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碳交易與碳稅協同的政策研究

2023-10-23 06:07:29葉甜甜
中國商論 2023年18期

葉甜甜

(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北京 100083)

1 引言

2021年中國碳排放量超過119億噸,約覆蓋全球三分之一的碳排放量,大量的碳排放使得碳減排勢在必行。2013年以來,中國相繼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八個試點省市啟動碳交易。2021年7月,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全國碳交易體系正式啟動。我國已積累了碳交易相關經驗,但不容忽視的是碳市場仍屬于年輕市場且存在眾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突出體現為碳交易規模較小,且市場覆蓋范圍有限。2020年我國八個試點地區的總成交量為5885.07萬噸,日均成交量為35.67萬噸。相比之下,同期歐盟碳市場的平均日成交量為300萬噸。

截至2022年7月,全國碳市場成交量達1.95億噸,成交額為85.28億元。但其交易范圍主要在發電行業,規模不足以引導經濟向低碳發展轉型。

碳減排管轄復雜,且具有多領域性,導致碳減排政策超越了單個部門的職責范圍和現有單個政策的領域邊界,若過分單一強調某種減排政策則會對減排效果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因此,目前多份文件均已提及推動碳稅政策落地。

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到“更好發揮稅收對市場主體綠色低碳發展的促進作用”。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加強減污降碳協同管理,政策協同增強生態環境政策與能源產業政策協同性。《關于盡快研究開征碳稅的提案》也提出“未來石化、化工等行業逐步納入全國碳交易,但全面鋪開的碳市場也只能覆蓋我國50%的碳排放量。通過開征碳稅可強化降碳行為的激勵效果。”

此外,歐盟若全面征收碳邊境調節稅,將會對我國向歐盟出口總額的12%造成影響,約2800億元人民幣。這也是呼吁我國盡快出臺碳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推動企業減排時,使相關稅收留在國內。放眼“雙碳”工作,已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碳稅正式出臺的進程加快。

碳稅和碳交易相輔相成。作為補充手段,碳稅可在碳交易機制失效時,持續有效降低碳排放。僅依靠尚未發展成熟的碳交易市場難以保障“雙碳”目標的實現,構建碳稅制度,使其與碳交易市場相互協作、互補,提高從產生端降碳的效率。

基于減排目標、成本控制、調控范圍、風險防范等多方面考慮,碳交易與碳稅政策協同搭配成為低碳減排的創新思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政策形成的政策組合,產生單一政策不能產生的良好效應時,該效應被稱為政策協同效應。

作為各有優缺且互為補充的碳減排工具,兩種機制混合效果明顯勝過僅有碳交易的效果。歐洲部分成員國運用的碳交易與碳稅政策一直被視為對區域能源節省和減排起到積極作用。因此,本文通過分析碳交易與碳稅在我國政策協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借鑒歐洲部分國家碳交易與碳稅政策協同的實踐經驗,為我國劃分碳交易與碳稅管轄范圍、統籌協調現有稅種、構建有利于促進實現雙碳目標的政策制度提供參考。

2 中國碳交易與碳稅政策協同機制分析

碳交易和碳稅的理論基礎和作用機制不同。基于科斯定理和產權理論形成的碳交易,其是數量導向的政策工具,為政府設定碳排放總量,定義碳排放權經濟價值,通過逐年降低排放總量上限實現減排目標。

而碳稅是一種專門以含碳燃料(如煤炭、汽油等)為征稅對象,對溫室氣體排放量征收的環境稅種。其為價格導向型政策工具,由政府部門為溫室氣體排放制定稅率,通過價格干預引導減排。兩種政策手段的協調配合、綜合運用是未來碳減排政策的趨向。本文闡述目標治理、成本控制、實施范圍及風險防范四個維度中,碳稅與碳交易政策兩者如何發揮協同作用。

2.1 目標治理協同

近年來,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上升導致存量過高,而我國到2060年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我國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從發達國家經驗看,經濟與碳排放往往成正相關關系,我國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碳排放量會持續增加。

世界銀行、普華永道、高盛和其他機構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本文以2009—2019年世界GDP增速3.5%為相對標準,在此期間歐盟國家增速1.6%屬于低速發展,而我國為7.7%屬于高速發展。

