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勇 鄭州職業技術學院 鄧舒方 鄭州軌道工程職業學院
當前我國教育領域越來越關注各學科與思政教育之間的融合與銜接,通過在學科內容的基礎上挖掘思政教育資源,可以促進學校全方位育人目標的實現。因此,各高校也紛紛將體育課程教學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在二者之間形成教育合力,相互促進,從而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提升自身的思想價值觀念與道德素養,這與新時代的人才培養目標如出一轍。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引領下,高校的體育教學工作充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推進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提升體育課的思政教育水平,旨在構建更加健全的體育思政教學體系,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時代青年。
現代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立德樹人”,高校教育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不斷將課程思政建設作為一項重要舉措加以推進,這對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高的促進價值。體育是高校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具有非常強大的育人價值潛能,所以應充分挖掘體育課的思政教育資源,將思政功能發揮到體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不是將體育課程內容同思政內容直接疊加與羅列,而是要將思政元素充分滲透到體育教學當中,完成二者的充分融合,以思政促體育,以體育促思政,達到相得益彰的目的,這樣才能真正使體育課程思政功能有效發揮,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落實。
教育活動就是課程思政的外在表現,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通過體育教學活動將價值觀教育得以滲透和實現,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提升他們的思想認知能力,讓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不僅學會運動技能,還能夠獲得思想的洗禮和情感的體驗。在具體的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和體育技能的學習,還要加強對學生體育精神和體育素質的培養,通過課程思政的融入,將體育教學的潛在功能充分體現和發揮。
當前我國一些高校在體育教學工作中普遍存在一個現象,那就是僅僅將體育作為一門專業學科來看待,并沒有深刻認識到體育課所蘊含的育人價值和意義,甚至認為體育教學的目的就只是增強學生的體質健康而已。雖然身體鍛煉是體育課程的必備功能,但站在育人的角度來看,如果過度強調體育課的強身健體功能,則會影響體育教學育人功能的實現?,F如今,大部分高校都沒有對體育課程思政教育予以高度的重視,體育的育人價值無處實現。所以,這就造成了高校體育教學在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嚴重阻礙和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即便是對于重視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高校來說,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未必將這項工程落到了實處。很多體育教師為了應付教學任務,依舊沿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和模式,將體育技能的傳授作為教學重點,并沒有將思政教育內容有效滲透。學生在這樣的體育教學環境下,只能獲得身體素質的培養,卻無法實現價值觀念與道德素養的提升與強化。還有一些體育教師雖然認識到了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性,但由于對于思政教育的了解不夠深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循課程思政的內容與要求,也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設計與安排,導致體育課程思政教育鮮有成效。
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課程思政教育并不是一門獨立的、全新的專業課程,而是在現有的課程中去加以滲透和融入,從而實現專業課程的育人功能。因此,體育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跟上課程思政教育推進的腳步,不僅要轉變教學觀念,還要學習課程思政的重要內容與育人方法,充分挖掘體育課潛在的思政教育資源,使體育課程思政教學不斷趨于專業化。然而,大多數高校的體育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高校對他們的專業培訓力度不大,甚至有些高校根本沒有對體育教師展開課程思政教育的相關培訓,也沒有聘請專業的教師前來任教,這就致使現有體育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上能力不足,無法完成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的推進。
體育課程思政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具體的教學效果如何,也需要通過相關的教學評價機制進行考核。當前一些高校在體育課程思政教學評價上,還依舊以評價學生的出勤情況、運動技能掌握情況、考試分數等指標為主,而對于學生德育方面的素質是否得到提升卻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運用這樣的教學評價機制,無疑會弱化體育課程思政功能的實現,長此以往,學生會將學習的重點放在運動技能的學習上,而逐漸忽視體育精神與體育素質等方面的提升。
對于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育來說,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充分挖掘思政教育資源,這對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質量與成效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體育教師對體育課程所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挖掘得不夠深入,只在課上進行較為淺顯的講解,并沒有形成完整的、系統的、全面的體育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更沒有將體育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落到實處。
不管是對于高校來說,還是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師而言,都要進一步加強對體育育人功能的重視程度。體育課程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得到發展,還能夠幫助學生修身養性,實現人格的發展與完善。站在學校的角度來看,要充分把握體育課程的育人價值,將體育育人這項工程融入到學校體育事業發展規劃以及教育事業中,讓體育育人的功能充分且有效地發揮,使其與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高度契合。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師來說,同樣要重視體育育人的價值與作用。教師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要以“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為最高綱領,在教授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深入挖掘體育課程思政資源,將思政價值理念融入體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形成全過程思政教育滲透,讓傳統的教學模式變得更加新穎,不斷強化體育教學水平。
