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劼 南京體育學院
功能性體能訓練是目前熱門的研究領域,它將運動訓練和損傷康復等理論綜合起來,通過針對個體差異性和綜合性的訓練方法,提高運動員的整體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在高校水中健身教學中,功能性體能訓練的應用對于學生的訓練效果和綜合素質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重點探討功能性體能訓練在高校水中健身教學中的應用分析,包括提高運動表現、預防運動損傷、增強全身功能和個體化訓練計劃等方面。通過對這些應用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為高校水中健身教學提供科學、有效的指導和實踐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訓練效果和運動水平。
高校水中健身在許多大學和學院中已經成為一種受歡迎的運動項目。許多高校為學生提供了水中健身教學的課程選項。這些課程通常包括水中有氧運動、水中力量訓練、水中瑜伽和水中舞蹈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健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盡管高校水中健身教學在許多方面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一些高校可能面臨水中健身教學設施和資源不足的問題。室內游泳池的數量有限,有些學校甚至沒有專門的水中健身中心。這可能導致課程安排不靈活,學生參與的機會有限。水中健身教學可能并不適合所有學生,一些學生可能對水中運動缺乏興趣或抵觸感。這可能導致參與率較低,影響到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果。盡管許多高校的水中健身教學由專業教練指導,但有些學校可能缺乏足夠的專業指導人員。這可能導致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學生無法得到充分的指導和支持。另外,水中健身教學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特別是對于那些沒有水中運動經驗或技能不夠熟練的學生。缺乏正確的技術指導和安全培訓可能增加受傷的風險。
而功能性體能訓練能更好地服務學生水中健身運動,通過訓練,個體的身體功能可以得到提高和優化,以適應特定的運動或活動需求。功能性體能訓練的目標是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提高個體的力量、穩定性、柔韌性、協調性等功能特點,從而滿足其運動或活動的需求[1]。結構功能指的是身體各個結構(如肌肉、骨骼、關節等)在特定運動或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不同的結構在運動中發揮不同的作用,相互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協調關系。例如,肌肉負責產生力量,骨骼提供支撐和穩定,關節實現運動的靈活性等。功能性體能訓練通過對結構功能的分析,確定個體在特定運動或活動中所需要的結構功能的特點和要求,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或活動,結構功能的重要性和優先級也會有所不同,訓練的目標是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優化和提高個體的結構功能,以達到更好的運動表現和功能水平。邏輯關系是指功能性體能訓練中各個要素之間的關聯和相互作用。不同的功能特點和訓練方法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和配合關系[2]。例如,力量訓練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水平,進而增加運動的爆發力和穩定性,靈活性訓練可以提高關節的活動范圍,增加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功能性體能訓練通過分析結構功能之間的邏輯關系,設計綜合性的訓練計劃和方法,以促進身體各個結構之間的協調和優化,提高整體的運動表現和功能水平。
高度可行性是確保訓練計劃和方法在實踐中具備可操作性和可實施性。訓練方法應該具備簡單易行的特點,使得個體能夠輕松理解和掌握訓練內容,復雜繁瑣的訓練計劃可能會增加個體的困惑和不適應,降低訓練的可行性,因此,訓練計劃應盡量簡化和明確,使得個體能夠清晰地知道如何進行訓練。同時,訓練計劃和方法應考慮到訓練場地、設備和資源的可用性,根據實際情況,設計適合的訓練方案,避免對特殊設備或場地的過度依賴,如果訓練計劃無法在現有的條件下實施,個體可能會遇到困難并放棄訓練,因此,訓練計劃應根據可用的資源和條件來合理安排,以確保訓練的實用可行性。