因此,我國需在經濟增長保持較快的水平下,保證雙碳目標實現。中國實現“雙碳”目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需要探索減少碳排放的新思路。

因此,實現“雙碳”目標是碳交易與碳稅兩者政策協同的現實基點,目標治理具有一致性和互補性。如何以盡可能低的成本實現“雙碳”目標,是采用碳減排政策的重要考慮因素,也是政策協同的緣由。

碳交易的基礎是明確目標,全面控制和減少碳排放及其影響;而碳稅的影響則不確定,因為它屬于間接管制。兩者的結合可以直接和間接控制碳排放。因此,在當前碳市場的基礎上,及時引入碳稅,并形成協調的政策組合,可以有效減少碳市場的壓力。

此外,盡管碳交易對使用清潔能源、商業創新和開發低碳技術有一些激勵,但容易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而不穩定。相對而言,更穩定的碳稅可優化能源結構和產業升級,助力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2.2 實施范圍協同

碳稅是直接對溫室氣體或間接對化石燃料的含碳量征收,其實施規定適用于各種排放源,征收范圍廣。只要企業或個人具有碳排放行為就可對其征稅。而碳交易是各交易主體利用市場機制對碳排放權進行的交易。碳交易市場機制的調整主體范圍較小,僅為重點排放行業或重點排放單位。

依據《碳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第8條的規定,對全國重點排放單位的認定,需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該排放單位屬于全國碳交易市場所覆蓋的行業,二是該排放單位的。

由于其價格復雜性,配額分配及管理的艱難性,目前僅覆蓋范圍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發電企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即使后續將石油化工、建材、化工、航空、有色、造紙和鋼鐵七大重點能耗行業納入,其碳排放量也僅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50%以上,覆蓋范圍有限。這不僅將個體排除在外,也將相對小的碳排放源隔離開來。

相比之下,無論是大、中、小型企業以及個體碳排放源都可征收碳稅。而由于受監管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影響,碳交易一般適用于碳排放量大的企業。碳稅受交易成本的影響較小,因此適用于各種規模的排放源,可使其與碳交易相配合、互相補充管轄范圍。碳稅管理規模較小的行業排放,而碳市場則管理規模較大、污染嚴重的行業。兩種政策組合運用,既有利于節約監管成本,又能確保碳減排目標的實現。

因而,可針對不同規模、不同行業和不同排放源可采用不同的政策,確保碳減排政策覆蓋到大部分排放主體,避免同一主體超載。

為了更好地實現減排目標,我國政府在進一步完善碳交易的同時,應考慮在未來適當時機開征碳稅,實施碳交易和碳稅協同政策。

2.3 風險防范協同

碳稅可作為環境保護稅的一個稅目開征,其運作風險重點由相關稅務部門的監管和執法水平決定。我國稅務機關對環境保護稅征管已積累大量經驗,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因此,碳稅風險可以通過培訓來控制,以提高相關工作人員能力減少風險。

而碳交易的減排效果建立在碳市場正常運行的基礎之上。這類風險的主要原因是,碳交易機制是否能夠有效地將碳份額在主體之間實現轉移,同時減少排放量。受信息環境、市場結構等內外部因素影響,風險相對不可控。

碳價格過度上漲或下跌可能導致機制失靈,影響不同市場參與者之間的排放權分配,導致政策實施受阻,特別是近年來歐盟碳市場的實踐經驗,已經證實此類情況。此外,盡管碳稅和碳交易將增加生產成本,對經濟和人民福祉產生影響。

然而,與碳交易相比,在稅收中性的前提下,碳稅具有“雙重紅利”的優勢,對經濟產生較小影響。它不僅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環境質量,還可以增加稅收,減少其他稅收,促進就業和投資,提高經濟效率。而碳排放權的價格變動,參與交易主體無法準確預估,因此可獲得的投資收益或減排成本無法估量。將碳交易與碳稅有機結合,依托碳稅操作風險可控的獨特優勢,可顯著降低碳減排組合政策的整體運行風險。

3 中國碳交易與碳稅政策協同的關鍵點

實現碳峰值和碳中和,需要廣泛和深刻的經濟和社會變革。與世界上主要碳排放國家相比,中國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難度更大。目前碳稅政策已在諸多國家實行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迄今為止,碳稅尚未納入我國碳減排措施。碳交易與碳稅政策相輔相成實施,不僅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呼吁,更是我國當前的政策治理、化石燃料使用等方面決定兩項政策協同的必要性。

