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羅秋菊 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
嘉 賓: 鐘智錦 中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黃 鸝 四川大學旅游學院教授
何會文 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會展專業負責人
鄭 斌 河南大象融媒體集團數字文創負責人
王 磊 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教授

羅秋菊
羅秋菊教授首先就如何理解會展的“新”與在場嘉賓進行了討論。四川大學旅游學院黃鸝教授談到,會展的“新”體現在多個方面,如會展的內容、形式和跨界都是“新”體現,其中數字文創發揮重要作用。河南大象融媒體集團數字文創負責人鄭斌進一步就數字文創的內涵展開對話,提出“數字文創”是文化創意衍生品,以內容為核心,并以“中國禪棋大會”為例,生動形象地闡述了數字文創在其中的運用和效果。
隨后,主持人提出“新媒介的崛起與傳統媒介有何不同”的問題。中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鐘智錦教授表示,新媒介是一個相對概念,其與傳統媒介不同之處在于,新媒介在時間上隨手可得,影響深嵌生活。同時,新媒介也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此外,智能化也是其主要特點,通過改變生產方式,啟發人類。新媒介深刻改變了媒介化社會,提供了更廣泛的傳播渠道。
據此,羅秋菊教授提出,會展的“新”和“舊”是一組辯證關系,繼而追問:應該如何去發現舊的問題,從而對應到現有的實踐中呢?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會展專業負責人何會文教授闡述了上海會展業發生的新變化,他指出,上海會展的“新”從對比中浮現,通過挑戰老會展的問題體現其現有的核心價值所在。雖然疫情給會展行業帶來了重創,但會展在疫情中仍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參展商需求的變化,我們也需要反思老會展存在的問題,以適應未來新會展的長遠發展。在談到會展“新”“舊”之間的辯證關系時,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王磊教授也發表了對上海會展業新變化的看法。他表示,數字化與元宇宙、綠色可持續發展、挖掘新風尚與潮流均是上海會展發生的“新變化”。
最后,主持人就當前會展的新變化,邀請5位嘉賓面向會展學生和從業人員談談未來發展方向。鄭斌先生表示,要注重文旅文創融合,傳統文創公司正在緊密聯系電商和新技術,協作是發展的關鍵,要學習合作精神,開拓創新道路。黃鸝教授表示要注重數據挖掘與分析,她認為數據是黃金,會展人要學會利用數據洞察趨勢,為決策提供支持。鐘智錦教授則認為可以從媒體傳播與會展革新多個視角看待會展變化,如新技術在會展中的應用和擴散,會展作為文化符號對城市、國家形象的影響,視覺傳播與效果在會展策展中的作用,會展與文化之間的互動交流等。王磊教授則表明當下會展專業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加強數字化教育。除理論外,也要加強實際技能培訓,培養學生素質,強化學生對于文化的理解。此外,何會文教授指出,新媒介拓展了會展的影響范圍和生存空間,讓會展的價值和貢獻更加凸顯,技術的應用是為了形成技術壁壘,有進入壁壘才能保護住會展。
基于以上嘉賓的討論,羅秋菊教授總結,會展專業建設需緊跟時代步伐,加強數字化、數據分析、文化素質培養,拓展知識結構。在新時代,只有了解會展的不可替代價值,深刻認知產業變革,與時俱進,掌握可控要素,才能在會展領域脫穎而出。

鐘智錦

黃鸝

何會文

鄭斌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