節和2個附錄。其中《規范》新增了“竣工圖章、竣工圖審核章式樣”目錄(詳見表1)。
2.1 明確相關術語及定義
2018年《規范》一共有17個術語,較2002年《整理規范》增加了4個術語,刪除了“單項工程”“項目竣工文件”。其中新增了“分部工程”“建設單位”“參建單位”“項目電子文件”“項目檔案管理卷”。將“項目前期文件”“項目施工文件”“項目竣工圖”“項目監理文件”“項目竣工驗收文件”修改為“前期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圖”“監理文件”“竣工驗收文件”。并且設定了每一個術語的具體定義內涵,使術語更加準確、科學,符合時代特色。
2.2 明確責任主體及內容
與《整理規范》相比,《規范》第五章“項目檔案工作的組織及職責任務”詳細規定了建設單位、建設單位檔案管理機構、建設單位工程管理相關部門、參建單位等組織的項目檔案工作職責。其中建設單位共有6項職責:制定項目建設檔案管理規章制度;與參建單位簽訂項目文件管理合同或協議;制定項目檔案工作方案;建立歸檔考核機制;同步做好檔案信息化建設;做好建設項目檔案驗收準備及整改工作。建設單位檔案管理機構承擔著5項職責:監督、指導本單位落實檔案制度;開展檔案業務培訓;參加項目建設重要會議、重要活動;審查項目文件;接收、移交項目檔案。建設單位工程管理相關部門承擔著3項職責:提出工程技術文件規范性要求,并審查歸檔文件的“四性”;做好本部門項目文件收集整理;做好項目文件交接。參建單位共承擔著5項職責:建立文件管理制度;做好承擔工程文件收集整理;監理單位需要審查歸檔文件;配備相應的設備設施。
2.3 明確歸檔標準及要求
《規范》第七章第四節詳細規定了建設項目文件歸檔的各項標準和要求。例如,歸檔應堅持“及時性”原則。其中前期文件歸檔在其工作結束時;管理文件以年度歸檔為原則,跨年度歸檔為例外;施工文件則以驗收結束歸檔為原則,以分部或分階段歸檔為例外;科研項目文件歸檔應在結題驗收后進行;竣工驗收文件以驗收通過為歸檔時間節點。進一步明確歸檔文件審查流程。例如,施工文件先由施工單位自查,然后再依次交由監理、工程管理部門、檔案管理機構審查;監理文件先自查,再依次交由工程管理部門、檔案管理機構審查;信息系統文件則由監理單位、信息化管理部門、檔案管理機構進行審查。
2.4 電子文件歸檔及管理
《規范》還增設了第九章“項目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分為“項目電子文件的歸檔”“項目電子檔案管理”“項目檔案數字化”三個部分。其中“項目電子文件的歸檔”提出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標準和要求,電子文件歸檔范圍的確立。除了收集整理項目電子文件外,還要一并收集“電子文件的過程信息、版本信息和背景信息”等相關元數據。“項目電子檔案管理”明確其整理、保管、鑒定執行的標準,以及電子檔案銷毀程序。“項目檔案數字化”則規定了數字化范圍、委托第三方數字化加工的具體規定,這些具體的規定和要求也是落實《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規范》(GB/T18894-2016)的具體體現。
3 主要特點
3.1 標準的通用性
《整理規范》主要是“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的依據,而《規范》則將其直接擴展為“建設項目”,除了國家投資建設的項目外,一般主體的建設項目檔案管理也應滿足該《規范》要求。此外,《規范》還詳細規定了建設單位、參建單位,以及建設單位檔案管理機構、建設單位工程管理相關部門等責任主體的職責。還明確了建設單位包含但不限于管理辦法、分類方案、歸檔范圍、保管期限表、整理編目細則等“項目檔案管理業務規范內容”。這些規定適用于不同規模建設項目檔案管理,也滿足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履行監督指導職責的要求,為建設項目檔案管理提供了一部通用的業務標準。
3.2 標準的操作性
與《整理規范》只規定了建設項目文件收集、竣工文件編制、項目文件整理與歸檔、項目檔案整理與移交不同的是,《規范》則更為詳細地規定了項目檔案工作的組織及職責任務,使不同主體職責任務更為清晰,提出了制度規范建設的責任主體,要求不同主體落實相應的制度規范建設職責。此外,還專門規定了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的篇幅內容。這些規定內容都體現了項目建設的基本規律和一般程序,執行要求更為具體明確,責任定位更為精準,使《規范》執行更具可操作性。
3.3 標準的兼容性
2002年《整理規范》出臺后的十余年時間里,我國檔案領域出臺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技術規范,為了與這些標準規范相銜接,2018年新出臺的《規范》兼顧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規模及不同類型的建設項目檔案管理實際,也兼顧其他行業標準和管理要求,使標準執行更具兼容性。例如竣工圖明確應按《技術制圖-復制圖的折疊方法》(GB/T10609.3-2009)規定統一折疊,紙質照片整理按照《照片檔案管理規范》(GB/T11821-2002),錄音帶、錄像帶等磁性載體文件整理則按照《磁性載體檔案管理與保護規范》(DA/T15-1995)。