3.1 碳交易政策治理效果決定兩者具有協同必要性

在當前“雙碳”目標下,我國碳減排工具主要使用碳交易。迄今為止,我國碳交易取得了客觀的成效,但受制于發展瓶頸,減排作用無法充分發揮。

首先,碳交易監管范圍有限,主要集中在大型排放源上。踐行“成熟一個行業,納入一個行業”擴容原則,大量行業和中小企業將長期游離在碳市場之外。

其次,同一時期,市場活動和碳價格遠低于歐洲市場,主要試點地區和全國區域市場過于依賴于制度約束,在履約承諾期之前和之后波動明顯。作為全球碳配額現貨最大的市場,履約型是我國碳市場目前的主要特征。從上海環交所公布的數據來看,2021年進入履約季后,12月當月的交易量占全年交易量的75.82%,而其他5個月的交易量僅占24.18%。

最后,以“自下而上”的碳減控制方式,使減排狀況無法保障。在歐盟碳交易的第三階段(2013—2020年),每年總以1.74%的速率降低碳排放,從而實現低于初始碳排放20%以上的目標。

我國碳交易試點各省市,在“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規劃中,說明了要減少排放強度的減排目標,但并未提出明確的排放總量減排目標,也并未明確規定逐年下降的碳排放總量限額。

由此可見,我國需引入法律性強、約束力高的碳稅,對碳交易進行有益補充,從而助力形成行業企業共同減排的良好局面。

3.2 化石燃料過度使用是兩項政策協同的基石

我國資源結構長期呈“富煤、貧油、少氣”特征。盡管煤炭用量近年來大幅下降,但這一比例仍然超過55%。2021年,中國的能源消費量為52.4億噸煤炭,比2020年增加5.2%,嚴重阻礙減排進程。盡管我國致力于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但在短期內,由于能源儲存和消耗問題,風能和其他清潔能源供應無法穩定。2021年,許多省份和城市發生缺煤、電力短缺情況,這表明中國的電力系統中,煤炭占主導地位。在確保中國的能源安全和穩定供應方面,作為能源基石的煤炭短期很難被替代。我國在很長時間內能源消費都將以煤炭為主,發揮能源兜底的重要作用。煤炭在碳排放方面具有天然劣勢,數據顯示,同等熱值的天然氣和原油燃燒時要比同等熱值的原煤少排放近42%和24%的二氧化碳。因此,我國在資源結構不良的情況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巨大的挑戰,需要碳稅與碳交易政策的協同運用。

3.3 碳稅與碳市場齊頭并進可緩解碳泄漏

碳交易體系面臨的共同問題為碳泄漏。碳泄漏是指碳排放從排放限制嚴格的地區或主體轉移到氣候法規較為寬松的地區或主體。目前只有部分重點單位被納入全國碳市場。這極有可能引起納入監管的單位企業,采取極端手段,從而避免成為納入全國碳市場的企業名單。另外,本就未納入碳市場管轄的主體,因多種因素影響,碳排放量而提升,從而削弱碳減排目標實現的效果。因此,對未被納入碳市場主體合理征收碳稅,可有效緩解由碳市場導致的國內碳泄漏。其次從國際角度出發,歐盟于2022年6月通過建立碳邊境調節機制的修正案。這意味著中國未來的碳價格與國際價格保持一致成為必然趨勢,但結合我國實際狀況及目標來看,在短期內,只依靠碳市場難以追趕上國際碳價格。

此外,碳邊界調整機制一旦實施,將對我國經貿形勢、金融穩定等產生重大影響。2021年,中國對歐盟的出口為4720億歐元,占中國出口總額的15%。在碳邊界調整機制實施后,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可能減少13%。碳邊界機制限額調整只涉及五個行業,但最為較大進出口額的鋼鐵和鋁業,將分別支付增至約27億元人民幣、約20億元人民幣的年均碳邊境調節稅;如將碳邊界調整機制納入歐盟碳市場的大部分行業,將影響約2757億元歐盟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12%。

