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群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
黃超群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重慶 401520)
為解決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培養目標不連續、課程體系不連貫,以及課程體系設置與職業標準聯系不緊密等問題,按照技能逐級遞進、能力漸次提升的規律,構建了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通過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開發資源,組建中高職混編教學團隊和構建“四維度、多主體”的課程評價體系等措施,有效保障了人才貫通培養。
職業教育;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進程的加快,社會對人才特別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但是現有的技術技能人才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某些專業領域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非2~3年就能實現。為此,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等重要政策,以加快人才培養的縱向貫通、橫向融通,并明確了支持在培養周期長、技能要求高的專業領域實施長學制培養,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提高世界競爭力方面提供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目前,我國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主要有兩大類型,即中高職分段式培養模式和中高職一體化培養模式。中高職分段式培養模式有3+2模式(3年中職+2年高職)、3+3模式(3年中職+3年高職)。中高職一體化培養模式的辦學主體都是高職院校,學習周期有四年、五年和六年等[1-2]。
通過開展分段式和一體化等培養模式,打通中職與高職之間的教育銜接,打通職業教育縱向貫通的通道。隨著中高職貫通培養的發展,該培養模式已取得了豐富成果,但是也逐漸顯現出很多問題,例如:中職與高職對接專業之間的專業所屬專業大類不一致、培養目標不連續、課程體系不連貫、教學內容不連貫、中高職教師隊伍缺乏溝通、“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力度不夠、職業能力培養與行業需求不符,以及課程體系的設置與職業標準聯系不夠緊密等[3-7]。
緊隨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職業教育學校開設了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但是關于新能源專業的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的研究較少。以“中高職”和“汽車”為主題,在中國知網(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進行搜索,相關的文章有296篇,但是以“中高職”和“新能源汽車”為主題進行搜索,相關的文章僅有14篇。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關鍵在于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內容、人才培養實施的貫通。因此,應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人才培養目標的貫通
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其核心特征是實踐性與適應性。因此,應以職業崗位群的職業能力要求為邏輯起點,按照職業技能成長路徑,對接行業發展和技術變革來確定中職和高職兩個階段的人才培養目標。
中職階段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售后技術服務企事業單位等,在生產、服務一線能夠從事新能源汽車生產、保養、維護、質量檢驗等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人才培養側重于新能源汽車裝配、常規保養與維護相關的實踐能力。
高職階段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新能源整車和零部件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售后技術服務企業等企事業單位的汽車工程技術員、汽車制造員,以及汽車維修員等職業群,能夠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部件裝調、質檢、生產現場管理、試驗,以及售后汽車維修與技術咨詢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人才培養側重于新能源整車和部件的性能檢測、高壓和低壓部件的保養維修相關的職業技能。
現階段,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的裝調、檢測與質檢,新能源汽車部件及總成的裝調、檢測與質檢,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現場管理,新能源汽車部件生產現場管理,新能源汽車整車/部件試驗和新能源汽車維修與服務等。
上述崗位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與整車或者零部件性能測試相關的工作,例如整車試驗員和零部件試驗員;第二類是與生產相關的工作,例如汽車裝配工和質檢員等;第三類是與服務相關的工作,例如新能源汽車機電維修工和服務顧問。
不同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不同,例如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試驗員的典型工作任務包括接受零部件測試任務,制定零部件測試方案,準備測試物料,安裝測試設備,開展零部件性能測試和出具零部件測試報告。新能源汽車機電維修工典型工作任務包括安全防護,檢查新能源汽車部件,查閱新能源汽車保養與維修手冊,制定保養、維修方案,保養、維修作業,質量檢查和車輛交接。
就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而言,中高職畢業生從事的工作崗位群差異不大,但是其從事的工作復雜程度有著明顯不同,因此,對職業能力需求也不相同。故中職和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方面存在著顯著差異。
2.堅持人才培養內容的貫通
依據職業能力結構理論,遵循技能逐級遞進、能力漸次提升的規律,崗、課、賽、證融通,明確中職、高職階段對接的人才職業能力等級標準和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細化中高職階段的知識、技能、素質。從單項技能到綜合技能分層次的設計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和專業拓展課。以典型生產流程為實例,中職階段融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初級標準、新能源汽車相關的中職院校職業技能競賽技術標準組織教學內容,重點培養新能源汽車維護與保養專業核心技能。高職階段融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中級標準、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高職院校職業技能競賽技術標準,重點培養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核心技能。
3.堅持人才培養實施的貫通
教師是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主體,是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構建一體化課程體系、專業實訓基地內涵建設的重要保障。增加校校之間的合作,加強中高職師資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以促進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以及專業拓展課能夠落地,例如:課時比例關系、課程開設先后關系、實踐教學設計、崗位實習開展等。通過人才培養實施的貫通,有利于在滿足中職階段人才培養過程完整性的同時,一方面保障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另一方面實現與高職階段的課程銜接。
以教育部發布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本專業教學標準以及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標準等相關文件為指導,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遵循能力漸次提升的基本原則,以橫向拓寬課程內容、縱向深化知識結構為目的,構建體現銜接與遞進關系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一體化課程體系包括了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和專業拓展課。