在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要將課程思政的相關內容充分融入,使課程思政教育的成果更加清晰、可視化,這樣才能更加正確、明了地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成果和發展狀況。例如,在學生每學期的期中、期末體育考試中,可以增加一些與課程思政有關的筆試內容,以考核課程思政內容與體育專業知識之間是否形成有效融合;還可以組織一些體育小組活動或比賽,來對學生的整體體育素養進行考察,重點關注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體育競技精神、規則意識,以及是否具備頑強拼搏的毅力和耐力等。這樣既豐富、完善了體育思政教學的評價機制,還能讓學生在考核過程中充分調動體育專業知識,發揮思維能力,再結合個人的能力,從而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高校還可以在體育課程思政教學評價與教師職稱考評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系,以督促體育教師加強對體育思政教學評價的重視。因為考核的指標和內容來源于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涉及體育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內容的安排,以及課后教學評價反饋等內容,所以通過審視體育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機制是否完善來對教師本人進行考評,非常有助于推動體育教師更加積極落實體育課程思政教育,能夠促進體育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能力不斷增強。
首先,要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素養。要想讓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收獲應有的成效,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的教學能力。將課程思政教育融入體育教學,也是一種反映教師綜合業務能力的途徑,所以為了進一步強化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質量,就必須不斷加強體育教師的思政教學能力以及職業道德素養。對此,高校需要加大對體育教師的專業培訓力度,積極開展各項教師培訓活動,從而全面、系統地強化體育教師的知識儲備、職業道德、學術能力、業務能力等各個方面的能力,促使體育教師獲得綜合素質的提升。只有教師的能力與素質上去了,才能讓學生得到高質量的體育課程思政教育,才能切實推動高校體育思政建設不斷發展壯大。其次,教師要加強對課程思政內容的學習與理解。光有學校的培訓是不夠的,教師還必須積極主動地學習更多的課程思政教育知識,在平時的業余時間要不斷鞏固,以加強自身的課程思政教學知識儲備。教師要以身作則,起到一個帶頭學習的模范作用,這樣才能更加順利地帶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素養。因此,高校的體育教師要不斷深入開展課程思政理論學習,深入挖掘體育課程所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并且牢牢把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用高度的政治素養武裝自己,這樣才能在實際教學中更加得心應手,從而讓體育課程思政功能更顯成效。
思政元素是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內容,所以必須深挖體育課程思政教育資源,才能真正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首先,體育教師要建立一個完整、系統的體育課程思政知識體系,使其能夠充分滿足現階段體育教學的需要。教學體系的構建要凸顯思政教育的目的,并且不能偏離專業課的學習內容,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體育日常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的洗禮。在已有的體育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更加深入的思政教育資源的挖掘和探索,使思政教育不斷深入、強化,根植于每一名學生的內心。在具備了完整的思政教學體系的基礎之上,教師還要結合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來充實體育課程思政教學,從而實現體育教學內容與課程思政內容的深度融合。因此,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師要立足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目標,積極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創新思政教學元素,跟隨時代的發展腳步,不斷探索新的思政內容,使體育課程思政教學適應時代的進步、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這樣不僅能夠滿足高校體育育人目標,同時也能夠促進高校體育教學不斷創新發展。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不能強行加入思政元素,而是潛移默化地加入思政元素,這樣才能讓課程思政教育的功能有效發揮,同時也更加易于學生接受。例如,倘若教師單槍直入地將與思政有關的內容向學生講解,那么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而且也達不到真正的育人目的。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分組游戲或比賽的形式,來鍛煉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競技能力;或者為學生播放一些運動員的名人事跡比賽或訓練視頻,讓學生通過目睹別人的努力和拼搏,來強化自身的體育精神和體育素養。這些教學方式都可以將思政元素與體育教學充分融合,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將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而達到理想的育人效果。由此可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功能的有效發揮,關鍵在于如何將思政教育內容與體育教學內容充分、有效地融合,這一點值得每一位高校體育教師加以重視和深思。
高校的體育課程教學與課程思政教育在本質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目的都是為了實現“立德樹人”這個教育的根本任務。體育教學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將思政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到體育課程中,能夠實現從價值觀念上引導學生、從精神上激勵學生,幫助學生加強集體主義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的重要體現。高校必須不斷加強對體育教學中思政教育資源的挖掘與探索,并加大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育,助力體育教學與思政教育充分融合,讓課程思政功能的種子在體育教學的全過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