因此,需通過碳稅機制制定明確的碳定價路線圖,并采用世貿組織不雙重征稅原則,以減少國際上重復征收的碳稅,從而有效避免歐洲碳關稅。

由此可見,政府統籌推動碳交易與碳稅體系的整合應用,并通過納入碳稅體系,逐步覆蓋中小型排放源,將有效改善碳減排措施的平衡。把實現雙碳目標的社會價值內化在排污者的個人價值結構中,從而使雙碳控制目標得以實現。

4 歐洲部分成員國碳交易與碳稅政策協同經驗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22年全球碳定價狀況與趨勢報告》,目前全球共有68種直接碳定價工具在行,包含36種碳稅和32種碳排放交易系統,大約2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覆蓋其中。2021年歐盟等多地碳價創歷史新高,致全球碳定價收入達創紀錄的84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0%。在制定碳排放政策時,歐盟內27個成員國協商制定政策,充分考慮歐盟成員國之間能源資源的差異,以促進歐盟成員國在政治和經濟等許多領域的協調發展。

我國區域協調發展與歐盟一體化發展存在相似性,尤其是關于環境管理領域的區域合作。因此,本文將歐洲碳交易與碳稅政策協同的實踐與我國實情結合分析,我國可借鑒的經驗如下:

4.1 控制管轄區域的適度分離和重疊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涉及覆蓋排放較高的電力行業以及石油、鋼鐵、水泥、玻璃和造紙5個主要工業部門。而碳稅主要涉及小型工業企業、住宅、汽車燃料和其他小排放源。征收碳稅的國家傾向于減少兩種機制的重疊,例如法國和葡萄牙征收碳稅與碳交易不重疊;盧森堡引入了碳稅,以補充歐洲聯盟碳排放交易制度未涵蓋的運輸、建筑行業相關的主要部門;拉脫維亞主要對歐盟碳市場以外的工業和能源部門征收碳稅。已經根據歐盟碳排放交易制度實行碳稅的國家,例如冰島、挪威、丹麥和瑞典,對歐盟碳排放交易制度所涵蓋的公司實行不同的稅收豁免。碳交易和碳稅可以覆蓋同一部門。近年來,根據碳減排目標,一些國家開始同時控制一些高碳工業,例如挪威、冰島和丹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開始后,許多挪威長期以來是碳稅范圍內的經濟部門,也加入碳交易中。首先,造紙業、石油和天然氣業以及其他支付碳稅的行業進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其次,國內航空業等也陸續加入,使其同時受征稅和碳交易的雙重管制。

4.2 建立碳價格的互補機制

稅率和碳交易價格是碳價格的不同形式。許多國家建立了碳稅和碳交易價格掛鉤的機制。葡萄牙將碳稅率與2022年的歐盟碳市場的平均碳價格掛鉤。2020年,將稅率從13美元提高到26美元,并與碳市場的價格跟隨波動。德國、法國打算啟動碳交易“地板價”。第三種方法同樣是價格補充機制,允許公司進行碳配額和碳稅之間的貿易和使用,以抵消減少排放或稅收。例如,支付碳稅的公司可以從碳市場上購買碳配額以抵補所欠稅款,支付碳稅的公司可以支付比應繳稅款多的稅款,并向受碳交易監管的公司出售碳交易配額,以減少排放,將其轉化為“排放抵免額”。

總的來說,雖然這一形式的貿易尚未在國家層級實施,但在墨西哥已經采用了類似的方式,允許公司根據清潔發展計劃發放碳信用相關售賣,以抵消碳稅義務,從而有助于減少國內碳排放。

4.3 稅率結合碳配額價格動態調整

大部分歐洲國家的碳稅稅率并非固定不變,而是依據各國減排目標的完成情況和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如拉脫維亞為實現減排目標,將未被歐盟碳市場覆蓋行業的碳稅稅率調整到與碳配額價格更為接近的水平;自2020年1月1日起,拉脫維亞的碳稅稅率從每噸二氧化碳當量5美元增至10美元,2021年增至14.1美元,2022年調整至16美元。葡萄牙將碳稅率,與上一年歐盟碳市場份額的平均價格掛鉤。當碳配額價格波動較大時,稅率也變動較大。2020年葡萄牙的碳稅稅率從每噸二氧化碳當量13美元增至26美元,2021年又進一步調整至28.19美元。

