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琳
(青海云天化國際化肥有限公司,青海 西寧 810000)
高壓甲銨洗滌器(203-C)主要作用是將尿素合成塔(201-D)未反應的氨和二氧化碳冷凝、吸收,冷凝過程中放出的熱能,由殼側高壓調溫水帶走。
高壓調溫水在一個封閉的加壓系統中用高壓調溫水泵(902-J/JS)循環流動,經高調水冷卻器(902C)循環水冷卻后,溫度降至80~90 ℃,再送回高壓甲銨洗滌器繼續循環,流程見圖1。

圖1 尿素裝置高壓調溫水流程
高壓甲銨洗滌器熱量計算采用裝置滿負荷的數據。高壓調溫水流量:490 t/h;溫差(203-C進出口調溫水):23 ℃;水的比熱:4.2 MJ/(t·℃)。
尿素調溫水余熱量為:490 t/h×23 ℃×4.2 MJ/(t·℃)=47334 MJ/h,折算成 3.8 MPa 蒸汽,約為 18 t。
界外脫鹽水進入供熱界區,經并聯的冷渣機(C119/219/319/419)預熱后分配到供熱裝置除氧器(U801/802)。工作壓力 0.02 MPa,工作溫度 104 ℃。
除氧器利用蒸汽將給水加熱至飽和狀態,此時水蒸汽分壓增至最大,而氧及其他分壓減至最小,保證溶解氧在指標范圍內[1]。
1)除氧器自用蒸汽量實際統計,見表1。

表1 供熱裝置除氧器自用蒸汽量實際統計表
表1數據統計為00∶00~12∶00的平均值,其中:FI801/802:脫鹽水/冷凝液流量;FI153A/253A/353A/453A:1#/2#/3#/4#爐產汽量;FI154:總輸出汽量;供熱總產汽量(總產汽量)=1#爐+2#爐+3#爐+4#爐的產汽量;自用汽=總產汽量-總輸出汽量;脫鹽水溫度:冷渣機出口溫度的平均值;冷凝液溫度:按冷凝液槽(909-F)現場溫度;管道與冷凝液站熱損失在 1℃ 以下,故未考慮熱損失。
由表1看出,U801/802自用蒸汽量為:13.68 t/h。
2)U801/802加入蒸汽量理論計算。脫氧槽的水溫為 105 ℃,根據 3.8 MPa 蒸汽減壓后的壓力及溫度,得知冷凝成 105 ℃ 水,放熱量為 2640 MJ/t。
鑒于高壓調溫水有大量余熱,而冷渣機出口脫鹽水仍需加熱,將高壓調溫水余熱用于加熱鍋爐給水,可減少自用蒸汽耗量,故設計以下余熱回用流程。
1)余熱回收流程,見圖2。

圖2 尿素高壓甲銨洗滌器余熱回用流程(藍色為新增流程)
新增脫鹽水預熱器(C819);將高壓調溫水用DN200管線送至供熱(C819),經冷渣機(C119/219/319/419)出口脫鹽水冷卻后,再送回高壓調溫水系統;在回水管新增(902-JA/JB),提供輸送動力,同時增設冷凝液充液管,用于充液投用。
2)回收熱量設計
設:高壓調溫水溫度為 102 ℃,出冷渣機(C119/219/319/419)脫鹽水溫度為 41 ℃,冷渣機出口脫鹽水溫度提高 50 ℃。設計運行參數平衡圖見圖3。

圖3 設計運行參數平衡圖
經分析,高壓甲銨洗滌器結晶風險不會增加,分析如下:
1)在圖3中,新增預熱器(C819)傳熱系數K=1087.8 MJ/℃;該傳熱系數隨脫鹽水流量的變化非常小,以下視其不變。
2)調溫水、脫鹽水的比熱以下均取4.2 MJ/(t·℃),脫鹽水溫度取 25 ℃。
3)新增預熱器(C819)進口溫度為t2,出口溫度為t1,調溫水進口溫度為T1,出口溫度為T2,對數平均溫差為Tm=(ΔT1-ΔT2)/ln(ΔT1/ΔT2)[2]。
4)調溫水的流量按 166.7 t/h 進行分析。
4.1.1 新增預熱器(C819)脫鹽水突然增大時,高壓調溫水溫度變化
若脫鹽水量突然增加 20 t/h,根據能量守恒定律,用試差法求出:t1=85.9 ℃;T2=67.7 ℃。
新增預熱器(C819)出口調溫水從 72 ℃ 降至 67.7 ℃,即:進C819溫度下降 2.7 ℃,出C819回水溫度將降下 4.3 ℃。數據平衡圖見圖4。