專業基礎課包括汽車文化、汽車電工電子基礎、汽車機械基礎、汽車發動機認知與拆裝、汽車底盤認知與拆裝、新能源汽車概論等課程。這部分課程主要是在中職階段完成講授。
專業方向課包括四大模塊,即新能源汽車動力驅動+電機+電池模塊、新能源汽車懸掛+轉向+制動+安全模塊、新能源汽車電氣+空調+舒適模塊,以及新能源汽車網關控制+娛樂系統模塊。新能源汽車動力驅動+電機+電池模塊教學內容主要是純電動汽車的驅動系統、電機系統和動力電池系統。新能源汽車懸掛+轉向+制動+安全模塊教學內容主要是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轉向、懸掛、制動系統和安全系統。新能源汽車電氣+空調+舒適模塊教學內容主要新能源汽車電氣、空調和舒適系統。新能源汽車網關控制+娛樂系統模塊教學內容主要是新能源全車網關控制和娛樂系統。
上述四大模塊中,新能源汽車動力驅動+電機+電池模塊、新能源汽車懸掛+轉向+制動+安全模塊以及新能源汽車電氣+空調+舒適模塊,在中高職階段都開設了對應的課程,其中中職階段主要培養的是能對各個系統進行檢查和保養的知識、技能和素養,高職階段主要培養的是能對各個系統進行狀態檢測、故障診斷、故障分析與故障排除的知識、技能和素養。新能源汽車網關控制+娛樂系統技術模塊僅在高職階段開設相關的課程。按照崗位能力進行模塊化設計,實現垂直銜接和縱向遞進。
專業拓展課是僅在高職階段開設的個性化課程模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和職業規劃,選擇汽車服務顧問課程模塊、汽車銷售顧問課程模塊或者合作企業崗位課程模塊。
采取第一課程和第二課堂相結合的形式,構建“技能逐級遞進,能力漸次提升”的實踐教學體系。第一課程即以課堂教學為主線,涵蓋專業認知、崗位認知、汽車結構認知、崗位單項技能教學、崗位綜合技能教學、集中實訓真實項目能力強化、企業崗位實習實戰技能提升和拓展能力教學等環節。第二課堂即以課外培養為輔線,以“校-省-國家-國際”級的職業技能競賽、創新創業實踐與競賽、校外社會實踐、行業企業認證等為載體展開。學生可根據自身的興趣和職業規劃,循序漸進地考取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深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基于企業人才需求和崗位工作任務,開發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課程標準、微視頻、任務工單,基于崗、課、賽、證、創綜合育人理念,利用企業的真實案例,設計教學活動,開展項目化教學。盯緊企業行業的先進技術、工藝,在課程內容中進行不同程度的展示和學習,并開發活頁式教材促進項目化教學的開展。
職業院校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技能訓練的關鍵要素之一是教師的專業能力。針對中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師普遍存在缺乏新能源汽車專業知識和基礎技能等問題。為了保障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組建了高職教師牽頭的中高職混編的“雙師型”教學創新團隊,加強中高職教師之間的溝通,并利用校企合作平臺,以崗位實踐、企業技術培訓、技術轉訓、集體備課、互兼互聘等多種方式,增加校校之間的合作,培養一支技術過硬、理論扎實的師資隊伍,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有力師資保障。
改革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的評價方式,以中職教師、高職教師、企業人員、學生為評價主體,從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和課程資源四個方面進行課程評價,構建“四維度、多主體”的課程評價體系。從課程內容(課程教學設計、課程內容的實用性等)方面,建立第一評價維度,其評價主體為中高職專業教師、企業專家。從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組織策略、教學方法等)方面建立第二評價維度,其評價主體為學生、中高職專業教師。從教學效果(職業技能、課證融通、課賽融通、職業素養、勞動教育等)方面建立第三評價維度,其評價主體為中高職教師、學生和企業專家。從課程資源包括微視頻、課件、活頁式教材、企業案例、習題、試卷和工單等方面建立第四評價維度,其評價主體為學生和中高職專業教師。
一體化課程體系是中高職貫通培養的關鍵環節。本文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中職、高職兩個層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以職業崗位能力為主線,遵循技能逐級遞進、能力漸次提升的規律,構建了3+2模式的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實現了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內容和人才培養實施的貫通,為學生在升學、就業和職業發展方面提供支撐。
[1] 曹晉.基于產業轉型升級的中高職貫通式人才培養理念與模式研究[J].職教通訊,2022(11):100-105.
[2] 封常秀.中高職貫通培養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有效策略[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1):36- 39.
[3] 李文琦.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背景下中高職汽車專業人才培養銜接研究[J].時代汽車,2023(1):43-45.
[4] 張紅英,李成龍.中高職銜接汽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2(20):48- 50.
[5] 易小蘭.汽車專業中高職貫通?專本科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設計與實踐研究[J].時代汽車,2022(7):114-116.
[6] 彭加山.現代學徒制背景下汽修專業“3+3”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構建[J].江蘇教育研究,2022(Z3):60-64.
[7] 陳偉杰.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1(10):46-48.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for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Specialty
HUANG Chaoqun
(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Chongqing 401520, China )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iscontinuous training objectives, inconsistent curricu- lum system, and lo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n the connectiontraining of talents in 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of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specialty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gradual improvement of skills and abilities.Through school-school coope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 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ixed teaching team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four-dimensional, multi-agent"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have effectively guaranteed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talents.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specialty;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G712
A
1671-7988(2023)18-149-04
黃超群(1981-),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汽車技術分析及教學教育,E-mail:402022696@qq.com。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項目(GZ223148);重慶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K23ZG3130170)。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