從上述國家碳稅稅率方面的實踐經驗可看出,不同國家稅率差異較大,但整體隨時間推移呈上升趨勢,稅率的調整主要受減排目標影響,拉脫維亞和葡萄牙等歐盟成員國將稅率與碳配額價格相關聯,依據上一年度碳配額的平均價格對稅率進行適當調整。

4.4 稅收優惠呈下降趨勢

為了減少公司的碳稅稅收負擔,一些國家規定某類行業企業可以享受稅收優惠。如丹麥、挪威和冰島對歐盟碳市場覆蓋的企業及國際運輸和國際航空等行業進行一定程度的豁免,瑞士對其碳市場覆蓋的企業進行豁免,瑞典對歐盟碳市場覆蓋的企業及電力生產、農業和林業等行業進行一定程度的豁免,盧森堡對發電行業的化石燃料進行豁免。

但從總體趨勢來看,為確保稅收政策與減排目標相一致,各國稅收優惠力度呈逐步降低趨勢,部分優惠政策甚至被取消。如瑞典從2019年8月1日起廢除了采礦用柴油按碳稅稅率40%征稅的碳稅豁免。另一歐盟成員國,對于碳市場覆蓋范圍以外的排放設施,從2020年起取消了使用天然氣、石油的發電設施享受100%碳稅豁免的力度,碳稅稅率分別按10%和25%的比例進行征稅。荷蘭采用類似免征額的稅收優惠制度,只有當碳排放量超過基準線時,相關設施才會被征收碳稅,基準線的設立參考國家發展目標指導下相關產業所需的排放閾值和減排因子。

此外,各國稅收優惠政策還受經濟發展情況的影響,在經濟蕭條時,原本取消的優惠政策也可能會被恢復。如挪威之前為減輕稅負,取消了對某些工業過程中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的碳稅征收。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 2020年4月1日恢復了對這些工業加工用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的碳稅豁免,不過優惠幅度逐年下降,從2021—2024年以每年25%的幅度逐步下降直至取消。

從上述國家在稅收優惠方面的實踐經驗可看出,各國稅收優惠方式主要有兩種,對稅率進行減免或設立碳排放量免征點;稅收優惠力度基本呈下降趨勢,但也受經濟發展情況影響,在特殊時期原本被取消的優惠政策也可能被恢復。

5 中國政策建議

歐洲各國的實踐表明,碳交易和碳稅之間存在良好的互相補充協調發展關系,可以提高政策的效力。碳稅是國際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行之有效的重要政策選擇。雖然不同國家在政策選擇和碳稅征收方法方面有一些差異,但在設計和協調方面有一些相似之處。中國碳稅可以吸取其建設精髓,探索在碳稅和碳交易之間,建立協同作用的補充機制。

5.1 碳交易與碳稅聯動,明確協同范疇

碳稅和碳交易的政策結合,實際上是財稅政策和金融政策之間建立聯系,以及政府在市場上“有形的手”和市場本身“無形的手”合力對碳減排進行控制的闡釋。通過合理配合有效減少功能沖突,提高調控的效率性和公平性。作為世界上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之一,中國最急迫的任務是實現碳排放與吸收抵消持平,實施低碳技術創新和轉型。考慮到碳交易的碳排放降低邏輯,限制碳排放是其重要手段,并已成為中國的主要碳減排措施。碳稅可作為補充措施,是碳定價政策的補充,幫助確定如何設置價格。因此,現階段,碳稅應是對碳交易的補充,形成“碳市場為主,碳稅為輔”的政策合力。合理設定碳交易與碳稅的調控范圍,框架范圍協調以解決重復控排為目的,在避免重復運用、雙重管控的前提下,確保兩項政策的制定涵蓋整個碳排放主體。

首先,對尚未參與碳交易的中小企業征收碳稅,特別是那些難以逐步納入碳市場的企業。其次,在一定的條件下,允許公司在兩種政策中進行自由選擇,甚至考慮建立相關的相互抵消機制。例如對需購買碳市場排放配額的公司征收碳稅,然后實施免其參加碳市場交易的政策。