3.4 標準的時代性
《規范》的制定和實施,充分體現了新時期建設項目特點和規律,符合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的實際需要。與《整理規范》相比,《規范》從各個方面規定建設項目檔案管理新要求新標準。例如,甲方管理資料除了傳統的文件外,還新增了征地拆遷文件、移民文件,分類更加清晰,基本按照建設項目程序和涉及到的工作內容。施工文件中增加了施工月報、年報、竣工圖編制說明等相關內容。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做好項目電子文件管理,還新增了信息系統開發文件的管理。竣工驗收文件則進一步細化歸檔要求,增加項目申報材料、會議文件、簽字表、驗收證書等,這些新規定和新要求都也體現了新時期建設項目的建設特點和要求。
4 改進建議
4.1 部分內容規定還需進一步的細化
與《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規范》相比,對建設項目主體發生變更等特殊情況下的歸檔單位的移交時間、范圍、流程及接收對象等,還需細化,以增強《規范》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4.2 部分術語界定還需進一步的精準
術語和定義越規范越準確,描述的檔案相關規定和內容就越具體越形象,也就讓具體執行人員理解的更深,執行的更到位。如“項目電子檔案”的術語定義與《電子檔案管理基本術語》中的“電子檔案”術語定義就有一定區別,并未把“電子檔案”中的具有“憑證”價值予以規定。
4.3 部分引用參照還需進一步精細
《電子檔案單套管理一般要求》《電子檔案移交接收操作規程》等均將電子檔案管理及移交等方面的內容作出非常詳細的規定,《規范》中應將項目電子檔案移交的相關內容納入第十章“項目檔案移交”章節,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
4.4 規范銜接還需進一步精確
2018年《規范》頒布實施后,近年來檔案數字化領域又陸續出臺了新的規范和標準,如《實物檔案數字化規范》《檔案數據存儲用LTO磁帶應用規范》《政務服務事項電子文件歸檔規范》等,新的規范標準的頒布和實施,要及時做好《規范》的修訂和完善,使《規范》與時俱進,始終與檔案管理的最新要求相適應。
結語
《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DA/T28-2018)的制定和實施使建設項目檔案管理擁有了詳細的工作規范作為依據,也極大地提升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化水平。只有不斷地加強對《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DA/T28-2018)的內容學習、消化、吸收和貫徹落實,才能做到熟練運用,把握《規范》的具體要求,切實提升建設項目檔案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英瑋.《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修訂稿)的解讀[J].北京檔案,2018(2):21-25.
[2]李曉秋,沈慧.高校對標《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的合理性與策略分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6):105-107.
[3]王紅敏.《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解讀[J].中國檔案,2019(2):24-25.
[4]劉淑妮,雷勵,劉平.新規《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之思考[J].陜西檔案,2020(3):32-34.
[5]常宇辰.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現狀與解決對策探析[J].蘭臺內外,2023(5):55-57.
[6]易旸.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現狀與解決對策[J].工業,2023(5):124-127.
[7]張元科.建設項目電子檔案單軌制管理模式分析[J].蘭臺內外,2023(6):57-59.
[8]薛蕾.建設項目全過程電子檔案管理研究與實踐[J].辦公室業務,2022(19):149-151.
[9]張利娜.論檔案信息化建設對檔案規范化管理的促進作用[J].社會科學,2023(4):9-12.
作者簡介:陳練(1972— ),大學學歷,玉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館員,主要從事檔案管理、編研、服務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