功能性體能訓練應該基于相關的科學理論知識,包括運動科學、運動生理學、生物力學等。訓練計劃和方法應與訓練目標之間存在邏輯關聯和合理性,針對不同的功能特點和訓練目標,選擇相應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例如,如果目標是提高力量,那么應該包括力量訓練的方法,如果目標是提高協調性,那么應該包括協調性訓練的方法,訓練方法應與目標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以實現預期的訓練效果。功能性體能訓練應注重身體各個結構之間的協調和平衡性,身體的不同結構(如肌肉、骨骼、關節等)在運動中相互協作,相互影響,訓練計劃和方法應注重整體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性,避免過度強調某個結構而忽略其他結構的訓練,通過綜合性的訓練,促進身體結構之間的協調和平衡,以提高整體的運動表現和功能水平[3]。
高度適度性要求訓練計劃和方法在強度和量度上進行適度調節。訓練應根據個體的身體狀況、訓練目標和訓練進程,合理控制訓練的強度,強度指的是訓練的負荷大小,可以通過調整重量、速度、阻力、次數等參數來實現,初學者可以從較低的強度開始,逐漸增加強度,使身體逐步適應訓練刺激,高級運動員則可以進行更高強度的訓練以進一步挑戰身體,適度的強度調節可以激活身體的適應機制,促進身體功能的進一步提升。高度適度性要求訓練計劃和方法的個體化調整。每個個體的身體狀況、訓練水平和目標都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據個體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調整,訓練計劃和方法應考慮個體的起點和目標,結合個體的反饋和效果進行必要的調整[4]。個體化的調整可以更好地滿足每個個體的訓練需求,提高訓練的效果和適應性。
功能性體能訓練可以針對水中運動的特點和要求,通過訓練身體的力量、協調性、爆發力等功能,提高學生在水中運動中的表現。功能性體能訓練中的力量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增加肌肉力量和爆發力,從而提高他們在水中運動中的推進力和速度,針對水中運動的特點,可以采用針對性的力量訓練,例如利用水中器械進行水中劃船、推波器等訓練,或者進行體重訓練、自由體操等來增強核心和下肢的力量。強大的肌肉力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控制和支撐自己在水中的運動。水中運動需要良好的協調性,包括身體各部分的協調、肌肉群的協調以及運動技巧的協調,功能性體能訓練中的協調性訓練可以通過使用平衡訓練器材、不穩定的訓練環境和多關節動作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協調能力。例如,可以進行單腿平衡訓練、平衡板訓練、反應球訓練等,培養學生在水中運動中的身體控制和平衡感。水中運動對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要求較高。功能性體能訓練可以包括伸展訓練和動態柔韌性訓練,通過拉伸、扭轉和腿部運動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肌肉柔韌性和關節活動范圍,良好的靈活性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各種水中動作,避免肌肉拉傷和關節受傷[5]。水中運動需要快速的爆發力和迅速的加速能力,功能性體能訓練中的爆發力訓練可以通過采用高強度的快速動作和跳躍訓練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爆發力。例如,可以進行跳躍訓練、爆發力推鐵球等訓練,提高學生的爆發力和加速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快地啟動和快速變向。
水中運動具有較高的運動強度和特殊的環境,容易導致運動損傷。水中運動中,保持身體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預防許多運動損傷的發生,功能性體能訓練通過加強核心肌群的訓練,例如腹肌、背肌、臀部和髖部肌群,提高學生的身體穩定性和平衡能力,減少運動時的不穩定性,降低受傷風險。功能性體能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改善姿勢和技術,避免不正確的運動姿勢和動作了,通過運用正確的姿勢和技術,可以減少關節的壓力和肌肉的不適,從而預防運動損傷。訓練中的重點可以放在正確的姿勢、正確的身體對齊和運動技巧的學習上。同時,功能性體能訓練可以與特定的水中運動技術相結合,針對性地訓練相關的肌肉群和運動模式,提高學生在具體運動中的技術水平,例如,對于游泳運動員,可以進行劃臂動作的力量和協調性訓練,對于跳水運動員,可以進行跳躍動作的爆發力和靈活性訓練,使學生在運動中更加穩定和安全,減少受傷的風險。