圖4 脫鹽水突然增大數據平衡圖
從歷史數據來看,增加 20 t/h 脫鹽水的影響要小得多,僅 2.6 ℃。
4.1.2 冷渣機突然停運,新增預熱器(C819)出口高壓調溫水溫度情況
若遇兩臺冷渣機同時停運時,每臺冷渣機脫鹽水量均按 25 t/h 考慮,脫鹽水進冷渣機的溫度取 25 ℃。根據能量守恒定律,用試差法求出:t1=89.6 ℃;T2=68 ℃。
新增預熱器(C819)出口調溫水從 72 ℃ 降至 68 ℃,即:兩臺冷渣機突然停運,出C819溫度TI-806下降 4.0 ℃。該溫降小于冷渣機脫鹽水突然增大 20 t/h 的溫度變化。見圖5。

圖5 兩臺冷渣機跳車數據平衡圖
同理:3臺冷渣機突然停運,出新增脫鹽水預熱器(C819)高壓調溫水溫度將降低 5.9 ℃;4臺冷渣機突然停運,出C819高壓調溫水溫度將降低 7.9 ℃,在該情況下尿素裝置停運新增循環泵902-JA。
4.1.3 高壓甲銨洗滌器內介質結晶溫度點
203-C出液設計組分:氨42.26%,二氧化碳39.9%,水17.82%。在相圖中,結晶溫度約 93 ℃,NH3-CO2-H2O結晶溫度[3]見圖6。
4.1.4 新增預熱器(C819)出口高壓調溫水溫度降低后,203-C進口高壓調溫水溫度變化情況
1)系統在低負荷(FY210:31000 m3/h)時,高調水冷卻器(902C)出口溫度變化情況。
①項目實施前高調水冷卻器(902C)低負荷下換熱數據采集,數據見圖7。

圖7 實測低負荷數據平衡圖
從2013年4月數據看出,高壓調溫水冷卻器(902C)出口溫度非常接近循環水溫度。
②項目實施后低負荷下高調水冷卻器(902C)換熱分析,數據見圖8。

圖8 實施后低負荷數據平衡圖
項目實施后,調溫水量視為不變,170 t/h 從供熱裝置回到TV207的調溫水約 76 ℃,經高調水(902C)冷卻后,溫度必將低于高調水冷卻器(902C)出口溫度 29 ℃,但肯定高于入口循環水溫度 26 ℃,在此估計為 27 ℃。以此為依據進行熱量平衡后,見平衡圖8。
2)系統在高負荷(FY210:37500 m3/h)時,冷卻器(902C)出口水溫變化情況
①項目實施前高調水冷卻器(902C)滿負荷換熱數據采集,數據見圖9。

圖9 實測滿負荷數據平衡圖
圖9中,溫度與流量數據收集為2013年4月。從數據看出,高調水冷卻器(902C)出口溫度非常接近循環水溫度。
②項目實施后滿負荷下高調水冷卻器(902C)換熱情況分析,見圖10。