5.2 堅守稅收中性準則,減少負面影響

目前各方對于征收碳稅的主要擔憂為:開征碳稅可能會對經濟增長造成負面影響。有效彌補對經濟社會的負面效應是碳稅改革成功的關鍵。為有效彌補對經濟和社會的負面影響,并發揮碳稅“回報”雙重作用,已經實施碳稅的國家重點關注于中性稅收政策,目的為保證稅收總體平穩。例如,丹麥設計稅收制度包括緩急和補償措施,從而保障稅收中性。而像德國、英國等雖然對稅收的使用領域不同,如芬蘭、英國運用碳稅收入補償社會保障相關的稅;瑞典、德國等減收所得稅來平衡碳稅。但各個國家的目的均是運用碳稅收入為國家居民提供相應福利。因此,建議將碳稅與現有稅種統籌協調,實施一定的減稅政策,避免企業稅負過重。減稅政策可聚焦于低碳領域,以更好促進清潔能源技術、碳捕捉和封存技術等綠色碳治理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另外,調整優化目前已有稅收結構,在我國已有資源稅、環境稅的稅收體系中,加入碳稅。基于我國國情,根據不同經濟狀況及碳排放實際情況,考慮動態調控碳稅征收機制。在確保碳稅征收有效的基礎上,控制各部門對碳稅征收的監管成本。

5.3 以試點地區為起點,碳稅逐步實施

結合我國國情考慮,碳稅的開征,可仿效碳交易實施路徑,即從試點地區循序漸進,推向全國統一的道路。另外,從國內外政策實施的經驗可以看出,碳稅的引入實施,需遵守分步驟、分階段的緩和推進的戰略措施,并且應隨機應變,以各種方式減少對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影響及沖擊。以試點地區為起點評測碳稅實施的可行性,可首先選取碳排放量較大的行業,結合地區發展情況及趨勢,對碳稅征收、稅率設定等進行靈活多樣設計。在此起步階段,測試實施碳稅對碳減排的效果影響、經濟發展影響,為之后逐步推行碳稅在全國實施做好鋪墊。根據測試結果,各試點地區不僅要考慮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碳排放情況,還要發展自身存在的“人與自然”問題,積極按照政策方針,完善制度、設施等相關建設,支持碳稅與碳市場并駕齊驅,合理分配相關稅收,在“實施政策、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施道路中,將碳稅政策實施落地。非試點地區可借鑒試點地區的實施路徑,先考慮本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做好準備,在政策推廣至全國市場時,找準適當時機,完善本地區的規章制度與國家接軌,加入全國市場開征碳稅中。

5.4 先于生產端征碳稅,支持低碳經濟

目前,征稅方式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在生產端,即化石燃料的制造方征稅;二是在消費端,即化石燃料的使用方征稅;三是在生產端和消費端都征稅,即在化石燃料的整個流程開始和結束征收稅款。如荷蘭將經手化石燃料的生產商、進口商、批發商、經銷商、消費者等都成為納稅人。當前我國開展碳減排工作主要依靠上級政策手段實現降碳目標,這是由多元現實因素決定的:我國碳市場機制尚未完善,難以形成強大的減排推動力。我國企業減排降碳意識還未完全到位,開展減排工作的內生驅動力不足,減排量主要依靠外部行政要求進行強制約束。碳稅實施的目的是向社會傳遞一種碳減排的邊際成本理念,增強企業和個人減排意識,因此將征稅環節設置在消費環節更容易影響能源消費行為來達到減排目的。但是從管理成本、簡便性操作和現實可行性來看,應將征稅環節設置在生產環節。考慮到我國的發展實際,在碳稅實施初期,可考慮將其從生產端入手征收,便于職能部門進行有效監管,有效降低征稅成本。隨著征收和管控能力提高再調整到消費環節。通過將價格信號傳導給消費者,利于稅收調節,同時喚起企業和消費者節能減排的意識,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无码免费视频|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国产美女精品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亚洲天堂久久久|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啪在线91| 九九九国产| www.国产福利| 2019国产在线|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国产在线欧美|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69免费在线视频|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a|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少妇精品网站|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页|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久草视频中文|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2019国产在线|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色哟哟国产精品| 无码在线激情片| 99久视频|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99在线国产|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1区2区|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国产91在线|中文|