水中運動要求全身各個肌肉群的協調配合和統一運動,功能性體能訓練可以通過綜合性的訓練方法,促進學生全身功能的協調發展。通過綜合性訓練,可以同時訓練多個肌肉群和身體部位,提高學生的全身協調性和綜合性能力,例如,采用復合動作訓練,如深蹲和推舉、波比跳和俯臥撐等,可以使學生的肌肉群協同工作,增強整體身體功能。核心肌群是身體穩定性和動作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功能性體能訓練注重核心肌群的訓練,通過針對腹部、背部、髖部等核心區域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核心穩定性和力量,強大的核心肌群可以提供穩定的身體支撐,改善動作的控制和協調,提高學生在水中運動中的表現。水中運動對動態平衡的要求較高,功能性體能訓練可以通過使用平衡板、穩定球等訓練工具,進行動態平衡訓練,提高學生的平衡感和穩定性,增強全身肌肉群的配合和控制能力,通過動態平衡訓練,學生可以更好地應對水中的不穩定環境,提高運動表現和安全性。
功能性體能訓練注重個體差異性,根據每個學生的起點和目標,制定個體化的訓練計劃。在高校水中健身教學中,學生的水中運動水平、身體狀況和目標各不相同,功能性體能訓練可以根據這些因素進行個性化調整,使每個學生能夠得到最適合自己的訓練,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個體化訓練計劃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評估,包括身體素質、運動能力、柔韌性、核心穩定性等方面的評估,通過評估結果,教練可以了解每位學生的優勢和不足,并與學生一起設定個性化的訓練目標,提高某個具體技能、增強特定肌肉群的力量、改善身體穩定性等。基于評估結果和目標設定,教練可以制定針對每位學生的個體化訓練計劃,這意味著針對每位學生的特點和需求,設計相應的訓練內容、強度和頻率,對于不同的學生,可能需要注重不同的訓練重點,例如某些學生需要更多的核心訓練,而其他學生可能需要更多的爆發力訓練,通過個體化訓練計劃,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效果。個體化訓練計劃應該具有一定的進度和適應性。教練需要根據學生的進展和反饋,及時調整訓練計劃,如果學生的能力提高,可以逐漸增加訓練強度和難度,挑戰他們的極限,相反,如果學生遇到困難或出現不適,教練可以相應地調整訓練計劃,確保訓練的可持續性和安全性。
功能性體能訓練強調身體各個結構和功能的綜合發展,可以在高校水中健身教學中綜合應用多種訓練方法和工具。復合動作是指結合多個關節和肌肉群的動作,可以模擬水中運動中的綜合性動作要求,在高校水中健身教學中,可以采用復合動作訓練來綜合訓練學生的力量、爆發力、協調性和核心穩定性。例如,結合劃船機和俯臥撐的訓練可以綜合鍛煉上肢、胸部和核心肌群,提高學生在劃水運動中的表現。動作組合訓練是將多個動作組合在一起進行訓練,以模擬水中運動中的連續動作要求,通過連續執行一系列的動作,可以提高學生的耐力、協調性和技術轉換能力。例如,在游泳教學中,可以設計一組包括蛙泳、自由泳和蝶泳的連續動作訓練,以提高學生在不同泳姿之間的轉換能力。線路訓練是將多個訓練站點或訓練動作連成一條線路,學生按順序進行訓練,以綜合提高不同方面的身體素質,。每個站點可以針對不同的訓練目標和肌肉群進行設計,學生按照指定的順序依次完成每個站點的訓練,線路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全身耐力、力量、敏捷性和協調性。例如,在水中健身教學中,可以設計一個包括劃船機、平板支撐、波比跳等不同訓練站點的線路訓練,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體能水平。
總之,功能性體能訓練是一種有效的訓練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表現、預防運動損傷、增強全身功能并實現個體化訓練計劃。此外,功能性體能訓練的綜合性和個體化特點也為高校水中健身教學提供更多創新和發展的空間。因此,應該不斷深化對功能性體能訓練的研究和應用,進一步完善高校水中健身教學的內容和方法,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和運動水平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