圖10 實施后高負荷數據平衡圖
項目實施后,調溫水總量視為不變,170 t/h 從供熱裝置回到TV207的調溫水為 73.5 ℃。故經高調水冷卻器(902C)冷卻后,溫度必將低于出口溫度(33 ℃),但肯定高于入口循環水溫度(27.5 ℃),在此估計為 30 ℃。見平衡圖10。
3)203-C進口高壓調溫水溫度變化情況
從上述不同負荷下,實施后數據看出,高調水冷卻器(902C)出口溫度將非常接近循環水進口溫度。
高調水冷卻器(902C)出口溫度視為不變,則供熱回尿素調溫水溫度變化產生的影響,只會體現在從FV206流走的那部分水量上。以 31.3 t/h 計算,則高壓甲銨洗滌器(203-C)進口溫度會降低 0.28 ℃。
因203-C換熱面積不夠,工藝設計中只有增加高壓甲銨洗滌器傳熱溫差,使得當前高壓甲銨洗滌器進口調溫水溫度(最低 80 ℃)低于高壓甲銨洗滌器介質結晶溫度(93 ℃ 左右,見4.1.3部分)。目前,出口甲銨液溫度高達 165 ℃,說明在當前的溫度范圍內,高壓甲銨洗滌器是很難出現結晶事故。
同時,若TI806出現大幅度下降,尿素主控將提前 11 min 知曉(調溫水流速 1.5 m/s,供熱至尿素管道長 1000 m),操作人員可以及時提高調溫水溫度,不會導致高壓甲銨洗滌器結晶。
分析項目實施后,最大溫度變化時引起調溫水體積變化的情況。
4.2.1 高壓調溫水系統容量
正因如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的同時,進一步明確指示,“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才能建設廉潔政治,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標[35]。
目前,高調溫水管道為DN250,長度約 250 m,容積為 12.3 m3,設備水側容積估計為 4 m3,即調溫水總容量為 16.3 m3。
改造后,新增加管道為DN200,長度 2000 m,管道容積為 62.8 m3,新增脫鹽水預熱器(C819)調溫水側容積估計為 1 m3,改造后總容量為 80.1 m3。
4.2.2 增減新增脫鹽水預熱器(C819)脫鹽水量對高壓調溫水系統壓力的影響
根據4.1.2條的分析,若3臺冷渣機突然停運,會使TI806從 72 ℃ 下降至 66.1 ℃,分析此時體積的變化。
新增預熱器(C819)處調溫水壓力為 1.0 MPa,溫度 72 ℃ 時,比容為 0.0010235 m3/kg,質量流量為 46.306 kg/s,流量為 0.047394 m3/s;溫度為 66.1 ℃ 時,在此忽略壓力變化對比容影響,比容為 0.0010200 m3/kg,質量流量視為不變,即 46.306 kg/s,體積流量為 0.047232 m3/s;則調溫水體積減少的速率為:
0.047394-0.047232=16.19×10-5m3/s=0.583 m3/h
即高壓調溫水的體積將會以 0.583 m3/h 的速率縮小,使系統壓力下降。而現有高壓調溫水恒壓泵最大打量為 1.47 m3/h,調溫水壓力調節閥PV209流量為 1.85 m3/h,可見調溫水的恒壓裝置完全有能力平衡新增脫鹽水預熱器(C819)處引起的壓力波動;改造后比現在大4倍的高壓調溫水系統容量,也會對壓力波動起到顯著的緩沖作用。
4.3.1 供熱裝置操作及應急處理
1)供熱界內新增的管道設備,為冷渣機脫鹽水送至脫氧槽提供了另一條流程。投用新流程后,即使尿素高壓調溫水突然中斷,供熱裝置也可以不切除新增預熱器(C819)而保持正常運行,只有少數特定情況下(比如檢修C819)才需要切除C819;若發生泄漏,調溫水壓力較高,其水質本身為蒸汽冷凝液,不會影響供熱蒸汽品質。總體來說,操作上簡單又安全。
2)正常運行中,LIC801B保持關閉狀態。用LIC801A、LIC802調整脫氧槽液位,并盡可能平穩,不要使新增脫鹽水量變化過快。
3)遇到脫氧槽突然需要大量增加脫鹽水的情況,應先開LIC801B來調整,穩定脫氧槽液位后,再逐步關閉LIC801B,開大LIC801A或LIC802。
4)供熱在大幅度調節新增脫鹽水預熱器(C819)脫鹽水量前,必須通知尿素主控。
5)若尿素裝置因故切除高壓調溫水,供熱主控及時調節脫氧槽加熱蒸汽即可。
6)若供熱四臺冷渣機均停運,則立即停新增循環泵902-JA。
4.3.2 尿素操作及應急處理
1)尿素投用技改后,正常運行中應將TIC207自控,使調溫水溫度自動保持穩定。
2)若TI806出現大幅降低或升高,TDI206將報警,尿素主控應及時根據TI806的變化情況,手動調節TIC207,保持高壓甲銨洗滌器進口調溫水溫度穩定。根據設計流速 1.5 m/s,調溫水從供熱新增預熱器(C819)回到尿素裝置需要約 11 min,操作人員有足夠的時間提前進行調節。
3)正常停車時,提前緩慢切斷至供熱調溫水,并通知供熱主控。
4)若循環泵902-JA跳車,尿素主控通知供熱主控,并將調溫水溫度調節穩定,之后再重新投用該流程。
5)若供熱4臺冷渣機均停運,則立即停循環泵902-JA。
設備投資費用約95萬元,另外每年需要約10萬元的設備運行維護費用,設備安裝調試費用以25萬元估算,按10年回收投資,則成本為:
成本=(95+25)÷10年+10/年=22萬/年
脫鹽水吸收的熱量折合 3.8 MPa 蒸汽為 8 t/h,蒸汽按120元/t計算,則有:
經濟效益=8 t/h×7000 h/年×120元/t-22萬/年=650萬/年
另外,回收的熱量折合標煤 5072 t/a,對減排二氧化碳有較大貢獻。調溫水熱能進入尿素循環水的量減少了約一半,減輕了涼水塔的熱負荷,減少對環境熱輻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